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2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白石《何绍基像》考
1
作者 张金栋 《文物春秋》 2014年第4期69-73,共5页
20世纪90年代,笔者整理河北省博物馆所藏何绍基书法墨迹时,发现一幅极为珍贵的齐白石绘《何绍基像》,其用笔细腻,立体感强,曲尽传神之妙,令人叹为观止。本文对《何绍基像》作了较为翔实的介绍,并对其流传经过、绘制时间和地点、底本情... 20世纪90年代,笔者整理河北省博物馆所藏何绍基书法墨迹时,发现一幅极为珍贵的齐白石绘《何绍基像》,其用笔细腻,立体感强,曲尽传神之妙,令人叹为观止。本文对《何绍基像》作了较为翔实的介绍,并对其流传经过、绘制时间和地点、底本情况、创作过程等进行了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绍基像 齐白石 杨钧 肖像画
下载PDF
韵致独标:何绍基的书法美学
2
作者 何璐 《书法教育》 2024年第11期62-67,共6页
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居士,其书法初学颜真卿,后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楷书取颜字结体,行草书熔篆、隶于一炉,独具面貌,韵致独标。一、何绍基的书法思想源起清代书法家阮元首次提出“南帖北碑”的重要观念,认为自汉末、魏晋之际... 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居士,其书法初学颜真卿,后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楷书取颜字结体,行草书熔篆、隶于一炉,独具面貌,韵致独标。一、何绍基的书法思想源起清代书法家阮元首次提出“南帖北碑”的重要观念,认为自汉末、魏晋之际今文字体产生起,书法即分为南北两派,两派各自形成不同的书法体系,各有自己的代表书家,其领袖人物分别是东晋的王羲之与西晋的索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美学 行草书 何绍基 结体 索靖 北碑 颜真卿 南帖
下载PDF
何绍基撰书《刘牧庵神道碑》考略
3
作者 彭建成 朱耀斌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8-36,共9页
清朝湘军名将刘岳昭之父刘象谦有《刘牧庵神道碑》流传至今,碑文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撰文并书丹,落款时间为同治六年(1867年)。全碑共计975字,全篇楷书,以唐楷为基,兼容北碑风格并见篆隶笔意,秀逸灵动中见方峻险劲,尤其是其字法、章... 清朝湘军名将刘岳昭之父刘象谦有《刘牧庵神道碑》流传至今,碑文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撰文并书丹,落款时间为同治六年(1867年)。全碑共计975字,全篇楷书,以唐楷为基,兼容北碑风格并见篆隶笔意,秀逸灵动中见方峻险劲,尤其是其字法、章法极为精妙,同时碑文涉及刘氏祖孙三代郡望、职官、德行、功勋,为研究和取法何绍基晚年小楷书创新性特征以及澄清清代湘军的最初发源地提供了新的史料,有补史和证史的史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绍基 神道碑 楷书 湘军发源地
下载PDF
谊切苔岑——何绍基与吴云交谊考述
4
作者 罗林汐子 《大学书法》 2024年第5期120-126,共7页
清代书法名家何绍基一生交友无数,吴云乃其至交。二人自道光三十年(1850)订交起便一直保持着密切交流,直至同治十二年(1873)何绍基去世,二人友谊才宣告终止。何绍基晚年的艺术实践与日常生活离不开吴云的支持与帮助。而与何绍基的交游... 清代书法名家何绍基一生交友无数,吴云乃其至交。二人自道光三十年(1850)订交起便一直保持着密切交流,直至同治十二年(1873)何绍基去世,二人友谊才宣告终止。何绍基晚年的艺术实践与日常生活离不开吴云的支持与帮助。而与何绍基的交游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吴云的书法实践,这为他日后成为江南地区的书法名家奠定了基础。此外,二人的交游也让吴昌硕间接受益,对吴昌硕日后在书法上取得成功,进而成为近代书坛巨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绍基 吴云 交谊 吴昌硕
下载PDF
颤笔、臂病与回腕高悬——何绍基书写状态考论
5
作者 林春衍 《大学书法》 2024年第1期139-145,共7页
何绍基的书法有多种极富个性的形式,与之相对,他亦有多处不同寻常的书写习惯。“回腕高悬”的执笔法、颤抖的用笔以及晚年的臂病,都参与造就了何氏的独特书风,考察以上三者的关系,是何绍基个案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 何绍基 颤笔 执笔法 书写状态
下载PDF
赵之谦与何绍基前期条幅行书对比研究
6
作者 李聪蓉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2期26-28,共3页
