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僧传》中僧人佛徒称谓探讨
- 1
-
-
作者
许卫东
-
机构
河南大学文学院语言科学与语言规划研究所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9-251,共3页
-
基金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词汇通史研究>(10Ayy00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南朝梁释慧皎撰写的《高僧传》中,僧人佛徒称谓名目繁多,意义类别丰富。其来源类型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一、音译型,即从梵语中或其他语言中音译过来的称谓词语;二、借用型,直接借用自中土文献中的称谓词语;三、混合型,即音译而来的称谓词语在进入汉语词汇系统后,再和汉语中其他成分构成新的称谓词语;四、意译型,即根据佛教先有的称谓概念用汉语成分构成的称谓词语。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该书语言系统的精密性和交错复杂性以及语言接触所导致的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融合,这体现了《高僧传》作为较早的与佛教有关的中土文献,在译经语言与汉语趋于融合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性。
-
关键词
《高僧传》
僧人
佛徒
称谓
-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唐代墓志所见佛徒称谓词释
- 2
-
-
作者
姚美玲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
出处
《语言科学》
2005年第4期89-93,共5页
-
基金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1611901032)资助
-
文摘
目前所著录的唐代墓志大约有七千方,其中佛徒墓志大约有三百方。佛徒墓志数量不多,语料价值却比较高。佛徒墓志的语言接近当时口语。关于佛徒的称谓词,非常丰富,反映了唐代词汇的特征。
-
关键词
唐代墓志
佛徒
称谓词
-
Keywords
Tang Dynasty epitaphs Buddhist title
-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抗战时期“佛徒号”献机运动论析
- 3
-
-
作者
曾友和
-
机构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
出处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30-33,共4页
-
文摘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曾发起"一元献机运动",以期实现"航空救国"之梦。中国佛教界和社会各界一样,积极响应号召为空军建设捐款献物,但由于受国民党长期迫害佛教政策、佛教界内部纷争不断、日伪势力蓄意扰乱破坏等因素影响,佛教界捐献"佛徒号"飞机抗击日寇的目标最终落空。
-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佛教界
“佛徒号”献机运动
-
分类号
K265.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释“神空”
- 4
-
-
作者
郭洪义
-
机构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
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52-54,68,共4页
-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石刻异体字研究
异体字典及语料库"(11YY001)
+1 种基金
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魏晋南北朝至隋佛教造像记整理与研究"(SWU1409255)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晋唐间佛教造像记搜集整理与研究"(CYB2015074)
-
文摘
陕西出土的部分佛徒碑中出现"神空""营空""造空""为空"等词语,其中"空"是陕西关中一带的方言词,义为"穴窟""窟窿",前人对"神空"一词的解释不确。通过对"神空""营空""造空""为空"等词语的历史考察,发现"神空"与佛教僧侣穴窟露尸葬相关,是佛教为适应中国本土文化,对"林葬"仪式的适当调整与改造,是与传统儒家文化相互调和的产物。
-
关键词
佛徒碑
空
穴窟
窟窿
露尸葬
林葬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