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诸子选读篇目《王何必曰利》教学案例分析
1
作者 秦珍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 2017年第10期40-42,共3页
《王何必曰利》是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的文章,是孟子的代表作。由于选修课并没有形成固定成熟的教学模式,也少有经验借鉴,经过思考、探究讨论,最终确定了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文言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如何得到?教... 《王何必曰利》是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的文章,是孟子的代表作。由于选修课并没有形成固定成熟的教学模式,也少有经验借鉴,经过思考、探究讨论,最终确定了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文言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如何得到?教师在学生学习体悟过程中起什么作用?青年教师如何做到课堂生成大于课堂预设?围绕这几个问题,经过课堂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展示以及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必曰利 案例 分析
下载PDF
儒家义利观和现代企业管理 被引量:4
2
作者 叶世昌 《管子学刊》 2001年第1期72-75,共4页
正统儒家的义利观可以“义以生利”和“何必曰利”八个字为代表。孔孟、程朱学派和王夫之都这样主张。儒家的义利观反映了贵义贱利思想 ,不能因为孔孟重视人民的经济利益而否定这一点。传统思想中的精华和糟粕具有相对性 ,要进行具体分... 正统儒家的义利观可以“义以生利”和“何必曰利”八个字为代表。孔孟、程朱学派和王夫之都这样主张。儒家的义利观反映了贵义贱利思想 ,不能因为孔孟重视人民的经济利益而否定这一点。传统思想中的精华和糟粕具有相对性 ,要进行具体分析。“义以生利”和“何必曰利”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仍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以生 何必曰利
下载PDF
孟子的“义利”观
3
作者 陈宪猷 《船山学刊》 CSSCI 1996年第2期91-100,共10页
“义”与“利”是孟子思想体系中一对重要的命题,它不但包含着传统儒家对“理”与“欲”关系的认识,即对道德的追求及对名、物态度的基本观点;同时,亦是传统儒家探求人的本质属性必然要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 孟子 “义”与“ 理学家 前期法家 “理”与“欲” 梁惠王 强国 社会秩序 何必曰利 传统儒家
下载PDF
论孟子的富民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雪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1-104,共4页
关键词 孟子 统治者 与民争 新兴地主阶级 何必曰利 私有土地 富民思想 小农经济 奴隶制 统治秩序
下载PDF
“仁、义、中、和”一解
5
作者 王志诚 《中华文化论坛》 1999年第3期121-121,共1页
“仁、义,中、和”是中国传统的做人的伦理道德中心。四字四义,两段一体。先讲仁、义。仁者爱人。爱是为人的本质属性,但人的爱是社会性的,这就是推己及人,己立立人,己达之人,仁者安人。爱的行为准则是义。义者宜也,事之宜者,... “仁、义,中、和”是中国传统的做人的伦理道德中心。四字四义,两段一体。先讲仁、义。仁者爱人。爱是为人的本质属性,但人的爱是社会性的,这就是推己及人,己立立人,己达之人,仁者安人。爱的行为准则是义。义者宜也,事之宜者,行必利。因之,义是利之合,因和而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一体 伦理道德 何必曰利 行为准则 协调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道德 人的发展规律 要持续发展 主义 经验总结
下载PDF
孟子管理思想介绍
6
作者 思齐 《中外企业文化》 1996年第7期42-43,共2页
孟子管理思想介绍思齐孟子,名轲,(约公元前372年-289年)字子与,鲁国邹县(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象、政治家、教育家。孟子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是孔子以后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曾游说齐、宋、魏... 孟子管理思想介绍思齐孟子,名轲,(约公元前372年-289年)字子与,鲁国邹县(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象、政治家、教育家。孟子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是孔子以后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曾游说齐、宋、魏等国,一度任刘宣王的来卿。因为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思想 《孟子》 地理环境 何必曰利 保民而王 仁义之心 梁惠王 产业收入 自然条件 儒家学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