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早期巴蜀地区的佛教传播——基于《续高僧传·释玄奘传》的视角
1
作者 邹旻 《炎黄地理》 2024年第6期24-26,共3页
有唐一代,佛教在巴蜀地区的传播,对当地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续高僧传·释玄奘传》为视角,对唐代早期巴蜀地区佛教传播历史进行考察,探究其传播路径及佛教文化对巴蜀地区政治文化的影响。佛教在巴蜀地区的传入,... 有唐一代,佛教在巴蜀地区的传播,对当地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续高僧传·释玄奘传》为视角,对唐代早期巴蜀地区佛教传播历史进行考察,探究其传播路径及佛教文化对巴蜀地区政治文化的影响。佛教在巴蜀地区的传入,始于东汉时期。关于最早来到四川地区的僧人,各种说法不一,有学者结合《高僧传》和《佛祖历代通载》等文献,认为四川第一位僧人是前秦时代的涉公,也有学者对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最先入蜀的高僧是释法和与单道开。但无论如何,通过大量汉代考古资料出土的佛教遗迹,基本可以认定,东汉时期巴蜀地区已有佛教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高僧传》 续高僧传 佛教文化 巴蜀地区 路径 单道开 玄奘传
下载PDF
当代佛教传播的新媒体景观 被引量:9
2
作者 黄可 李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9-160,共2页
从口口相传到多渠道融合,佛教的传播对人类社会政治、精神生活产生了诸多层面的影响,特别是当代媒介环境中的佛教传播活动,其现代性特征与传统宗教意识的互动吸引了来自多学科领域的关注。本文通过社会、历史视角的综合考察,探寻新媒体... 从口口相传到多渠道融合,佛教的传播对人类社会政治、精神生活产生了诸多层面的影响,特别是当代媒介环境中的佛教传播活动,其现代性特征与传统宗教意识的互动吸引了来自多学科领域的关注。本文通过社会、历史视角的综合考察,探寻新媒体环境中宗教传播所呈现的特征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当代 新媒体 景观 社会政治 现代性特征 精神生活 活动
下载PDF
陆路佛教传播路线西南转向与茶马古道的兴起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保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70,共5页
伊斯兰教在中亚的扩展,使佛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受阻。吐蕃的兴起,吐蕃和唐朝、尼泊尔关系的建立,使佛教在东亚的陆路传播路线有了新的途径,佛教传播路线开始转向,由早期的丝绸之路的西北路线转向穿越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的西南路线,并... 伊斯兰教在中亚的扩展,使佛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受阻。吐蕃的兴起,吐蕃和唐朝、尼泊尔关系的建立,使佛教在东亚的陆路传播路线有了新的途径,佛教传播路线开始转向,由早期的丝绸之路的西北路线转向穿越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的西南路线,并进一步伸向印度、尼泊尔、缅甸,再进一步延伸到南亚和东南亚。转向的佛教传播路线把早期相对孤立的局域形态的盐运马帮古道联网成跨越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全域网络,这为后来出现的跨越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的茶马古道提供了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古道 丝绸之路 佛教路线 西南转向
下载PDF
北朝胡人与佛教的传播 被引量:7
4
作者 尚永琪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5-142,共8页
在3—6世纪的佛教传播过程中,北方游牧民族和来自西域等地的所谓“胡人”确实发挥了比较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4世纪北方佛教的发展过程中更是如此。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胡人是较早接受和传播佛教信仰的群体,在北方尤为明... 在3—6世纪的佛教传播过程中,北方游牧民族和来自西域等地的所谓“胡人”确实发挥了比较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4世纪北方佛教的发展过程中更是如此。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胡人是较早接受和传播佛教信仰的群体,在北方尤为明显;第二,胡人南下造成的惨烈社会现实,迫使北方人民寻求一种寄托和安慰,客观上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时期 佛教 胡人
下载PDF
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与发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贾学锋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6-40,共5页
