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丈县再次发现肺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新螺种—有齿秋吉螺和格来德拟钉螺
1
作者 冯兴才 张开仁 +4 位作者 周武和 陈绍振 李志坚 张世德 张寿季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86年第5期38-39,共2页
湖南省古丈县系肺吸虫病流行区,经调查证实其第一中间宿主有拟钉螺(Triculasp)、中国小豆螺(Bythinella chinensis liu etzhang)、中国秋吉螺(Akiyoshia chinese)等。最近又发现两种新螺种一有齿秋吉螺[Ak-iyoshia(Saganoa)Odonta kang,... 湖南省古丈县系肺吸虫病流行区,经调查证实其第一中间宿主有拟钉螺(Triculasp)、中国小豆螺(Bythinella chinensis liu etzhang)、中国秋吉螺(Akiyoshia chinese)等。最近又发现两种新螺种一有齿秋吉螺[Ak-iyoshia(Saganoa)Odonta kang,sp.nov.]和格来德拟钉螺(Tricala gredieri kang,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钉 第一中间宿主 吸虫 古丈县 肺吸虫病 流行区 体螺层 口吸盘 排泄囊 康在彬
下载PDF
武夷山贝类初步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黄一鸣 林琇瑛 《武夷科学》 1981年第1期119-125,共7页
武夷山的贝类,以前没有作过系统的调查研究。为了解这一地区的贝类资源,我们于1980年7—8月到武夷山8个地方(建阳县的黄坑、桂林、李家塘、坳头,崇安县的挂墩、三港、塘头、红渡),进行贝类调查,所获标本,经整理鉴定,共计10种,分隶2纲、... 武夷山的贝类,以前没有作过系统的调查研究。为了解这一地区的贝类资源,我们于1980年7—8月到武夷山8个地方(建阳县的黄坑、桂林、李家塘、坳头,崇安县的挂墩、三港、塘头、红渡),进行贝类调查,所获标本,经整理鉴定,共计10种,分隶2纲、4目、8科、9属,其中有1种为国内新纪录,记述于下。 (一)种类描述 1.中国圆田螺 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 壳高35.6——45.5毫米,宽27.6——33毫米;壳口高24——27毫米,宽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步调查 耳萝卜 武夷山 铜锈环棱 剑状矛蚌 大脐圆扁 种类组成 体螺层 折叠萝卜 中国圆田 水稻田
下载PDF
齐云山初夏常见低等动物
3
作者 徐亚君 《黄山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41-44,共4页
根据历年赴安徽省齐云山野外实习的调研结果,《齐云山初夏常见昆虫》已在本刊上期发表。现将其它无脊椎动物常见种(镜下动物略)共37科、44种报道如下: 一、腔肠动物Coelenterata 1、水螅科Hydroidae (1)、普通(棕)水螅Hydra vulgaris,... 根据历年赴安徽省齐云山野外实习的调研结果,《齐云山初夏常见昆虫》已在本刊上期发表。现将其它无脊椎动物常见种(镜下动物略)共37科、44种报道如下: 一、腔肠动物Coelenterata 1、水螅科Hydroidae (1)、普通(棕)水螅Hydra vulgaris,栖天池、长生楼、太素宫等池内水草上。体灰棕色,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脊椎动物 野外实习 常见种 体螺层 腔肠动物 齐云山 陆生 贝壳 盲蛛 水草
下载PDF
我国的药用蜗牛和蛞蝓
4
作者 陈德牛 高家祥 《中草药》 CAS 1979年第11期42-44,49,共4页
蜗牛、蛞蝓这类陆生软体动物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作为动物药材用于治病已有悠久的历史。作者对以往文献记载和现今治疗的方剂中,入药的8种蜗牛和蛞蝓即:同型巴蜗牛、灰巴蜗牛、江西巴蜗牛、条华蜗牛、褐云玛瑙螺、皱疤坚螺、黄蛞蝓、双... 蜗牛、蛞蝓这类陆生软体动物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作为动物药材用于治病已有悠久的历史。作者对以往文献记载和现今治疗的方剂中,入药的8种蜗牛和蛞蝓即:同型巴蜗牛、灰巴蜗牛、江西巴蜗牛、条华蜗牛、褐云玛瑙螺、皱疤坚螺、黄蛞蝓、双线嗜粘液蛞蝓。就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栖息环境、地理分布以及采集和加工、使用方法等分别加以描述和讨论,并对其种类也进行了订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体螺层
下载PDF
中国近海蛾螺科的初步研究Ⅰ.唇齿螺属及甲虫螺属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凤兰 林民玉 《海洋科学集刊》 CAS 2000年第1期108-115,共8页
