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宋之际敦煌石窟马蹄形佛坛设计意涵探析——以莫高窟第196窟为例
1
作者 史文文 《吐鲁番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17-126,142,143,共12页
敦煌石窟中的马蹄形佛坛流行于唐宋之际,以莫高窟第196窟为例,通过实地考察结合文献研究发现,它在洞窟中具有多重功能属性,除充当戒坛外,马蹄形佛坛设计的目的是配合洞窟整体发挥着礼忏功能。其设计不仅有利于拉开有限空间,从而方便礼拜... 敦煌石窟中的马蹄形佛坛流行于唐宋之际,以莫高窟第196窟为例,通过实地考察结合文献研究发现,它在洞窟中具有多重功能属性,除充当戒坛外,马蹄形佛坛设计的目的是配合洞窟整体发挥着礼忏功能。其设计不仅有利于拉开有限空间,从而方便礼拜,更深层次的意涵则是通过高大的主尊和由马蹄形佛坛为焦点构建视觉形象,对步入“佛域”的信徒造成极强的视觉和心理效应,配合马蹄形中部缺口作为联通佛国的通道,发挥着引导“朝圣”者往生净土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以莫高窟第196窟为代表的马蹄形佛坛背屏洞窟,其西壁整铺的劳度叉斗圣变图像的出现绝不仅仅是纪念戒坛的起源,关联到这一时期集中出现的大窟以及图像组合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形佛坛 莫高窟第196窟 设计意涵 礼忏空间 净土往生
下载PDF
敦煌石窟的中心佛坛窟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景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39,I0003,共10页
本文对敦煌石窟的中心佛坛窟进行了调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内容对莫高窟各个时期中心佛坛窟坛上塑像反映的主题进行探讨。认为归义军时期的中心佛坛窟在规模、造像特征以及洞窟主题等方面与前代不同,归义军节度使与世家大族... 本文对敦煌石窟的中心佛坛窟进行了调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内容对莫高窟各个时期中心佛坛窟坛上塑像反映的主题进行探讨。认为归义军时期的中心佛坛窟在规模、造像特征以及洞窟主题等方面与前代不同,归义军节度使与世家大族在修建中心佛坛窟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石窟 中心佛坛 塑像 洞窟主题思想
下载PDF
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的变迁——以大合坪乡马安潭村杨氏佛坛为例
3
作者 魏金济 瞿宏州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6-8,共3页
杨氏佛坛是大合坪乡村社会中影响力最大的神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数百年间大合坪乡民间信仰的变化,集中反映了这一地方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对当地社会的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大合坪乡马安潭村... 杨氏佛坛是大合坪乡村社会中影响力最大的神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数百年间大合坪乡民间信仰的变化,集中反映了这一地方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对当地社会的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大合坪乡马安潭村杨氏佛坛为例,可以透视佛教传入后这一地方社会的历史文化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地方社会 变迁 杨氏佛坛
下载PDF
莫高窟第196窟中心佛坛空间设计艺术研究
4
作者 马若琼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97,共6页
本文从环境设计美学的角度入手,应用空间设计学相关理论分析莫高窟第196窟主室中心佛坛的空间构成形式及艺术特色。通过探讨主室空间序列对佛教仪轨的影响;空间尺度对观者视觉的传达表现;空间布局为礼佛事观瞻提供的便宜;自然光线对洞... 本文从环境设计美学的角度入手,应用空间设计学相关理论分析莫高窟第196窟主室中心佛坛的空间构成形式及艺术特色。通过探讨主室空间序列对佛教仪轨的影响;空间尺度对观者视觉的传达表现;空间布局为礼佛事观瞻提供的便宜;自然光线对洞窟营建的空间感受等问题,阐述第196窟作为晚唐殿堂窟,为信仰者带来的是一个多维度的空间营建思想,其中心佛坛的空间设计实质上也反映了该洞窟精神内涵,即人民表达美好憧憬和愿望的空间建造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第196窟 中心佛坛 空间设计 艺术设计
下载PDF
杭州佛教重要遗迹“楞严坛”考
5
作者 陈珲 棕彝 《杭州研究》 2010年第3期162-172,共11页
在“杭州大佛寺文物遗迹群研究”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现原大佛寺内有一个古代遗留的“八角形铺砖图案地墁”,经深入考证,是国内唯一的宋代遗留下来的坛相和结界都较完整的古楞严坛遗迹。其形制完全符合《楞严经》中的古规制,保留了楞... 在“杭州大佛寺文物遗迹群研究”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现原大佛寺内有一个古代遗留的“八角形铺砖图案地墁”,经深入考证,是国内唯一的宋代遗留下来的坛相和结界都较完整的古楞严坛遗迹。其形制完全符合《楞严经》中的古规制,保留了楞严坛的早期面貌,填补了失传失记的早期楞严坛实物及记载缺失。这一考证发现,对正准备修复的杭州大佛寺的方案定位及设计、西湖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内涵提升等,具有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楞严 八角形佛坛 相与结界 宋代
