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园体验性景观的构成元素分析
1
作者 赵燕 《江西农业》 2017年第17期83-83,共1页
进入21世纪,体验经济下的农业园旅游越来越受青睐,农业园功能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更加关注人的个性化需求。其中,作为农业园体验性重要组成部分的景观打造,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基于此,就农业园体验性景观的构成元素展开分析。
关键词 农业园 体验性景观 基本元素
下载PDF
基于人、场所与空间的关系之乡村体验性景观再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庄晓敏 杜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共8页
立足于《体验性景观——人、场所与空间的关系》一书中的视角,梳理体验性景观的潜藏维度,结合大理沙溪古镇寺登街的体验经历和当前乡村景观营造的实际,重新认识体验性景观,归纳乡村体验性景观语汇,并将其作为户外空间分析设计的方法,提... 立足于《体验性景观——人、场所与空间的关系》一书中的视角,梳理体验性景观的潜藏维度,结合大理沙溪古镇寺登街的体验经历和当前乡村景观营造的实际,重新认识体验性景观,归纳乡村体验性景观语汇,并将其作为户外空间分析设计的方法,提出在乡村规划设计中需对其物质空间进行语汇界定,因“境”制宜地对不同语汇进行表达;构建一个可供推广的体验性景观框架应用于乡村景观的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性景观 乡村 乡村景观 人、场所与空间的关系
下载PDF
文化创意产业园体验性景观设计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颜军 《美与时代(城市)》 2019年第12期60-61,共2页
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体验"已深入社会各个领域,体验性景观应运而生。体验性景观让人们通过各种体验方式和景观进行互动,使情感得以抒发,价值得以认同。文章阐述了体验性景观的内涵,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园体验性景观的特征,探究... 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体验"已深入社会各个领域,体验性景观应运而生。体验性景观让人们通过各种体验方式和景观进行互动,使情感得以抒发,价值得以认同。文章阐述了体验性景观的内涵,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园体验性景观的特征,探究文化创意产业园体验性景观设计研究策略,为文化创意产业园体验性景观设计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园 体验性景观 设计研究
下载PDF
古村落体验性景观设计方法
4
作者 黄婷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9年第5期150-151,共2页
古村落是指那些具有一定文化和艺术价值,形成于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聚落。古村落的吸引力主要来自景观设计、旅游生态、乡村趣味等几个方面,在体验经济的影响下,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传统景观以审美为主体,体验性景观设计更强调... 古村落是指那些具有一定文化和艺术价值,形成于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聚落。古村落的吸引力主要来自景观设计、旅游生态、乡村趣味等几个方面,在体验经济的影响下,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传统景观以审美为主体,体验性景观设计更强调它的功能性,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体验,内涵也更为丰富。对于古村落的体验性景观设计来说,绿植体验要素的融合、场景塑造、体验性景观的空间组织等,是较为合理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体验性景观 景观设计
下载PDF
告别“到此一游照”加强体验性景观设计
5
作者 郭钟秀 汪艳荣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7年第12X期85-87,共3页
大众对于奇特造型地貌有特殊偏爱,诸如"猴子山"、"望郎归"、"群象过海"等,或者在某某牌匾下面留影纪念,这也许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如果游玩的内容仅仅是从一个牌匾赶到另一个"奇石"下拍千篇一律... 大众对于奇特造型地貌有特殊偏爱,诸如"猴子山"、"望郎归"、"群象过海"等,或者在某某牌匾下面留影纪念,这也许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如果游玩的内容仅仅是从一个牌匾赶到另一个"奇石"下拍千篇一律的只是背景切换了的"到此一游照",就不得不让人对当前的景观设计产生疑虑:是公众的审美素养太肤浅,还是我们的景观不能打动人心,留住人们的脚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性景观 景观审美
原文传递
合肥万达茂的“书中山水游”景观设计
6
作者 党恩 王英屹 《住宅与房地产》 2016年第15期10-,共1页
合肥万达茂景观设计尊重地域历史文化特征,通过景观语汇进行诠释,整理出一系列能代表徽州的典型元素,将文化符号融入到景观中进行呈现,以打造从游乐中感悟文化精神的特色景观。
关键词 文化旅游地产综合体 新安山水 书卷 体验性景观
下载PDF
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社会导向下的城市设计原则与实践 被引量:7
7
作者 +1 位作者 殷雨婷(译) 邵钰涵(校) 《风景园林》 2020年第9期89-101,共13页
介绍一种社会导向的城市设计框架——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的实际应用原则和方法。聚焦于社会、空间和物质维度在城市领域的整合,为思考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方式。从这一点来看,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与越来越多的、... 介绍一种社会导向的城市设计框架——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的实际应用原则和方法。聚焦于社会、空间和物质维度在城市领域的整合,为思考城市空间结构与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方式。从这一点来看,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与越来越多的、倡导能够有效回应城市环境的学科理论产生了共鸣,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基于城市领域体验维度的形成性研究,鼓励在城市环境变化过程中的包容性、参与式实践,并强调人境的互动对实现城市环境社会效益的重要性。概述了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发展研究的几项核心内容,包括体验式景观(experiential landscape)、体验学过程(experiemic process)、MYTO(我的、你的、我们的、他们的)以及此项研究在人境研究国际协会(IAPS)的"新时代的老城市:城市设计的综合空间社会性方法"(New-Aging Cities:An Integrated Socio-Spatial Approach to Urban Design)研讨会中发表的成果,并进一步说明了这些成果是如何影响人境一体化概念的发展。这一背景促使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逐渐发展,并在实践中应用在城市街景的社会维度——过渡性边缘和微环境。最后,基于社会空间城市主义研究中心(SsUU)的构建,提出了社会恢复性城市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导向性城市设计 体验性景观 人与环境的整体关系 体验 过渡性边缘 微环境
下载PDF
Plants as Objects: Challenges for anAesthetics of Flora
8
作者 John Charles Ry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1年第3期222-236,共15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nceptual challenges to an aesthetic model of living plants based in embodied interaction with flora through smell, taste, touch, sound and sight. I argue that the science of aesthetics is de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nceptual challenges to an aesthetic model of living plants based in embodied interaction with flora through smell, taste, touch, sound and sight. I argue that the science of aesthetics is deterministically visual. Drawing from theories of landscape aesthetics put forth by Carlson and Berleant, I outline four primary obstacles to an embodied aesthetics: plants as objects of sight, plants as objects of art, plants as objects of disinterestedness and plants as objects of scientific discourse. A multi-sensorial aesthetics of flora requires auto-centric proximity and degrees of intersubjectivity between the appreciator and the appreciated plant that raise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questions about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the natural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STHETICS philosophy environment PLANTS Berleant CARLSON EMBODI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