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型发电设备开展余热废气利用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崔鹤松 《电器工业》 2014年第3期68-70,共3页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新增余热余压发电能力2000万千瓦,‘十二五’时期形成57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并多次提及"低浓度瓦斯、油田伴生气的回收利用"、"高炉和转炉煤气回...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新增余热余压发电能力2000万千瓦,‘十二五’时期形成57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并多次提及"低浓度瓦斯、油田伴生气的回收利用"、"高炉和转炉煤气回收发电"、"低温余热发电"等余热余能发电技术。可见,"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余热余能发电技术将对解决日益严峻的节能减排目标大有裨益。因此,有必要开展低温余热废气利用技术研究,广泛调研应用案例,积累丰富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提高设备可靠性、技术稳定性及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发电设备 余热废气利用技术分析
下载PDF
高温凝结水余热利用技术分析及应用
2
作者 周丽莉 《节能与环保》 2014年第1期70-71,共2页
1蒸汽凝结水系统改造前的情况及存在问题 某大型化工公司热电装置配置2台75t/h锅炉(1#、2#);1台130t/h锅炉(3/4);1台2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4#);1台12MW汽轮发电机组,为8套化工生产装置供3种规格的蒸汽和部分电力。3种蒸... 1蒸汽凝结水系统改造前的情况及存在问题 某大型化工公司热电装置配置2台75t/h锅炉(1#、2#);1台130t/h锅炉(3/4);1台2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4#);1台12MW汽轮发电机组,为8套化工生产装置供3种规格的蒸汽和部分电力。3种蒸汽规格分别为压力3.0MPa、温度300℃的高压蒸汽(SH);压力1.3MPa、温度200℃的中压蒸汽(SM)以及压力0.45MPa、温度155℃的低压蒸汽(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凝结水 技术分析 余热利用 130t h锅炉 75t h锅炉 循环流化床锅炉 高压蒸汽 应用
下载PDF
钢铁企业发电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技术研究
3
作者 孙振巍 《中国金属通报》 2023年第4期190-192,共3页
在我国容量大且高效的钢铁企业中,机组的最高有效率只有45%,大部分的热能都没有被利用就直接排放到了周围的环境。通常情况下,钢铁企业的三大设备是损失热能最多的。其中包括:发电锅炉排烟热损失、主凝器冷却水损失以及辅机循环水热损... 在我国容量大且高效的钢铁企业中,机组的最高有效率只有45%,大部分的热能都没有被利用就直接排放到了周围的环境。通常情况下,钢铁企业的三大设备是损失热能最多的。其中包括:发电锅炉排烟热损失、主凝器冷却水损失以及辅机循环水热损失。由于发电锅炉排放的烟气比热低,而且流动速度快,成分过于复杂,有时甚至会对受热面产生腐蚀,为了使排烟的温度降低,燃煤发电锅炉需要提高它的换热量。基于此,本文探讨了钢铁企业发电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技术,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发电锅炉尾部烟气 余热用技术 应用分析
下载PDF
某燃煤机组水媒式烟气循环加热系统能耗评价与烟气余热利用分析
4
作者 史鹏飞 张志强 《山西电力》 2023年第4期60-63,共4页
某330 MW湿冷机组湿烟羽治理工程采用水媒式烟气循环加热系统工艺,对其进行了能耗测试,分析了浆液冷却+MGGH烟气再热技术在冬季工况和夏季工况对机组能耗的影响,并与某660 MW机组浆液冷却+蒸汽烟气再热技术的能耗水平进行了对比。对比... 某330 MW湿冷机组湿烟羽治理工程采用水媒式烟气循环加热系统工艺,对其进行了能耗测试,分析了浆液冷却+MGGH烟气再热技术在冬季工况和夏季工况对机组能耗的影响,并与某660 MW机组浆液冷却+蒸汽烟气再热技术的能耗水平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显示,MGGH系统可有效利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加热再热烟气,减少蒸汽用量,大幅降低了湿烟羽治理工程对机组能耗的影响,并且水媒式烟气循环加热系统利用低品质的烟气余热冬季加热锅炉暖风器,节能量较大,经济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余热利用 湿烟羽治理 冷凝再热复合技术 能耗分析
下载PDF
陶瓷喷雾干燥烟气余热利用及除“湿烟羽”一体化技术模拟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蔡东方 胡南 +3 位作者 张其勇 李春丽 陆俞辰 卢东亮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33-1638,1644,共7页
