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炳霖:以实干实绩践行使命担当
1
作者 《中国减灾》编辑部 《中国减灾》 2023年第22期41-41,共1页
何炳霖,陕西省商洛市应急管理局减灾救灾科干部,2020年开始任市级灾害信息员,主要负责全市灾情管理、数据分析和统计报送等工作.为了尽快进入角色、融入工作,他认真学习《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和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刻苦钻研业... 何炳霖,陕西省商洛市应急管理局减灾救灾科干部,2020年开始任市级灾害信息员,主要负责全市灾情管理、数据分析和统计报送等工作.为了尽快进入角色、融入工作,他认真学习《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和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骨干和老同志请教,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政策、吃透了工作,自身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水平 陕西省商洛市 统计调查制度 何炳 自然灾害情况 减灾救灾 管理系统 数据分析
下载PDF
学者的个性与时代的特性——读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
2
作者 张绪山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第8期202-204,共3页
前些时候,身边颇有一些年轻朋友谈起何炳棣先生(1917-)的《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承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朋友赠我一本,使我有机会在忙乱中匆匆读过一遍,稍微领悟到学界朋友何以感兴趣于这本... 前些时候,身边颇有一些年轻朋友谈起何炳棣先生(1917-)的《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承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朋友赠我一本,使我有机会在忙乱中匆匆读过一遍,稍微领悟到学界朋友何以感兴趣于这本自传性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读史 何炳 特性 个性 学者 朋友 自传性
下载PDF
清华校史钩沉(之七) 何炳棣:风起清华园
3
作者 谢志浩 《社会科学论坛》 2018年第5期165-178,共14页
百年中国,犹如风雨之中的一条船,在历史的急流险滩中,如何避免成为“泰坦尼克号”,最终驶向成功的彼岸,乃20世纪面对的一个持久的难题。百年中国学府,伴随着艰难的国运载沉载浮。学府和政府之间,学运和时运之间,载不动许多愁。
关键词 清华园 何炳 钩沉 校史 泰坦尼克号 20世纪 中国学 历史
下载PDF
清华校史钩沉(之六) 何炳棣:读史阅世,天真烂漫
4
作者 谢志浩 《社会科学论坛》 2018年第4期169-181,共13页
一老辈学人的回忆录,读起来很有意思,往往流淌着一股真性情。比如何兆武的《上学记》、汪子嵩的《往事旧友,欲说还休》,两位先生对前尘往事抱有反省的态度。殷福生同学在西南联大时站在党国立场,让何兆武和汪子嵩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老辈学人的回忆录,读起来很有意思,往往流淌着一股真性情。比如何兆武的《上学记》、汪子嵩的《往事旧友,欲说还休》,两位先生对前尘往事抱有反省的态度。殷福生同学在西南联大时站在党国立场,让何兆武和汪子嵩是可忍孰不可忍,给殷福生扣上“反动”和“落伍”的帽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史 何炳 钩沉 校史 清华 天真 《上学记》 西南联大
下载PDF
也谈明代前期科举社会的流动率——对何炳棣研究结论的思考 被引量:12
5
作者 沈登苗 《社会科学论坛》 2006年第9期81-93,共13页
关键词 明代前期 社会流动 科举学 何炳 流动率 美籍华裔学者 民族歧视 学术成果 中华帝国 社会史
下载PDF
何炳松与东南联大艺术专修科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海燕 《艺苑(美术版)》 1990年第1期6-11,共6页
德操播青史,教泽衍瀛寰。高风歌亮节,劲骨凌岁寒。这是我为浙江金华何炳松先生墓所撰并书的两副墓联。"正联"颂杨先生的德泽功业,千秋垂范;"边联"是我画松柏赞松柏的题句,借以表彰英名大节,万古长青。我建议在重修... 德操播青史,教泽衍瀛寰。高风歌亮节,劲骨凌岁寒。这是我为浙江金华何炳松先生墓所撰并书的两副墓联。"正联"颂杨先生的德泽功业,千秋垂范;"边联"是我画松柏赞松柏的题句,借以表彰英名大节,万古长青。我建议在重修的墓园中广植松柏,寓人杰地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炳 上海美专 中国绘画史 美术理论 国画月刊 俞剑华 美术史论家 中国画论类编 杨先 潘天寿