下载PDF
日本佛教文化渊源考(2)
6
作者 张维薇 《日语知识》 2009年第9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日本 教教义 教信仰 宗教仪式 教寺院 古代日本 佛坛 天武 王公大臣
下载PDF
中国汉传佛教建筑礼拜空间浅析——以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宁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12期202-203,共2页
佛教礼拜活动是后世佛家弟子为表达对三世诸佛和一切佛教典籍的恭敬之心而行之礼。禅宗初祖达摩在《破相论》中对礼拜做出解释:"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而《十界因果浅录》中又云:"礼拜者,略有三种:一拜佛,二拜经,三... 佛教礼拜活动是后世佛家弟子为表达对三世诸佛和一切佛教典籍的恭敬之心而行之礼。禅宗初祖达摩在《破相论》中对礼拜做出解释:"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而《十界因果浅录》中又云:"礼拜者,略有三种:一拜佛,二拜经,三拜舍利"。礼拜是佛教仪轨中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而与之相对应的礼拜空间也是佛教建筑空间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光寺 初祖达摩 教建筑 恭敬之心 汉传 教典籍 佛坛 拜经 仪轨 三拜
下载PDF
论山西佛教彩塑 被引量:8
8
作者 金维诺 《佛教文化》 1991年第3期62-67,105,共7页
本期《论山西佛教彩塑》一文,是金维诺先生为展览和随后所出画册而作。文章对山西境内、唐宋迄清各期彩塑,从题材、样式和内容等方面分别作了考察,对大家认识山西佛教彩塑这一艺术宝藏,了解整个佛教艺术的特色,提供了指南。
关键词 教造像 教艺术 金维诺 摩利支天 功德天 诸天 悬塑 三世 佛坛 立像
下载PDF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31号窟壁画概述(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统亮 钟超 安尼瓦.买买提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5年第8期74-78,共5页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31号洞窟壁画内容极为丰富,虽然经过宗教的冲突、外国探险家的切割、文革的破坏,但是从剩余的壁画内容仍然可以窥见诸多历史信息。本刊第6期详细介绍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第31号窟顶部、南侧正壁、东侧墙壁、西侧墙壁、...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31号洞窟壁画内容极为丰富,虽然经过宗教的冲突、外国探险家的切割、文革的破坏,但是从剩余的壁画内容仍然可以窥见诸多历史信息。本刊第6期详细介绍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第31号窟顶部、南侧正壁、东侧墙壁、西侧墙壁、中部佛坛壁画内容。本期将结合洞窟现状和绘画技法,分析其历史时代,进而探讨其艺术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技法 佛坛 高昌国 宁戎 大乘 艺术来源 供养人 历史时代 禅观 崇福寺
下载PDF
探析湘中南木雕佛龛的设计表现形式
10
作者 宁婉 《艺术科技》 2013年第9期114-114,共1页
佛龛是佛坛的一种类型,佛龛不仅在寺庙中出现,在湘中南地区很多居民家中也有摆放,这些佛龛大部分由木雕刻而成。反映了独特的地域性宗教文化现象,是当地民众对佛教信仰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对湘中南木雕佛龛的结构、造型、工艺... 佛龛是佛坛的一种类型,佛龛不仅在寺庙中出现,在湘中南地区很多居民家中也有摆放,这些佛龛大部分由木雕刻而成。反映了独特的地域性宗教文化现象,是当地民众对佛教信仰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对湘中南木雕佛龛的结构、造型、工艺、装饰纹样这些设计表现形式进行研究,挖掘并分析其造型传统而现代、木雕工艺先进而精湛、装饰丰富而得体的设计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中南 佛坛神龛 教艺术文化
下载PDF
略论五台山佛像艺术
11
作者 廉考文 《五台山研究》 1990年第3期31-35,共5页
五台山的佛教活动,是从南北朝时代开始的。修刹立尊神,供佛以收心,是五台山历代佛教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根据五台山文物部门统计,仅台内37座寺庙中,就保存了各种大小佛像17445尊(不包括刺绣与画像在内)。它们历史沿革完整,构成了一部详... 五台山的佛教活动,是从南北朝时代开始的。修刹立尊神,供佛以收心,是五台山历代佛教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根据五台山文物部门统计,仅台内37座寺庙中,就保存了各种大小佛像17445尊(不包括刺绣与画像在内)。它们历史沿革完整,构成了一部详尽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五台山佛像艺术发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艺术 文殊 国藏珍楼 释迎牟尼 部门统计 寺内 南禅寺 悬塑 岩山寺 佛坛