以某陶瓷企业单套喷雾干燥生产工序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烟气余热分层级利用、阻止“湿烟羽”产生措施、湿法脱硫最佳操作温度的基础上,设计出烟气余热利用和除“湿烟羽”一体化技术方案。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喷雾干燥工序进行模拟,并与... 以某陶瓷企业单套喷雾干燥生产工序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烟气余热分层级利用、阻止“湿烟羽”产生措施、湿法脱硫最佳操作温度的基础上,设计出烟气余热利用和除“湿烟羽”一体化技术方案。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喷雾干燥工序进行模拟,并与实际生产工况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对一体化技术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产品产量14066 kg/h的生产规模下,一体化技术方案相比于原工艺流程,综合能耗降低12.26%,包括单位产品能耗降低1.96%,以及回收的热量约等于消耗燃料热量的10%;节约水量1210.4 kg/h,节水率38.4%;废气排放温度由51.9℃升温至80℃,相对湿度由98%降低至18.6%,解决了“湿烟羽”现象;节能环保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 烟气余热利用 除“湿烟羽” 一体化技术 模拟分析
下载PDF
300MW燃煤机组深度余热利用节能改造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朱文韬 梁秀进 朱跃 《华电技术》 CAS 2018年第9期1-4,共4页
针对某电厂300 MW燃煤机组进行深度余热利用节能改造,从不同的换热器布置位置、不同的换热材质及对引风机送风机的影响3个角度出发,确定4种深度余热利用节能改造方案。对4种方案进行技术路线比较、技术经济分析、成本分析及投资回收期计... 针对某电厂300 MW燃煤机组进行深度余热利用节能改造,从不同的换热器布置位置、不同的换热材质及对引风机送风机的影响3个角度出发,确定4种深度余热利用节能改造方案。对4种方案进行技术路线比较、技术经济分析、成本分析及投资回收期计算,论证深度余热利用改造的可行性,为电厂深度余热利用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深度余热利用 改造 技术经济分析
下载PDF
煅烧回转窑烟气余热利用的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勇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52,共4页
铝用炭素阳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热污染。本文介绍了大屯铝业煅烧回转窑烟气余热回收的烟气导热油系统和余热发电工程,并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对工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炭素阳极 煅烧回转窑 烟气 余热利用 技术经济分析
下载PDF
炼焦炉废气余热利用及其除尘脱硫技术改造 被引量:1
8
作者 孙银辉 肖志敏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4年第12期41-42,共2页
将炼焦炉废气余热通过余热锅炉的利用,每年可节约标煤6 092 t;采用氧化镁法脱硫技术,脱硫效率为95%以上,SO2排放小于30 mg/m3;粉尘、SO2达标排放,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关键词 炼焦炉 废气 余热利用 袋式除尘 脱硫 技术措施
下载PDF
燃煤电厂烟气余热利用节能及环保技术分析
9
作者 王二忠 张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0年第12期200-200,202,共2页
目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迅速,锅炉是工业生产中极为关键的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利用燃料等能源产生热能,将水加热成热水或蒸汽,为火力发电提供热能、机械能或电能,其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蒸汽锅炉、采暖热水锅炉、自备热电联产锅炉、特种用途... 目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迅速,锅炉是工业生产中极为关键的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利用燃料等能源产生热能,将水加热成热水或蒸汽,为火力发电提供热能、机械能或电能,其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蒸汽锅炉、采暖热水锅炉、自备热电联产锅炉、特种用途锅炉和余热锅炉等。当前,大部分工业锅炉仍然使用煤炭作为原材料,燃煤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污染物质,比如说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煤灰、重金属污染物等,需经过烟气治理后再排放。在绿色工业发展过程中,为了节约工业生产成本,优化工业锅炉的生态性能,应该在锅炉运行及烟气治理的过程中,实施节能减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烟气余热利用 节能 环保技术分析
下载PDF
纯低温余热发电强制闪蒸技术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晁文雄 《中国水泥》 CAS 2011年第12期53-56,共4页
蒸汽/热水闪蒸复合发电技术是一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中、低温余热的纯余热利用型发电技术。该技术主要以200℃~500℃的低温废气作为热源.通过余热锅炉生产出过热蒸汽和一定量的饱和水.将常规发电系统无法利用的部分低品位低温热能.
