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ω-3HUFA对中华绒螯蟹幼体存活率及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5
1
作者 陈立侨 江洪波 +3 位作者 周忠良 杨家新 朱钧 张道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48-452,共5页
分别以经海水小球藻、牟氏角毛藻和 5 0DE -G强化剂强化的轮虫投喂中华绒螯蟹早期幼体 ,至状Ⅲ期后改喂卤虫无节幼体 ,探讨了饵料ω - 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幼体发育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 :小球藻轮虫组的幼体发育至第Ⅰ期幼蟹... 分别以经海水小球藻、牟氏角毛藻和 5 0DE -G强化剂强化的轮虫投喂中华绒螯蟹早期幼体 ,至状Ⅲ期后改喂卤虫无节幼体 ,探讨了饵料ω - 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幼体发育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 :小球藻轮虫组的幼体发育至第Ⅰ期幼蟹的存活率最高 ,为 12 .0 0 % ,强化剂轮虫组和角毛藻轮虫组次之 ,分别为 10 .6 7%和 9.6 7% ,而酵母轮虫组最低 ,仅为 3.6 7% ;结合分析状Ⅴ期幼体脂肪酸组成可知 ,幼体发育至第Ⅰ期幼蟹的存活率与其总脂含量和ω - 3HUFA含量密切相关 ,而状Ⅴ期幼体总脂含量与ω - 3HUFA含量随饵料轮虫总脂和ω- 3HUFA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表明早期幼体所摄取的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ω-3HUFA 存活率 体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配比对北极狐冬毛期体脂沉积、体脂肪酸组成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钟伟 张婷 +4 位作者 罗婧 王卓 岳志刚 刘学庆 李光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4-1065,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配比对冬毛生长期雄性北极狐体脂沉积、体脂肪酸组成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157日龄,平均体重为(5 658±47)g的健康雄性北极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配比对冬毛生长期雄性北极狐体脂沉积、体脂肪酸组成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157日龄,平均体重为(5 658±47)g的健康雄性北极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饲喂n-6/n-3PUFA配比为3、18、41和136的试验饲粮,试验饲粮对应添加的油脂为12%鱼油和2%豆油(Ⅰ组),9.38%玉米油和4.62%豆油(Ⅱ组),12%玉米油和2%豆油(Ⅲ组),1.5%鱼油和12.5%玉米油(Ⅳ组)。预饲期7d,试验期40d。结果表明:1)饲粮n-6/n-3PUFA配比极显著影响北极狐肝体指数(P<0.01),Ⅳ组极显著高于Ⅱ和Ⅲ组(P<0.01),与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肝脂肪含量、肝脂率、皮下脂肪重、皮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n-6/n-3PUFA配比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北极狐肌内脂肪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PUFA、n-6和n-3PUFA含量(P<0.05或P<0.01),Ⅰ组SFA显著高于Ⅱ组(P<0.05),与Ⅲ和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MUFA显著高于Ⅲ和Ⅳ组(P<0.05),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PUFA极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1),与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和Ⅲ组n-3极显著高于Ⅱ和Ⅳ组(P<0.01),Ⅲ组n-6极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1),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n-6/n-3PUFA配比极显著影响皮下脂肪中的MUFA,PUFA,n-3和n-6PUFA(P<0.01),而对SFA无显著影响(P>0.05),Ⅰ组MUFA极显著高于Ⅱ、Ⅲ和Ⅳ组(P<0.01),Ⅱ和Ⅲ组PUFA极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1),Ⅰ和Ⅲ组n-3极显著高于Ⅱ和Ⅳ组(P<0.01),Ⅱ组n-6极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1),与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3)饲粮n-6/n-3PUFA配比显著影响了北极狐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补体4(C4)(P<0.05),而对血清中的TG、TC和GLU、ⅠgA、ⅠgM、ⅠgG、补体3、TNF和ⅠL-2无显著影响(P>0.05),Ⅰ组HDL-C显著高于Ⅱ、Ⅲ和Ⅳ组(P<0.05),Ⅰ组LDL-C显著高于Ⅲ和Ⅳ组(P<0.05),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C4显著高于Ⅱ和Ⅲ组(P<0.05),与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n-6/n-3PUFA配比为41时,降低了肝体指数,动员了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利于机体SFA的沉积,降低了血脂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保证了北极狐机体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n-3 北极狐 脂沉积 体脂肪酸 血液生化指标
下载PDF
高饱和脂肪酸和高糖饮食对大鼠肝脏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氧化的影响
3
