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余裕心:鲁迅作为“实际上的战士”的另一面
1
作者 陈彩林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9-67,共9页
长期以来,鲁迅传播过度突出其批判性(战斗性)的一面,而鲁迅的话语逻辑强调的是他作为"实际上的战士"的存在。从"戛剑生"到"精神界之战士"再到"实际上的战士",显示出鲁迅对于自我生存实际状态... 长期以来,鲁迅传播过度突出其批判性(战斗性)的一面,而鲁迅的话语逻辑强调的是他作为"实际上的战士"的存在。从"戛剑生"到"精神界之战士"再到"实际上的战士",显示出鲁迅对于自我生存实际状态与整体形象的最终定位。为此,临终前的鲁迅强调"战士的日常生活"既有"可歌可泣之部",又有"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一面。回顾鲁迅的一生,后者集中体现于"余裕心"。"余裕心"既映现出鲁迅真切的心性、情怀与生活状态,也同时映现出其思想与艺术"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的重要渊源,还凸显出其国民性改造与社会改造被忽视而又极具超前性与现实意义的另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裕心 鲁迅形象 实际上的战士
下载PDF
鲁迅的“余裕”观新解
2
作者 李永亮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5-19,共5页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鲁迅的“无产阶级战士”形象得到有效构建,其包含“战斗精神”的文艺观念也在历史进程中获得充分解读。但同时应引起注意的是鲁迅精神的另一维度。即,以“余裕观”为代表的,皆在审美趣味与文化价值的重塑上着力的观...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鲁迅的“无产阶级战士”形象得到有效构建,其包含“战斗精神”的文艺观念也在历史进程中获得充分解读。但同时应引起注意的是鲁迅精神的另一维度。即,以“余裕观”为代表的,皆在审美趣味与文化价值的重塑上着力的观念。这对当前艺术创作依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文艺观念 余裕心 社会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