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电厂余热排出系统热交换器管板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1
作者 周丹 《中国核电》 2012年第4期325-328,共4页
利用ABAQUS软件对AP1000核电站中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热交换器的管板结构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了国内外对于热交换器管板的当量实心板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有限元分析。通过对弹性常数和应力强度的修正,考虑了布管区的刚度削弱和强度削弱,... 利用ABAQUS软件对AP1000核电站中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热交换器的管板结构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了国内外对于热交换器管板的当量实心板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有限元分析。通过对弹性常数和应力强度的修正,考虑了布管区的刚度削弱和强度削弱,并且通过建立三维带孔管板模型,验证了该等效修正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得到管板结构上一次应力的分布情况,并校核了一次应力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量实心板理论 余热排出系统热交换器 ASME标准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华龙一号”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制造工艺及质量控制
2
作者 赵建宇 张勇 +1 位作者 陈晓霞 李伟 《化工机械》 CAS 2024年第1期165-168,共4页
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是“华龙一号”(HPR1000)核电机组余热排出系统(RHR)的主要设备之一。从不锈钢管板深孔加工、管束组装、传热管与管板胀焊、不锈钢水室组件焊接及拘束态支座组焊等方面介绍了余热排出核级热交换器关键制造工艺,并提出... 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是“华龙一号”(HPR1000)核电机组余热排出系统(RHR)的主要设备之一。从不锈钢管板深孔加工、管束组装、传热管与管板胀焊、不锈钢水室组件焊接及拘束态支座组焊等方面介绍了余热排出核级热交换器关键制造工艺,并提出质量控制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热交换器 制造工艺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焊接工艺研究
3
作者 林思铭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6期73-75,共3页
在目前的核岛设备中,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是重要组成部分,且这一设备的性能对于核电厂的综合运营和使用安全性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在相关余热排出热交换器设备中,非能动余热排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介绍了AP1000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 在目前的核岛设备中,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是重要组成部分,且这一设备的性能对于核电厂的综合运营和使用安全性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在相关余热排出热交换器设备中,非能动余热排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介绍了AP1000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参数及结构,分析了其主要材料,并对具体的焊接工艺和处理进行探究,为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焊接质量问题处理和焊接效益提升提供一定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余热热交换器 焊接工艺
下载PDF
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关键焊接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苗苗 岳娟 +1 位作者 池乐忠 李恩 《电焊机》 2023年第10期71-77,共7页
余热排出热交换器(PRHX/PRS)是第三代核岛设备中的关键设备,其可靠性、稳定性对整个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及经济性都非常重要。在AP1000、CAP1400以及ACP1000堆型中,非能动余排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介绍了PRHX/PRS的设计参数及结构、... 余热排出热交换器(PRHX/PRS)是第三代核岛设备中的关键设备,其可靠性、稳定性对整个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及经济性都非常重要。在AP1000、CAP1400以及ACP1000堆型中,非能动余排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介绍了PRHX/PRS的设计参数及结构、主体材料及主要焊接内容、关键焊接技术。重点介绍了管板堆焊工艺、封头焊接工艺、管子管板封口焊技术、不锈钢框架及抗震组件工艺。管子管板封口焊技术采用不填丝自动钨极氩弧焊工艺,其难点在于管子壁厚较薄,焊接过程中控制不当,会使焊缝根部出现不连续缺陷。不锈钢框架及抗震组件焊接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技术,在进行不锈钢框架及抗震组件焊接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 非能动余热热交换器 管板堆焊 封头焊接 封口焊接
下载PDF
基于“一维系统+三维CFD”耦合方法的快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自然循环特性的数值模拟
5
作者 陆道纲 宋海洁 +3 位作者 郭劲松 赵海琦 张钰浩 隋丹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33-1843,共11页
池式快堆采用了新型非能动堆内直接余热排出(DRACS)方式,提升了快堆的安全性。目前针对池式快堆自然循环开展的数值模拟研究中,系统程序难以准确预测池内复杂自然循环路径,难以准确模拟池内三维热工水力现象,如果采用三维CFD计算建模及... 池式快堆采用了新型非能动堆内直接余热排出(DRACS)方式,提升了快堆的安全性。目前针对池式快堆自然循环开展的数值模拟研究中,系统程序难以准确预测池内复杂自然循环路径,难以准确模拟池内三维热工水力现象,如果采用三维CFD计算建模及网格划分难度较高,且所需计算资源较大。为此本文开发了“一维系统+三维CFD”耦合方法,用于快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自然循环特性计算分析。利用日本大型钠回路实验台架(PLANDTL)DRACS自然循环模式对该耦合方法进行验证,稳态工况关键位置参数相对误差小于3%,瞬态工况关键位置参数与实验值变化趋势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小于10%,验证了该耦合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利用该耦合方法,开展了中国实验快堆(CEFR)自然循环及余热排出特性计算分析,识别了池内自然循环流动路径,揭示了池内温度分层以及盒间流现象。本文方法可为大型钠冷快堆自然循环三维瞬态特性分析提供重要数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系统+三维CFD”耦合方法 快堆非能动余热 自然循环 堆内直接余热系统
