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末赴难文人郑玉、余阙的心态与诗学观 被引量:1
1
作者 武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9-77,共9页
郑玉、余阙以身份、经历之异而同为元朝死节,可见儒学对二人的趋同性影响,全节蹈义是汉族儒士郑玉维护儒家纲常名教的道义践行;为臣死忠是色目文臣余阙接受儒学熏陶而成就的道德修养。他们所坚守的忠义道德,涵濡的儒家修养也是其诗学观... 郑玉、余阙以身份、经历之异而同为元朝死节,可见儒学对二人的趋同性影响,全节蹈义是汉族儒士郑玉维护儒家纲常名教的道义践行;为臣死忠是色目文臣余阙接受儒学熏陶而成就的道德修养。他们所坚守的忠义道德,涵濡的儒家修养也是其诗学观念产生的根基。郑玉的诗学观形成于他“和会朱陆”的理学思想中,主张通过复古的途径来获得“用之邦国,用之乡人”的民生日用之常。余阙的诗学观形成于他接受儒学文化熏陶的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他对《易经》的关注,其诗学最为显著的特点即是通过对《易经》的阐释来获得其对诗学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玉 余阙 儒学 趋同性 诗学观
下载PDF
唐兀人余阙的生平和作品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颋 刘文飞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5-11,共7页
有元一代闻名于史的"唐兀"人,当数官至淮南行省左丞的余阙。通过收集史料,对其生平、仕履、作品等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从而为读者提供相关翔实的片断。还需指出:余阙死后,追挽、凭吊的士子络绎不绝,新朝的皇帝还将之列入"... 有元一代闻名于史的"唐兀"人,当数官至淮南行省左丞的余阙。通过收集史料,对其生平、仕履、作品等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从而为读者提供相关翔实的片断。还需指出:余阙死后,追挽、凭吊的士子络绎不绝,新朝的皇帝还将之列入"春、秋"的祭祀。而从其于经学、文学、书法等方面的非凡成就,可以又一次感受到元代西方移民居中原后文化上的巨大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唐兀人 余阙
下载PDF
唐兀氏诗人余阙的授徒及其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邱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107,103,共5页
余阙是元末著名的唐兀氏诗人,汉学卓有成就。一生以授徒为志趣,所收汉族弟子不少。见诸记载的弟子有早年安徽授徒弟子郭奎、汪广洋、吴去疾、杨偁、汪河,中后期宦途所收弟子有戴良、涂颖。余阙弟子在志行节操和艺文风格方面深受余阙影响... 余阙是元末著名的唐兀氏诗人,汉学卓有成就。一生以授徒为志趣,所收汉族弟子不少。见诸记载的弟子有早年安徽授徒弟子郭奎、汪广洋、吴去疾、杨偁、汪河,中后期宦途所收弟子有戴良、涂颖。余阙弟子在志行节操和艺文风格方面深受余阙影响,其师生关系兼具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阙 汉族弟子 特征 意义
下载PDF
“不负科名”:元末文人余阙述略——兼论元代少数民族文人群体出现的土壤 被引量:1
4
作者 彭茵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4-109,共6页
元末农民战争时期,为元王朝"死节"、"殉难"的进士达42人之多,死于安庆之难的余阙尤被推为这一类"不负科名"之士的代表。作为一位死节之士,余阙的出现,是儒家入世思想深刻影响元末士人的有力见证;作为一... 元末农民战争时期,为元王朝"死节"、"殉难"的进士达42人之多,死于安庆之难的余阙尤被推为这一类"不负科名"之士的代表。作为一位死节之士,余阙的出现,是儒家入世思想深刻影响元末士人的有力见证;作为一位色目文人,余阙的出现,又是元代少数民族文人群体彪炳于文坛的一个缩影。余阙、泰不华、萨都剌、丁鹤年等少数民族文人的出现,与元代民族融合进程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文人 余阙 民族融合
下载PDF
唐兀人余阙盱眙题诗考释 被引量:2
5
作者 高仁 邓文滔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622-625,共4页