作者 程万里 李静 +3 位作者 宋光耀 周宇 高宇 江玲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7-28,共2页
将30只雄性W istar大鼠分为三组各10只,对照组(NC组)基础饮食饲养,高饱和脂肪酸组(HSF组)高饱和脂肪酸饲养,高糖组(HS组)高糖饲养。喂养24周后,观察三组体重(BW),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肝脏过氧化氢酶(CAT)... 将30只雄性W istar大鼠分为三组各10只,对照组(NC组)基础饮食饲养,高饱和脂肪酸组(HSF组)高饱和脂肪酸饲养,高糖组(HS组)高糖饲养。喂养24周后,观察三组体重(BW),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肝脏过氧化氢酶(CAT)、脂酰CoA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氧化活性变化。结果HSF组、HS组BW、TG、TC、FFA及肝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氧化、脂酰CoA氧化酶活性较NC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提示长期高饱和脂肪酸、高糖饮食可导致大鼠脂质代谢紊乱,肝脏中的CAT、脂酰CoA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氧化的活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脂肪酸 蔗糖 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氧化
下载PDF
豆油替代鱼油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生长、体组成及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骥腾 姜宇栋 +4 位作者 杨云霞 韩涛 杨敏 郑普强 盛建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0-646,共7页
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玉米淀粉为糖源,以豆油分别替代25%、50%、75%和100%的鱼油,配制4组等氮(50.26%—51.03%)、等能(20.82—21.01k J/g)实验饲料,每组饲料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鱼,进行为期6周的生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过高的豆... 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玉米淀粉为糖源,以豆油分别替代25%、50%、75%和100%的鱼油,配制4组等氮(50.26%—51.03%)、等能(20.82—21.01k J/g)实验饲料,每组饲料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鱼,进行为期6周的生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过高的豆油替代会引起生长的下降。随着豆油替代水平的升高,饲料转换系数(FCR)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最高值(1.96±0.42)出现在全豆油替代水平组,而蛋白质效率(PER)表现为相反的结果。全豆油替代组呈现相对最高的肝体比(HSI)值,但各处理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鱼水分和蛋白含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投喂25%替代水平组的全鱼脂肪含量最高(P<0.05),但是在50%—100%替代水平处理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赤点石斑鱼鱼体脂肪酸组成明显受到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随着饲料豆油水平的升高,全鱼鱼体中的亚油酸(C18:2n6)含量显著升高(P<0.05),ARA(C20:4n6)、EPA(C20:5n3)和DHA(C22:6n3)含量在全豆油替代组最低。总之,饲料豆油替代水平不宜超过75%,过高的豆油替代水平可能会对赤点石斑鱼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并影响鱼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饲料替代 生长 体脂肪酸
下载PDF
43株副溶血性弧菌菌体脂肪酸的成分分析
5
作者 郭川 陈银海 +3 位作者 林洁敏 陈冠武 陈婉 黄建云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6-148,共3页
脂肪酸是细菌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和结构具有种属特征,组成相对稳定,不受生化反应变异及质粒丢失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将灵敏的气相色谱技术应用于微生物细胞膜上的磷脂脂肪酸组分的分析中,以实现微生物种属的快速鉴定。... 脂肪酸是细菌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和结构具有种属特征,组成相对稳定,不受生化反应变异及质粒丢失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将灵敏的气相色谱技术应用于微生物细胞膜上的磷脂脂肪酸组分的分析中,以实现微生物种属的快速鉴定。自Able等[1]首次将气相色谱技术应用于肠杆菌的菌体脂肪酸成分分析,该技术已被应用于多种细菌,特别是厌氧菌等生长缓慢细菌的鉴定及分型。但有报道称目前商品化的细菌脂肪酸分析系统Sherlock MIS存在脂肪酸数据库不完善,无法涵盖国内菌株等问题[2-3]。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 GC-MS)对副溶血性弧菌的菌体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积累有关数据,总结出菌体脂肪酸组成的共同点,为该菌的脂肪酸鉴定工作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脂肪酸 副溶血性弧菌 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 细菌细胞膜 脂肪酸组成 组成成分 色谱技术
原文传递
苏尼特羊体脂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双金 敖力格日玛 敖长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63-1374,共12页
