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证指南医案》辨体质论治思想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邓琼琪 曾子纯 +1 位作者 罗素萍 罗尧岳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10期154-157,共4页
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文献,对《临证指南医案》的理论渊源进行分析,发现《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辨体质论治思想贯穿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预防及调护全过程,是对《黄帝内经》的继承与创新,它丰富了现代中医体质理论体系,为临床实践提供了... 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文献,对《临证指南医案》的理论渊源进行分析,发现《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辨体质论治思想贯穿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疗、预防及调护全过程,是对《黄帝内经》的继承与创新,它丰富了现代中医体质理论体系,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论治 《临证指南医案》 学术思想
下载PDF
失眠的辨体质论治与辨证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炎红 许友慧 陈明达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2期34-35,共2页
文章根据体质辨证理论将失眠分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5种常见体质类型,在临床实践中,准确而合理地分析辨别机体体质状况并同辨证论治有机结合,分别给予益气镇惊、温补心阳、养阴安神、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等治法,并... 文章根据体质辨证理论将失眠分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5种常见体质类型,在临床实践中,准确而合理地分析辨别机体体质状况并同辨证论治有机结合,分别给予益气镇惊、温补心阳、养阴安神、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等治法,并辅以相应的调和方法,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体现了中医体质学说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体质论治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中医体质理论防治大肠息肉
3
作者 杜川林 汪媛 +3 位作者 秦建平 胡勇 陈龙开 李云云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15-18,共4页
目的:分析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发病特点,探索体质理论在防治大肠息肉方面的应用。方法:收集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行肠镜检查及治疗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的问卷调查,再运用... 目的:分析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发病特点,探索体质理论在防治大肠息肉方面的应用。方法:收集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行肠镜检查及治疗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的问卷调查,再运用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探讨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规律及应用体质理论防治大肠息肉。结果:统计结果显示8种体质及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痰湿质26.21%、气虚质23.78%、阳虚质13.41%、阴虚质8.54%、气郁质7.93%、血瘀质7.93%、湿热质7.32%、平和质4.88%。6种证型及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脾虚夹湿28.67%、阳虚寒凝14.63%、肠道湿热14.63%、气滞血瘀11.59%、肝郁脾虚5.49%、血虚肠燥3.66%。此外还有无证型患者占21.34%。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阴虚质以及平和质的男性比例多于女性,而气虚质和气郁质的女性比例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12,P=0.014(<0.05)]。青年患者各型体质占比均较低,中年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及平和质这7种体质占比均高于青年和老年段,老年气虚质占比高于青年和中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84,P=0.005(<0.05)]。结论:大肠息肉患者体质受年龄、性别等多因素影响,体质与证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特别是痰湿质、气虚质与大肠息肉的中医证型有明显的相关性,可参考体质学说防治大肠息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中医证型 体质论治 未病
下载PDF
路志正教授辨体质治咳嗽经验拾萃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维娜 付莹坤 +4 位作者 冯玲 程晓振 陈兴娟 肖璐 李思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2期1510-1512,共3页
咳嗽是肺部疾病的常见症状,是中医独立的病证之一^([1]),可以清除咽部和整个呼吸道的黏性分泌物、吸入性有害物、异物,对气道的清除作用是有益的[2-3]。另一方面,频繁且剧烈的咳嗽则会对患者的呼吸、心脏功能造成不利影响,若未得到及时... 咳嗽是肺部疾病的常见症状,是中医独立的病证之一^([1]),可以清除咽部和整个呼吸道的黏性分泌物、吸入性有害物、异物,对气道的清除作用是有益的[2-3]。另一方面,频繁且剧烈的咳嗽则会对患者的呼吸、心脏功能造成不利影响,若未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部分患者会发展为咳嗽变异性哮喘^([4])。临床中,时常遇到初始感冒患者,常见鼻塞、喷嚏、流涕,或有咽痛、恶寒发热,继而出现咳嗽,或伴有气喘,中医诊断为咳嗽、喘证等,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经抗感染、抗病毒、抗过敏等对症治疗后,其他症状均很快缓解或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体质论治 路志正教授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中医辨证与辨体质结合建立脂肪肝“治未病”体系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洁真 郑民安 《中医研究》 2009年第7期1-2,共2页
脂肪肝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多数患者在其早期无任何症状,给防治带来了困难。"治未病"是中医的优势,中医在此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根据脂肪肝患者体质特点,通过辨证与辨体质结合进行"治未病",临床可收良效。... 脂肪肝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多数患者在其早期无任何症状,给防治带来了困难。"治未病"是中医的优势,中医在此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根据脂肪肝患者体质特点,通过辨证与辨体质结合进行"治未病",临床可收良效。这种辨治方法对提高中医药防治脂肪肝及其并发症的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体质论治 脂肪肝 未病
下载PDF
严夏教授辨证、辨病、辨体质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介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大伟 陈洁真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8-159,共2页
