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作霖先生最早发现莱芜铁矿是接触变质矿床——读《山东博山莱芜间地质矿产》有感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榜荣 徐严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1-3,共3页
1949年8月,何作霖受山东省政府工矿部的邀请,在博山莱芜间进行地质调查,查明莱芜有三处铁矿。尤其是莱芜矿山地区的接触变质磁铁矿的发现,为以后寻找和勘探莱芜铁矿提供了可靠线索及依据。同时何作霖还预测了莱芜与吐丝口间煤田的存在。
关键词 何作霖 首次发现 莱芜铁矿 接触变质
下载PDF
何作霖矿(Sr,REE)4Zr(Ti,Fe^3+,Fe^2+)2Ti2O8(Si2O7)2是中国东北辽宁省萨马地区碱性络合物中硅钛铈矿群类的一种新矿物
2
作者 杨主明 丁奎首 +1 位作者 杰拉尔德杰斯特 艾克那拉泰拉曼斯 《现代冶金(内蒙古)》 2012年第4期1-7,共7页
何作霖矿是以一种副矿物形式存在于中国东北辽宁省萨马碱络合物硅钛铈矿群中的新矿物。此种矿物以非蜕晶质的晶粒存在于绿霓霞石正长岩中,并与微斜长石,霞石,霓石,黑云母,异性石,褐硅铈石以及榍石共生。他形晶体约为几百微米大小... 何作霖矿是以一种副矿物形式存在于中国东北辽宁省萨马碱络合物硅钛铈矿群中的新矿物。此种矿物以非蜕晶质的晶粒存在于绿霓霞石正长岩中,并与微斜长石,霞石,霓石,黑云母,异性石,褐硅铈石以及榍石共生。他形晶体约为几百微米大小。矿物为黑色与深褐色的条纹。具有半透日月的树脂光泽。还没有观察分裂或分离情况。其有易脆的贝壳状断口。硬度为VHN100683—964kg/mm3(莫氏刻度的5.5—6).测量的密度为4.28g/cm3,从实验化学公式中得到的计算值为4.30g/cm3。从光学角度讲,何作霖矿为双轴负,n〉1.8并且2V=75°。色散强度r〉v.矿物显示出很强的多色性,从浅棕色到深棕色。25个分析的平均值导出了经验公式(sr2.15,ce0.55,La0.490 Na0.12Nd0.09Pr0.03Th0.03Sm0.01Eu0.01)∑3.98(Zro82Fe:j4Hf002Mno01)∑卜00(Til38Fe:j6Fe:j4A1004Nbo02)∑1.94Ti20。(Si20.07)2,简易方程式为(Sr,REE)。Zr(Ti,Fe3+,Fe2+)2Ti208(Si207)2,理想化为Sr2REE2Zr(Fe2+)Ti308(Si2O7)2。在X射线粉末衍射图样[dinA(I)(hkl)]中最强的5种反射为:2.98(100)(-204),3.02(90)(-313),1.96(90)(024),2.18(80)(-422),2.84(70)(020)。在空间群C2/m中结构得到解决和完善,a=13.973(3),b=5.6984(11),c=11.988(2)A,13=114.10(1)°,V=871.3(3)A3,Z=2,RI=0.037,wR2=0.097。何作霖矿的结构与莲华矿相似。Sr—O,Zr-O以及Ti(1)-O距离的变化确定了稀土元素对锶以及铁对钛的部分替代。何作霖矿结构(C2/m)的O(1),O(2),O(3)处分裂为O(1),O(1’),O(2)以及莲华矿结构(P21/a)中的O(2’),O(3),O(3’)。何作霖矿中Si(1)-O(7)-Si(2)的角度为175.8°,其明显低于莲华矿(169.7°)。观察到的系统消光与空间群C2/m一致。何作霖矿属于栖硅钛铈矿子群,其被认为是处于莲华矿和柘硅钛铈矿之间的一种化学中间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作霖 新矿物 化学成分 稀土 晶体结构 硅钛铈矿群 萨马碱性络合物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