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何德兰的摄影与晚清中国儿童及家庭研究
1
作者
崔若男
《文化遗产》
CSSCI
2022年第3期143-151,F0002,I0001,共11页
十九世纪末期来华的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何德兰留下不少有关中国儿童及家庭生活的影像,其中一部分藏于哥伦比亚大学伯克图书馆,一部分被收入何德兰的中国儿歌集《孺子歌图》内。《孺子歌图》中的儿歌可分为“母歌”与“儿戏”两类,“母...
十九世纪末期来华的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何德兰留下不少有关中国儿童及家庭生活的影像,其中一部分藏于哥伦比亚大学伯克图书馆,一部分被收入何德兰的中国儿歌集《孺子歌图》内。《孺子歌图》中的儿歌可分为“母歌”与“儿戏”两类,“母歌”所附的摄影以表现中国家庭亲子关系的合照为主;“儿戏”所附的摄影主要为表现儿童日常生活的照片、儿童模仿成人职业或生活的照片、儿童游戏的照片等。何德兰通过“摆拍”将带有极强主观色彩的摄影作为儿歌的“注解”,从而建构出“和睦”的中国家庭与“淘气”的中国儿童形象。何德兰通过跨文化比较的视野和实验心理学方法研究中国儿童及家庭,但仍无法回避当时西方传教士汉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西方中心主义和基督教普遍价值,其研究也是借由“科学”话语发现中国的“儿童”及“家庭”,进而试图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德兰
传教士
儿童
家庭
摄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以韦大列和何德兰为中心
被引量:
3
2
作者
湛晓白
赵昕昕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134,160,共14页
早在1918年北京大学学者开启全国范围内的歌谣征集活动之前,意大利外交官韦大列和美国传教士何德兰就已经开始在北京收集儿童歌谣,并先后辑成《北京歌谣》和《孺子歌图》两部集子。韦、何二人接触中国歌谣的动机不尽相同,吸引前者的是...
早在1918年北京大学学者开启全国范围内的歌谣征集活动之前,意大利外交官韦大列和美国传教士何德兰就已经开始在北京收集儿童歌谣,并先后辑成《北京歌谣》和《孺子歌图》两部集子。韦、何二人接触中国歌谣的动机不尽相同,吸引前者的是蕴含在平民歌谣中的真挚情感、诗意和语言素材,触动后者的则主要是歌谣中的人情之美及其折射的中国国民性。二人在亲自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歌谣文化价值所形成的新观念,尤其是对童谣表达真挚情感这一特质的共同推崇,在深化西方汉学界对中国歌谣理解的同时,也为现代中国的歌谣运动提供了来自西方的合法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大列
《北京歌谣》
何德兰
《孺子歌图》
歌谣运动
原文传递
何德兰《孺子歌图》与晚清北京童谣海外译介
被引量:
4
3
作者
牛艺璇
王继红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0-155,共16页
《孺子歌图》(Chinese Mother Goose Rhymes)是由美国传教士何德兰(Isaac Taylor Headland)所收录并翻译的中国童谣集。通过对其内容取舍、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研究可窥见其收录者的中国观——积极正面,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
《孺子歌图》(Chinese Mother Goose Rhymes)是由美国传教士何德兰(Isaac Taylor Headland)所收录并翻译的中国童谣集。通过对其内容取舍、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研究可窥见其收录者的中国观——积极正面,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除此之外,通过对其同期海外传播情况的考察,可以发现其在海外引起了多国学者的共鸣。文章以期通过对"他者"视角下的中华文化的研究,予以当今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德兰
《孺子歌图》
翻译策略
原文传递
题名
何德兰的摄影与晚清中国儿童及家庭研究
1
作者
崔若男
机构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文化遗产》
CSSCI
2022年第3期143-151,F0002,I0001,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6ZDA16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英文汉学期刊中的中国民间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1832-1949)”(项目编号:21YJC751003)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近代西方人译介中国歌谣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21H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十九世纪末期来华的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何德兰留下不少有关中国儿童及家庭生活的影像,其中一部分藏于哥伦比亚大学伯克图书馆,一部分被收入何德兰的中国儿歌集《孺子歌图》内。《孺子歌图》中的儿歌可分为“母歌”与“儿戏”两类,“母歌”所附的摄影以表现中国家庭亲子关系的合照为主;“儿戏”所附的摄影主要为表现儿童日常生活的照片、儿童模仿成人职业或生活的照片、儿童游戏的照片等。何德兰通过“摆拍”将带有极强主观色彩的摄影作为儿歌的“注解”,从而建构出“和睦”的中国家庭与“淘气”的中国儿童形象。何德兰通过跨文化比较的视野和实验心理学方法研究中国儿童及家庭,但仍无法回避当时西方传教士汉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西方中心主义和基督教普遍价值,其研究也是借由“科学”话语发现中国的“儿童”及“家庭”,进而试图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关键词
何德兰
传教士
儿童
家庭
摄影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以韦大列和何德兰为中心
被引量:
3
2
作者
湛晓白
赵昕昕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134,160,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文化史视野下的民国国语运动研究”(项目编号:17BZS07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早在1918年北京大学学者开启全国范围内的歌谣征集活动之前,意大利外交官韦大列和美国传教士何德兰就已经开始在北京收集儿童歌谣,并先后辑成《北京歌谣》和《孺子歌图》两部集子。韦、何二人接触中国歌谣的动机不尽相同,吸引前者的是蕴含在平民歌谣中的真挚情感、诗意和语言素材,触动后者的则主要是歌谣中的人情之美及其折射的中国国民性。二人在亲自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歌谣文化价值所形成的新观念,尤其是对童谣表达真挚情感这一特质的共同推崇,在深化西方汉学界对中国歌谣理解的同时,也为现代中国的歌谣运动提供了来自西方的合法性支撑。
关键词
韦大列
《北京歌谣》
何德兰
《孺子歌图》
歌谣运动
Keywords
Guido Amedeo Vitale
Chinese Folklore:Pekinese Rhymes
Isaac Taylor Headland
Chinese Mother Goose Rhymes
the Folklore Movement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何德兰《孺子歌图》与晚清北京童谣海外译介
被引量:
4
3
作者
牛艺璇
王继红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0-155,共16页
基金
北京外国语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清代北京旗人汉语研究”(YY19ZZA02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孺子歌图》(Chinese Mother Goose Rhymes)是由美国传教士何德兰(Isaac Taylor Headland)所收录并翻译的中国童谣集。通过对其内容取舍、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研究可窥见其收录者的中国观——积极正面,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除此之外,通过对其同期海外传播情况的考察,可以发现其在海外引起了多国学者的共鸣。文章以期通过对"他者"视角下的中华文化的研究,予以当今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以启示。
关键词
何德兰
《孺子歌图》
翻译策略
Keywords
Headland
Chinese Mother Goose Rhymes
translation strategy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何德兰的摄影与晚清中国儿童及家庭研究
崔若男
《文化遗产》
CSSCI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以韦大列和何德兰为中心
湛晓白
赵昕昕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原文传递
3
何德兰《孺子歌图》与晚清北京童谣海外译介
牛艺璇
王继红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