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继承传统中不断创新——浅谈紫砂壶“余音绕梁”的创作理念 被引量:4
1
作者 汪立彬 《江苏陶瓷》 CAS 2019年第1期78-78,82,共2页
宜兴紫砂壶源远流长,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其独特的实用性、精美的造型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之享誉海内外,并形成了独特的紫砂文化。本文以紫砂壶"余音绕梁"为例,浅析其造型设计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 推陈出新 余音绕梁 艺术境界
下载PDF
余音绕梁 遗响留心——论南音之美
2
作者 吴少静 《艺苑》 2006年第2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福建南音 传统美学思想 闽南民间音乐 闽南人 闽南方言 余音绕梁 乐种 艺术 风格 旋律
下载PDF
余音绕梁60年:《雨中曲》终极收藏版蓝光
3
作者 右外野手 《电影世界》 2012年第8期142-142,共1页
精品推荐"我们从不敢奢望2012年的今天人们依旧在看《雨中曲》,但现在,60年过去了,我们拥有了这部极其美丽的《雨中曲》数字修复版蓝光,凯利会为此骄傲的"。金·凯利的遗孀、电影史学家帕特里夏·沃德凯利说。即使你... 精品推荐"我们从不敢奢望2012年的今天人们依旧在看《雨中曲》,但现在,60年过去了,我们拥有了这部极其美丽的《雨中曲》数字修复版蓝光,凯利会为此骄傲的"。金·凯利的遗孀、电影史学家帕特里夏·沃德凯利说。即使你并不真正看过《雨中曲》,也一定记得金凯利在雨中欢蹦乱跳唱着"I kiss this girl good night,and I’m so in love I don’t care if it’s raining",但是,千万别因为审美疲劳而可以略过这部好莱坞黄金时代最伟大的电影。简单比附一下,《雨中曲》可谓彩色版的《艺术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 歌舞片 收藏 凯利 终极 余音绕梁 黄金时代 影片 修复 导演
下载PDF
余音绕梁听《堂经》
4
作者 龙宁英 《广播歌选》 2012年第1期36-38,共3页
歌手们在接亲嫁女的客堂上唱的歌叫"唱堂经",苗语称ngheub sead ndang lgid。"堂根"内容丰富,分为序歌、鸡的根源歌、烧炭歌、请铁匠歌、请媒人歌、问亲、算日子、接亲、赞扬等内容,从婚礼当天吃过晚饭,客人洗了脚... 歌手们在接亲嫁女的客堂上唱的歌叫"唱堂经",苗语称ngheub sead ndang lgid。"堂根"内容丰富,分为序歌、鸡的根源歌、烧炭歌、请铁匠歌、请媒人歌、问亲、算日子、接亲、赞扬等内容,从婚礼当天吃过晚饭,客人洗了脚后开始唱起,直到第二天天亮主人烧水给客人们洗脸了,主客双方歌手方才收住歌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师 寨子 余音绕梁 接亲 客人 根源 远古时期 主人 婚礼 太阳月
下载PDF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5
《黄河之声》 2007年第23期74-74,共1页
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歌唱能手,闻名全国。有一年,韩国突然发起狂风暴雨,洪水决堤,巨浪冲天,把田园、房屋都冲毁了,百姓纷纷跑命。韩娥在乡亲帮助下幸免于难,投奔齐国。途中盘缠用尽,唯有卖唱为生。她一路走一路唱,歌声... 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歌唱能手,闻名全国。有一年,韩国突然发起狂风暴雨,洪水决堤,巨浪冲天,把田园、房屋都冲毁了,百姓纷纷跑命。韩娥在乡亲帮助下幸免于难,投奔齐国。途中盘缠用尽,唯有卖唱为生。她一路走一路唱,歌声的美妙动人,可谓登峰造极。她人走了,大家还是觉得她仍在自己身旁,歌声仍旧回旋在屋梁之间,久久不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成语,就原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音绕梁 百姓 春秋战国时代 齐国 韩国 洪水 传说 疲劳 成语 饥饿
下载PDF
余音绕梁
6
作者 郑好 《启蒙》 2020年第11期39-39,共1页
战国时期,有一位叫韩娥的女子,不但长得非常美丽,而且歌唱得非常好。她的歌声婉转悠扬、清亮悦耳。当她唱歌的时候,劳动的人忘记了劳作,走路的人不由得停下脚步……韩娥到处给人们唱歌,她用歌声唱出劳动人民心中的愁苦和悲愤,唱出他们... 战国时期,有一位叫韩娥的女子,不但长得非常美丽,而且歌唱得非常好。她的歌声婉转悠扬、清亮悦耳。当她唱歌的时候,劳动的人忘记了劳作,走路的人不由得停下脚步……韩娥到处给人们唱歌,她用歌声唱出劳动人民心中的愁苦和悲愤,唱出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期 婉转悠扬 韩娥 幸福生活 愁苦 悲愤 余音绕梁 歌声
下载PDF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7
《黄河之声》 2008年第22期88-88,共1页