下载PDF
跪在神坛下的孩子
12
作者 冉静 《党的生活(贵州)》 1996年第7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弘福寺 长跪 佛坛 双手合十 重点中学 鸡鸣寺 学习成绩 政策教育 冥冥之中
下载PDF
渤海陶塑千佛初探
13
作者 杨海鹏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1,共11页
唐代渤海国的佛教文化非常发达,不但佛寺众多,佛教造像也数量不菲,通过对渤海上京城内寺庙址出土的大量陶塑千佛进行类、型、式比对分析,在现有渤海上京城佛寺建筑考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认为,这些千佛呈现出北朝至隋、唐早期汉地石... 唐代渤海国的佛教文化非常发达,不但佛寺众多,佛教造像也数量不菲,通过对渤海上京城内寺庙址出土的大量陶塑千佛进行类、型、式比对分析,在现有渤海上京城佛寺建筑考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认为,这些千佛呈现出北朝至隋、唐早期汉地石窟造像风貌,安置这些千佛的佛殿佛坛可能也具有“佛帐式佛坛”的唐代早期或之前的佛寺建筑特点,表明中原佛教文化对渤海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出现较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国 佛坛 复古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陈列及陈列艺术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成 《中国博物馆》 1991年第2期35-43,共9页
博物馆自从向公众开放便要公开陈列,进而便讲究其陈列艺术。虽然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在我国还是近百年由外国传入,陈列一词也是在这之后才由日本传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陈列及陈列艺术就始于近代博物馆在中国出现之后。“陈列”一词,... 博物馆自从向公众开放便要公开陈列,进而便讲究其陈列艺术。虽然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在我国还是近百年由外国传入,陈列一词也是在这之后才由日本传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陈列及陈列艺术就始于近代博物馆在中国出现之后。“陈列”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根据这个解释,我国古代有些活动实际上具有陈列性质,亦可说是一种陈列现象,有些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陈列活动。尽管古代甚至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把它叫做陈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列艺术 陈列设计 现代汉语词典 佛坛 环境气氛 圣迹殿 山西大同 壁藏 东崖 正定隆兴寺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中的《五台山图》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进玉 《五台山研究》 1987年第1期23-24,共2页
精美的壁画形象的地图敦煌莫高窟第六十一窟(张大千番号七五)西壁的五台山图,是莫高窟中现存的一幅最大壁画,这幅壁画高三点五米,长十三点六米,面积四十七点六平方米。壁画下面有一十五扇屏风,彩绘着一十五幅佛传图画。兰菊相映,益发显... 精美的壁画形象的地图敦煌莫高窟第六十一窟(张大千番号七五)西壁的五台山图,是莫高窟中现存的一幅最大壁画,这幅壁画高三点五米,长十三点六米,面积四十七点六平方米。壁画下面有一十五扇屏风,彩绘着一十五幅佛传图画。兰菊相映,益发显得五台山图古朴典雅、美丽壮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传图 敦煌莫高窟 张大千 古朴典雅 广清凉传 佛坛 文殊变 归义
下载PDF
曰本合掌造民居复原研究案例一一白川村加须良地区旧山本家住宅 被引量:1
16
作者 +1 位作者 胡佳林(译) 唐聪(译) 《建筑遗产》 2016年第3期80-97,共18页
19世纪80年代,旧山本家住宅建造于日本岐阜县白川村的加须良地区。作为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合掌造民居实例,虽然前后经过几次拆解复建、变化较大,但是每次改造的痕迹都被清晰地保留下来,十分珍贵。对山本家住宅建筑拆解构件的调查研究,... 19世纪80年代,旧山本家住宅建造于日本岐阜县白川村的加须良地区。作为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合掌造民居实例,虽然前后经过几次拆解复建、变化较大,但是每次改造的痕迹都被清晰地保留下来,十分珍贵。对山本家住宅建筑拆解构件的调查研究,可以探明其初始建筑结构与历次改造重塑的经过。通过分析构件本体的风化情况、叠压关系等证据,得出若干结论,如:在建筑始建期未安置佛堂的构架部分,而是将里居室作为佛龛客间使用;作为僧侣接待室的书院造风格的侧居室是在建筑完成后另行增设;等等。这些结论较为准确地把握了旧山本家住宅的始建面貌与历史变迀过程。旧山本家住宅作为加须良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合掌造民居实例,其重要性在于它展示了以佛龛客间为中心,带有书院造风格侧居室的"书院造居室"布局形式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川村 合掌造 佛坛 龛客间 僧侣接待室 书院造
