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丰子恺散文的佛学意蕴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邑华 《闽江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62-66,共5页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风格的散文家。一生研究佛学,又未忘怀人生。俗世尘缘与佛学教义交织成丰子恺散文独特的佛学意蕴,体现在无常若梦,情真以堪破;护生无量,护心以为要;尘网因缘,破执以求本心三个方面。
关键词 丰子恺 散文 佛学意蕴
下载PDF
从生死无常的沉迷到大慈大悲的解脱——论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佛学意蕴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丽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86-88,共3页
迟子建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透露出了浓郁的佛学意蕴,细腻逼真地刻画出了个体能透人生苦难的心理历程。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为对生死无常的沉迷;二为从生死无常的沉迷到大慈大悲的超越。
关键词 迟子建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佛学意蕴 无常
下载PDF
马致远曲作中的佛学意蕴
3
作者 方新蓉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0-15,共6页
马致远的曲作深深打上了古代文人惯有的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思想特征,但学界历来重视阐论其作品中的儒、道思想,而对其佛家意蕴则关注不够。笔者通过对马致远曲作的细读,发现马致远有着对佛教教义如苦、缘起、无常、空、心、顿悟等的体... 马致远的曲作深深打上了古代文人惯有的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思想特征,但学界历来重视阐论其作品中的儒、道思想,而对其佛家意蕴则关注不够。笔者通过对马致远曲作的细读,发现马致远有着对佛教教义如苦、缘起、无常、空、心、顿悟等的体悟,由此也使其曲作具有了更为丰厚的思想内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马致远的理想是遁入空门,而多半与他的道家思想一样,不过是在儒家入世进取理想落空之后的心理调适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致远 佛学意蕴 元曲
下载PDF
论迟子建《百雀林》的佛学意蕴
4
作者 谢菊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61-162,共2页
佛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颇为深远,迟子建小说《百雀林》中就透露出了浓郁的佛学意蕴。在小说中,作家迟子建用细腻的笔调刻画了人物在经历人生的无常,却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待人处事,到最后超越平庸的现实寻找到心灵的归宿的历程。本... 佛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颇为深远,迟子建小说《百雀林》中就透露出了浓郁的佛学意蕴。在小说中,作家迟子建用细腻的笔调刻画了人物在经历人生的无常,却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待人处事,到最后超越平庸的现实寻找到心灵的归宿的历程。本文从佛家思想中的无常论与业报说来探讨人物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并总结出隐藏在小说背后的作家的慈悲情怀,以及其创作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百雀林》 佛学意蕴
下载PDF
岭南诗人倪鸿诗歌中的佛学意蕴
5
作者 王先岳 《惠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39-43,共5页
倪鸿的佛学思想给其诗歌创作带来明显的影响,他在对华严法界圆融无碍思想的体认中树立了超脱旷逸的人生观,并将华严的圆融无碍境界化为诗的意境;而禅宗的“不离世间觉”使倪鸿以入世为出世,他的一些禅诗既表现了“维摩诘”式的人生态度... 倪鸿的佛学思想给其诗歌创作带来明显的影响,他在对华严法界圆融无碍思想的体认中树立了超脱旷逸的人生观,并将华严的圆融无碍境界化为诗的意境;而禅宗的“不离世间觉”使倪鸿以入世为出世,他的一些禅诗既表现了“维摩诘”式的人生态度,也通过静穆的观照和跃动的生机展示其“禅”的心灵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鸿 《退避斋诗钞》 诗歌 佛学意蕴
下载PDF
青瓷莲荷之纹饰及其象征意蕴
6
作者 金鑫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10期127-127,共1页
莲荷崇拜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已有较多的莲花纹饰,秦汉时期开始流行。东汉至魏晋时期莲荷浸染佛学色彩,其后莲荷类型增多。莲荷意蕴和善圣洁,品性与道释教义吻合,遍受民众欢迎。青瓷创作与装饰中选择莲荷,能较好地体现传统的审... 莲荷崇拜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已有较多的莲花纹饰,秦汉时期开始流行。东汉至魏晋时期莲荷浸染佛学色彩,其后莲荷类型增多。莲荷意蕴和善圣洁,品性与道释教义吻合,遍受民众欢迎。青瓷创作与装饰中选择莲荷,能较好地体现传统的审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瓷 莲花纹 分类 佛学意蕴
下载PDF
论谢灵运山水诗的佛学意蕴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晓坤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2-125,共4页
永初三年出守永嘉后 ,谢灵运开始潜心于佛理的探讨 ,这一时期也是他大力创作山水诗之始 ,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有机联系。本文从两方面来探讨康乐山水诗的佛学意蕴 :(一 )其山水诗体现了触物起累、以理伏累、顿悟灭累而证得理体的... 永初三年出守永嘉后 ,谢灵运开始潜心于佛理的探讨 ,这一时期也是他大力创作山水诗之始 ,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有机联系。本文从两方面来探讨康乐山水诗的佛学意蕴 :(一 )其山水诗体现了触物起累、以理伏累、顿悟灭累而证得理体的修禅过程 ;(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 山水诗 佛学意蕴
原文传递
从生死无常的沉迷到大慈大悲的解脱——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佛学意蕴
8
作者 陈丽 《佛教文化》 2010年第3期53-55,共3页
似乎没有材料证明迟子建有虔诚的佛教信仰或深厚的佛学造诣,但她的获奖名作《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确实透露出浓郁的佛学意蕴。也正因为内含深厚的佛学意蕴才使这部小说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关键词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佛学意蕴 迟子建 沉迷 无常 生死 佛教信仰 小说
原文传递
谫论《掬水月在手》中的诗情与哲思
9
作者 刘晓尧 刘嘉伟(指导) 《汉字文化》 2022年第S02期249-251,258,共4页
国学大师叶嘉莹先生毕生竭心尽力传承古典诗词,曾获“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导演陈传兴以叶先生生平事迹制作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创新地将诗歌与电影以“互文”结构表现来向“大师”致敬,采用类似诗歌手法的镜头语言传达诗情、诗... 国学大师叶嘉莹先生毕生竭心尽力传承古典诗词,曾获“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导演陈传兴以叶先生生平事迹制作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创新地将诗歌与电影以“互文”结构表现来向“大师”致敬,采用类似诗歌手法的镜头语言传达诗情、诗意。同时,影片中哲理的构思耐人寻味,体现佛学文化底蕴,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嘉莹 《掬水月在手》 互文 古典诗词 佛学意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