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余派”创造的成功经验
1
作者 沈志良 《戏剧之家》 2018年第4期19-19,共1页
京剧老生"余派"是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其创造的成功经验,不仅是京剧老生表演艺术的宝贵财富,也是京剧老生教学实践的重要参照。本文从家学渊源,功底深厚;宗谭博采,风格深湛;成就辉煌,影响深远三大理论层面,对"余派"... 京剧老生"余派"是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其创造的成功经验,不仅是京剧老生表演艺术的宝贵财富,也是京剧老生教学实践的重要参照。本文从家学渊源,功底深厚;宗谭博采,风格深湛;成就辉煌,影响深远三大理论层面,对"余派"创造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力求对于京剧老生表演与教学,提供理论启示与具体实践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派 创造 经验 功底 风格 成就
下载PDF
余派生行艺术的意蕴
2
作者 王灵均 《戏剧丛刊》 2006年第6期60-61,共2页
京剧老生名家余叔岩先生(1890—1943)辞世已经六十三年了,可是他开创的余派艺术却泽惠后学,绵延不绝.并且近年来人们对于余派艺术的学术性研究也日益深化.1993年成立的余叔岩孟小冬学会即是明证。余生也晚,连余氏的人室弟子谭富... 京剧老生名家余叔岩先生(1890—1943)辞世已经六十三年了,可是他开创的余派艺术却泽惠后学,绵延不绝.并且近年来人们对于余派艺术的学术性研究也日益深化.1993年成立的余叔岩孟小冬学会即是明证。余生也晚,连余氏的人室弟子谭富英、盂小冬、李少春等人的演出也未能亲炙。只能从传世的京剧艺术音像资料中知其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派艺术 意蕴 京剧艺术 学术性研究 音像资料 余叔岩 李少春 老生
下载PDF
浅谈京剧艺术的形成与“余派”唱法
3
作者 苏旭 《戏剧之家》 2016年第8期21-22,共2页
京剧是以一种程式动作为基础性、形体综合性为一体的表演艺术形式,本文主要探讨了京剧艺术的形成与"余派"唱法。
关键词 京剧 余派”唱法
下载PDF
声情并茂的“余派”念白
4
作者 韦伟 《剧影月报》 2004年第5期66-66,共1页
在中国戏曲界,有一位声名显赫的前辈艺术大师——京剧“余派”的创始人余叔岩先生。在他的舞台艺术生涯中,以深厚的功底,无与伦比的表演才华,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闻名于全国,留名于后世。我初学“余派”的启蒙老师是范石人先生,第... 在中国戏曲界,有一位声名显赫的前辈艺术大师——京剧“余派”的创始人余叔岩先生。在他的舞台艺术生涯中,以深厚的功底,无与伦比的表演才华,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闻名于全国,留名于后世。我初学“余派”的启蒙老师是范石人先生,第一出戏是《捉放曹》,在中国戏曲学院又受教于王世续老师。多年来,我始终崇拜着“余派”艺术,他唱腔委婉动听,高昂挺拔,特别是念白更具艺术性和欣赏性,犹如小桥流水,清雅动听,又如黄河波涛,翻滚起伏,汹涌澎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 余派”艺术 念白 表演艺术 声腔艺术 语言艺术
下载PDF
余派京剧“教范圭臬”——弥足珍贵的余叔岩“十八张半”京剧唱片
5
作者 王洪续 《中国京剧》 2023年第8期33-38,共6页
余叔岩生于京剧成熟时期,艺术成就处于“三余”巅峰,而且离现世最近、文献留存最多。笔者作为“京剧鼻祖”家乡人,一直致力于余叔岩文物的收藏与研究,于是梳理手头旧藏、管窥朋友珍藏,专挑学术界一致推崇、艺术界视作圭臬、被誉为京剧... 余叔岩生于京剧成熟时期,艺术成就处于“三余”巅峰,而且离现世最近、文献留存最多。笔者作为“京剧鼻祖”家乡人,一直致力于余叔岩文物的收藏与研究,于是梳理手头旧藏、管窥朋友珍藏,专挑学术界一致推崇、艺术界视作圭臬、被誉为京剧“和氏璧”的余叔岩“十八张半”37面唱片(实则还有“小小余三胜”时期6面,共43面),向大家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叔岩 余三胜 家乡人 京剧 唱片 艺术成就 和氏璧 余派