《瑞岩诗》与《秀岩诗》皆存于今江苏省盱眙县第一山景区。二诗系元末唐兀人余阙在泗州任职期间所题,描写了其至元三年两次至第一山游玩,与同僚纵情山水、饮酒赋诗的场景。二诗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它们反映了余阙任职泗州时若干正史所... 《瑞岩诗》与《秀岩诗》皆存于今江苏省盱眙县第一山景区。二诗系元末唐兀人余阙在泗州任职期间所题,描写了其至元三年两次至第一山游玩,与同僚纵情山水、饮酒赋诗的场景。二诗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它们反映了余阙任职泗州时若干正史所未记载的交游、生活状况;而序跋中的内容,与史书互证,亦可补其生平事迹;同时,它们还是余阙罕见的早期诗作,代表其初入文坛时的创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余阙 盱眙 题诗
下载PDF
论羌族作家余阙对元代文论的贡献 被引量:1
6
作者 段莉萍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8-80,共3页
元代文论是古代文学批评发展史上较为薄弱的一环 ,却又是联系唐宋文论与明清文论的纽带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余阙是一位少数民族作家 ,但他的文论对整个元代的文论有着深厚的影响。他对前代文论有因有创 ,有承有传 ,在一定程度上... 元代文论是古代文学批评发展史上较为薄弱的一环 ,却又是联系唐宋文论与明清文论的纽带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余阙是一位少数民族作家 ,但他的文论对整个元代的文论有着深厚的影响。他对前代文论有因有创 ,有承有传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元代文论发展的大概。既强调“质” ,又不忽视“文”的文质观 ,逐渐摆脱了“论文派”与“谈理派”的偏颇 ,倾向于二者的调和 ,而其“文弊当革”的进步文艺发展观 ,更是他的创新之处 ,这一理论的提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阙 文论 文质调和 文弊当革
下载PDF
西夏诗人余阙之诗风及成因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嘉伟 《西夏研究》 2014年第4期68-72,共5页
西夏遗民余阙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余阙之诗有汉魏之慷慨,却少了几分苍凉;有六朝之清新,却多了几分平易,取法多家又融化创造,形成了自己较为独特的风貌。其诗风的成因,有质直尚义民族性格的影响,也受到了理学师承的涵化,柳贯、... 西夏遗民余阙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余阙之诗有汉魏之慷慨,却少了几分苍凉;有六朝之清新,却多了几分平易,取法多家又融化创造,形成了自己较为独特的风貌。其诗风的成因,有质直尚义民族性格的影响,也受到了理学师承的涵化,柳贯、贡师泰等文友熏陶。余阙所取得的文学实绩彰显了西夏人对于中国文化史、文学史的巨大贡献。戴良、王彝、汪广洋等人又师法余阙,作诗以平淡古雅为尚,各族士人迭相师友,共同营造了元代诗坛的良性文学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文学 余阙 元代诗歌 中国多民族文学史
下载PDF
理学视阈下的元代色目文学家余阙 被引量:2
8
作者 查洪德 刘嘉伟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4-37,共4页
论述了元代色目政治家、文学家余阙的文艺观受到理学的影响,文风体直议正。指出其诗歌常抒写儒者襟怀,托物寓志,诗风则平易正大,追求雅正。书法亦淳古雍容。余阙及其学术与诗文,是中国多民族文化交流融会的结晶,值得研究探讨。
关键词 理学 余阙 文章与文论 诗歌
下载PDF
余阙生平论考 被引量:3
9
作者 魏红梅 《潍坊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1-84,160,共5页
余阙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一生主要生活在元代后期,特别是元顺帝在位时期。在元末农民起义发生后,他奉命镇守安庆,与之抗衡,直到城破殉国。他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读书与授徒时期、累迁官职与两度辞官时期、坚守安庆时期。
关键词 余阙 读书与授徒 累迁官职 坚守安庆
下载PDF
论元代余阙《合肥修城记》的地方历史文献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玉年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3-7,共5页