河西走廊南临青藏高原 ,北接蒙古高原 ,是连接中原与西部边陲的交通要道。在藏传佛教向外传播过程中 ,河西走廊起了桥梁和基地的作用。藏传佛教自西夏时期传入河西地区后 ,逐渐在当地宗教文化中居主导地位 ,对这里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等... 河西走廊南临青藏高原 ,北接蒙古高原 ,是连接中原与西部边陲的交通要道。在藏传佛教向外传播过程中 ,河西走廊起了桥梁和基地的作用。藏传佛教自西夏时期传入河西地区后 ,逐渐在当地宗教文化中居主导地位 ,对这里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河西走廊 佛教 民族文化交流 西夏至元朝时期 明清时期
下载PDF
三燕至隋唐时期辽西地区的佛教与传播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禹浪 程功 于彭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1-8,共8页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与流行。前燕慕容皝统治时期,佛教便已传入辽西地区。后燕时,佛教僧侣与上层统治者关系日益密切,并开始参与国家军政大事。辽西地区现存的北魏时期的石窟、佛塔就凸显出这一时代背景。到了隋...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与流行。前燕慕容皝统治时期,佛教便已传入辽西地区。后燕时,佛教僧侣与上层统治者关系日益密切,并开始参与国家军政大事。辽西地区现存的北魏时期的石窟、佛塔就凸显出这一时代背景。到了隋唐时期,统治者对北魏时期的佛塔进行了翻修,出土的墓志中保留了当时辽西地区佛教居士的礼佛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辽西佛教对东北佛教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句丽与渤海国的佛教都间接或直接受其影响。文章主要以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式来探讨三燕至隋唐时期辽西地区佛教的发展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燕至隋唐时期 辽西地区 佛教
下载PDF
汉代人焚香为佛家礼仪说──兼论佛教在中国南方的早期传播 被引量:5
7
作者 吴焯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23-28,共6页
关键词 中国南方 佛教影响 州刺史 交州 三国志 《汉武故事》 胡人 家礼 早期传 佛教
下载PDF
吐蕃时期佛教发展与传播问题考论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楠 《中国藏学》 CSSCI 1994年第1期57-68,共12页
关于佛教何时传入吐蕃及其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以往的藏文史书中不乏记载,似乎毋庸再赘。但它们大多是就宗教嵌宗教,而对因社会意识形态而产生并发展的社会环境或日历史背景却常常忽略不计,笔者多年从事吐蕃历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关键词 吐蕃时期 佛教文化 佛教 赤德祖赞时期 佛经 赤祖德赞时期
全文增补中
媒介入寺与当代佛教传播——基于一座汉传佛寺的媒介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济海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18,共14页
以T寺为田野点,藉由人类学视角探视现代媒介进入这座汉传佛教寺院的具体过程和影响,发现寺院在面对现代媒介的问题上,交织着"取"与"舍"的双重态度,进而又曲折地作用于寺院生活图景的变迁。将这些现象置入跨文化传... 以T寺为田野点,藉由人类学视角探视现代媒介进入这座汉传佛教寺院的具体过程和影响,发现寺院在面对现代媒介的问题上,交织着"取"与"舍"的双重态度,进而又曲折地作用于寺院生活图景的变迁。将这些现象置入跨文化传播的理路,则突显出释、俗两种文化在现今更为密切和多元的交往,以寺院为主体的佛教传播在当前特别表现出一种以适应"世俗化"为特征的实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现代媒介 寺院 僧人 世俗化
下载PDF
当代佛教微博传播模式的特点及其效果初探——以学诚法师微博内容分析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雅仙 《宜春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51-55,共5页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与积极利用,不仅为中国当代佛教文化发展提供了崭新的传播方式和弘法途径,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国家传统文化的提升与弘扬,同时也为新闻传播学界更全面地认知新媒体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不同的传播者与传播内容...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与积极利用,不仅为中国当代佛教文化发展提供了崭新的传播方式和弘法途径,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国家传统文化的提升与弘扬,同时也为新闻传播学界更全面地认知新媒体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不同的传播者与传播内容,运用同样的传播媒介,是否会出现相同的传播特点和传播效果?对于新媒体不同功能的发挥是否有影响?以学诚法师微博为例,通过对351条微博的内容分析,在总结其传播特点和效果的同时也发现,佛教微博传播相比一般信息微博传播少喧哗、多理性,少新闻性、多知识性;相比新闻传播领域微博所发挥的多是社会公众对于突发事件迅速传播与舆论影响的功能,佛教微博重在与个体的互动与交流,提高并强化了新媒体的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佛教 法师微博 特点及效果
