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体育课程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的研究——以“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姚海林 邓志锋 +2 位作者 彭芳荣 黄思思 蒋心萍 《内江科技》 2023年第5期102-104,共3页
针对体育专业理论课程传统学习成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践研究法、分析比较法、观察法等方法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获得·转化·评价式”教学模式学生成绩评价体系,阐明了发展学生研究性合作学习能力、过... 针对体育专业理论课程传统学习成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践研究法、分析比较法、观察法等方法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获得·转化·评价式”教学模式学生成绩评价体系,阐明了发展学生研究性合作学习能力、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外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评价特点。同时,在领域内为构建体育专业理论课程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上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绩评价体系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过程性评价 体育课程 终结性评价 评价特点 文献资料法 专业理论课程
下载PDF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辨析和建构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振华 王栋梅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9-92,共4页
解析"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论"在《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定位与建构;辨析"两论"的分野及交合互动的关系;揭示其积极变化和努力的方向,寻绎制约的瓶颈和成因。力求催生对"两论"认识的视野深度... 解析"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论"在《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定位与建构;辨析"两论"的分野及交合互动的关系;揭示其积极变化和努力的方向,寻绎制约的瓶颈和成因。力求催生对"两论"认识的视野深度与广度,为促进学校体育学研究提供参考,为"两论"在学校体育的正确实施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论 体育教学论 论析 建构
下载PDF
德国体育课程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程传银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43,共3页
德国是体育课程论研究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德国体育课程论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①提出了跨学科的体育课程目标;②运动文化教育的设想;③"移动学校"的设想;④提出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研究的5大领城;⑤研究和实施体育课程是一件... 德国是体育课程论研究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德国体育课程论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①提出了跨学科的体育课程目标;②运动文化教育的设想;③"移动学校"的设想;④提出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研究的5大领城;⑤研究和实施体育课程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做这件事情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体育课程论 进展
下载PDF
体育课程论的系统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吉斌 李长清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5年第1期42-43,共2页
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原有体育理论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 ,它只是一个“主体”范畴的体系 ,主要作用在于培养显性课程中的指导者 ,而只有在科学系统论指导下建立的体育课程论这个大系统 ,才更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 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原有体育理论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 ,它只是一个“主体”范畴的体系 ,主要作用在于培养显性课程中的指导者 ,而只有在科学系统论指导下建立的体育课程论这个大系统 ,才更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 ,它站在“系统”观念的高度涵盖了包括显、隐性课程在内的一切体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论 科学系统论 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下载PDF
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体育课程论的支撑 被引量:3
5
作者 崔伟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5-47,共3页
阐述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内涵 ,以及二者的区别和关系 ,分析建立我国体育课程论的必要性 ,并提出构建我国体育课程论的设想。
关键词 体育课程 体育教学 体育课程论
下载PDF
体育课程论与运动人体科学的学科基础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艳春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109-112,共4页
文章研究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对建立我国体育课程论学科的影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和体育课程论,必须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关键词 体育课程论 学科基础 运动人体科学
下载PDF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关系
7
作者 徐忠 闫斌 《体育师友》 2012年第1期58-60,共3页
解析“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论”在《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定位与建构;辨析“两论”的分野及交合互动的关系;揭示其积极变化和努力的方向,寻绎制约的瓶颈和成因。力求催生对“两论”认识的视野深度与广度,为促进学校体育学研究提... 解析“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论”在《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定位与建构;辨析“两论”的分野及交合互动的关系;揭示其积极变化和努力的方向,寻绎制约的瓶颈和成因。力求催生对“两论”认识的视野深度与广度,为促进学校体育学研究提供参考,为“两论”在学校体育的正确实施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论 体育教学论 论析 建构
下载PDF
体育课程论的学科基础
8
作者 崔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71-73,共3页
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需要体育课程论的指导,而建立体育课程论学科,必须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对建立我国体育课程论学科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其重要的学科基础。
关键词 体育课程论 学科基础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对建立我国体育课程论的思考 被引量:7
9
作者 崔伟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83,共3页
提出了构建我国体育课程论的设想 ,分析了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建立体育课程论的必要性、可行性 ,论述了体育课程论的学科性质。
关键词 课程论 体育课程 学科建设
下载PDF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横向联系与纵深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买佳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80-83,共4页