原文传递
余派老生唱腔伴奏特色探究(下)
6
作者 陈平一 张鹏 《中国京剧》 2023年第11期53-57,共5页
(接上期)在余叔岩的十八张半唱片中,后两次录音的六张唱片是由朱家夔和王瑞芝伴奏的,其中朱家夔伴奏了1932年长城公司灌制的四张唱片,计有《捉放宿店》《打鱼杀家》《失街亭》《摘缨会》《乌龙院》《打严嵩》等。朱家夔的伴奏风格延续... (接上期)在余叔岩的十八张半唱片中,后两次录音的六张唱片是由朱家夔和王瑞芝伴奏的,其中朱家夔伴奏了1932年长城公司灌制的四张唱片,计有《捉放宿店》《打鱼杀家》《失街亭》《摘缨会》《乌龙院》《打严嵩》等。朱家夔的伴奏风格延续了李佩卿的路子,也是注重套子拉法,简洁、稳重、规整,听上去比较规矩中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叔岩 拉法 长城公司 《打严嵩》 伴奏风格 十八张半唱片 老生唱腔 余派
原文传递
“京剧的时代性与余派的传承发展研究”专家发言摘要
7
作者 韩雨晴(整理) 《中国京剧》 2023年第11期25-32,共8页
王治国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漫谈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和传播普及当前的形式下,特别强调文化自信自强与文化软实力。在我国对外交往方面,京剧是一张重要的名片。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和传播普及,需要各方面的支持。第一,政府的指导指引和支持... 王治国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漫谈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和传播普及当前的形式下,特别强调文化自信自强与文化软实力。在我国对外交往方面,京剧是一张重要的名片。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和传播普及,需要各方面的支持。第一,政府的指导指引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言摘要 文化软实力 王治国 京剧艺术 传承发展 全国工商联 余派 时代性
原文传递
对人物之真、意义之新、京剧之美的再确认与再进发
8
作者 胡晓军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第2期22-25,共4页
虽然自小喜欢麒派,但陈少云的开蒙是余派和杨派,还习过武生。他真正接触麒派是在“青少年演出队”中习演麒派唱做,出道后常演《捉放曹》《徐策跑城》等麒派戏,后与上海京剧院合作参演纪念周信芳诞辰100周年活动,应工南北多出老戏新剧大... 虽然自小喜欢麒派,但陈少云的开蒙是余派和杨派,还习过武生。他真正接触麒派是在“青少年演出队”中习演麒派唱做,出道后常演《捉放曹》《徐策跑城》等麒派戏,后与上海京剧院合作参演纪念周信芳诞辰100周年活动,应工南北多出老戏新剧大获成功,成为当代头牌麒派老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京剧院 麒派 捉放曹 周信芳 杨派 陈少云 《徐策跑城》 余派
下载PDF
京剧老生“余派”“言派”唱腔艺术解析
9
作者 徐速 《艺术教育》 2015年第5期215-215,共1页
京剧艺术家余叔岩先生和言菊朋先生深受"谭派"艺术的影响,在他们艺术生涯的前期都忠实、全面地继承了"谭派"艺术,但后期根据各自的唱腔艺术特色,诞生了"余派""言派"。文章试分析"余派&quo... 京剧艺术家余叔岩先生和言菊朋先生深受"谭派"艺术的影响,在他们艺术生涯的前期都忠实、全面地继承了"谭派"艺术,但后期根据各自的唱腔艺术特色,诞生了"余派""言派"。文章试分析"余派""言派"的唱腔艺术,以期探索两者风格的共通性和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老生 唱腔 余派 言派
原文传递
河北女老生韩丽演绎余派“十八张半”
10
作者 封杰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32,共1页
1月9日,河北保定市京剧票友韩丽举办了一场令人称赞的余派“十八张半”唱片演唱会。这是票界能有如此魄力的第一人。作为“女老生”的韩丽原先在部队文工团从事舞蹈专业.
