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物与涵泳——论朱熹思想对中国美学的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旭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0-85,共6页
中国美学之气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先秦到康末司空图的道体论阶段,二是宋以后的体道论阶段,朱熹恰恰处在这两个阶段的结合点上。他的“格物”范畴为道体论向体道论的转变奠定了基础,为从形而下的“物”中把握形而上的“道”开辟了... 中国美学之气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先秦到康末司空图的道体论阶段,二是宋以后的体道论阶段,朱熹恰恰处在这两个阶段的结合点上。他的“格物”范畴为道体论向体道论的转变奠定了基础,为从形而下的“物”中把握形而上的“道”开辟了一条道路,从而使得“物”成为中国美学关注的核心之一。他的“涵泳”范畴奠定了宋以后审美认识论的基本内涵,把道体论落到了实处,深刻地揭示了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的生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物 涵泳 体道感性学
下载PDF
哲学转型中的自然美内涵阐释——兼及自然美对生态环境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范玉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5-99,共5页
立足于观念转型的学术背景和技术关联语境 ,基于对生态哲学、海德格尔思想及体道感性学的理解 ,把自然美的生成置于一种大审美观的关怀之下 ,阐释了自然美的内涵。视自然美的生成为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互动 ,人与自然共在于世 ,此在以技... 立足于观念转型的学术背景和技术关联语境 ,基于对生态哲学、海德格尔思想及体道感性学的理解 ,把自然美的生成置于一种大审美观的关怀之下 ,阐释了自然美的内涵。视自然美的生成为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互动 ,人与自然共在于世 ,此在以技术的柔性和平方式、审美的方式揭蔽时相互遭遇、交流、契合中而在场。肯定了自然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自然观 自然审美观 海德格尔 体道感性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