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佛教地理研究史藉述评 被引量:9
1
作者 张伟然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9-373,共5页
本文回顾佛教地理的研究历史,评析佛教地理的研究成果,认为宗教是一个多层面的结构,至少可以划分为宗教理论、宗教实体、宗教信仰三个层面,包括佛教在内的宗教地理研究应该分别进行探讨,然后才能得出全面的结论。
关键词 文化地理 佛教地理 宗教地理 史藉
下载PDF
经济、人口、历史传承与佛教地理分布——以唐代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映辉 《求索》 CSSCI 2003年第6期247-249,共3页
在影响佛教地理分布的多种因素中 ,经济状况、人口条件和宗教发展的历史基础至关重要 ,它们与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和政治条件等共同作用 ,塑造了各历史时期佛教地理分布的面貌。本文以唐代为例 ,揭示经济、人口、历史传承与佛教地理分布... 在影响佛教地理分布的多种因素中 ,经济状况、人口条件和宗教发展的历史基础至关重要 ,它们与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和政治条件等共同作用 ,塑造了各历史时期佛教地理分布的面貌。本文以唐代为例 ,揭示经济、人口、历史传承与佛教地理分布之间的密切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人口 历史传承 佛教地理分布
下载PDF
明嘉靖朝皖南佛教寺院的空间分布——兼论历史佛教地理研究中的空间选择及相关问题
3
作者 王开队 田磊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0年第5期147-154,共8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国家宗教政策的调整,明初以后皖南地区的佛教传播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帝王及皇家的支持直接促进了明代皖南佛教名山的形成,在名山佛教的示范效应下,加之拥有相对雄厚的物质文化以及信众基础,明代皖南地区佛教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国家宗教政策的调整,明初以后皖南地区的佛教传播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帝王及皇家的支持直接促进了明代皖南佛教名山的形成,在名山佛教的示范效应下,加之拥有相对雄厚的物质文化以及信众基础,明代皖南地区佛教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加深,与区域社会的结合也日趋紧密,大量寺院因此得以新建、重建或重修。分析嘉靖朝皖南地区的寺院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存在徽州的歙县、休宁、婺源以及毗邻南京的当涂、芜湖、建平等地两个连片高密度分布区,反映出社会常态情况下佛教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与万历朝九华山佛教崛起以后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就历史佛教地理研究而言,在空间选择上应注意与研究对象本身相应资料的匹配及研究精度的需要等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嘉靖 皖南 佛教寺院 空间分布 历史佛教地理 空间选择
下载PDF
云南省佛教寺院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彭文 杨宇亮 +3 位作者 黄雅飞 邹开泽 段开龙 沈洋冬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5-325,共11页
从佛教地理学视角出发,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对云南省佛教寺院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全省佛教寺院空间分布呈现“三核”特征,汉传佛教寺院呈倒“U”型带状分布,藏传佛教寺院呈“一核多中心”分... 从佛教地理学视角出发,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对云南省佛教寺院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全省佛教寺院空间分布呈现“三核”特征,汉传佛教寺院呈倒“U”型带状分布,藏传佛教寺院呈“一核多中心”分布,南传佛教寺院呈“两头密、中间疏”分布。2)水平上主要分布于金沙江、澜沧江和珠江流域,垂直上具有“三级阶梯”分布特征。3)云南的复杂人文地理环境是造就佛教寺院分异的关键因素,地理结构是奠定佛教寺院的空间分异特征的基础力量,文化结构促进各部派寺院在交流中形成多元共存格局,制度结构影响的治理方式加剧各部派寺院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布范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寺院 人文地理环境 空间分异 佛教地理 云南省
下载PDF
近百年的中国佛教地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景天星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9,共9页
近百年来,奠基于宗教学、历史学和地理学的中国佛教地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其研究内容,聚焦于宗教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等学科,或融涵于宗教地理之理论,或收摄于断代史佛教地理,或归属于区域佛教地理,从不同角度对特定历史... 近百年来,奠基于宗教学、历史学和地理学的中国佛教地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其研究内容,聚焦于宗教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等学科,或融涵于宗教地理之理论,或收摄于断代史佛教地理,或归属于区域佛教地理,从不同角度对特定历史与地区的佛教传播、寺院分布、高僧籍贯或驻锡地等进行了研究,但在中国佛教地理理论方面仍显薄弱;其研究方法,以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为主,兼及宗教学、生态学等方法,同时引入新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新方法,但仍需继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地理 宗教地理 历史地理 区域地理
原文传递
读《唐代佛教地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菊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唐代佛教地理研究》 宗教信仰 中国 历史文化 宗教活动
原文传递
唐代佛教寺院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映辉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65-69,共5页
关键词 佛教寺院 佛教地理分布 会昌法难 《唐会要》 佛教发展 《资治通鉴》 唐前期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五台山 太原盆地
下载PDF
