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宝塔山下的毛泽东与肖劲光
- 1
-
-
作者
罗元生
肖国立
-
出处
《党史博采(上)》
2004年第6期19-24,共6页
-
文摘
“我同意毛主席的意见!”肖劲光站了起来;毛泽东拍着肖劲光的肩膀,对参加会议的干部们说:“同志们,我在延安,就是靠这位老兄吃饭,靠你们留守兵团吃饭啊!” 1937年8月下旬,延安连日来大雨滂沱。 一天,毛泽东召集肖劲光等人到他的书房来研究军事部署。 大家就毛泽东提出的部署问题,你一言我一语,谈笑风生。谈到半途中。
-
关键词
肖劲光
何绍南
大雨滂沱
邓宝珊
刘亚楼
战斗经过
副总司令
阎锡山
郭化若
军事部署
-
分类号
A75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习仲勋与齐心:相濡以沫五十八载
- 2
-
-
作者
刘明钢
-
出处
《党史博采(上)》
2009年第11期29-32,共4页
-
文摘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习仲勋与齐心结为夫妻,并将爱情融入毕生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心心相印,患难与共,携手度过58个春秋。他们是光荣的,他们是幸福的。齐心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我和仲勋同志相伴的日子里,我一直把他对我说的"工作好、学习好,一切事情都处理好"当作人生的座右铭。年轻的时候,我对他的这三句话不能完全理解,有时甚至感到太抽象。可到了现在,回想起仲勋同志的话来,才深深地领悟到了这些话的含意。我觉得能够和我崇敬的师长、丈夫和挚友——习仲勋同志生活在一起,过一辈子,是无比幸福的。
-
关键词
习仲勋
对我说
绥德
战争岁月
西北野战军
女战士
何绍南
警备司令部
贺龙元帅
革命事业
-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D239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双重政权的消除
- 3
-
-
作者
孟俭红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史博采(上)》
2022年第6期54-59,共6页
-
文摘
陕甘宁边区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全国抗日的大本营,在边区成立头两三年里,由于国民党政权的存在,边区政令不一,摩擦不断,严重影响边区稳定和中共精力,继而影响全国抗日大局。在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决斗争下,以何绍南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专员和县长被逐出边区,结束了双重政权的奇特现象。
-
关键词
国民党政权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何绍南
大本营
中国共产党
抗日
双重
-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陕北四老
- 4
-
-
作者
杨乐生
-
出处
《四川统一战线》
2006年第12期32-33,共2页
-
文摘
无数党外的仁人志士,怀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满腔热忱,与我党风雨同舟,共同奋斗,作出了极为宝贵的贡献。陕北四老——安文钦、霍子乐、贺连城、乔松山便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
关键词
绥德城
会议
陕甘宁边区政府
何绍南
国民党
共产党员
安文钦
陕北
陕西省
边区
抗日救亡运动
-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抗大”一大队在瓦窑堡
- 5
-
-
作者
吴奇
-
出处
《中华魂》
1997年第11期26-27,共2页
-
文摘
瓦窑堡(今子长县),是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曾住过的地方。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一大队是抗日战争开始在原红军大学的基础上组建的。原驻地就是历史上的延安府的府衙门内,仅有几排破烂的土墙瓦顶小平房和一个不大的操场,现在的延安市区二道街标明的"抗大旧址"处便是。1937年7月,抗日战争开始,国共第二次合作。
-
关键词
毛主席
何绍南
瓦窑堡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毛泽东延安遇险——一名保卫参谋的亲历事件
- 6
-
-
作者
蒋泽民
吕荣斌
-
出处
《党史纵横》
1994年第2期15-16,共2页
-
文摘
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召开后,蒋介石把战略方针由对外转入对内,由比较积极抗日转向消极抗日,反共反人民。国民党顽固派在不断制造摩擦事件的同时,又从重庆、西安等地向陕甘宁边区、向延安派遣特务。 当时在延安有两名以联络参谋身份出现的国民党高级特工人员。一个叫郭亚申,是国民党军队的上校,后来升为少将,改名郭仲容。另一个叫周历武,是中校,后升为上校。周历武负责收集情报,郭亚申负责往西安、重庆传送情报。他们直接受中统局领导,与西安特务机关发生横的关系。由于他们有公开的合法的身份,活动比较自由,有时也可以提出见毛泽东,但必须经过我们保卫部门批准。
-
关键词
联络参谋
国民党顽固派
国民党军队
派遣特务
周历
战略方针
何绍南
叶子龙
边区政府
保卫部门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