下载PDF
小型堆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特性计算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博通 肖瑶 +5 位作者 李俊龙 徐子伊 刘茂龙 刘利民 傅俊森 顾汉洋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15,共7页
为提高反应堆安全性,基于自然循环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在小型反应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已完成的小型一体化核动力装置中间回路换热实验,用RELAP5(Reactor Excursion and Leak Analysis Program)对中间回路自然循环运行特性开... 为提高反应堆安全性,基于自然循环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在小型反应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已完成的小型一体化核动力装置中间回路换热实验,用RELAP5(Reactor Excursion and Leak Analysis Program)对中间回路自然循环运行特性开展了计算分析工作。研究发现,载热功率的程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可表征系统的自然循环特性。在余热排出系统中,系统回路的压力由蒸汽发生器(Steam Generator,SG)一次侧平均温度所决定,SG一次侧入口温度、质量流量与冷热源高度差对余热排出系统换热性能影响显著。当SG一次侧入口温度较高时,余热排出系统换热性能对系统回路阻力更加敏感,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小型堆非能动系统提供了有价值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堆 自然循环 非能动 余热系统 RELAP5
下载PDF
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管束间自然对流的CFD模拟 被引量:10
7
作者 明廷臻 刘伟 王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11,共3页
应用FLUENT计算软件对某型号船舶余热排出热交换器进行数值模拟 ,采用GAMBIT网格生成技术建立物理模型 ,在FLUENT中采用合适的计算模型、差分格式和边界条件 ,对计算结果进行后处理分析 。
关键词 余热热交换器 自然对流 CFD模拟
下载PDF
新型兆瓦级紧凑核动力装置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分析
8
作者 袁乐齐 吴和鑫 +1 位作者 苟军利 单建强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3,共9页
热管堆具有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固有安全性高的特点,是无人潜航器的理想堆型之一。针对采用热管堆的新型兆瓦级高效紧凑核动力装置,设计了一种利用自然循环冷却热管绝热段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不同几何参数的... 热管堆具有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固有安全性高的特点,是无人潜航器的理想堆型之一。针对采用热管堆的新型兆瓦级高效紧凑核动力装置,设计了一种利用自然循环冷却热管绝热段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不同几何参数的余排系统的排热能力进行模拟分析,使其保守满足最大余排功率的需求。结果表明:热管管束周围设计围板导流有利于降低流体最高温度,围板进出口宽度几乎不影响换热能力,而延长围板下部不利于自然循环;3.5兆瓦热管堆的应急冷却舱轴向长度为160 mm时可以保守满足最大余排功率,并在5~25℃的环境温度下均可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堆 无人潜航器 非能动余热系统 高温热管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MBSE的铅冷快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9
作者 唐锚 赵鹏程 +1 位作者 李文杰 王凯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6,共10页
针对传统的铅冷快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中存在开发效率低、迭代周期长、模型二义性等前期需求问题,本研究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 Engineering,MBSE)方法应用于铅冷快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需求中,结合设计流... 针对传统的铅冷快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中存在开发效率低、迭代周期长、模型二义性等前期需求问题,本研究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 Engineering,MBSE)方法应用于铅冷快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需求中,结合设计流程进行系统架构的初步设计,该系统架构由需求分析、功能分析和设计综合三部分组成。结果表明:需求分析阶段生成的需求图和用例图可捕获系统需求并确定系统顶层用例;功能分析阶段绘制的时序图、活动图和状态机图可形成系统功能模型并提供早期确认与验证;设计综合阶段建立的白盒模型最终实现系统架构的分析与设计。采用该方法设计的系统架构可确保前后设计需求一致性,进一步降低设计风险并提高设计效率,可为数字化铅冷快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与优化提供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铅冷快堆 非能动余热系统 设计需求 架构设计
下载PDF
AP1000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管板堆焊技术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莉 徐祥久 +1 位作者 王舒伟 杜玉华 《压力容器》 2016年第1期74-78,共5页