高血压病属中医学之眩晕、头痛等范畴,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原因,有着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合并症病死率,且病程冗长,基本上需终生治疗。广东省中医院严夏教授行医执教多年,师从全国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善于运用“气血一元论”... 高血压病属中医学之眩晕、头痛等范畴,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原因,有着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合并症病死率,且病程冗长,基本上需终生治疗。广东省中医院严夏教授行医执教多年,师从全国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善于运用“气血一元论”指导临床实践,尤其是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在进行辨证、辨病、辨体质综合调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随师临证,受益匪浅,现将严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辨病论治 辨证论治 体质论治 严夏
下载PDF
从《临证指南医案》探析叶天士体质论治特色 被引量:6
7
作者 钱会南 《现代中医临床》 2020年第6期39-41,共3页
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不仅于温病的诊治造诣精深,而且对于体质的认识与阐发契合临床实际。《临证指南医案》重视从体型色脉等察知体质,倡导疾病论治宜先论体质,明确体质辨析以阴阳为纲要,基于影响体质的因素多端,认为诊治考量体质关乎遣... 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不仅于温病的诊治造诣精深,而且对于体质的认识与阐发契合临床实际。《临证指南医案》重视从体型色脉等察知体质,倡导疾病论治宜先论体质,明确体质辨析以阴阳为纲要,基于影响体质的因素多端,认为诊治考量体质关乎遣药组方,有不同食养宜忌,护持体质之义须详察,其论所涵盖的体质论治思想,颇具特色,对于当今临床实践仍具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体质论治特色 临床启示
原文传递
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人群“邪在少阳”病机特点及体质辨治
8
作者 张旭 车念聪 《北京中医药》 2015年第2期133-135,共3页
在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 C)人群调研及相关文献复习的基础上,根据As C人群的中医病证特点,认为其病证乃邪在少阳;针对病机特点以及少阳生理病理的相关性,提出"燮理枢机"的治疗原则;分析As C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发现... 在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 C)人群调研及相关文献复习的基础上,根据As C人群的中医病证特点,认为其病证乃邪在少阳;针对病机特点以及少阳生理病理的相关性,提出"燮理枢机"的治疗原则;分析As C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发现,平和质比重最大,其他依次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根据"邪在少阳"的病位认识,结合体质分布特点进行体质论治,对As C人群养身防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邪在少阳 燮理枢机 体质论治
下载PDF
叶进从小儿脾虚质论治矮小症经验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佳娟 叶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叶进教授治疗儿童身材矮小的临床经验。[方法]从矮小症的中医定义、病因病机、小儿脾虚质临床表现特点、用药特点等方面论述叶进教授从小儿脾虚质论治矮小症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并附典型验案一例。案例中患儿为特发性矮小症... [目的]探讨叶进教授治疗儿童身材矮小的临床经验。[方法]从矮小症的中医定义、病因病机、小儿脾虚质临床表现特点、用药特点等方面论述叶进教授从小儿脾虚质论治矮小症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并附典型验案一例。案例中患儿为特发性矮小症,中医辨体质为脾虚质,拟异功散合大造丸加减等治疗。[结果]叶师将矮小症患儿体质分为脾虚、肾气虚、肺气虚、肝血虚、心血虚5型,并且认为脾虚质乃其他四型的成因基础,临证多从调整体质入手,重视调理患儿脾胃,擅用醒脾、运脾及健脾之法,使患儿从脾虚体质逐渐向均衡质转变,治病求因,常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所举医案,体现其学术经验,并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叶进教授治疗矮小症的有独到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临床疗效良好,值得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症 体质论治 脾虚质 健脾助运 医案 叶进 学术经验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矮小症防治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琚玮 王素亭 巩治华 《中医研究》 2014年第12期9-10,共2页
身材矮小不仅仅是体型上的问题,而且可能导致相应的心理与精神行为异常。矮小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重组人生长激素皮下注射,但该方法价格昂贵,且很多患儿恐惧天天注射,配合性差。通过中医治未病理论分析与实践总结,得出中医治疗儿童身材... 身材矮小不仅仅是体型上的问题,而且可能导致相应的心理与精神行为异常。矮小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重组人生长激素皮下注射,但该方法价格昂贵,且很多患儿恐惧天天注射,配合性差。通过中医治未病理论分析与实践总结,得出中医治疗儿童身材矮小的切入点及方法,并制订了一套能发挥中医药优势的辨证治疗体系,为身材矮小患儿提供一套简便、价廉、效佳的防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矮小症 中医 未病 体质论治
下载PDF
中医内治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鹤仙 王晶 李新民 《河南中医》 2021年第11期1778-1782,共5页
中医内治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主要包括分期论治、分型论治、辨体质论治、辨脏腑论治等。目前,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常规治疗方法初步明确,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本病易反复发作,治疗周期较长,长期的药物干预是否会导致患者体质产生偏颇,进... 中医内治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主要包括分期论治、分型论治、辨体质论治、辨脏腑论治等。目前,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常规治疗方法初步明确,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本病易反复发作,治疗周期较长,长期的药物干预是否会导致患者体质产生偏颇,进而影响药物的选择以及疾病的转归,值得深思。(2)对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特别是腹型、关节型、肾型等证型的治疗,多采用激素疗法,对于中药与西药协同作用以及中药用药时机,尚无相关文献报道。(3)关于经验治疗,各医者在辨证选方用药方面意见不一。今后,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以提供可靠的规范化的中医诊断、治疗、预防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过敏性紫癜 分期论治 分型论治 体质论治 辨脏腑论治
下载PDF
辨证论治是中医惟一诊疗模式吗?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勇强 杨晓琼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2,共3页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在中医领域地位不可动摇。我们通过对辨证论治的优势以及不足进行论述,明确辨证论治的合理性,但认为其不是中医惟一诊疗模式,并指出其存在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办法,为完善中医诊疗疾病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医 辨证论治 辨病论治 体质论治
下载PDF
金朝晖治疗肺部结节经验
13
作者 欧颖 金朝晖 杨军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2期262-265,共4页
金朝晖教授对肺部结节患者采取有症状者辨证论治,无症状者辨体质论治,根据其病因、病机上“痰”“瘀”“虚”的核心特点,结合患者影像学资料在其基础方上加用逐瘀袪痰、攻毒散结等特色中药,并注重固护患者正气,在临床中对于肺部结节的... 金朝晖教授对肺部结节患者采取有症状者辨证论治,无症状者辨体质论治,根据其病因、病机上“痰”“瘀”“虚”的核心特点,结合患者影像学资料在其基础方上加用逐瘀袪痰、攻毒散结等特色中药,并注重固护患者正气,在临床中对于肺部结节的治疗上见解独到,收效良好,可为肺部结节的治疗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结节 辨证论治 体质论治 金朝晖
下载PDF