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下篇)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伟然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2年第1期219-244,共26页
二佛教活动要素的地理分布(一) 文献所记载的各地僧尼寺院数量佛教活动要素指的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实体存在时,它所具有的组成部分,如寺院、僧尼、财产等,也应该包括僧官制度,其中最基本的是僧尼和寺院。比较系统的南北朝各代僧尼寺院数... 二佛教活动要素的地理分布(一) 文献所记载的各地僧尼寺院数量佛教活动要素指的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实体存在时,它所具有的组成部分,如寺院、僧尼、财产等,也应该包括僧官制度,其中最基本的是僧尼和寺院。比较系统的南北朝各代僧尼寺院数字,见于唐释慧琳所撰《辩正论》,兹列表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地理 南北朝时期 高僧传 僧尼 僧官制度 建康 宗教 慧琳 南朝首都 僧人
原文传递
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上篇)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伟然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1年第4期225-240,共16页
一 佛教信仰要素的地理分布 佛教信仰层次是佛教各层次中的基础层次。不同的历史时期,世人对佛法信奉的内容是不同的。
关键词 佛教地理 佛教信仰 南北朝 地理分布 基础层次 历史时期 具体表现 佛教石刻 要素 佛法
原文传递
东晋南朝时期湖南佛教的流布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伟然 李世红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0-53,共4页
湖南自古就是一个极富于信仰的区域,《楚辞章句》即载沅湘间信巫而好鬼。佛教的传入,又为湖南这一区域的居民增添了新的信仰内容,其流风余韵,不绝于今,对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这一影响程度,有着强烈的区域差... 湖南自古就是一个极富于信仰的区域,《楚辞章句》即载沅湘间信巫而好鬼。佛教的传入,又为湖南这一区域的居民增添了新的信仰内容,其流风余韵,不绝于今,对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这一影响程度,有着强烈的区域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明显的变化,因此,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研究佛教地理,就显得很有意义。本文试就高僧分布、寺院分布、佛法传输路线等方面,对东晋南朝时期湖南佛教的流布作一初步探讨,以期揭示佛法入湘早期所产生的地缘关系,以及形成这一关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南朝 湖南 佛教信仰 僧人 初步探讨 高僧传 深刻影响 佛法 地缘关系 佛教地理
下载PDF
终南茅蓬考议
11
作者 李蓉 《佛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2-278,共7页
终南山,名称来自《禹贡》,范围历来众说不一。本文经过深入考证后,依据原始出处形成的终南山四方界止是:南至分水之岭,北至石质山口,东至华山之阴,西至鸟鼠之山。茅蓬这个词的形成较早,但用来指代茅草修建的简陋小屋,则是后来... 终南山,名称来自《禹贡》,范围历来众说不一。本文经过深入考证后,依据原始出处形成的终南山四方界止是:南至分水之岭,北至石质山口,东至华山之阴,西至鸟鼠之山。茅蓬这个词的形成较早,但用来指代茅草修建的简陋小屋,则是后来的事情,至于它被指静修处所则更晚,大约从明代才渐用这一称呼。茅蓬的几个基本特征是:茅蓬都远离人群,而且是有限度地远离人群;建筑简陋,规模较小;单个茅蓬居止人数不多,但有时候形成规模性的“茅蓬群落”,作为与丛林相对应的存在;茅蓬和闭关紧密联系,茅蓬是闭关的好去处。本文认为,儒、释、道三教在终南山共存,且各有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方式,茅蓬在终南山中广泛存在。苓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终南茅蓬的现状形成了一些思考并就如何对待它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南 茅蓬地理佛教
下载PDF
湖北省境东晋南北朝的佛教传输与义学分布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伟然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9年第4期193-204,251-252,共14页
本文分析了今湖北省境在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传输态势,探讨了其对该地佛教义学分布的影响,指出传统认为的南北朝佛教“南朝重义解、北朝重禅行”的见解在地理分布上值得重新审视。
关键词 湖北 东晋南北朝 佛教地理 佛教义学
原文传递
北宋云门僧团兴盛的时空过程及其原因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洲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5,共11页
北宋时期的云门僧团崛起迅速、规模庞大,传法谱系相对完整,为探究禅宗僧团兴起之因提供了绝佳案例。复原云门僧团传法的时空过程,发现该僧团传法在王朝版图东南和都城形成集聚。东南地方官员的护持是云门僧团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而采儒... 北宋时期的云门僧团崛起迅速、规模庞大,传法谱系相对完整,为探究禅宗僧团兴起之因提供了绝佳案例。复原云门僧团传法的时空过程,发现该僧团传法在王朝版图东南和都城形成集聚。东南地方官员的护持是云门僧团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而采儒、道入佛说是云门僧团获得士人青睐的思想基础;开法都城以求最高统治者支持是云门僧团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二,向皇帝臣服并成为王朝教化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其在北宋时期禅宗僧团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门僧团 北宋 思想史 历史佛教地理
原文传递
什么叫真正的大学者——忆谭其骧师为我举行的博士生入学考试
14
作者 张伟然 《书城》 2011年第8期9-13,共5页
"槐花黄,举子忙",又是一年一度的考博季。看到校园里人头攒动,回想当年谭其骧先生为我举行的入学考试,恍如隔世。那是一九九○年五月七日上午,在复旦工会二楼东头的小会议室。先一天在五教考完英语,这一场是专业口试。那一年... "槐花黄,举子忙",又是一年一度的考博季。看到校园里人头攒动,回想当年谭其骧先生为我举行的入学考试,恍如隔世。那是一九九○年五月七日上午,在复旦工会二楼东头的小会议室。先一天在五教考完英语,这一场是专业口试。那一年报考谭先生的本来还有吴松弟兄,由于他已在所里任职有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人 佛教地理 硕士论文 文化地理 三个问题 论文选题 学者 历史地理 文化研究 湖湘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