旨在了解年龄、育肥及解剖部位对苏尼特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有效利用羊油脂提供依据。本研究从苏尼特左旗改良站种羊场放牧群中选取当年(1岁)、1.5岁和成年(3岁)羯羊各6只,育肥群中选取6只肥羔,进行屠宰测试,并分别采集尾油、... 旨在了解年龄、育肥及解剖部位对苏尼特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有效利用羊油脂提供依据。本研究从苏尼特左旗改良站种羊场放牧群中选取当年(1岁)、1.5岁和成年(3岁)羯羊各6只,育肥群中选取6只肥羔,进行屠宰测试,并分别采集尾油、板油、网油和胸椎上方皮下脂肪样品;同时采集草场混合牧草样品和育肥饲粮样品,并分别检测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放牧饲粮的n-6/n-3为2.205,低于育肥饲粮(8.779);(2)随着年龄的增加苏尼特羊净肉率和胴体脂肪率极显著提高(P<0.05),但1.5岁羊与成年羊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随着年龄的增长苏尼特羊体脂中:1中链饱和脂肪酸(MCFA)组成上升(P<0.05)。2n-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组成下降(P<0.05)。3c18∶0组成和c4∶0等短链饱和脂肪酸(SCFA)组成上升(P<0.05)。4c18∶1c9组成下降(P<0.01)。5n-6/n-3和S/U上升(P>0.05);(4)育肥使苏尼特羊体脂中:1MCFA组成上升(P<0.05)。2n-3PUFA组成下降(P<0.05),n-6/n-3提高(P<0.05)。3c18∶0组成(P<0.05)和SCFA组成(P<0.01)上升。同时使c18∶1c9组成下降(P<0.01);(5)在部位间:1饱和脂肪酸,网油和板油c18∶0组成高而c16∶0组成低(P<0.01),相反皮下脂肪c16∶0组成高而c18∶0组成低(P<0.01),相比之下,尾油上述2种脂肪酸组成则相对都较低(P<0.01)。2不饱和脂肪酸,尾油c18∶1c9(P<0.01)和n-3PUFA(P<0.05)组成高,而n-6PUFA组成低(P<0.05)。网油中n-6PUFA组成高,而c18∶1c9组成低。板油和皮下脂肪中上述3种脂肪酸组成则均很低。3皮下脂肪中MCFA组成显著高于其他3个脂肪组织(P<0.01),而其他3个脂肪组织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4n-6/n-3为尾油(1.512)<皮下脂肪(2.435)<板油<(2.468)<网油(2.675)(P<0.05)。说明,放牧组饲粮具有n-3PUFA营养特性,而育肥组饲粮则具有n-6PUFA营养特性;苏尼特肉羊早期生长发育速度显著高于后期,而且体脂沉积量也最佳;苏尼特羊体脂具有n-3PUFA营养特性,但年龄和育肥使体脂n-3PUFA营养特性明显降低;尾油PUFA的营养价值要明显高于网油和板油,最差的是皮下脂肪。另外,从脂肪酸对其风味的贡献看,尾油更优于其他3个脂肪组织,其中最差的也是皮下脂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尼特羊 年龄 放牧 育肥 饲粮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脂肪酸合酶在原发性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心 周娟 +2 位作者 杨屹 徐金锴 王志亮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275-1277,1280,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酸合酶(FAS)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细胞中脂肪酸合酶的表达情况,以及脂肪酸合酶对人高转移性肝癌细胞株的增殖影响作用。应用C75处理后观察FA... 目的:探讨脂肪酸合酶(FAS)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细胞中脂肪酸合酶的表达情况,以及脂肪酸合酶对人高转移性肝癌细胞株的增殖影响作用。应用C75处理后观察FAS表达变化及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脂肪酸合酶在原发性肝癌组织及人高转移性肝癌细胞株HCCLM3中异常高表达。随着C75浓度增加肝癌细胞中脂肪酸合酶表达量明显降低,细胞自身增殖下降。结论:脂肪酸合酶在肝癌细胞中异常高表达,且随着表达量的增高直接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此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了相关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脂肪酸合成酶复合 细胞增殖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袁雨培 唐其柱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8期4-6,11,共4页
正常成人心脏以脂肪酸(fatty acid,FA)氧化供能为主,但在病理情况下,心肌能量代谢将会发生转变,主要以FA氧化供能向葡萄糖供能转变,能量代谢的紊乱进一步加重心脏疾病的进展。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 正常成人心脏以脂肪酸(fatty acid,FA)氧化供能为主,但在病理情况下,心肌能量代谢将会发生转变,主要以FA氧化供能向葡萄糖供能转变,能量代谢的紊乱进一步加重心脏疾病的进展。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α,PPAR-α)广泛表达在心脏组织,促进FA在线粒体进行β氧化,是人体内重要的能量调节因子。PPAR-α还可以通过抗炎、抗氧化等多种方式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脂肪酸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人-猪链球菌感染性综合征的病原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杨华富 朱凤才 +5 位作者 史智扬 庄菱 顾玲 郭喜玲 胡晓杼 汪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2-93,120,共3页
