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佛教与文学:《命命鸟》中的对话叙述
1
作者
易永谊
《红河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8-51,共4页
许地山的处女作《命命鸟》从小说创作来看,颇具小说艺术的实验性。小说本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存在着小说本文之外的潜在文本,以独特的角度将佛教与文学在一个叙事文本中加以融合,并在小说叙事行进中,呈现出两种独立存在而又相互对话的...
许地山的处女作《命命鸟》从小说创作来看,颇具小说艺术的实验性。小说本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存在着小说本文之外的潜在文本,以独特的角度将佛教与文学在一个叙事文本中加以融合,并在小说叙事行进中,呈现出两种独立存在而又相互对话的不同声音在叙述。这是作者最具有小说叙述探索性的作品,在当时作家群中别具一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地山
佛教与文学
对话
潜在文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佛教中国化的文学进路——以《南朝佛教与文学》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张勇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5-279,共5页
普慧《南朝佛教与文学》,作为"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研究编"之一种,于2019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再版。此书于2002年由中华书局初版。作者在新版《后记》中说:对原著的诸多错讹、疏漏做了校改,有些章节几乎是重写;又增...
普慧《南朝佛教与文学》,作为"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研究编"之一种,于2019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再版。此书于2002年由中华书局初版。作者在新版《后记》中说:对原著的诸多错讹、疏漏做了校改,有些章节几乎是重写;又增加了一些章节,全书篇幅扩充了四成之多。(1)新版出炉不久,我即收到普慧寄来的赠书,把它与18年前自己花钱买来的那本对比阅读,明显感觉到作者思考的新角度、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人民出版社
佛教与文学
佛教
中国化
对比阅读
整理与研究
南朝
中华书局
原文传递
一部精益求精的佛教文學論著——“江蘇文庫”版《南朝佛教與文學》評介
3
作者
李小榮
王小天
《古籍研究》
2021年第1期383-386,共4页
普慧幾經增訂的“江蘇文庫”版《南朝佛教與文學》,是一部精益求精的佛教文學研究論著。其特色有四:(1)理論的圓融和自洽;(2)文學與文化的契合;(3)哲思與文思的統一;(4)方法的多元與匯通。
关键词
《南朝
佛教
與文學》
江蘇文庫
評介
原文传递
觉悟叙事:杜甫纪行诗的佛教解读
被引量:
2
4
作者
田晓菲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3,共8页
佛教在文学中的影响具有一种普遍渗透性质。以此角度对唐代诗人杜甫著名的"秦州—同谷"组诗做出解读,这样一组常被独立阅读和欣赏的纪行诗,实则隐含了一个觉悟有情的成佛叙事。杜甫的自注把十二首单另的诗凝聚为一个有机的整...
佛教在文学中的影响具有一种普遍渗透性质。以此角度对唐代诗人杜甫著名的"秦州—同谷"组诗做出解读,这样一组常被独立阅读和欣赏的纪行诗,实则隐含了一个觉悟有情的成佛叙事。杜甫的自注把十二首单另的诗凝聚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按照作者自注所指示的那样把"秦州—同谷"诗作为"组诗"进行阅读,会发现组诗的结构只有在读者读到终篇的时候才得以真正建立,而这一结构正是诗人经历种种磨难最终修炼到觉悟有情的叙事结构。《发秦州》以对孔子的回应开篇与收尾,然而组诗却以追寻—觉悟/自我解脱—自我牺牲的佛教叙事结构贯穿始终。因此,在探讨宗教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时,虽然可以进行多学科交叉的探讨,但出发点是文学研究还是宗教研究,却会为文本带来不同的观照。如果能够做出文学解读,注重诗人用诗歌形式展示和暗示(而不是直接表达言说)的意义,却反而会看到组诗的宗教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与文学
“秦州-同谷”组诗
佛教
解读
觉悟叙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书架
5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7-117,共1页
关键词
《南朝
佛教与文学
》
《〈水浒〉源流新证》
《唐传奇与道教文化》
南朝
唐朝
文学
佛教
道教
原文传递
题名
佛教与文学:《命命鸟》中的对话叙述
1
作者
易永谊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红河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8-51,共4页
