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言佛偈传译与东晋南朝五言诗
1
作者 龚贤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97-101,共5页
虽然四句为一偈之说广见于历代佛教经疏中,但一偈并非皆由四句构成。随着佛教渐然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偈"逐渐用来命名具有宗教意味的哲理诗。中土五言诗歌为佛偈的传译提供了形制,而大量五言佛偈的传译也对东晋南朝五言... 虽然四句为一偈之说广见于历代佛教经疏中,但一偈并非皆由四句构成。随着佛教渐然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偈"逐渐用来命名具有宗教意味的哲理诗。中土五言诗歌为佛偈的传译提供了形制,而大量五言佛偈的传译也对东晋南朝五言诗创作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具体表现为:诗歌被偈颂化现象的出现,僧人所作的偈颂似诗,出现了类似诗的翻译偈颂。东晋五言玄言诗佛玄合流了,南朝则出现了较纯粹诠说佛理的佛理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言佛偈 东晋 南朝 五言诗
下载PDF
论七言佛偈传译与东晋南朝七言诗
2
作者 龚贤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2-87,共6页
虽然四句为一偈之说广见于历代佛教经疏中,但一偈并非皆由四句构成。随着佛教渐然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偈"逐渐用来命名具有宗教意味的哲理诗。汉魏以来的七言佛偈的译入,尤其是东晋南朝大量七言佛偈的传译,为七言偈颂式诗... 虽然四句为一偈之说广见于历代佛教经疏中,但一偈并非皆由四句构成。随着佛教渐然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偈"逐渐用来命名具有宗教意味的哲理诗。汉魏以来的七言佛偈的译入,尤其是东晋南朝大量七言佛偈的传译,为七言偈颂式诗歌提供了"通体七言"和"两句两句衔接贯连"的结构形式,加之与本时期中土四言及五言诗"隔句押韵"方法的长期共同作用,为梁代作家如萧绎、庾信、刘孝威等人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成熟的七言诗范式。这一范式的形成奠定了七言诗发展的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言佛偈 东晋南朝 七言诗
下载PDF
陈瓘佛偈创作综论
3
作者 李小荣 林素坊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21-132,共12页
陈瓘是北宋后期著名谏臣之一,伴随其贬谪生涯而有不少佛偈创作,主要类型有开悟偈、劝世偈、临终偈、问答偈、赞叹偈。其文学史意义则有:一者从陈氏的个体生命体验说,它们全面记录了贬谪时期陈瓘对佛教思想的接受历程;二者从三教融合的... 陈瓘是北宋后期著名谏臣之一,伴随其贬谪生涯而有不少佛偈创作,主要类型有开悟偈、劝世偈、临终偈、问答偈、赞叹偈。其文学史意义则有:一者从陈氏的个体生命体验说,它们全面记录了贬谪时期陈瓘对佛教思想的接受历程;二者从三教融合的社会思潮看,它们又是当时理学、佛学、诗学互动的真实反映,并以其鲜明个性在武夷理学诗人群体和后世教内外作家中产生过持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瓘 佛偈创作 文学史意义
下载PDF
赵孟頫行书《楞严经三阿难赞佛偈》卷鉴藏及相关问题考
4
作者 任文岭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32,共8页
赵孟頫行书《楞严经三阿难赞佛偈》卷是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赵氏极晚年行书大字代表作品,历经卞永誉、陆时化及陆愚卿父子、孙汝梅、冯公度等人鉴藏,是历来公认的赵孟頫真迹。然而,长期以来,并没有人对此卷进行过专门研究,对于此卷... 赵孟頫行书《楞严经三阿难赞佛偈》卷是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赵氏极晚年行书大字代表作品,历经卞永誉、陆时化及陆愚卿父子、孙汝梅、冯公度等人鉴藏,是历来公认的赵孟頫真迹。然而,长期以来,并没有人对此卷进行过专门研究,对于此卷的鉴藏流传也并未进行系统梳理_。有鉴于此,本文拟从梳理此卷的鉴藏流传入手,并结合赵孟頫其他相关作品,对与此卷有关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考究,以求诸于方家指教、斧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孟頫 楞严经 阿难赞佛偈 极晚年
原文传递
西夏佛教仪式中的行香研究
5
作者 王龙 王晓庆 《西夏学》 2023年第1期217-229,共13页