下载PDF
六朝时期佛教在岭南地区的传播 被引量:4
11
作者 范家伟 《佛学研究》 1995年第0期225-234,共10页
岭南地区地处中国南陲,自汉代便是中国与西域交通要塞。在六朝,佛教高僧随着商旅使节,纷至沓来而来到岭南。中国高僧亦有造经岭南而到西域。岭南地区因而成为高增重要停居地。岭南地区僧侣与官吏、信众,有良好关系,促使佛教在岭南... 岭南地区地处中国南陲,自汉代便是中国与西域交通要塞。在六朝,佛教高僧随着商旅使节,纷至沓来而来到岭南。中国高僧亦有造经岭南而到西域。岭南地区因而成为高增重要停居地。岭南地区僧侣与官吏、信众,有良好关系,促使佛教在岭南地区传播得以兴盛。其一,官吏支持僧人传教。其二,信众每每请留高僧,留其传法。其三,佛教寺院所举办活动,如教学、法会,拉近信众与僧侣之间关系。在岭南地区传播有律部、成实、涅、观世音信仰以及禅法,所择经典亦不少,其中以陈朝时真谛,成就是大。可以得见,一是岭南地区培育出本地高僧。二是高僧在岭南地区广译,为佛教在中国传播有甚大功劳。三是唐代六祖慧能思想,极有可能受到六朝时期岭南地区佛学思想所影响,尤其禅法及真谛所译《金刚经》、《大乘起信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地区 六朝时期 续高僧传 佛教 《大乘起信论》 慧能 三藏法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四分律》 广州
下载PDF
忠县涂井M5与蜀地早期佛教传播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桂兵 《四川文物》 2002年第5期65-71,共7页
忠县涂井蜀汉崖墓的发掘报告公布后,其中M5因墓葬完好且出土有与佛教传播有关的遗物为学术界关注。本文结合M5出土的摇钱树杆佛像、白毫像俑、莲花俑及房屋模型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忠县 涂井 蜀汉崖墓 佛教
下载PDF
佛教与古代数学、逻辑的传播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秦安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4年第2期99-101,共3页
现代科学诞生以前,各门科学并没有独立的文化地位,而是附庸在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机体上,佛教文化就是一个包合有一定教学与逻辑学知识的庞杂的宗教体系。借助于佛教传播,中国与印度、日本、朝鲜等国家的教学等科学交流曾盛极一时... 现代科学诞生以前,各门科学并没有独立的文化地位,而是附庸在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机体上,佛教文化就是一个包合有一定教学与逻辑学知识的庞杂的宗教体系。借助于佛教传播,中国与印度、日本、朝鲜等国家的教学等科学交流曾盛极一时,但受制于佛教自身的宗教本性,数学等科学只能得到十分有限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古代数学 逻辑学 佛教文化 佛教 宗教本性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佛教传播的三大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钟海连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9年第5期17-21,共5页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儒学产生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我们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传播采取了迎合依附、争夺受众、话语渗透等多种策略,造成了佛教在传播中的有意"误读...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儒学产生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我们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传播采取了迎合依附、争夺受众、话语渗透等多种策略,造成了佛教在传播中的有意"误读"现象,同时对儒学的传播构成竞争挑战,并弱化了儒学对文化传播话语权的控制,促成了儒学的思想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迎合依附 争夺受众 话语渗透
下载PDF
中国文化指归与佛教传播的原因
15
作者 陈立旭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5-60,共6页
佛教何以能在中国传播发展?以前人们一般倾向于从宗教是“鸦片”的社会功能、佛教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依附、佛教对儒家伦理的调和妥协诸方面去解释。如果单从佛教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事实看,这些分析无疑是合理的。但是,对照基督教和伊斯... 佛教何以能在中国传播发展?以前人们一般倾向于从宗教是“鸦片”的社会功能、佛教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依附、佛教对儒家伦理的调和妥协诸方面去解释。如果单从佛教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事实看,这些分析无疑是合理的。但是,对照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教失败的经验,上述诸多解释就显得不够充分,至多只能说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一般性原因和基本条件,而不是特殊性的原因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中国文化 原因 指归 中国本土文化 社会功能 儒家伦理 早期传