下载PDF
何炳松 被引量:1
7
作者 费小平 《浙江档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51-51,共1页
1990年1 0月11日,暨南大学校友及金华各界人士纪念何炳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瞻仰何氏故居活动在金华市文昌巷举行。这位湮没了近半个世纪的金华一代著名学者,终于获得了他应得的高度评价。 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
关键词 何炳 暨南大学 浙东学派 经世 联合大学 日本侵略军 威斯康辛大学 著名专家学者 美国留学 普林斯顿大学
下载PDF
大风起兮云飞扬——何炳阳诗歌“大风”意象的苦难抒怀
8
作者 孙凤玲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4年第3期53-59,共7页
作为江夏籍[1]代表诗人之一的何炳阳,长江的浩瀚奔腾不息,龙泉山、八分山、青龙山等山陵地貌特有的风情雅韵,梁子湖的温婉柔媚,深深融入其骨髓血脉,使其承袭了江夏诗人群特有的气质,或如长江一泻千里洒脱不羁,或如梁子湖湖风水域“漂漂... 作为江夏籍[1]代表诗人之一的何炳阳,长江的浩瀚奔腾不息,龙泉山、八分山、青龙山等山陵地貌特有的风情雅韵,梁子湖的温婉柔媚,深深融入其骨髓血脉,使其承袭了江夏诗人群特有的气质,或如长江一泻千里洒脱不羁,或如梁子湖湖风水域“漂漂亮亮温温柔柔”(王新民30)清清凉凉.在反复细致地品读其诗集《东方之鼓》与《水乡谣》后,一组鲜活的自然意象,如大风、月儿、夕阳、炊烟、云儿、莲、梁子湖等,如击水千里仰啸九霄的大鹏,余韵绕梁,令人久久深思、回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意象 大风 诗歌 何炳 苦难 梁子湖 龙泉山 青龙山
下载PDF
《“新清史”论争:从何炳棣、罗友枝论战说起》校记
9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18,共1页
敝刊在2016年第一期刊出徐泓先生大作《"新清史"论争:从何炳棣、罗友枝论战说起》,现遵作者意见,对该文做如下校正: 第5页第四段:"阿尔泰学家钟焓"改为"中央民族大学钟焓教授"。 第5页第四段:"今年"改为"2015年"。第8... 敝刊在2016年第一期刊出徐泓先生大作《"新清史"论争:从何炳棣、罗友枝论战说起》,现遵作者意见,对该文做如下校正: 第5页第四段:"阿尔泰学家钟焓"改为"中央民族大学钟焓教授"。 第5页第四段:"今年"改为"2015年"。第8页右栏第5行:"還"改为"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炳 徐泓 校记 尔泰 BULLETIN 文中
下载PDF
中国人口史研究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与前瞻——兼评何炳棣的中国人口研究
10
作者 侯杨方 《历史地理》 CSSCI 2013年第1期172-177,共6页
2012年6月何炳棣先生以高龄仙逝,引起了学术界比较强烈的反响与缅怀,几乎都高度评价他一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汪荣祖认为"(何炳棣)写的人口史,是第一部比较精确,比较科学的。里头有很多重要的发现,我举一个例子,以前大家认为,‘丁... 2012年6月何炳棣先生以高龄仙逝,引起了学术界比较强烈的反响与缅怀,几乎都高度评价他一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汪荣祖认为"(何炳棣)写的人口史,是第一部比较精确,比较科学的。里头有很多重要的发现,我举一个例子,以前大家认为,‘丁’就是人头,但他发现,‘丁’实际上是纳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口史 何炳 人口研究 荣祖 黄册 统计数字 赋役全书 清朝文献通考 纳税单位 明初
下载PDF
何炳钦作品
11
作者 何炳钦 《陶瓷研究》 2018年第4期142-142,共1页
关键词 何炳
下载PDF
广州何植记老板何炳:周身债,唔得闲,有钱使
12
《厂长经理之友》 2000年第5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何植记 何炳 企业家 信用 资金利用率 工作
下载PDF
人生何处不相逢——瞿同祖与何炳棣的命运对照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新宇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4-141,共8页