文摘
许地山的处女作《命命鸟》从小说创作来看,颇具小说艺术的实验性。小说本文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存在着小说本文之外的潜在文本,以独特的角度将佛教与文学在一个叙事文本中加以融合,并在小说叙事行进中,呈现出两种独立存在而又相互对话的不同声音在叙述。这是作者最具有小说叙述探索性的作品,在当时作家群中别具一格。
关键词
许地山
佛教与文学
对话
潜在文本
Keywords
Xu Dishan
buddhism and literature
dialogue
latent text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佛教中国化的文学进路——以《南朝佛教与文学》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张勇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5-279,共5页
文摘
普慧《南朝佛教与文学》,作为"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研究编"之一种,于2019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再版。此书于2002年由中华书局初版。作者在新版《后记》中说:对原著的诸多错讹、疏漏做了校改,有些章节几乎是重写;又增加了一些章节,全书篇幅扩充了四成之多。(1)新版出炉不久,我即收到普慧寄来的赠书,把它与18年前自己花钱买来的那本对比阅读,明显感觉到作者思考的新角度、新高度。
关键词
江苏人民出版社
佛教与文学
佛教
中国化
对比阅读
整理与研究
南朝
中华书局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K239.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一部精益求精的佛教文學論著——“江蘇文庫”版《南朝佛教與文學》評介
3
作者
李小榮
王小天
机构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
出处
《古籍研究》
2021年第1期383-386,共4页
文摘
普慧幾經增訂的“江蘇文庫”版《南朝佛教與文學》,是一部精益求精的佛教文學研究論著。其特色有四:(1)理論的圓融和自洽;(2)文學與文化的契合;(3)哲思與文思的統一;(4)方法的多元與匯通。
关键词
《南朝
佛教
與文學》
江蘇文庫
評介
分类号
I207.99 [文学—中国文学]
K239.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觉悟叙事:杜甫纪行诗的佛教解读
被引量:
2
4
作者
田晓菲
机构
哈佛大学东亚系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3,共8页
文摘
佛教在文学中的影响具有一种普遍渗透性质。以此角度对唐代诗人杜甫著名的"秦州—同谷"组诗做出解读,这样一组常被独立阅读和欣赏的纪行诗,实则隐含了一个觉悟有情的成佛叙事。杜甫的自注把十二首单另的诗凝聚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按照作者自注所指示的那样把"秦州—同谷"诗作为"组诗"进行阅读,会发现组诗的结构只有在读者读到终篇的时候才得以真正建立,而这一结构正是诗人经历种种磨难最终修炼到觉悟有情的叙事结构。《发秦州》以对孔子的回应开篇与收尾,然而组诗却以追寻—觉悟/自我解脱—自我牺牲的佛教叙事结构贯穿始终。因此,在探讨宗教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时,虽然可以进行多学科交叉的探讨,但出发点是文学研究还是宗教研究,却会为文本带来不同的观照。如果能够做出文学解读,注重诗人用诗歌形式展示和暗示(而不是直接表达言说)的意义,却反而会看到组诗的宗教精神。
关键词
佛教与文学
“秦州-同谷”组诗
佛教
解读
觉悟叙事
Keywords
Buddhism and literature, "Qinzhou-Tonggu" group poems, Buddhist reading, conscious narration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书架
5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7-117,共1页
关键词
《南朝
佛教与文学
》
《〈水浒〉源流新证》
《唐传奇与道教文化》
南朝
唐朝
文学
佛教
道教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佛教与文学:《命命鸟》中的对话叙述
易永谊
《红河学院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佛教中国化的文学进路——以《南朝佛教与文学》为中心的考察
张勇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原文传递
3
一部精益求精的佛教文學論著——“江蘇文庫”版《南朝佛教與文學》評介
李小榮
王小天
《古籍研究》
2021
0
原文传递
4
觉悟叙事:杜甫纪行诗的佛教解读
田晓菲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书架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