下载PDF
音乐新年风俗
17
作者 曾泉星 《音乐世界》 1994年第1期14-14,共1页
各国人民欢庆新年都少不了音乐,有的民族和地区甚至形成了新年音乐风俗,说来很有趣。除夕之夜,英国人年年要唱《辞岁歌》:“你对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你对旧时岁月,心中能不念?旧朋友,旧时光,我们爱他,我们干一杯!干一杯!”后来,诗人... 各国人民欢庆新年都少不了音乐,有的民族和地区甚至形成了新年音乐风俗,说来很有趣。除夕之夜,英国人年年要唱《辞岁歌》:“你对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你对旧时岁月,心中能不念?旧朋友,旧时光,我们爱他,我们干一杯!干一杯!”后来,诗人彭斯将这首歌改写为闻名世界的《友谊万岁》。菲律宾人在新年期间的大街上遍搭牌楼,张灯结彩,花团锦簇。人们组织了许多歌唱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高歌欢唱,沿街游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谊万岁 乐曲声 彭斯 除夕之夜 菲律宾人 佛坛 尺长 经房 瑞典人 青年们
下载PDF
玄奘故里行
18
作者 李富根 《今日中国》 1991年第12期23-26,共4页
跟河南省的大多數村莊一樣,古都洛陽附近的陳河村看上去普普通通,貌不出眾,然而,一千三百年前,中國歷史上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就誕生在這個小村裹,從而使陳河人世代引以爲榮。這個人姓陳,在故鄕度過了童年,十三歲時被送進佛寺,當了和尚,... 跟河南省的大多數村莊一樣,古都洛陽附近的陳河村看上去普普通通,貌不出眾,然而,一千三百年前,中國歷史上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就誕生在這個小村裹,從而使陳河人世代引以爲榮。這個人姓陳,在故鄕度過了童年,十三歲時被送進佛寺,當了和尚,法名爲玄奘。從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奘故里 十三歲 洛陽 僧寺 道位 山子 泛博 洛隅 女皇帝武则天 佛坛
下载PDF
Annual Arts Gala Highlights Asian Arts
19
作者 Wen Weiya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06年第2期7-9,共3页
The magnificent closing evening show entitled 'Blessing I for Asia', held In Thousand Lantern Lake Park in November 17, 2005, brought a successful conclusion to the seventh Asia Arts Festival and the inaugural... The magnificent closing evening show entitled 'Blessing I for Asia', held In Thousand Lantern Lake Park in November 17, 2005, brought a successful conclusion to the seventh Asia Arts Festival and the inaugural Asia Cultural Ministers' Forum (ACMF) which took place in Fosha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The seventh session of this annual arts gala has seen 48 performances and 13 exhib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七届 亚洲艺术节 亚洲文化部长论 山市 广东
下载PDF
吴哥释名及寺庙群辑录
20
作者 陈玉龙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Z1期54-69,共16页
吴哥(Angkor)是公元九世纪到十五世纪真腊王国吴哥王朝的国都。它与我国长城(Great Wall)、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Borobudur,意即“千佛坛”)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它不仅是民主柬埔寨伟大的历史瑰宝,而且也是人... 吴哥(Angkor)是公元九世纪到十五世纪真腊王国吴哥王朝的国都。它与我国长城(Great Wall)、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Borobudur,意即“千佛坛”)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它不仅是民主柬埔寨伟大的历史瑰宝,而且也是人类艺苑的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一、吴哥释名吴哥创建于公元802年,完成于1201年,座落在暹粒省境内,南临大湖,北枕群山,左扼边陲,右控海疆,可谓“四固”之地。它包括大小吴哥两地的吴哥城(Angkor Th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哥 跋摩 佛坛 婆罗浮屠 巴戎寺 巴芳寺 释名 巴肯寺 真腊 暹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