在佛教典籍中,最先流行的是“香为佛使”的说法。目前汉地可考最早的行香偈,是出自唐代道宣的著作,而宋代道诚时称作“行香梵”的“如来妙色身”偈,实际上是唐代以后行香唱导时的叹佛梵。由于佛和十方诸天喜闻梵呗,故烧香有“烧香呗”,... 在佛教典籍中,最先流行的是“香为佛使”的说法。目前汉地可考最早的行香偈,是出自唐代道宣的著作,而宋代道诚时称作“行香梵”的“如来妙色身”偈,实际上是唐代以后行香唱导时的叹佛梵。由于佛和十方诸天喜闻梵呗,故烧香有“烧香呗”,行香时要唱呗赞。通过对两个编号西夏文本《佛前烧香偈》的译释,发现西夏文《佛前烧香偈》和敦煌莫高窟隋代第276窟的《行香说偈文》有密切的关系,同为举办布萨等佛教仪式时,用来请佛及十方凡圣赴会,以证明功德,其渊源可能就是道安制定的行香之法。地处河西的西夏不仅对唐五代时期河西“行香说偈”形式有所继承,而且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唐五代时期河西“行香说偈”与佛教相融合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仪式 前烧香 行香
下载PDF
武威藏6749号西夏文佛经《净土求生礼佛盛赞偈》考释
6
作者 于光建 《西夏学》 2015年第1期75-82,共8页
文章在对武威博物馆藏6749号西夏文佛经翻译的基础上,考证出此佛经名称应该是《净土求生礼佛盛赞偈》,并与俄藏黑水城出土有关文献对照后,发现该经集录者是寂真国师,并非俄藏黑水城西夏文献《净土求生顺要论》的传者寂照国师,这是两个国... 文章在对武威博物馆藏6749号西夏文佛经翻译的基础上,考证出此佛经名称应该是《净土求生礼佛盛赞偈》,并与俄藏黑水城出土有关文献对照后,发现该经集录者是寂真国师,并非俄藏黑水城西夏文献《净土求生顺要论》的传者寂照国师,这是两个国师,而非一人——这为研究西夏佛教净土宗信仰及其国师提供了新的原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文 《净土求生礼盛赞 寂真 国师 净土宗
下载PDF
关于七佛通戒偈刍议
7
作者 可潜 《广东佛教》 2003年第4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通戒 《增一阿含经》 智者大师
下载PDF
照“我”思索 能理解“佛”——沈从文的心佛思想初探
8
作者 张习涛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90-91,共2页
沈从文终生追求平等宽容的人性、慈悲忍让的人格,在创作上借改写佛经故事来重新安排"人生",将一个野蛮边地度为人间桃源,发出了"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绝响。
关键词 沈从文 水观 佛偈
下载PDF
北京北海西天梵境七佛塔碑记考 被引量:4
9
作者 周莎 楼朋林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86,共6页
七佛造像在我国早期石窟中多见,在建筑石刻中,全国仅北京北海西天梵境七佛塔为一例。清代乾隆皇帝在大慈真如宝殿后为供奉七世佛像修建藏式塔亭一座,将七佛的种族、姓名、神足、执事弟子、佛子以及父母姓名等分别刻在7块石碑上,并御制... 七佛造像在我国早期石窟中多见,在建筑石刻中,全国仅北京北海西天梵境七佛塔为一例。清代乾隆皇帝在大慈真如宝殿后为供奉七世佛像修建藏式塔亭一座,将七佛的种族、姓名、神足、执事弟子、佛子以及父母姓名等分别刻在7块石碑上,并御制《七佛塔碑记》以记之。七佛塔的塔亭设计、线刻佛像、所刻碑文等对研究清代的石刻艺术和民族关系史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天梵境 塔碑 佛偈 藏传 北海
下载PDF
唐代诗文中的佛经意象
10
作者 杜艳凌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2年第6期11-12,共2页
唐代文化极度发达,大量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互相融合,发展很快。而整个有唐一代对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也都推行了兼容并包的政策,因而唐代文化的融合性很强,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大量外来文化经过融合之后得到了很大发展,同时也对唐... 唐代文化极度发达,大量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互相融合,发展很快。而整个有唐一代对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也都推行了兼容并包的政策,因而唐代文化的融合性很强,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大量外来文化经过融合之后得到了很大发展,同时也对唐诗这一展现唐代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学体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汉译佛经因果报应、空义、神通、地狱、化城等思想内容、套子式行文等形式体制为纯汉地诗文所无。那么,佛教文化对唐代诗文产生了什么影响?唐代诗文中又体现了哪些佛教元素?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文 佛偈 典故