采用逻辑分析法、文献法,对体育课程论和体育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学科群进行分析。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以学生发展为研究起点,在理论上互为研究基础。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分别向纵深发展有利于两学科建设,相... 采用逻辑分析法、文献法,对体育课程论和体育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学科群进行分析。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以学生发展为研究起点,在理论上互为研究基础。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分别向纵深发展有利于两学科建设,相互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促进两学科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论 教学论 体育课程论 体育教学论
下载PDF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关系
11
作者 石奉龙 《大观周刊》 2012年第19期279-280,共2页
解析“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论”在《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定位与建构;辨析“两论”的分野及交合互动的关系;揭示其积极变化和努力的方向,寻绎制约的瓶颈和成因。力求催生对“两论”认识的视野深度与广度,为促进学校体育学研究提... 解析“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论”在《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定位与建构;辨析“两论”的分野及交合互动的关系;揭示其积极变化和努力的方向,寻绎制约的瓶颈和成因。力求催生对“两论”认识的视野深度与广度,为促进学校体育学研究提供参考,为“两论”在学校体育的正确实施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论 体育教学论 论析 建构
下载PDF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内容体系构建与项群化应用——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坤 陈国壮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9,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深入辨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涵要义,全面梳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提取的宏观参照依据,结合专家共识将价值引领、品德修养、专业素养、人文精神以及体育品格确立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深入辨析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内涵要义,全面梳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提取的宏观参照依据,结合专家共识将价值引领、品德修养、专业素养、人文精神以及体育品格确立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5大范畴,同时借鉴“项群理论”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进行系统挖掘,并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做出应用解析,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指引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课程思政 公共体育课程 思政元素
下载PDF
体育心理学课程思政的依据、资源与路径探索
13
作者 洪晓彬 李金坤 +1 位作者 祝捷 刘洋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7,共8页
运用内容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论述开展体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思想根基,分析体育心理学课程注重身心的整体观、积极心理的育人观、服务他人的职业观以及实践导向的道德观等育人特证,而且在明确课程的整体特征后,从书本教... 运用内容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论述开展体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思想根基,分析体育心理学课程注重身心的整体观、积极心理的育人观、服务他人的职业观以及实践导向的道德观等育人特证,而且在明确课程的整体特征后,从书本教学、学生经历以及体育精神3方面汲取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研究认为,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课堂表达来推动课程价值转换,知情合一的方式来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创新,精准把握体育专业学生的独特性来因材施教,重新建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来回馈教学,以此来推动体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落地落实,充分发挥体育心理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高质量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程 体育心理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新时代学校体育课程思政何以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14
作者 周启迪 王殿玺 刘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0,共8页
基于我国18个省市开展的高中生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重中介分析方法,探讨学校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对高中生全面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对高中生全面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体育锻炼和体育价值认同在学校体育课程思政与高... 基于我国18个省市开展的高中生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重中介分析方法,探讨学校开展体育课程思政对高中生全面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对高中生全面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体育锻炼和体育价值认同在学校体育课程思政与高中生全面发展之间起显著的单独中介作用,学校体育课程思政还能够借助体育锻炼和体育价值认同的链式中介效应影响高中生全面发展。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和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之间的内在机制,对加强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和培养高中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能力、不断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课程思政 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价值认同 立德树人 体育教育
下载PDF
从学习进阶到内容重构:基于情境链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的内部构建
15
作者 周珂 官桐 +3 位作者 周艳丽 乔石磊 刘红跃 高雨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7,共10页
情境链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内容重构的重要支撑,能有效解决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内容低级重复、情境创设连贯性较弱和延展性不够等问题。基于情境链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重视链式整合的课程样态,依托递进的情境进行... 情境链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内容重构的重要支撑,能有效解决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内容低级重复、情境创设连贯性较弱和延展性不够等问题。基于情境链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重视链式整合的课程样态,依托递进的情境进行专项运动技能的有效学练,通过情境链串联目标、任务、内容等课程元素,整体规划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的学习路径。情境认知理论、境脉学习理论与学习进阶理论为情境链的深入理解提供了理论基石与实操框架。结合三大理论的基本要素探讨基于情境链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的构建流程,聚焦核心素养的整体性,通过水平二“篮球保护和控制球能力的提升”大单元主题案例,从“精准分析学情,确立大单元学习目标”“提取关键概念,规划大单元学习路径”“串联进阶元素,重构大单元学习内容”“基于真实情境,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展现完整的情境链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大单元教学 核心素养 情境链 教学案例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中核心素养、结构化、情境化:要义阐释与关联表征