关键词 老生 余派 河北 韩丽
原文传递
余派在台湾的传承
11
作者 冯德曼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5,共4页
1967年,“冬皇”孟小冬老师由港来台,这是余派在台湾的最重要的大事件。
关键词 戏剧 余派 台湾省 中国
原文传递
《余叔岩与余派艺术》发布研讨会在京举行
12
作者 刘真 李春来(摄)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42,共1页
2011年3月9日下午,纪念京剧艺术大师余叔岩120周年诞辰暨《余叔岩与余派艺术》发布研讨会在国家京剧院实验剧场隆重举行。
关键词 余派艺术 余叔岩 艺术大师 京剧院
原文传递
《余叔岩与余派艺术》及《余叔岩影事录》将陆续出版
13
作者 刘真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27,共2页
为纪念余叔岩先生120周年诞辰并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余派艺术,在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萧军研究会会长王治国先生和京剧研究家刘曾复先生的亲切关怀下,
关键词 余派艺术 余叔岩 出版 全国工商联 副主席 王治国 京剧
原文传递
转述三位老先生对余派艺术的论述数则
14
作者 林瑞平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1,共4页
我是一名余派艺术爱好者。值此纪念余叔岩先生120周年诞辰之际,特将我有缘得到三位老前辈在这方面的教导,择其数端,与诸同好分享。
关键词 余派艺术 转述 爱好者 余叔岩
原文传递
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于耳——记上海京剧院青年余派女老生王珮瑜
15
作者 卢巍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46,共3页
生活中的王珮瑜与舞台上相比,多了几分妩媚与柔情。简单随意的短发,一身合体的休闲打扮,温柔中透着股英气,这是一种男孩子身上特有的气质。从小就不爱穿漂亮裙子的她,常常是妈妈上班刚走,她就自己在裙子里套条裤子,固执地拒绝妈... 生活中的王珮瑜与舞台上相比,多了几分妩媚与柔情。简单随意的短发,一身合体的休闲打扮,温柔中透着股英气,这是一种男孩子身上特有的气质。从小就不爱穿漂亮裙子的她,常常是妈妈上班刚走,她就自己在裙子里套条裤子,固执地拒绝妈妈把自己打扮成女孩模样。这位在舞台上潇洒的女老生,生活中颇有些男子气。十年前舞台上那个还略显稚嫩的小女老生,如今多了些稳重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京剧院 青年余派女老生 王珮瑜 演员 演艺生涯 演出活动 演技
原文传递
余派名剧《法场换子》的承传
16
作者 常立胜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余派艺术 《法场换子》 京剧 承传关系 剧情 艺术价值 余叔岩 表演艺术 人物塑造
原文传递
《余叔岩与余派艺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17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5-75,共1页
3月9日,由中国萧军研究会和国家京剧院联合举办的纪念京剧艺术大师余叔岩诞辰120周年暨《余叔岩与余派艺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萧军研究会王治国会长,国家京剧院宋官林院长,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梅葆玖、孙毓敏、张学津、李维... 3月9日,由中国萧军研究会和国家京剧院联合举办的纪念京剧艺术大师余叔岩诞辰120周年暨《余叔岩与余派艺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萧军研究会王治国会长,国家京剧院宋官林院长,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梅葆玖、孙毓敏、张学津、李维康、耿其昌、陈志清等,京剧研究家刘曾复、欧阳中石及余叔岩后人近三十人参加研讨会。与会者对《余叔岩与余派艺术》(刘真、文震斋、王业才主编),以及余叔岩、张伯驹于1931年合著的《近代剧韵》全文等珍贵京剧艺术史料给予了高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派艺术 余叔岩 京剧表演艺术家 1931年 京剧院 艺术大师 欧阳中石 京剧艺术
原文传递
浅析杨派在余派基础上的发展创新(下)
18
作者 王振麟 《中国京剧》 2015年第5期42-46,共5页
(接上期)从宏观方面看,杨先生基本上沿用余腔,并不另起炉灶追求花哨的新腔。但从微观方面看,杨先生在许多细微的地方有自己的特色,不落俗套。这里仅指出以下两点:
关键词 杨派 余派基础 唱腔 京剧艺术
原文传递
浅谈京剧中的余派老生
19
作者 田野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2022年第5期7-9,共3页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国传统艺术继承和流传最广泛、最广为人知的艺术形式,在发展历史进程中,由于老生这一行当的确立,京剧衍生出了多种流派,其中,谭派经发展衍生出了余派和杨派,余派老生更是老生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基于此,本文主...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国传统艺术继承和流传最广泛、最广为人知的艺术形式,在发展历史进程中,由于老生这一行当的确立,京剧衍生出了多种流派,其中,谭派经发展衍生出了余派和杨派,余派老生更是老生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京剧余派老生概况入手,简述与余派的创立、发展以及唱腔发音,针对余派老生发展现状和传承提出几点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 余派 老生唱腔 戏曲艺术
下载PDF
杨派《文昭关》浅论
20
作者 白文刚 王凤蕊 《大舞台》 2010年第9期53-54,共2页
一、杨派《文昭关》的艺术风格 杨派作为京剧老生行当流派之一,亦是当今老生行当学习的主要流派之一。杨宝森先生曾经学习余派艺术,但是由于嗓音条件所限,不能唱出余派高亢激昂的唱腔。他自知音域不宽,高音难达,便发挥中低音宽厚的特点... 一、杨派《文昭关》的艺术风格 杨派作为京剧老生行当流派之一,亦是当今老生行当学习的主要流派之一。杨宝森先生曾经学习余派艺术,但是由于嗓音条件所限,不能唱出余派高亢激昂的唱腔。他自知音域不宽,高音难达,便发挥中低音宽厚的特点,形成了"云遮月"的唱腔风格。应该说杨宝森先生依据个人的嗓音条件学余但不囿于余,绝少使用立音、脑后音,代之以擞音、颤音,使声音深沉浑厚,吐字稳重苍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昭关》 杨派 嗓音条件 唱腔风格 艺术风格 余派艺术 杨宝森 流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