中医理论框架突破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0
14
作者 任秀玲 闫志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7,共3页
中医学是通过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治疗用药过程中,反馈于机体外在的征象(症状、体征),把握生命和疾病所处的状态,来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和延长寿命的医学科学。然而,随着无症状性疾病和早、中期无明显症状疾病被揭示,"无形(症状)... 中医学是通过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治疗用药过程中,反馈于机体外在的征象(症状、体征),把握生命和疾病所处的状态,来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和延长寿命的医学科学。然而,随着无症状性疾病和早、中期无明显症状疾病被揭示,"无形(症状)却隐藏着重大疾病"的科学事实,造成了中医理论"无形无患"和"司外揣内"背景知识内不可能解决的科学问题,揭示出与中医现有理论不相容的反常事实。中医科学共同体,应解放思想,排除理论的"反常"问题,将"辨病(西医学疾病)论治"纳入到中医学的理论框架之中,引进西医学对疾病的微观认识成果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诊断疾病的方法,弥补中医理论微观认识缺失,消除中医理论"无形无患"命题以及"司外揣内"方法的不足,推动中医理论的现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框架 排除反常 辨病(西医学疾病)论治 体质论治 辨遗传病史论治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实证与思辨相结合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原文传递
Clinical Study on Simple Obesity Treated with Abdomen Acupuncture 被引量:5
15
作者 穆美君 袁宜勤 洪珏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08年第3期165-168,共4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simple obesity treated with abdomen acupuncture.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simple obesity were allocated to abdomen acupuncture group and body acupuncture group based...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simple obesity treated with abdomen acupuncture.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simple obesity were allocated to abdomen acupuncture group and body acupuncture group based on the randomized and controlled principle,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Fifteen treatments made up one course. The cases were treated for 2 courses. The clinical effects were evaluated by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the declining of body height. Result: The change of BMI and clinical effects were of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1 course, bu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fter two courses.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bdomen acupuncture treating simple obesity is better, and the effect is persistent and s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SITY Acupuncture Therapy Diseases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Body Mass Index
原文传递
Acupuncture plus bloodletting therapy for insomnia in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a clinical study 被引量:4
16
作者 阚丽娜 黄娜娜 +4 位作者 陈亚军 何希俊 范敏 孙曌 洪珏(译)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18年第1期38-42,共5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plus bloodletting therapy in treating insomnia in people with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Methods: Seventy-two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treatment grou...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plus bloodletting therapy in treating insomnia in people with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Methods: Seventy-two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by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36 cases each.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acupuncture plus bloodletting therapy,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estazolam. One-week treatment was taken as a course, for 3 successive courses in total. A follow-up study was conducted 3 months later.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was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s well as in the follow-up. The clinical efficacies were also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8.9% in the treatment group versus 83.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etween-group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O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PSO.I scores dropp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groups (both P〈0.05); the between-group difference in PSQI sco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O.05). The follow-up study showed that the between-group difference in the global score of PSO, I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plus bloodletting therapy can produce a more significant efficacy than oral administration of estazolam in treating insomnia in people with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Therapy Bloodletting Therapy Bloodletting Puncturing and Cupping Sleep Initiation andMaintenance Disorders INSOMNIA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Physical Constitution Theory Blood Sta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