下载PDF
媒体在佛教现代传播中的作用
16
作者 陈楠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1Z期18-19,共2页
佛教源于印度,而发扬光大却在中国。自东汉时传入中国,经历多个朝代,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互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汉传佛教文化。佛教在历史上和当今社会中的影响都不容忽视,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革新,社会大众了解佛教文化... 佛教源于印度,而发扬光大却在中国。自东汉时传入中国,经历多个朝代,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互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汉传佛教文化。佛教在历史上和当今社会中的影响都不容忽视,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革新,社会大众了解佛教文化的途径也日益增多。媒体应利用自身功能,促使佛教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媒体技术革新给佛教传播带来的影响1.现代传播技术使佛教获得更好的发展。禅宗有"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义理,佛教思想亲近世俗的先天属性使其在现代社会中获得了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传 文化传 先天属性 佛教 佛教思想 意见领袖 汉传佛教 监督功能 多媒体传 把关人
下载PDF
为皇权提供合法性的佛教传播
17
作者 王凤翔 《城市学刊》 2020年第6期92-98,共7页
“借魂”道家加强本土化传播,佛教从皇家走向底层民众。五胡乱华时期,儒家思想被北朝政权边缘化,佛教趁机为北方皇权与改朝换代提供合法性,为南北朝谁家是中华正统提供意识形态支持。在此过程中,佛教获得皇权支持而得到广泛传播,在隋唐... “借魂”道家加强本土化传播,佛教从皇家走向底层民众。五胡乱华时期,儒家思想被北朝政权边缘化,佛教趁机为北方皇权与改朝换代提供合法性,为南北朝谁家是中华正统提供意识形态支持。在此过程中,佛教获得皇权支持而得到广泛传播,在隋唐时期达到高峰。但是,佛教中人试图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行为,与儒家主流思想形成冲突,佛教传播产生自在异化,危及世俗政权与国家长治久安,佛教传播从而受到打击限制而走向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皇权 合法性 意识形态
下载PDF
佛教在蒙古语族民族中的传播
18
作者 王宏刚 《博物馆研究》 2003年第4期32-35,共4页
关键词 佛教 藏传佛教 黄教 萨满教 喇嘛教 蒙古语族 少数民族
下载PDF
基于传播学受众视角的中国早期佛教传播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庄海玲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11,共6页
佛教传入中国采取了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佛教教义中的不同部分对于知识阶层和普通大众阶层两类受众各自产生吸引并取得了不同的传播效果。通过列举佛教向知识精英阶层和普通民间大众阶层两个不同受众阶层所采用的不同传播方式,分析总结出... 佛教传入中国采取了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佛教教义中的不同部分对于知识阶层和普通大众阶层两类受众各自产生吸引并取得了不同的传播效果。通过列举佛教向知识精英阶层和普通民间大众阶层两个不同受众阶层所采用的不同传播方式,分析总结出佛教向知识精英传播的性质属于雅文化传播,向普通民间大众传播的性质属于俗文化传播。佛教在两个阶层的传播效果最终形成了精英佛教和民俗佛教,两者共同组成了中国佛教文化。最后,对网络新媒体技术如何更好地开展佛教的弘扬服务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精英佛教 民俗佛教 佛教文化 工具 网络媒体
下载PDF
岭南佛教传播的轨迹 被引量:5
20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78-81,共4页
岭·南·佛·教·传·播·的·轨·迹黄权印度佛教约于两汉之际分三路传入我国:经中亚、新疆传入中土;经西藏传往蒙古;经海路,从交趾、徐闻、合浦、广州传入东南沿海。佛教传入岭南,即与岭南原... 岭·南·佛·教·传·播·的·轨·迹黄权印度佛教约于两汉之际分三路传入我国:经中亚、新疆传入中土;经西藏传往蒙古;经海路,从交趾、徐闻、合浦、广州传入东南沿海。佛教传入岭南,即与岭南原有的传统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佛教文化:超前性、务实性、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地区 佛教文化 惠能 佛教中国化 佛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