赵之谦本人作为清代“碑派”书法的代表人物,对碑体行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赵之谦与何绍基在杭州见过数面,二人虽书法审美观分歧较大,然观赵之谦的早年行书风格,“颜家味”十足,很容易让人想到何绍基。赵氏行书私淑何绍基并对其... 赵之谦本人作为清代“碑派”书法的代表人物,对碑体行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赵之谦与何绍基在杭州见过数面,二人虽书法审美观分歧较大,然观赵之谦的早年行书风格,“颜家味”十足,很容易让人想到何绍基。赵氏行书私淑何绍基并对其行书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强化了北碑的笔法特征,同时与帖学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绍基 赵之谦 条幅行书 碑学
下载PDF
何绍基行书及其书学思想分析
7
作者 藏子杰 《河北画报》 2024年第8期85-87,共3页
何绍基是中国近现代书法界的重要人物,其行书作品不仅在艺术形式上独具一格,而且在书学思想上也有深刻的影响和贡献。本文旨在通过对何绍基行书艺术风格和书学思想的深入分析,探讨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定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文章首先对... 何绍基是中国近现代书法界的重要人物,其行书作品不仅在艺术形式上独具一格,而且在书学思想上也有深刻的影响和贡献。本文旨在通过对何绍基行书艺术风格和书学思想的深入分析,探讨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定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文章首先对何绍基的生平进行简要介绍,梳理其艺术成长的背景,并结合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何绍基行书风格的形成和演变。其次,文章通过对何绍基代表作品的形态学分析,揭示其行书的艺术特色,包括笔法、结构、章法等方面的独到之处,以及其如何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个性化表达。此外,本文深入探讨何绍基的书学思想,包括其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书法教育的观点以及对书法创新的态度和主张。通过分析何绍基的书法批评和理论著作,阐释其在书法实践与理论之间建立的桥梁,以及对后世书法发展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绍基 行书 书学思想 艺术风格 中国书法
下载PDF
何绍基学政四川及其回腕执笔书法风格形成的文化渊源 被引量:4
8
作者 曹建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7-131,170,共6页
咸丰二年至五年,何绍基为四川学政。在四川的三年多时间里,何绍基书法艺术完成了由成熟向风格定型的转换,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究其实,主要基于其执笔方法的转变,也就是从"猿臂"的观察进而强化"回腕高悬"的执笔法... 咸丰二年至五年,何绍基为四川学政。在四川的三年多时间里,何绍基书法艺术完成了由成熟向风格定型的转换,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究其实,主要基于其执笔方法的转变,也就是从"猿臂"的观察进而强化"回腕高悬"的执笔法并将其固化。固化回腕执笔,是何绍基在四川的一大收获,也是奠定其晚年书风的主要技术手段。这一执笔法的形成与其在四川任学政这一职位的经历与情感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失官之后的峨眉、瓦屋之游,令其"猿臂翁"之自号不仅有着自身与动物对应的物象依据,更隐含着其对于贬官的无声回应。何绍基并非故意要违背生理规律,而是顺应自身的身体条件与心理需要,以自己实际的身心状况为基础,自然选择了回腕执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艺术创作 何绍基 艺术作品 艺术风格 审美 文化特征 分析
下载PDF
论近代诗人何绍基 被引量:3
9
作者 曹旭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78,共7页
近代像一个蒙面的人,来不及被看清就急速地离我们而去,因此,和近代许多被埋没的优秀诗人一样,何绍基也不被人们所认识;或者说,被理解的地方少,被误解的地方多。何绍基优秀的诗歌,不是考证诗、题画诗和金石诗,而是关注民生,描写老百姓救... 近代像一个蒙面的人,来不及被看清就急速地离我们而去,因此,和近代许多被埋没的优秀诗人一样,何绍基也不被人们所认识;或者说,被理解的地方少,被误解的地方多。何绍基优秀的诗歌,不是考证诗、题画诗和金石诗,而是关注民生,描写老百姓救灾的"灾害诗",尤其是写黄河决堤,千里泽国,人为鱼虾的救灾诗,成为近代的"新乐府"和中国诗歌史上耀眼的篇章。作者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东洲草堂诗钞》进行读解,揭示何绍基的诗风特征及其在诗学史上的认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绍基 救灾诗 新乐府 诗风