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歌唱能手,闻名全国。有一年,韩国突然发起狂风暴雨,洪水决堤,巨浪冲天,把田园、房屋都冲毁了,百姓纷纷跑命。韩娥在乡亲帮助下幸免于难,投奔齐国。
关键词 余音绕梁 百姓 春秋战国时代 齐国 三日 韩国 洪水 成语 传说 饥饿
下载PDF
余音绕梁韵味长
8
作者 张艳超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09年第4期74-75,共2页
在实际教学中,课的结尾是最容易被教师忽视的环节。通常,教师会在课的结尾进行课堂小结,往往习惯性地提出下面的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有没有什么问题?"日复一日,面对千篇一律... 在实际教学中,课的结尾是最容易被教师忽视的环节。通常,教师会在课的结尾进行课堂小结,往往习惯性地提出下面的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有没有什么问题?"日复一日,面对千篇一律的提问,学生的回答总是波澜不惊。一位教师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的结尾,改变了我对这一环节教学的一贯认识。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人民币。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还应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音绕梁 教师教学 学生 课堂结尾 教学效果 人民币 储蓄 数学学习 知识 环节
下载PDF
余音绕梁 尤为动听
9
作者 连彩虹 《新课程学习》 2010年第8期121-121,共1页
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一堂生动的课也正是如此,它不仅要有良好的开端,而且更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实现课堂话已尽,意未绝的意境,将学生的思绪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关键词 学生思维 结课 归纳总结 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 结尾 清音 知识 余音绕梁 延伸
下载PDF
余音绕梁
10
作者 罗静 《素质教育博览(小学低年级版)》 2007年第3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余音绕梁 引韩 流浪 离开
下载PDF
皮黄声韵 余音绕梁——京剧老唱片的声音记录与历史书写
11
作者 孔培培 《中国京剧》 2023年第6期62-63,共2页
李泽厚先生曾经说过:“物之所言比言之所言更有力。”借用这句话作为开场白,对京剧老唱片这一课题的研究意义予以阐释,尤为恰当。近代京剧史的书写更多依赖于文字史料,而对于“物之所言”的研究与关注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在于,相对于文... 李泽厚先生曾经说过:“物之所言比言之所言更有力。”借用这句话作为开场白,对京剧老唱片这一课题的研究意义予以阐释,尤为恰当。近代京剧史的书写更多依赖于文字史料,而对于“物之所言”的研究与关注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在于,相对于文字史料而言,那些承载“物之所言”的“物”,即是本文所指的京剧老唱片,对于大多研究者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唱片 历史书写 文字史料 京剧史 皮黄 开场白 李泽厚先生 余音绕梁
原文传递
《双旗镇刀客》 晋人秦腔 余音绕梁
12
作者 马圣楠 《大众电影》 2023年第2期48-51,共4页
何平导演离世的消息让人痛惜。他的知名电影《双旗镇刀客》里的风景,曾经是笔者精神放风的“远方”,与一个青年刀客在影片里相遇,成了又一个对那片荒漠念念不忘的人,电影的感染力恰在于此。融入美式西部片特色的武侠电影《双旗镇刀客》。
关键词 《双旗镇刀客》 武侠电影 西部片 秦腔 余音绕梁 感染力
原文传递
余音绕梁,嚼之有味——读胡嫔女士的画
13
作者 谢雱 刘洋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1年第7期124-124,共1页
本刊今年第5期发表了胡嫔女士的系列绘画作品,欣赏之后仍余音绕梁,让人回味。艺术往往是相通的,如果要用音乐来形容美术的话,我们认为胡嫔女士的画作就恰似是轻快抒情的小夜曲。
关键词 余音绕梁 绘画作品 水彩画 深入生活 速写 色彩 线条 艺术 画面 构图
原文传递
余音绕梁
14
作者 吴尊文 姜国宪 《诗词月刊》 2006年第7期71-72,共2页
绝壁松青青绝壁松,雾闭又云封。更挺风霜雪,何愁雨击胸!题《老辣居诗词选》叠嶂层峦积韵浓,拨云更上五华峰。博空孤雁飞何处,惟听涛声风入松。无题故人寂寞乐先忧,海内相生两辈愁。野老今空题柱句,香山夜忆忍寒楼。埋轮岂可增惆怅,闻笛... 绝壁松青青绝壁松,雾闭又云封。更挺风霜雪,何愁雨击胸!题《老辣居诗词选》叠嶂层峦积韵浓,拨云更上五华峰。博空孤雁飞何处,惟听涛声风入松。无题故人寂寞乐先忧,海内相生两辈愁。野老今空题柱句,香山夜忆忍寒楼。埋轮岂可增惆怅,闻笛更当付谬悠。天地有情应助力,云笺堪继好春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音绕梁 沉冤 诗词歌赋 九华山 朱元璋 乐山大佛 风流人物 绝壁 词选 指弹