合肥人余阙是元朝第一忠臣,为记元末合肥修建城墙撰写了《合肥修城记》。该文详细记录了元末合肥城墙的修建情况,描绘了宋元时期合肥良好的民风民俗,颂扬元末合肥地方官员懿德,道出他本人是合肥人及元代城墙修建政策的改变,是一篇颇有... 合肥人余阙是元朝第一忠臣,为记元末合肥修建城墙撰写了《合肥修城记》。该文详细记录了元末合肥城墙的修建情况,描绘了宋元时期合肥良好的民风民俗,颂扬元末合肥地方官员懿德,道出他本人是合肥人及元代城墙修建政策的改变,是一篇颇有价值的合肥地方历史文献。通过分析该文所含有的有关合肥的信息来揭示元末合肥社会实态,并用其他史料加以佐证,全面论述了该文作为合肥历史文献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余阙 《合肥修城记》 地方历史文献 价值
下载PDF
安徽歙县贞白里牌坊始建年代考——兼考西夏遗民余阙佥宪浙东道期间的史迹
11
作者 杜建录 邓文韬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4-208,共5页
位于安徽歙县的贞白里坊是国内现存唯一由西夏遗民题额的牌坊,为纪念"贞白先生"郑千龄而建。元至顺三年(1332)贞白里坊初建之时本是一座木质牌坊,后来才改为由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佥事余阙题额的石质牌坊。因余阙任此官职的... 位于安徽歙县的贞白里坊是国内现存唯一由西夏遗民题额的牌坊,为纪念"贞白先生"郑千龄而建。元至顺三年(1332)贞白里坊初建之时本是一座木质牌坊,后来才改为由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佥事余阙题额的石质牌坊。因余阙任此官职的年代约为1349—1351年,故贞白里石坊也应在此时间段内修建。除为该牌坊题额以外,余阙在浙东道廉访司任职期间还有纠察不法官吏、平均民户差役、嘉奖清官能吏、表彰节妇和举荐人才等政绩,并且收授了戴良等数位弟子,完成了一些经学、诗歌和书法作品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白里坊 余阙 郑千龄 郑玉 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
下载PDF
异域诗人笔下的六朝风情与汉魏风骨——试论余阙诗歌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红梅 《潍坊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92-94,共3页
余阙是元代后期著名的少数民族诗人。他深受汉族文化的熏陶,用汉语创作了大量诗歌,有《青阳先生文集》传世。他的诗歌规仿六朝,清新明丽;以汉魏为宗,优柔沈涵,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
关键词 余阙 诗歌 六朝风情 汉魂风骨
下载PDF
多元文化背景下余阙的文艺观念与文化倾向探析
13
作者 郑永晓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99,共9页
在元末特定历史环境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唐兀人余阙具有深厚的儒学底蕴,崇尚质朴的文艺观,并最终以死殉元,其思想与文学作品极具典型意义,是深入考察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民族文化认同以及华夏民族精神建构史的鲜活例证,也对研究元代色目... 在元末特定历史环境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唐兀人余阙具有深厚的儒学底蕴,崇尚质朴的文艺观,并最终以死殉元,其思想与文学作品极具典型意义,是深入考察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民族文化认同以及华夏民族精神建构史的鲜活例证,也对研究元代色目作家的文学成就及其文艺思想的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阙 民族文化认同 文艺思想
下载PDF
论余阙散文的儒家情怀
14
作者 魏红梅 《德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9-52,56,共5页
余阙是元代后期著名的少数民族作家。他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立身处世以儒家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以忧国忧民为己任。他用汉语创作的散文,能够鲜明地体现其宣扬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主张,洋溢着积极进取的儒家情怀。
关键词 余阙 散文 汉化 经世致用 儒家情怀
下载PDF
余阙及其汉族弟子考论
15
作者 邱强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95-99,共5页