下载PDF
曾国藩何绍基交游考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二月河 张鑫洁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8,共11页
曾国藩与何绍基都是晚清文化名人,又都在政坛有不同影响,两人交游数十年,共同见证了时代巨变和文化风貌。曾、何二人因诗文创作上的志同道合才真正相识相交。道光二十四年以后,二人由"亲密"走向"疏离"。何绍基在咸... 曾国藩与何绍基都是晚清文化名人,又都在政坛有不同影响,两人交游数十年,共同见证了时代巨变和文化风貌。曾、何二人因诗文创作上的志同道合才真正相识相交。道光二十四年以后,二人由"亲密"走向"疏离"。何绍基在咸丰五年离开官场,曾国藩则致力于江南战事。江南平定后,何绍基的金陵之行成为二人友谊的融冰之旅。《十三经注疏》的"志同道合"是曾国藩与何绍基最后的默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绍基 曾国藩 诗文 志同道合
下载PDF
何绍基悬臂回腕笔法再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钱松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75,共4页
何绍基以悬臂回腕笔法著称书史,关于该笔法的由来,学界或归结为何氏独创,或指为唐人笔法之遗,其实,何氏回腕法源自乾隆间书家梁巘,该笔法与古拨灯法相比,既有运笔区域从指腕到臂肘的变化,更有执笔法从指节执笔到指尖执笔的变化。
关键词 何绍基 悬臂回腕 特点 由来
下载PDF
何绍基手札七通考释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朝英 《文物春秋》 2012年第2期67-77,F0003,共12页
何绍基是清代书法大家,其片言只字,世人珍若拱璧。本文刊布了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所藏书札7通,并略作考释,兼涉何氏早年书法与晚年代笔问题。
关键词 何绍基 手札 早年书法 晚年代笔
下载PDF
篆分古意:何绍基毕生的审美追求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建利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篆分古意是何绍基融会碑帖、打通南北形成自家独特书法风貌的内脉和主线,是何氏毕生的审美追求。何绍基一生的书法实践和审美追求都围绕篆分古意而展开:论书推崇篆分意度;学书溯源篆分遗法;作书追求篆分遗意①。何绍基的书法审美追求及... 篆分古意是何绍基融会碑帖、打通南北形成自家独特书法风貌的内脉和主线,是何氏毕生的审美追求。何绍基一生的书法实践和审美追求都围绕篆分古意而展开:论书推崇篆分意度;学书溯源篆分遗法;作书追求篆分遗意①。何绍基的书法审美追求及其创作实践,对明末清初及当代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绍基 篆分古意 审美追求
下载PDF
论何绍基题画诗的文化意蕴及诗史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兰石洪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204-210,共7页
晚清文艺大家何绍基创作了大量的题画诗词。浓郁的学术性色彩,强烈的抒情性特点,是其题画诗承载的独特文化意蕴;随物赋形、想象诡谲、化学问为情思是其题画诗的艺术特征;鞭辟入里、辨析精微的理论分析,代表了其题画诗的理论深度。何氏... 晚清文艺大家何绍基创作了大量的题画诗词。浓郁的学术性色彩,强烈的抒情性特点,是其题画诗承载的独特文化意蕴;随物赋形、想象诡谲、化学问为情思是其题画诗的艺术特征;鞭辟入里、辨析精微的理论分析,代表了其题画诗的理论深度。何氏堪称题画诗史上的杰出代表诗人,代表了苏黄以来题画诗创作的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绍基 题画诗 师法造化 神韵 文章本性情 诗史意义
下载PDF
阅理万端读万卷 消长得失惟反躬——浅论何绍基的书法艺术特色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炳武 张红春 《华夏文化》 2001年第3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何绍基 家学 京官 清史 嘉庆 进士 翰林院 广泛 得失 经史
下载PDF
关于若干何绍基作品的考辨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松 《中国书画》 2016年第9期9-11,共3页