通过选用优良的焊接材料,制定合理的堆焊工艺,顺利完成了AP1000核岛部件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管板堆焊,并获得了质量和性能优良的堆焊层。结果表明,采用两侧交替堆焊的方式,带极埋弧堆焊与焊条电弧焊结合的方法,既能最大限度地保证... 通过选用优良的焊接材料,制定合理的堆焊工艺,顺利完成了AP1000核岛部件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管板堆焊,并获得了质量和性能优良的堆焊层。结果表明,采用两侧交替堆焊的方式,带极埋弧堆焊与焊条电弧焊结合的方法,既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堆焊效率,又保证了管板堆焊后的各种性能和尺寸要求。为第三代核电AP1000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制造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1000 非能动余热热交换器 管板 堆焊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瞬态传热特性及水箱内热工流体行为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贾斌 李爱娟 +2 位作者 史强 高新力 庄少欣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6-223,共8页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对于非能动核电厂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安全系统。本文基于非能动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SGTR)事故的分析结果,应用Fluent程序对事故下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瞬态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以了解在此事故中热交换器的传...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对于非能动核电厂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安全系统。本文基于非能动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SGTR)事故的分析结果,应用Fluent程序对事故下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瞬态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以了解在此事故中热交换器的传热特性以及水箱内具体的热工流体行为。结果表明,水箱热分层现象是不断从传热管上部水平段的起始处和与竖直段连接的弯头处产生新的高温区,最终到达趋于稳定的热分层状态;水箱内自然循环现象是漩涡在C型管束的内外侧不断产生、发展、变化,最终整个水箱内部的自然循环趋于稳定;传热管热流密度变化趋势是在前期急剧下降,从管束外围向中心,传热管的热流密度在减小,后期是处在中心位置传热管的热流密度要大于外围,最终每根传热管的热流密度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能动余热热交换器 FLUENT SGTR 自然循环 热分层
下载PDF
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门启明 王学生 +1 位作者 冯葵香 孟祥宇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2,共7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PRHR HX)全尺寸简化模型进行了非稳态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安全壳内置换料水箱(IRWST)整个受热过程中的传热和流动特性。比较分析了不同时刻、不同位置水箱内两相流动时温度场和流...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PRHR HX)全尺寸简化模型进行了非稳态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安全壳内置换料水箱(IRWST)整个受热过程中的传热和流动特性。比较分析了不同时刻、不同位置水箱内两相流动时温度场和流场的变化。根据沸腾相变的两相流模型,对水箱内沸腾两相流的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沸腾两相流流动时的温度场、流场和气相分率等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能动余热热交换器 数值模拟 自然对流 沸腾 内置换料水箱
下载PDF
AP1000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缩比C型管束二次侧传热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钰浩 陆道纲 +3 位作者 王忠毅 吴广皓 傅孝良 杨燕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63-1770,共8页
建立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PRHR HX)及内置换料水箱(IRWST)分离效应缩比实验系统,研究了PRHR HX排出堆芯余热过程中,单相自然对流阶段及两相池式沸腾阶段下的传热特性,并采用实验数据评价了传统经验关系式在预测PRHR HX缩比模型特殊... 建立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PRHR HX)及内置换料水箱(IRWST)分离效应缩比实验系统,研究了PRHR HX排出堆芯余热过程中,单相自然对流阶段及两相池式沸腾阶段下的传热特性,并采用实验数据评价了传统经验关系式在预测PRHR HX缩比模型特殊C型传热管束时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在PRHR HX余热排出过程中,IRWST内出现明显热分层现象。对于PRHR HX竖直管束自然对流、池式沸腾传热,传统经验关系式预测值均较为保守;对于下部水平管束,自然对流阶段推荐Churchill自然对流传热公式,池式沸腾阶段推荐Rohsenow经典池式沸腾传热公式;上部水平管束由于受到流体浮升、气泡扰动等因素的附加影响,在自然对流阶段及池式沸腾阶段的传热效果均优于下部水平管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能动余热热交换器 内置换料水箱 自然对流 池式沸腾 传热经验关系式
下载PDF
欠热条件下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传热试验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伟卿 赵民富 +2 位作者 段明慧 陈玉宙 王含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10-1415,共6页
针对大型先进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设计和安全分析计算模型存在的重要缺陷,以AP1000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为原型,采用3根C型管进行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传热试验。然后采用流体计算软件对欠热试验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 针对大型先进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设计和安全分析计算模型存在的重要缺陷,以AP1000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为原型,采用3根C型管进行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传热试验。然后采用流体计算软件对欠热试验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多次计算得到了传热管外传热计算可采用的传热关系式,选取的传热模型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利用传热模型验证了AP1000的设计工况,发现AP1000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设计能带走堆芯余热。本文研究可为大型先进压水堆设计和安全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能动余热热交换器 传热模型 AP1000