原文传递
余音绕梁
15
作者 萧袤 王琛 《故事作文(低年级版)》 2011年第7期42-43,共2页
典故出自《列子.汤问》。原始义:仿佛当时的歌声还在围着房梁打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造句:每当我听完周杰伦的歌,总感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关键词 余音绕梁 回味无穷 典故 列子 乐声 原始 韩国 齐国 成语 食品
原文传递
余音绕梁
16
作者 菖蒲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 2010年第1期50-50,共1页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相传在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战国时韩国人。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卖唱筹资。
关键词 余音绕梁 听众 齐国 韩国人 悲伤 不礼貌 战国 都城 筹资 山东
原文传递
孟小冬:余音绕梁叹冬皇
17
作者 王鹤 《中外文摘》 2019年第22期38-41,共4页
余派嫡传,如日中天孟小冬(1907-1977)生于梨园世家,9岁随姨父(一说姑父)仇月祥学戏,专工须生,未满12岁在无锡登台就一炮打响。14岁开始,在常有一流演员登台的上海乾坤大剧场、共舞台献艺,其间还去菲律宾等地跑码头数月,很有观众缘。
关键词 孟小冬 梨园世家 须生 余派 余音绕梁 菲律宾
原文传递
一波三折 余音绕梁——品赏《那段岁月那首歌》
18
作者 杨清龙 《语文月刊》 2001年第11期9-9,共1页
《那段岁月那首歌》是一篇言近旨远、含蕴耐读的颇具特色的散文佳作。首先,欲擒故纵,曲折有致。众所周知,在那一段大革文化之命的荒诞岁月里,许多优秀文艺作品均无一例外地被扣上"反动"的帽子,打入十八层地狱。
关键词 散文 文艺作品 王洛宾 余音绕梁 排长 词作者 作曲 特色 文化 作词
原文传递
余音绕梁——竹八音唱挽
19
作者 万国华 《含笑花》 2012年第6期21-22,共2页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边城文山何其绮丽钟秀,淙淙流水何其清澈柔美;姑且不说那九曲十八弯似的盘龙河畔之青青杨柳,如何一枝枝、一树树、一行行,而且她行她素似的,与朝夕相处、耳鬓厮磨着的那一幢幢悬在河堤之上的"吊脚楼"相映...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边城文山何其绮丽钟秀,淙淙流水何其清澈柔美;姑且不说那九曲十八弯似的盘龙河畔之青青杨柳,如何一枝枝、一树树、一行行,而且她行她素似的,与朝夕相处、耳鬓厮磨着的那一幢幢悬在河堤之上的"吊脚楼"相映成趣,极让人联想到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笔下,当年那种湘西古镇之美景;也不说当年矗立于青青石板路一隅的文山城之东门、南门抑或大西门、小西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 五十年代 八音 滇剧 沈从文 文学大师 吊脚楼 河堤 音乐 余音绕梁
原文传递
余音绕梁大提琴
20
《书城》 2000年第3期41-41,共1页
我认识一位发烧友,喜爱大提琴音乐到了有怪癖的程度。他不会拉大提琴,却在客厅里放了一把真的大提琴当作装饰。另外还收藏了差不多200张左右的大提琴音乐唱片,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随便放上一张 CD,说是要赶紧去掉外面带回来的"... 我认识一位发烧友,喜爱大提琴音乐到了有怪癖的程度。他不会拉大提琴,却在客厅里放了一把真的大提琴当作装饰。另外还收藏了差不多200张左右的大提琴音乐唱片,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随便放上一张 CD,说是要赶紧去掉外面带回来的"火气"。这位朋友的举动虽然有点夸张,但相信任何一位听过大提琴音乐的爱乐人,部曾有过与这位发烧友类似的感动。当那种厚重、温暖的声音出现时,人的心真的会平静下来,在第一次听到圣桑的"天鹅"以后,许多朋友就此无可救药地喜爱上了大提琴。大提琴最早出现在16世纪初,它的体积比现代大提琴大些。这种四弦乐器在其演化过程中出现过许多变种,包括立式大提琴、倍低音大提琴、高音大提琴(violoncello piccolo),"爱情大提琴"(violoncellod’amore)以及19世纪出现的 arpeggione--有品的吉他形六弦大提琴等。现代大提琴的雏形出现在19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提琴音乐 出现在 余音绕梁 世纪初 现代 演化过程 朋友 体积比 弦乐器 装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