引子 生命之树漫长却又短暂,茫茫人海之中,潮起潮落之际,有些人之间会宛若前赴后继扑上海岸的浪花,有瞬时交集,便又消逝于无痕。这种微妙的关联,或许是如小概率事件般无意之邂逅,但结合其时代背景与人生际遇,却又可以作出“别... 引子 生命之树漫长却又短暂,茫茫人海之中,潮起潮落之际,有些人之间会宛若前赴后继扑上海岸的浪花,有瞬时交集,便又消逝于无痕。这种微妙的关联,或许是如小概率事件般无意之邂逅,但结合其时代背景与人生际遇,却又可以作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历史解读。有念于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图以学术散文之笔法,挖掘法学圈外的两位广义的“法学家”——瞿同祖(1910—2008)和何炳棣(1917-)——梳理其生命中不为人所察觉的交集脉络,反思他们时代与学术、人生与人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际遇 何炳 小概率事件 历史解读 法学家 生命 交集 学术
原文传递
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感与事实判断——以何炳棣等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访华观感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泳 《开放时代》 CSSCI 2007年第6期150-158,共9页
在历史上,对极权制度产生错觉的现象并不鲜见。有些是看到了真相,但出于各种考虑把真相留给历史,当时只说出假象,比如罗曼.罗兰;但也有一些知识分子,出于良知和勇气,敢于背叛自己的理想和知识信仰,比如纪德。但更多情况下,对极权制度的... 在历史上,对极权制度产生错觉的现象并不鲜见。有些是看到了真相,但出于各种考虑把真相留给历史,当时只说出假象,比如罗曼.罗兰;但也有一些知识分子,出于良知和勇气,敢于背叛自己的理想和知识信仰,比如纪德。但更多情况下,对极权制度的错觉来源于基本理念和思想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七十年代 事实判断 西南联大 观感 访华 何炳 情感
原文传递
怀念何炳棣先生与先父郑天挺先生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克晟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CSSCI 2013年第1期1-20,共20页
今年6月15日,南开大学举办纪念雷海宗先生诞辰110周年大会,我在会上得知何炳棣先生已于当月病逝,内心极觉沉痛。何先生早年与先父郑天挺先生同在西南联大历史系任教,他属于出身清华且有才气之年轻教师。1943年,他报考清华留美考试(七月... 今年6月15日,南开大学举办纪念雷海宗先生诞辰110周年大会,我在会上得知何炳棣先生已于当月病逝,内心极觉沉痛。何先生早年与先父郑天挺先生同在西南联大历史系任教,他属于出身清华且有才气之年轻教师。1943年,他报考清华留美考试(七月出题,十二月发榜),由郑先生负责明清史之试题,试题为:"清世宗严明英睿,深求治道,其于国计民生吏治治边设施若何,试分述之,并述其影响。"何先生于此题及"摊丁入亩"等试题答卷中"颇多创见"~①,得到先父之称赞。当时,何先生与丁则良、王逊等诸清华少壮成立"十一学会",共同探讨学术问题,几乎每周都有学术活动。他们曾屡请郑先生去该会报告,郑先生苦于无合适题目,未能前往。正好1944年暑假,他与罗常培教授等联大师生去大理考察一月有余,乃于是年9月18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挺 何炳 罗常培 诸清 摊丁入亩 明清史 历史系 王逊 学术活动 吴廷璆
原文传递
玉菡吟夏:何炳钦的艺术之路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甘霖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1X期54-55,共2页
何炳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陶艺家和陶艺教育家,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院长,教育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陶艺艺委会委员,江西省文联副主席,
关键词 何炳 景德镇陶瓷学院 陶艺家 陶艺教育 艺术设计类专业 现代陶艺 江西省景德镇 陶瓷设计 艺委会委员 美术学院院长
原文传递
感念何炳棣先生
17
作者 冯尔康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CSSCI 2013年第1期21-22,共2页