目的 评价人源和猪源猪链球菌的药敏和致病力情况 ,分析这些菌株间的同源性。方法 用K -B法对这些菌株进行药敏试验 ;用菌株对家兔和小白鼠进行攻击试验 ;用菌体脂肪酸分析和随机DNA基因扩增分析技术进行菌株间的同源性研究。结果 ... 目的 评价人源和猪源猪链球菌的药敏和致病力情况 ,分析这些菌株间的同源性。方法 用K -B法对这些菌株进行药敏试验 ;用菌株对家兔和小白鼠进行攻击试验 ;用菌体脂肪酸分析和随机DNA基因扩增分析技术进行菌株间的同源性研究。结果 人源和猪源猪链球菌对青霉素钾、氯霉素、头孢拉定、头孢呋新、头孢三嗪、头孢噻甲羧肟、菌必治、万古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敏感 ,对四环素、链霉素不敏感 ,小白鼠对这些菌株不敏感 ,而家兔敏感 ,接种这类菌株可致家兔死亡。菌体脂肪酸分析和随机DNA基因扩增分析提示 :这些菌株间的以及与猪链球菌 2型参考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很近 ,与血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等 7种链球菌及肠球菌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 这些人源和猪源猪链球菌均为猪链球菌 2型 ,致病力极强 ,人源与猪源猪链球菌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体脂肪酸 DNA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甘草多糖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艳丽 李海平 +2 位作者 姜丽娜 刘薇 许刚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64-69,共6页
目的探讨甘草多糖介导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以及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PPARG)/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ding ... 目的探讨甘草多糖介导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以及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PPARG)/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ding protein 4,FABP4)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第4代对数生长期MDA-MB-23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甘草多糖组、NC组、si-PPARG组和si-PPARG+甘草多糖组,甘草多糖组细胞加入质量浓度50μg·mL^(-1)甘草多糖100μL培养24 h,NC组和si-PPARG组细胞分别转染si-PPARG-NC和si-PPARG干预24 h,si-PPARG+甘草多糖组细胞转染si-PPARG干预24 h后,加入质量浓度150μg·mL^(-1)甘草多糖100μL处理24 h,对照组细胞不做处理。qRT-PCR检测PPARG和FABP4 mRNA相对表达量,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PARG、FABP4、上皮钙黏蛋白(E-cad)、神经钙黏蛋白(N-cad)和波形蛋白(Vimentin)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甘草多糖组PPARG和FABP4 mRNA相对表达量及PPARG、FABP4和E-cad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细胞增殖率降低,N-cad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P<0.05);si-PPARG组PPARG和FABP4 mRNA相对表达量及PPARG、FABP4和E-cad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细胞增殖率升高,N-cad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与甘草多糖组比较,si-PPARG+甘草多糖组PPARG和FABP4 mRNA相对表达量及PPARG、FABP4和E-cad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细胞增殖率升高,N-cad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与NC组比较,si-PPARG组PPARG和FABP4 mRNA相对表达量及PPARG、FABP4和E-cad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细胞增殖率升高,N-cad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与si-PPARG组比较,si-PPARG+甘草多糖组PPARG和FABP4 mRNA相对表达量及PPARG、FABP4和E-cad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细胞增殖率降低,N-cad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P<0.05)。结论甘草多糖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减弱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G/FABP4信号通路逆转EMT过程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多糖 上皮间质转化 乳腺癌 侵袭 迁移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脂肪酸结合蛋白信号通路
下载PDF
人源和猪源猪链球菌的同源性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朱凤才 杨华富 +4 位作者 胡晓抒 汪华 王广和 宋亚军 杨瑞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 进一步鉴定菌种 ;评价人源株与猪源株猪链球菌的同源性。方法 对分离自猪无菌部位、患者血液和脑脊液的 7株猪链球菌Ⅱ型和标准猪链球菌Ⅱ型 ,用菌体脂肪酸分析和随机引物基因扩增技术进行菌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类。对其结果进... 目的 进一步鉴定菌种 ;评价人源株与猪源株猪链球菌的同源性。方法 对分离自猪无菌部位、患者血液和脑脊液的 7株猪链球菌Ⅱ型和标准猪链球菌Ⅱ型 ,用菌体脂肪酸分析和随机引物基因扩增技术进行菌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类。对其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随机引物基因扩增技术分析提示 ,被检的 7株猪链球菌Ⅱ型与标准株一致 ,均为猪链球菌Ⅱ型 ;人源株与猪源株同源 ;分离自病人血液和脑脊液的菌株同源。这些结果在菌体脂肪酸分析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即基因型与表现型结果一致。结论 被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体脂肪酸 基因型 RAPD 同源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