蛾螺科(Buccinidae)是腹足类软体动物中经济价值较大、种类较多的一个科,许多种类在世界上某些地区被视为美味上品,它们不仅个体大,而且产量多,营养价值高,如香螺、东风螺等为我国丰要经济贝类。该科种类遍布世界各海区,既有分布于高纬... 蛾螺科(Buccinidae)是腹足类软体动物中经济价值较大、种类较多的一个科,许多种类在世界上某些地区被视为美味上品,它们不仅个体大,而且产量多,营养价值高,如香螺、东风螺等为我国丰要经济贝类。该科种类遍布世界各海区,既有分布于高纬度区域的冷水种,也有局限于低纬度区域的暖水种。种类不同栖息的环境也不同,有岩石、珊瑚礁、沙、泥沙及软泥等底质;从潮间带至水深数千米的深海都有分布。 作者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多年来搜集的标本,记述了我国海域唇齿螺属(Engina)和甲虫螺属(Cantharus)种类共14种,其中5种为我国首次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 地理分布 体螺层 潮间带 热带海域 西沙群岛 锯齿状突起 首次记录 东太平洋 甲虫
原文传递
中国近海芋螺科研究增补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凤兰 《海洋科学集刊》 CAS 1999年第1期221-226,237-253,共8页
芋螺科(Conidae)为暖水性较强、种类繁多的软体动物。作者曾报道过中国近海的芋螺科种类71种,近年来我们又发现了一些比较少见的和稀有种类,经过整理、研究,鉴定出10种,其中6种C.hypochlorus,C.vimineus,C.coelinae,C.striatellus,C.mor... 芋螺科(Conidae)为暖水性较强、种类繁多的软体动物。作者曾报道过中国近海的芋螺科种类71种,近年来我们又发现了一些比较少见的和稀有种类,经过整理、研究,鉴定出10种,其中6种C.hypochlorus,C.vimineus,C.coelinae,C.striatellus,C.moreleti,C.sibogae在我国海区为首次记录;其余4种C.mustelinus,C.eugrammatus,C.balteatus,C.luteus分别由Kuroda(1941),Walls(1978)和台湾学者赖景阳(1987)报道,分布于中国近海和台湾。以上种类均产于南海,发现于北部湾(2种)、海南三亚(2种)、西沙和南沙群岛(分别为4种和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 体螺层 地理分布 旋部 旋条纹 首次记录 南沙群岛 稀有种 SPRINGS
原文传递
中国近海芋螺科的研究Ⅱ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凤兰 《海洋科学集刊》 CAS 1995年第1期245-266,319-322,共26页
芋螺科(Conidae)在软体动物中是一个较大的科,为热带习见的海洋腹足类。作者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潮间带及底栖生物调查、以及近年来南沙综合科学考察所获得的标本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整理,共鉴定71种,本文为第二部分,报道36种,其... 芋螺科(Conidae)在软体动物中是一个较大的科,为热带习见的海洋腹足类。作者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潮间带及底栖生物调查、以及近年来南沙综合科学考察所获得的标本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整理,共鉴定71种,本文为第二部分,报道36种,其中2种为我国的首次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螺层 旋部 壳宽 壳高 贝壳 图版 模式标本 西沙群岛 标本采集
原文传递
中国近海肋脊螺科的研究Ⅰ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素萍 《海洋科学集刊》 CAS 1997年第1期181-189,253,共10页
肋脊螺科(Costellariidae)届软体动物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以前本科动物大多被列入笔螺科(Mitridae)中的一个亚科,而目前已有一些学者(Cernohorsky,1978),(Abbott&Dance,1983),(Springsteen&Leobrera,1986)根据它的齿... 肋脊螺科(Costellariidae)届软体动物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以前本科动物大多被列入笔螺科(Mitridae)中的一个亚科,而目前已有一些学者(Cernohorsky,1978),(Abbott&Dance,1983),(Springsteen&Leobrera,1986)根据它的齿舌和外部形态等特征将它分列为一个独立的科。本科动物在国内尚无人作过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螺层 肋脊 GMELIN 纵肋 中国近海 贝壳 壳口 SPRINGS 壳高 前沟
原文传递
中国近海珊瑚螺科的补充研究(腹足纲,骨螺总科)
9
作者 张素萍 尉鹏 《海洋科学集刊》 CAS 2006年第1期149-157,共9页
关键词 珊瑚 腹足纲 总科 体螺层 旋部 壳口 中国近海 地理分布
原文传递
中国近海笋螺科的研究
10
作者 李凤兰 林民玉 《海洋科学集刊》 CAS 1999年第1期190-220,236-252,共36页