关键词 纯低温余热发电 技术分析 闪蒸 复合发电技术 余热利用 过热蒸汽 低温热能 发电系统
下载PDF
发动机废气余热回收利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登明 《黑河科技》 2003年第1期34-35,共2页
报告了利用发动机余热实现热电联供及其技术推广应用情况,达到废气利用,节能降耗之目的。
关键词 发动机废气 发动机余热 余热利用 技术开发
下载PDF
烧结环冷机废气余热回收的火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兴苗 李海英 +2 位作者 姬爱民 刘雅 张国彤 《节能》 2013年第12期38-41,2,共4页
由于钢铁厂烧结环冷机废气温度一般为300~700℃,属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率较低。通过对烧结厂冷却废气火用值进行分析得出了各火用损失,并提出了烧结机废气通入双压双通道余热锅炉进行梯级利用的优化方案。优化后的余热回收方案不仅能... 由于钢铁厂烧结环冷机废气温度一般为300~700℃,属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率较低。通过对烧结厂冷却废气火用值进行分析得出了各火用损失,并提出了烧结机废气通入双压双通道余热锅炉进行梯级利用的优化方案。优化后的余热回收方案不仅能降低设备的不可逆火用损失,同时提高了余能的回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冷机 冷却废气 火用分析 余热锅炉 梯级利用
下载PDF
窑尾余热利用新技术
13
作者 李素荣 《中国水泥》 CAS 2013年第10期76-76,共1页
水泥企业煤、电的消耗占其生产成本的70%以上,因此一般以煤耗和电耗作为衡量水泥企业能耗水平的指标,我国制定了强制性国家标准《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提出了各种规模生产线能耗限额的淘汰标准,见表1。如何实现上述指标,四方联... 水泥企业煤、电的消耗占其生产成本的70%以上,因此一般以煤耗和电耗作为衡量水泥企业能耗水平的指标,我国制定了强制性国家标准《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提出了各种规模生产线能耗限额的淘汰标准,见表1。如何实现上述指标,四方联公司进行了改造尝试,相关工厂热耗指标见表2。1技术特点利用出预热器的高温废气,经过特殊设计的换热管道与生料进行热交换,提高生料温度,降低废气温度,从而达到降低烧成系统热耗的目的。新增的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没有改变原有生产线的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利用 技术 强制性国家标准 窑尾 水泥企业 废气温度 能源消耗 烧成系统
下载PDF
利用废气余热改造解冻库热源
14
作者 刘丽 胡昌顺 赵广金 《化学工程师》 CAS 2002年第1期56-57,共2页
利用废气余热处理洗精煤 ,改造解冻库热源 ,不仅节约了能源 ,而且减少了废气的排放 。
关键词 合成氨 废气 余热利用 解冻库 能源 热源 技术改造
下载PDF
国外提升烧结余热回收利用水平技术发展(三)
15
《山东冶金》 CAS 2009年第5期122-122,共1页
4利用烧结废气发电 日本缺少资源,非常重视节能,各公司烧结厂在余热利用方面走在世界各国的前面。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烧结厂的余热回收技术就已经得到了广发应用。世界上最早利用冷却机废气产生蒸汽用于发电的是日本钢管公司(目... 4利用烧结废气发电 日本缺少资源,非常重视节能,各公司烧结厂在余热利用方面走在世界各国的前面。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烧结厂的余热回收技术就已经得到了广发应用。世界上最早利用冷却机废气产生蒸汽用于发电的是日本钢管公司(目前已合并为JFE公司)的扇岛厂和福山厂,这是世界上第一套利用废气生产蒸汽发电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回收技术 烧结厂 余热回收利用 日本钢管公司 废气发电 国外 余热利用 蒸汽发电
下载PDF
第二、三代废气余热发电技术开发成功
16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07年第9期28-28,共1页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为了提高水泥窑中低温余热利用的发电量,开发了第二代、第三代水泥窑废气余热发电技术,并申请了国家专利。 第二代技术主要是对余热发电热力系统进行优化,平衡窑头、窑尾锅炉的热量利用,采用公共高温...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为了提高水泥窑中低温余热利用的发电量,开发了第二代、第三代水泥窑废气余热发电技术,并申请了国家专利。 第二代技术主要是对余热发电热力系统进行优化,平衡窑头、窑尾锅炉的热量利用,采用公共高温过热器及窑头余风再循环利用,提高汽轮机进汽过热温度和流量,在不增加吨水泥熟料耗煤量的前提下,增加了发电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发电技术 技术开发 第三代 废气 第二代技术 再循环利用 高温过热器 余热利用
下载PDF
用于电厂乏汽余热回收的大温差供热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
17
作者 白小红 聂名清 《酒钢科技》 2022年第2期83-87,共5页