何绍基(1799-1873)为清季书法大家,史载其“精书法,初学颜真卿,遍临汉、魏各碑至百十过,运肘敛指,心摹手追,遂自成一家,世皆重之[1]”.自清末民初以来,模仿追随何氏书法者向不乏人,但是宥于条件所限,对何氏书迹进行系统整理研究的,尚属... 何绍基(1799-1873)为清季书法大家,史载其“精书法,初学颜真卿,遍临汉、魏各碑至百十过,运肘敛指,心摹手追,遂自成一家,世皆重之[1]”.自清末民初以来,模仿追随何氏书法者向不乏人,但是宥于条件所限,对何氏书迹进行系统整理研究的,尚属寥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何氏文献的影印出版[2],有力促进了何氏书迹的纵深研究.笔者得益于这样的机遇,近年从事于何绍基书迹的编年研究,而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前人对何氏书迹的甄别,尚有重新审视和检阅之必要,下面对重庆市博物馆[3]所藏若干何氏作品的考辨,即为本人一得之愚,以求教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绍基 书法 梅墨生 诗稿 东洲草堂文钞 书迹 考辨
下载PDF
何绍基书法的艺术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茗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5年第6期179-179,共1页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其中书法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艺术精神的主要载体之一。在我国的历史中除了不少书法大家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等对后人的书法影响颇深,何... 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其中书法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艺术精神的主要载体之一。在我国的历史中除了不少书法大家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等对后人的书法影响颇深,何绍基的书法深受前代书法大家的影响并推动了我国书法进一步发展。在本文主要探讨了何绍基书法的艺术性与其书法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绍基书法 艺术性 书法思想
下载PDF
论何绍基诗歌的宗宋特色
18
作者 李剑波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3-126,共4页
何绍基诗歌的宗宋首先体现为在诗歌创作理念和诗歌内容上标举"不俗",追求诗品与人品的统一。在艺术上也体现了鲜明的宗宋特色:(1)多表达审美主体的意见、思想、认知,以意为主,理性色彩较浓,客观景物世界的描绘退居次要。(2)... 何绍基诗歌的宗宋首先体现为在诗歌创作理念和诗歌内容上标举"不俗",追求诗品与人品的统一。在艺术上也体现了鲜明的宗宋特色:(1)多表达审美主体的意见、思想、认知,以意为主,理性色彩较浓,客观景物世界的描绘退居次要。(2)散文化。(3)多议论。(4)学问对诗歌的渗透。(5)语言雅致而不深奥,力求变化。(6)对题画诗的艺术开拓。何绍基的诗学路径是主要学习苏轼、黄庭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绍基 诗歌 宗宋 宋诗派
下载PDF
何绍基
19
作者 周颂喜 《求索》 1984年第1期112-114,共3页
何绍基(1799—1873),湖南道州人,字子贞,号东洲,使蜀时曾写过一篇论书法的《蝯臂翁》诗示诸生,因又自号蝯(猨)叟。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恩科解元,十六年(1836)丙申恩科进士。历充国史馆、武英殿协修、纂修、总纂、国史馆提调及福建、贵... 何绍基(1799—1873),湖南道州人,字子贞,号东洲,使蜀时曾写过一篇论书法的《蝯臂翁》诗示诸生,因又自号蝯(猨)叟。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恩科解元,十六年(1836)丙申恩科进士。历充国史馆、武英殿协修、纂修、总纂、国史馆提调及福建、贵州、广东等省乡试主考官。咸丰二年(1852),经侍郎张芾保举,简放四川学政,前后两次受到咸丰皇帝的召对。到任后,因为曾在向皇帝报告到任情形的奏折内,奉到皇帝批的“地方一切情形随时访察具奏”的诛谕,故将地方情形据实直陈皇帝。咸丰四年(1854),卸去四川学政。卸任的原因,据何绍基自述;“余科试潼州完竣回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绍基 咸丰 书法 国史馆 书画题跋 南派 北派 宋诗派 学政 王羲之
下载PDF
清代道咸间宋诗运动的一面旗帜——试论何绍基在宋诗运动中的理论贡献
20
作者 兰石洪 《船山学刊》 CSSCI 2008年第2期188-191,共4页
何绍基是清代道咸间宋诗运动领袖之一,他以坚实创作和深刻圆通理论推动了宋诗运动兴起和发展。他作为宋诗运动前期理论家,其理论吸收清代前中期几大诗歌流派长处,避免其不足。其诗论表现在:人与文一,标举不俗,明理养气,学人诗人有机结合。
关键词 何绍基 人与文一 不俗 明理养气 学人之诗 诗人之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