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幼儿成长体验的体育活动空间设计
1
作者 唐群芳 《成长》 2024年第7期55-57,共3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应少于两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至少需要一小时。但是,在实际的幼儿体育活动中,普遍存在幼儿体育活动施展不开、体育活动组织困难以及管理难度高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体育活动效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应少于两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至少需要一小时。但是,在实际的幼儿体育活动中,普遍存在幼儿体育活动施展不开、体育活动组织困难以及管理难度高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体育活动效果,降低了体育活动的质量。为了保证幼儿能够得到充分的体育锻炼,幼儿园需要科学利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空间,使幼儿拥有宽阔足够的体育活动锻炼环境。幼儿园需要立足幼儿的实际需求,为幼儿创设适宜的体育活动场地,拓宽幼儿的体育锻炼空间,有效地提升体育活动场地及器械的使用效率及使用效果,提升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体验感、满足感,启发幼儿的体育锻炼思维,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激发幼儿锻炼兴趣的同时,实现幼儿增强体质的目的,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活动时间 幼儿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空间 幼儿成长 锻炼兴趣 锻炼习惯 参与体育活动 体育锻炼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体育活动空间在城市空间中的布局与利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军 《体育科研》 2015年第1期66-69,共4页
优化城市空间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指标,体育活动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的城市空间中合理布局和利用体育活动空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改善人们的宜居环境,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将标... 优化城市空间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指标,体育活动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的城市空间中合理布局和利用体育活动空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改善人们的宜居环境,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将标准型与非正式的体育空间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体育活动空间的优势对城市空间功能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体育空间与自然环境、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有机融合,从而达到创造宜居生活空间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体育活动空间 城市空间
下载PDF
高校体育活动空间舒适度的结构模型分析
3
作者 邓罗平 雷慧 漆小梅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6期63-66,共4页
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调查等方法,结合对137名学生的预测进行项目分析和初步探索性因子分析,编制了包含19个测度条目的高校体育活动空间舒适调查问卷。通过对4 536名学生进行测试,将测试数据随机分半,分别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 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调查等方法,结合对137名学生的预测进行项目分析和初步探索性因子分析,编制了包含19个测度条目的高校体育活动空间舒适调查问卷。通过对4 536名学生进行测试,将测试数据随机分半,分别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后形成了包括设施规模、可达性、设施质量、配套情况和开放情况的5个维度,合计19个测度条目的高校体育活动空间舒适度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活动空间 舒适度 探索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
下载PDF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体育活动空间结构分布及其与居住空间匹配关系——以厦门市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昊川 黄雯玲 舒川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基于空间正义视角,结合新时代体育城市建设的背景,探究厦门市体育活动空间与居住空间的协调匹配关系。搜集厦门市六个市辖区937个体育活动空间和3907个居住空间POI数据,运用ArcGIS地理分析工具探究厦门市体育活动空间分布结构,并探究与... 基于空间正义视角,结合新时代体育城市建设的背景,探究厦门市体育活动空间与居住空间的协调匹配关系。搜集厦门市六个市辖区937个体育活动空间和3907个居住空间POI数据,运用ArcGIS地理分析工具探究厦门市体育活动空间分布结构,并探究与居住空间的匹配关系。结果显示: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厦门市体育活动空间呈现以岛内为核心、岛外多个集聚中心并存的态势;在空间匹配关系上,二者整体关联性不强,主要呈离散或随机分布。结果表明:由于历史问题、发展阶段、政策导向等因素,厦门市体育活动空间与居住空间匹配关系出现分异性。据此提出:确立空间正义的城市发展理念、搭建上级部门协调合作平台、构建空间规划匹配关系评价标准是未来优化二者匹配关系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体育活动空间 居住空间 空间匹配 ARCGIS 厦门
下载PDF
学生体育活动空间研究的时空演进及未来向度
5
作者 王钏宇 陈治 《福建体育科技》 2023年第6期84-91,共8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和分析近代各时期学生体育活动空间的演变历程,并总结其发展规律,从而为解决新时代学生需求与体育空间的发展提供启示。研究发现,国内外学生体育活动空间内涵研究不断深化,体育活动空间与城...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和分析近代各时期学生体育活动空间的演变历程,并总结其发展规律,从而为解决新时代学生需求与体育空间的发展提供启示。研究发现,国内外学生体育活动空间内涵研究不断深化,体育活动空间与城市存量空间、共享空间的共建共享是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指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开始从增量向存量方向转型,体育活动空间的出现已成为未来城市空间更新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应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引入城市触媒概念,利用多点触媒元素挖掘潜在的生活体育空间,重塑和激活新体育活动空间,切实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运动需求,促成未来学生体育活动发展的空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体育活动空间 时空演进 未来向度