余阙是元末著名的唐兀氏诗人,汉学卓有成就。一生以授徒为志趣,所收汉族弟子不少。见诸记载的弟子有早年安徽授徒弟子郭奎、汪广洋、昊去疾、杨傅、汪河,中后期宦途所收弟子有戴良、涂颖。余阙弟子深受余阙影响,或以忠义显,或以政... 余阙是元末著名的唐兀氏诗人,汉学卓有成就。一生以授徒为志趣,所收汉族弟子不少。见诸记载的弟子有早年安徽授徒弟子郭奎、汪广洋、昊去疾、杨傅、汪河,中后期宦途所收弟子有戴良、涂颖。余阙弟子深受余阙影响,或以忠义显,或以政绩称,或以文艺著。余阙授徒是中华民族大一统历史进程中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其师生关系超越了民族鸿沟,心通儒学,情同父子,兼备了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阙 汉族弟子 特征 意义
下载PDF
元代羌族文学家余阙在婺州的文化活动考略
16
作者 邱强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96-100,共5页
余阙是元末汉文化修养极高的羌族文学家。在婺州浙东廉访司佥事任上两年余。余阙潜心研究《易经》,广交婺州文友,组织编纂乡贤遗作,题字题诗郑氏义门。其个体生命充实而“消摇”,于婺州地方文化则有激励推进之功。
关键词 余阙 婺州 文化活动
下载PDF
余阙山水诗述略
17
作者 魏红梅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6年第5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山水诗 余阙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述略 少数民族作家 诗文创作 诗歌创作 中国文学史 艺术特色 元人
下载PDF
论余阙《青阳集》的合肥地方历史文献价值
18
作者 李玉年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3-6,91,共5页
《青阳集》是元代第一忠臣余阙的诗文集,记载了六百年多前元代合肥守军、民俗民风、士民生活态度、城墙修建、衣冠之家、西夏遗民、农民起义、重要官员、元末城陷、农业发展等情况,是了解合肥宋元时期实情最具价值的史料,是合肥弥足珍... 《青阳集》是元代第一忠臣余阙的诗文集,记载了六百年多前元代合肥守军、民俗民风、士民生活态度、城墙修建、衣冠之家、西夏遗民、农民起义、重要官员、元末城陷、农业发展等情况,是了解合肥宋元时期实情最具价值的史料,是合肥弥足珍贵的地方历史文献,是余阙留给故里合肥的无价之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阙 《青阳集》 历史文献
下载PDF
试论元代后期的忠义观念及其在明代的发展——以余阙的彰显为中心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磊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CSSCI 2016年第2期63-71,共9页
元朝末年唐兀进士余阙孤军守卫安庆城,终因军力不支自杀殉元.元朝对其追谥表彰.这一彰显行为,在元代后期并非孤立事件,实乃当时国家忠义观念的反映.同时元代后期这种“忠国爱民”的忠义观念随同士大夫之间的相互交往而不断扩大、加强.... 元朝末年唐兀进士余阙孤军守卫安庆城,终因军力不支自杀殉元.元朝对其追谥表彰.这一彰显行为,在元代后期并非孤立事件,实乃当时国家忠义观念的反映.同时元代后期这种“忠国爱民”的忠义观念随同士大夫之间的相互交往而不断扩大、加强.明初继续对余阙追封,立庙祭祀.同元代后期对忠义观念的表彰也是一脉相承的.但至明代中后期士人则逐渐将其纳入到现实的伦理纲常之中,从而实现社会教化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阙 忠义观念 国家彰显 社会教化
下载PDF
略论余阙
20
作者 张积礼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93-98,共6页
对于余阙,无论元史,新元史和蒙古史所载,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说他“有古良将风烈”。在元朝后期,他是“文章政事烨然为时所宗.而名声遂闻于天下。”“稽之史册,自古忠烈烜赫者,惟唐巡(张巡)远(许远)宋文天祥而已。若我余廷心,……尤人... 对于余阙,无论元史,新元史和蒙古史所载,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说他“有古良将风烈”。在元朝后期,他是“文章政事烨然为时所宗.而名声遂闻于天下。”“稽之史册,自古忠烈烜赫者,惟唐巡(张巡)远(许远)宋文天祥而已。若我余廷心,……尤人之所不及。”显然是把他作为一名显赫的民族英雄看待的。象他这样一位“文武双全”影响颇大的人物,《元史》虽然给他立传,但却非常简略,而且,主要是叙述余阙的死节情况。史家囿于封建君臣正统观念的偏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天祥 农民起义军 历史人物 张巡 元史 余阙 湖广行省 诗歌 评价 监察御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