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算法作为隐喻——以壁画《仿佛如有》的艺术创作实践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向帆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1,共4页
如何用数字艺术来表达古代文化的神韵,一直是充满挑战的长期课题。本文通过装饰性壁画图像创作案例,尝试探索抽象的概念与计算审美之间的共同之处,并运用算法实现视觉隐喻性转换,最终绘制出了融合现代及远古风格的空间装饰壁画。作者对... 如何用数字艺术来表达古代文化的神韵,一直是充满挑战的长期课题。本文通过装饰性壁画图像创作案例,尝试探索抽象的概念与计算审美之间的共同之处,并运用算法实现视觉隐喻性转换,最终绘制出了融合现代及远古风格的空间装饰壁画。作者对“现代地古代”与“古代地现代”这两种艺术风格的工作路径进行了辩证的观察,完整详实地整理了以算法作为隐喻的生成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步工作从丝绸之路文献开始,在不确定的佛影显像中获得了对视觉表现方法的启示;第二步选择以随机算法作为隐喻,展开了对于随机算法在艺术中的应用回溯;第三步则通过运用敦煌壁画中的图形和随机算法生成图像。在以人工智能和生成艺术为代表的时代背景下,本次创作实践对算法的审美价值进行探察,并将之作为针对当下传统艺术领域数字创新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性 算法 壁画 生成艺术 佛影窟
原文传递
“罽宾禅师”与“南国律学道士”:法显回国后的一段行踪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邦维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69,共5页
东晋义熙八年,慧远在庐山东林寺筑佛影台,第二年又撰写了《佛影铭》。慧远有这样的举动,是他读佛经,得知西域的那伽诃罗国有"佛影窟",窟中有"佛影",而后"罽宾禅师"和"南国律学道士"来到庐山,... 东晋义熙八年,慧远在庐山东林寺筑佛影台,第二年又撰写了《佛影铭》。慧远有这样的举动,是他读佛经,得知西域的那伽诃罗国有"佛影窟",窟中有"佛影",而后"罽宾禅师"和"南国律学道士"来到庐山,告诉他更多的情况。"罽宾禅师"是从印度来的僧人佛陀跋陀罗,但"南国律学道士"是谁,颇费猜疑。本文根据文献中相关的记载进行分析,认为这位"南国律学道士"不是别人,正是从印度求法归来不久的法显。相关的考证不仅可以增加对法显回国后行踪的了解,也有助于理解慧远此举背后的动机,这些都与当时从印度传入的佛教禅修以及佛前观想的理论与实践有所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显 慧远 佛影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