笋螺科(Family Terebridae)是腹足类软体动物中种类较多的一个科,总共有300种左右,遍及世界各海洋,尤以印度—太平洋热带海域最为丰富。我国近海的笋螺科种类主要产于南海,有些种也出现在东海,仅个别种见于黄、渤海区。它们生活于潮间... 笋螺科(Family Terebridae)是腹足类软体动物中种类较多的一个科,总共有300种左右,遍及世界各海洋,尤以印度—太平洋热带海域最为丰富。我国近海的笋螺科种类主要产于南海,有些种也出现在东海,仅个别种见于黄、渤海区。它们生活于潮间带至水深200多米的海区,但多栖息于百米之内的浅海沙滩或沙泥质、泥质海底,通常白天潜居其下、夜晚爬出活动。据记载这一科种类的化石多发现于第三纪的始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分布 缝合带 中国近海 体螺层 海南岛 首次记录 模式标本 标本采集 纵肋 潮间带
原文传递
台湾绿岛小贝中塔螺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镇国 《海洋科学集刊》 CAS 1995年第1期273-296,323-327,共29页
绿岛是中国台湾东部的一座小岛,面积约为15km^2,绿岛盛产小贝,数量和种类均比以产小贝著称的日本奄美大岛为多。迄今为止,中国小贝的研究报道还很罕见。 塔螺(Turridae)是贝类中种类最多的一科,现生种在3000种以上,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外... 绿岛是中国台湾东部的一座小岛,面积约为15km^2,绿岛盛产小贝,数量和种类均比以产小贝著称的日本奄美大岛为多。迄今为止,中国小贝的研究报道还很罕见。 塔螺(Turridae)是贝类中种类最多的一科,现生种在3000种以上,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外唇上有一个缺口,形似兔唇。作者经多年的研究发现,绿岛小贝中的塔螺即有百种之多,分布也极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肋 体螺层 胚壳 旋肋 首次记录 图版 地理分布 狭口 刻纹 壳口
原文传递
中国近海爱神螺科的新种和新记录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绣同 《海洋科学集刊》 CAS 1994年第1期239-247,共9页
爱神螺科(Eratoidae)是宝贝总科中的1个小科,均为小型动物,全世界分布的种类也很少,最多不超过40种,故以往我国很少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至今仅报道过3种(Yen,1936;Kuroda,1941;张玺等,1975)。作者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40余年在... 爱神螺科(Eratoidae)是宝贝总科中的1个小科,均为小型动物,全世界分布的种类也很少,最多不超过40种,故以往我国很少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至今仅报道过3种(Yen,1936;Kuroda,1941;张玺等,1975)。作者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40余年在全国沿海搜集到的标本,整理鉴定为7种,分隶于3属2亚属,其中有2个新种和2个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神 新种和新记录 中国近海 贝壳 外唇 体螺层 壳口 前渠 旋部 壳宽
原文传递
中国近海蛇首螺科和两新种的研究
13
作者 马绣同 张素萍 《海洋科学集刊》 CAS 2000年第1期146-152,共7页
蛇首螺科(Colubrariidae)是前鳃亚纲、中腹足目、嵌线螺总科中的一个科,对此科的分类位置学者间各有不同,有的放在嵌线科,有的放在蛾螺科或单独一科。Fischer(1887)和Thiele(1931)将Colubraria属放在法螺属Charonis中的Sectio,迄今仍然... 蛇首螺科(Colubrariidae)是前鳃亚纲、中腹足目、嵌线螺总科中的一个科,对此科的分类位置学者间各有不同,有的放在嵌线科,有的放在蛾螺科或单独一科。Fischer(1887)和Thiele(1931)将Colubraria属放在法螺属Charonis中的Sectio,迄今仍然如此,但多数是放在嵌线螺总科中,18世纪记载此科种类多数放在 Triton属内。 此科动物生活在潮间带和潮下带岩石、沙质和泥沙质的海底,有不少种类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水域。在中国沿海分布的北限为浙江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 体螺层 新种 地理分布 旋部 南沙群岛 中国科学院 潮下带 潮间带 模式标本
原文传递
南沙群岛海区的前鳃亚纲中腹足目、新腹足目及异腹足目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素萍 《海洋科学集刊》 CAS 2001年第1期228-237,共10页
本文根据1999年4—7月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在南沙群岛海区两个航次的科学考察中采到的软体动物标本,经整理研究,排除以往已发表的种类,本文共报道16种,隶属于8科15属,其中有5种在中国海区为首次记录。
关键词 南沙群岛海区 中腹足目 地理分布 前鳃亚纲 新腹足目 目的研究 标本采集 体螺层 西沙群岛 中国近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