在互联网上读到何炳棣先生仙逝的文章,心情立即沉重下来,隔天,常建华教授转来相关的两篇网上报导文字,立即给他复函,说到我对他的"愧疚",已经无法弥补。为何"愧疚",有两个原因,一是愧对他的托付,一是愧对他的奖掖... 在互联网上读到何炳棣先生仙逝的文章,心情立即沉重下来,隔天,常建华教授转来相关的两篇网上报导文字,立即给他复函,说到我对他的"愧疚",已经无法弥补。为何"愧疚",有两个原因,一是愧对他的托付,一是愧对他的奖掖后学。说他奖掖后学,只是个人的感受。1980年先师郑天挺教授在南开大学主持召开"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何炳棣教授应邀与会,并出任大会组织委员会委员。我是大会秘书组成员,为研讨会提交《论清世宗的思想和政治》论文,并在小组会上宣读。在这次会上,我见到包括何炳棣教授在内的众多学术名家,我敬佩他们,但是没有向何教授请益。若干年后,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收到台北联经出版公司寄来的何教授名著《明清人口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炳 何教授 国际学术讨论会 明清史 人口论 师郑 组织委员会 历史学院 清世宗 天挺
原文传递
在装饰与写意之间——何炳钦教授的艺术创作赏析
18
作者 李砚祖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1X期52-53,1,共3页
何炳钦教授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江西省美协副主席、景德镇市美协主席。与许多成功的艺术家一样,炳钦先生自幼起即有造型艺术的喜好和天份,他在回忆自己童年对艺术的向往时写道:"幼时的我喜好涂鸦,自负又淘气的我常常将... 何炳钦教授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江西省美协副主席、景德镇市美协主席。与许多成功的艺术家一样,炳钦先生自幼起即有造型艺术的喜好和天份,他在回忆自己童年对艺术的向往时写道:"幼时的我喜好涂鸦,自负又淘气的我常常将教室的黑板涂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炳 景德镇陶瓷学院 艺术创作 陶瓷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设计 陶瓷艺术家 美术学院院长 刻划花 装饰设计 泥条
原文传递
论学天涯远 孤怀贵相知——追忆与何炳棣先生的一次会见
19
作者 刘志伟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CSSCI 2013年第1期33-38,共6页
最近两三年,梁其姿教授好几次同我谈起何炳棣先生有意到香港访问一段时间的安排。开始,我们计划在何先生访问香港期间,请先生到中山大学做一次讲座。2010年那次,我们把细节都商量好了,后来何先生到了北京后就直接去台北出席"中研院... 最近两三年,梁其姿教授好几次同我谈起何炳棣先生有意到香港访问一段时间的安排。开始,我们计划在何先生访问香港期间,请先生到中山大学做一次讲座。2010年那次,我们把细节都商量好了,后来何先生到了北京后就直接去台北出席"中研院"院士会,没能到香港。去年,梁其姿教授告诉我,她正在筹划何先生今年再到香港小住一段,其间拟在香港大学安排讲座,这时,我们知道何先生身体已经不如前,不便旅途周折,便设想在何先生到香港时,带中山大学所有明清史的学生专程前往香港聆教。一切已在安排中,学生们亦都翘首以待,到今年初,得知何先生因体力原因,香港之行的计划也取消了,我正为失去了再度聆教席侧的机会而遗憾,没想到不久竟传来了先生驾鹤西去的消息,愕然哀痛之中,6年前晋谒先生之情景一再在脑海中浮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炳 明清史 孤怀 经济史研究 告诉我 论学 中研院 中国历史学 明清社会 历史学者
原文传递
忆何炳章先生
20
作者 徐贵亮 《新课程评论》 2022年第1期124-128,共5页
2021年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陶先生那一代教育家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其思想对于解决当今基础教育的难题仍具有独特的启示。在陶先生的故乡安徽,有这样一位追随者,他始终秉持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 2021年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陶先生那一代教育家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其思想对于解决当今基础教育的难题仍具有独特的启示。在陶先生的故乡安徽,有这样一位追随者,他始终秉持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精神,成为"陶子之后,亿万陶子"中杰出的一位,他就是已故的合肥市原教委主任何炳章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陶行知 陶先生 基础教育 何炳 追随者 合肥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