16
作者 周珂 官桐 +2 位作者 张伯伦 乔石磊 杨浩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5-301,共7页
课程标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顶层文本,是当下开展大单元教学的刚性要求。在课程标准的话语体系中核心素养、结构化、情境化是新理念的重要组成,成为基于课程标准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支点。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作为实... 课程标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顶层文本,是当下开展大单元教学的刚性要求。在课程标准的话语体系中核心素养、结构化、情境化是新理念的重要组成,成为基于课程标准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支点。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作为实现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也是核心素养、结构化、情境化落实的中介桥梁。教师唯有深刻认识核心素养、结构化、情境化的价值与内涵,把握彼此的相互关系,才能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有更明确的认识,从而有效指引专项运动技能教学的实践。核心素养统领大单元学习目标,贯穿于大单元教学始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构化指引大单元学习内容,清晰呈现知识与技能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专项运动技能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情境化变革大单元学习活动,将抽象的知识和核心素养融入真实、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实践共同体的互动中理解专项运动技能的实际价值和意义。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中核心素养、结构化和情境化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学生专项运动技能学习与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大单元教学 核心素养 结构化 情境化
下载PDF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面向课程主战场的学校体育发展之策
17
作者 刘昕 郭庆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9,共10页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内含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锚定学校体育课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和命题对于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 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内含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锚定学校体育课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和命题对于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演进、经验探赜以及发展之策。研究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经历了初步开创、积极开拓、融合开阔三个主要阶段,在此期间积聚了丰富的课程改革经验,体现为发挥共产党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永葆课程现代化的先进性与可行性;锚定“人”的发展的逻辑主线,构建课程现代化的纵向价值逻辑;柔化社会与个人矛盾张力,形塑双擎驱动的课程现代化图式;从移植模仿迈向探索求新,深耕扎根本土的课程现代化路线。未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策略应聚焦于推进课程价值的迭代升级,凸显人口规模巨大优势;形成课程资源的纵深布局,满足全体学生美好生活需要;厚植体育课程的精神底色,促进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立体化传承;构筑体育课程高质量发展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中国特色体育课程发展模式,为促进全球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基础教育 体育课程改革 学校体育 体育教育
下载PDF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机遇、困境与创新策略研究
18
作者 徐拥军 解欣 《辽宁体育科技》 2024年第1期129-134,共6页
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一种积极手段。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健康中国战略为高校体育课... 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一种积极手段。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健康中国战略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一些困境,难以满足健康中国战略的需求,如学生对健康中国战略了解不深,体育意识淡薄;高校领导和体育教师缺乏对体育教学的重视,教学观念落后;体育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高;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创新策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应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加强高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优化课程目标和内容;重视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优化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高校体育课程 发展机遇 困境 创新策略
下载PDF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及路径研究
19
作者 范果 林晞 《龙岩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3-57,共5页
大学体育作为高等院校的公共必修课,是课程育人的前沿阵地,通过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开展思政教育,让红色文化资源和高校体育课程有机融合,能够实现红色文化育人、红色文化化人的目标,并充分彰显出高校体育课程在“立德树... 大学体育作为高等院校的公共必修课,是课程育人的前沿阵地,通过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开展思政教育,让红色文化资源和高校体育课程有机融合,能够实现红色文化育人、红色文化化人的目标,并充分彰显出高校体育课程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中的重要价值和功能。文章对红色资源的内涵、类型、特点及其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定位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目标指向,分别从明确体育教学目标、调整体育教学内容、搭建数字教育平台三个方面提出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 价值定位 目标指向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体育课程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隐性功能的实现
20
作者 刘朝晖 陈红星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6-91,共6页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对学生集成知识结构与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高校公共体育课具有“学科群”与“跨学科”的特性,能让学生生成具身经验、获得默会知识、提升实践智慧、形成职业认知,而要充分发挥这些隐性功能,高...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对学生集成知识结构与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高校公共体育课具有“学科群”与“跨学科”的特性,能让学生生成具身经验、获得默会知识、提升实践智慧、形成职业认知,而要充分发挥这些隐性功能,高校公共体育课可使用个人和社会责任课程模式、体适能教育课程模式、运动教育课程模式、合作学习课程模式、拓展教育课程模式、动作教育课程模式等,使课程与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同频共振,注重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体性,形成各学科互补、实践环节推动、专业素养跨界拓展、个性化柔性培养的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体育课程 隐性功能 知识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