下载PDF
汉译佛典偈颂中的文学短章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允吉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佛典文体主要由偈颂和长行两大部分组成,偈颁系借助韵文来进行说法的形式,基本上是一种阐扬哲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格言,从整体上说不属于文学作品。唯佛偈体制本身即为诗歌之变种,又善持修辞技巧美化文句,故内中仍有一定数量文学性较强... 佛典文体主要由偈颂和长行两大部分组成,偈颁系借助韵文来进行说法的形式,基本上是一种阐扬哲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格言,从整体上说不属于文学作品。唯佛偈体制本身即为诗歌之变种,又善持修辞技巧美化文句,故内中仍有一定数量文学性较强的诗颂杂处其间。本文按照汉译佛典经、律、论三藏的次序,抉示它们各自所载诗颂显露的文学成份,并从《阿含》、《法句》、《佛本行集》、《金刚》、《楞伽》诸经,暨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里选择若干代表作加以分析评论,指出这些作品体现了古天竺的人文精神,又是认识我国古代翻译诗歌珍贵的感性材料。虽然它们体貌风格殊异不一,随机宣说应变无方,但具备显著的文学性乃是其共有之朕兆,同样可视为真正意义上的美文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佛偈 文学性 古代翻译诗歌
原文传递
九言诗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尚勇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54-57,共4页
九言诗起源于汉代民间,最早的完整作品出现在翻译佛经偈颂中。此后六朝时期谢庄创立了以五行数制作郊庙歌辞的传统,这使九言诗由小传统进入了大传统,但其对古代诗歌的影响不大。到了元末以明本中峰禅师的《九言梅花诗》为发轫,九言诗在... 九言诗起源于汉代民间,最早的完整作品出现在翻译佛经偈颂中。此后六朝时期谢庄创立了以五行数制作郊庙歌辞的传统,这使九言诗由小传统进入了大传统,但其对古代诗歌的影响不大。到了元末以明本中峰禅师的《九言梅花诗》为发轫,九言诗在明清诗坛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新诗九言体的讨论实际上可以看作中国文化数千年积淀的一种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言诗 翻译佛偈 郊庙歌辞
下载PDF
回鹘诗歌对回鹘文佛经偈颂的诗化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巧云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5-123,共9页
古代维吾尔文学大多都是诗歌,它对回鹘文佛经偈颂的翻译影响很大。我们发现,佛经偈颂在漫长的翻译实践活动中逐渐具有了古代维吾尔诗歌的元素,如押韵、音节数的近似、韵律感,以及语言的质朴、通俗等,可以说被成功的诗化了。文章对回鹘... 古代维吾尔文学大多都是诗歌,它对回鹘文佛经偈颂的翻译影响很大。我们发现,佛经偈颂在漫长的翻译实践活动中逐渐具有了古代维吾尔诗歌的元素,如押韵、音节数的近似、韵律感,以及语言的质朴、通俗等,可以说被成功的诗化了。文章对回鹘文诗歌和佛偈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为我们了解不同语系间的语言、文学的接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鹘 维吾尔文学 诗歌 佛偈 诗化
原文传递
和风美器在中国
14
作者 徐语鸿 《中华手工》 2020年第1期118-121,共4页
近来在疫情期中日本向中方捐赠物资上所写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佛偈,用来解释两国的民艺美学,似乎也说得过去——虽然不在同一片山川中,但对风月之美的理解和欣赏却是可以相通的。在工艺品行业,"Made in Japan"... 近来在疫情期中日本向中方捐赠物资上所写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佛偈,用来解释两国的民艺美学,似乎也说得过去——虽然不在同一片山川中,但对风月之美的理解和欣赏却是可以相通的。在工艺品行业,"Made in Japan"已经成为一个无形的品牌。日本工艺品有代代传承的历史,并且多作为生活用器,与人们的日常密切关联,因此还保持着相对良好的经营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月 佛偈 经营状况 工艺品 山川
下载PDF
黄庭坚书法宋代碑刻
15
作者 陈靖华 《九江师专学报》 1994年第3期122-125,共4页
关键词 黄庭坚 宋代碑刻 书法作品 《青牛篇诗》 《七佛偈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