下载PDF
基于缩比模型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二次侧新装导流板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陆道纲 张钰浩 +3 位作者 王忠毅 曹琼 傅孝良 杨燕华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7-172,共6页
为了减弱内置换料水箱(IRWST)在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PRHR HX)余热排出过程中的热分层现象,建立了分离效应缩比实验台架,在PRHR HX二次侧管束区域新装不同数量的导流板,通过实验评价导流板设计方案对IRWST内温度分布、流动特性及PRHR... 为了减弱内置换料水箱(IRWST)在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PRHR HX)余热排出过程中的热分层现象,建立了分离效应缩比实验台架,在PRHR HX二次侧管束区域新装不同数量的导流板,通过实验评价导流板设计方案对IRWST内温度分布、流动特性及PRHR HX传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导流板设计方案能够有效改变水箱自然循环特性,提高水箱下部冷流体的利用率,从而降低IRWST内的热分层程度,4导流板、8导流板设计方案分别使IRWST内热分层程度降低了32.3%和37.3%;但导流板造成竖直管束间浮升流体最大流速降低,使得传热系数有所减小,工程应用中需综合考虑各类因素的影响,得到最优化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能动余热热交换器 内置换料水箱 导流板 热分层 传热效果
下载PDF
AP1000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焊接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莉 徐祥久 《锅炉制造》 2015年第6期39-42,46,共5页
针对我国引进的三代核电技术AP1000中主要核岛部件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PRHR HX)的制造,介绍了PRHR HX的技术参数、结构特征、材料特点和所依据的规范技术条件。介绍了管板双面堆焊、封头不锈钢带极堆焊、接管-安全端异种金属镍基合... 针对我国引进的三代核电技术AP1000中主要核岛部件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PRHR HX)的制造,介绍了PRHR HX的技术参数、结构特征、材料特点和所依据的规范技术条件。介绍了管板双面堆焊、封头不锈钢带极堆焊、接管-安全端异种金属镍基合金焊接、换热管-管板密封焊和不锈钢框架焊接等主要焊接技术难点和对应的焊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1000 非能动余热热交换器 焊接
下载PDF
“华龙一号”余热排出系统氧化运行期间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李明 石生春 +2 位作者 庞宗柱 刘宇 蒋颜蔓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3-409,共7页
余热排出系统的辐射水平在机组停堆过程中会明显变化,氧化运行期间达到停堆峰值,对周边区域产生影响。对“华龙一号”余热排出系统停堆峰值时刻周边区域的辐射水平进行了计算,对比运行电厂实测最大值,综合分析给出了余热排出系统对周边... 余热排出系统的辐射水平在机组停堆过程中会明显变化,氧化运行期间达到停堆峰值,对周边区域产生影响。对“华龙一号”余热排出系统停堆峰值时刻周边区域的辐射水平进行了计算,对比运行电厂实测最大值,综合分析给出了余热排出系统对周边区域辐射水平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余热系统 氧化运行 停堆峰值
下载PDF
AP1000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管板堆焊技术
18
作者 王莉 徐祥久 +1 位作者 王舒伟 杜玉华 《锅炉制造》 2016年第2期38-41,共4页
通过选用优良的焊接材料,制定合理的堆焊工艺,顺利完成了AP1000核岛部件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管板堆焊,并获得了质量和性能优良的堆焊层。结果表明,采用两侧交替堆焊的方式,带极埋弧堆焊与焊条电弧焊结合的方法,既能最大限度的保证... 通过选用优良的焊接材料,制定合理的堆焊工艺,顺利完成了AP1000核岛部件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管板堆焊,并获得了质量和性能优良的堆焊层。结果表明,采用两侧交替堆焊的方式,带极埋弧堆焊与焊条电弧焊结合的方法,既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堆焊效率,又保证了管板堆焊后的各种性能和尺寸要求。为第三代核电AP1000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宝贵制造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1000 非能动余热热交换器 管板 堆焊
下载PDF
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自然循环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9
作者 宋阳 李卫华 李胜强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2期767-770,共4页
对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C型管束结构,采用Fluent软件以管内管外耦合的方法进行了流动及传热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水箱内中心管束内及水箱内自然循环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为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设计和余热排出系统的运行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非能动余热 热交换器 计算流体力学 自然对流 FLUENT
下载PDF
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制造阶段胀管区质量检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师绍猛 王哲 +1 位作者 曹刚 郭韵 《压力容器》 2015年第10期67-70,共4页
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是AP1000核电技术特有的设计,其管板内传热管胀接工艺应用了定位胀、全长度液压胀和换料水箱二次侧局部机械胀等多种胀接工艺,为保证胀接后传热管形变满足技术要求,应对胀管区胀接情况进行检测评估。基于该检测需... 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是AP1000核电技术特有的设计,其管板内传热管胀接工艺应用了定位胀、全长度液压胀和换料水箱二次侧局部机械胀等多种胀接工艺,为保证胀接后传热管形变满足技术要求,应对胀管区胀接情况进行检测评估。基于该检测需求,介绍了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胀接工艺、胀管评估要求、胀管轮廓涡流检测在检测实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能动余热热交换器 涡流 胀管 胀管轮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