本文针对几种不同的电厂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分别对单台300MW机组的传统抽凝式、低温供热方式与大温差供热方式系统参数进行对比,并对大温差供热系统的不同运行工况进行技术对比与经济性分析。另外,本文针对吸收式热泵大温差供热系统... 本文针对几种不同的电厂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系统,分别对单台300MW机组的传统抽凝式、低温供热方式与大温差供热方式系统参数进行对比,并对大温差供热系统的不同运行工况进行技术对比与经济性分析。另外,本文针对吸收式热泵大温差供热系统在80%(400t/h)抽汽工况下运行时,分别对发电煤耗、供热煤耗、发电功率和供热功率与传统抽凝式供热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体现了大温差供热方式的经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温差供热技术 余热利用 吸收式热泵 经济性分析
下载PDF
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与空气预热器综合优化 被引量:31
18
作者 宋景慧 阚伟民 +2 位作者 许诚 徐钢 宋晓娜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0-146,共7页
针对常规电站锅炉余热利用系统中低温省煤器入口烟气温度的限制,对锅炉尾部受热面进行综合优化,将空气预热器分两级布置,在两级空气预热器之间布置低温省煤器;并通过改变Ⅱ级空气预热器出口空气温度,优化低温省煤器所处的烟气温度范围,... 针对常规电站锅炉余热利用系统中低温省煤器入口烟气温度的限制,对锅炉尾部受热面进行综合优化,将空气预热器分两级布置,在两级空气预热器之间布置低温省煤器;并通过改变Ⅱ级空气预热器出口空气温度,优化低温省煤器所处的烟气温度范围,从而得到热力学最优工况;最后结合技术经济性分析,得出符合工程实际的综合优化结果.结果表明:通过空气预热器分级设计和合理设定关键运行参数,在热力学最佳方案下机组供电煤耗降低约6.7g/(kW·h),结合技术经济性分析,在年平均运行5 500h工况下,每年净收益可达2 100余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余热利用 热力学分析 参数优化 技术经济性
下载PDF
联合旁通烟道与暖风器的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有福 杨丽娟 吕俊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5359-5366,共8页
联合应用空气预热器旁通烟道与暖风器回收电站锅炉排烟余热,可使锅炉尾部烟气热能与汽轮机回热系统间的交叉梯级利用更优,获得更高的电厂效率。以某600 MW超超临界燃烟煤机组为例,对旁通烟道与暖风器联合系统进行了热经济性与技术经济... 联合应用空气预热器旁通烟道与暖风器回收电站锅炉排烟余热,可使锅炉尾部烟气热能与汽轮机回热系统间的交叉梯级利用更优,获得更高的电厂效率。以某600 MW超超临界燃烟煤机组为例,对旁通烟道与暖风器联合系统进行了热经济性与技术经济性分析,作为比较对常规旁通烟道系统也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由联合系统回收锅炉排烟从122℃降温至90℃的余热,使机组供电标准煤耗减小4.26g/(k W?h),需投资1500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1.73年;而应用常规系统时上述结果分别为:2.63g/(k W?h)、1685万元和3.56年。可见联合系统具有明显的热经济性和技术经济性优势,建议对其进行工程化应用研究。提高暖风器出口温风温度可提高联合系统热经济性,但技术经济性结果变化很小,故温风温度不宜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 余热利用 旁通烟道 暖风器 技术 经济性分析
下载PDF
一种燃煤电站清洁高效协同余热利用系统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宇 徐钢 +1 位作者 杨勇平 李永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842-5848,6027,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SCR脱硝温度与效率,提出了将前置省煤器布置在旁路烟道中的思路,同时还采用了深度余热利用加低低温电除尘设计,形成电站清洁高效协同余热利用系统。论文结合某典型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实际数据,对新系统的热力学性... 为进一步提高SCR脱硝温度与效率,提出了将前置省煤器布置在旁路烟道中的思路,同时还采用了深度余热利用加低低温电除尘设计,形成电站清洁高效协同余热利用系统。论文结合某典型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实际数据,对新系统的热力学性能、污染物减排性能及技术经济性进行全面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百万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新系统能够降低供电标准煤耗3.08 g/(k W?h),在各负荷下均可提升脱硝温度16~18℃、提高脱硝效率4.0~8.5个百分点;大幅提高除尘器效率;并可降低脱硫水耗约1082.5t/天;新系统投资增加约6275.6万元,静态回收期约为6.8年,年净收益约为307.7万元,具有良好的节能效益、环保性能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站 清洁高效协同 余热利用 热力学分析 污染物减排 技术经济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