下载PDF
有限空间,无限趣味——基于幼儿成长体验的体育活动空间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林荔萍 《教师》 2021年第7期93-94,共2页
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而言,体育活动器材、活动空间与活动内容三者是不可或缺的,当前随着幼儿园硬件投入的加大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体育活动器材以及活动内容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唯独活动空间仍然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尤其对城... 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而言,体育活动器材、活动空间与活动内容三者是不可或缺的,当前随着幼儿园硬件投入的加大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体育活动器材以及活动内容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唯独活动空间仍然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尤其对城区幼儿园来说,普遍存在园所面积小、体育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这一问题在生源足、班级多的园所表现更加突出。基于此,文章致力研究基于幼儿成长体验的体育活动空间设计方法,认为小园体育活动空间的利用要注重从中心向四周分散、从平面向立体扩展、从园内向园外延伸、同类型活动空间的区域集中,并对非活动空间做到最大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活动空间 成长体验 空间场地 资源利用
下载PDF
旧城区体育活动空间集约开发与利用
7
作者 隔超 《体育科学研究》 2018年第5期31-35,共5页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借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以及我国上海、北京等部分地区较为先进的经验,充分挖掘我国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体育活动空间的开发潜力。根据导向性的政策意见,以及集约开发利用土地的规定,总结出融入...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借鉴美国、日本、德国、英国以及我国上海、北京等部分地区较为先进的经验,充分挖掘我国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体育活动空间的开发潜力。根据导向性的政策意见,以及集约开发利用土地的规定,总结出融入商业广场、利用立体空间、改造工业废弃地、改造与提升旧场馆、活化闲置用地以及引进"共享"体育活动空间等六种适用于我国旧城区的集约开发利用模式,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城区 体育活动空间 空间集约开发 空间利用 场地设施
下载PDF
挖掘场地资源优化幼儿园体育活动空间
8
作者 黄利飞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第32期54-56,共3页
一直以来,国家都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四川天府新区第七幼儿园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营造体育环境、提高幼儿锻炼兴趣、增强幼儿体质作为重中之重。在体育活动改革中,挖掘利用户外、楼内、园外场地资源,运用多种策... 一直以来,国家都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四川天府新区第七幼儿园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营造体育环境、提高幼儿锻炼兴趣、增强幼儿体质作为重中之重。在体育活动改革中,挖掘利用户外、楼内、园外场地资源,运用多种策略,有创意地开展和保障体育活动的有效实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资源 体育活动空间 幼儿发展
下载PDF
高校女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特征与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郑兆云 滕青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0-112,共3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高校非体育专业女教师的体育活动特征。揭示高校女教 师参加体育活动的体育人口特征、年龄分布特征、项目选择特征、空间选择特征、参与动机特征及影响因素,并 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校 女教师 体育活动 体育人口 年龄分布 体育活动项目 体育活动空间 参与动机
下载PDF
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开课率低、课程内容单一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伟明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1-52,共2页
对西部某县41所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开展情况的调查显示,这些学校体育课开课率低,体育课随意被占用或停课;早操、课间操、自由体育活动等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足;体育课课程内容单一;体育师资匮乏;体育活动器材与场地等硬件设施不能满足体育... 对西部某县41所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开展情况的调查显示,这些学校体育课开课率低,体育课随意被占用或停课;早操、课间操、自由体育活动等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足;体育课课程内容单一;体育师资匮乏;体育活动器材与场地等硬件设施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建议政府在校园运动设施配套、运动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家长、社会、学校积极联动,确保实现"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突破空间局限,开展健身运动;以科学理论指导体育教学,保障学生有正常的运动量;优化教学安排,定期组织"快乐活动日",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体育 体育活动空间 科学锻炼 锻炼兴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