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元稹与白居易佛教接受之差异
1
作者 罗尚荣 黄旗艳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0-44,共5页
元稹和白居易都是中唐时期笃信佛教的典型诗人,接受和学习佛理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和文学创作.由于他们与佛教接触的渊源相异和个性上的差异,导致他们的佛教接受在功利观和生命意识方面也有所不同.相较之下,元稹苦苦执迷于功名... 元稹和白居易都是中唐时期笃信佛教的典型诗人,接受和学习佛理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和文学创作.由于他们与佛教接触的渊源相异和个性上的差异,导致他们的佛教接受在功利观和生命意识方面也有所不同.相较之下,元稹苦苦执迷于功名但却可以看淡生死;白居易可以洒脱对待功名富贵,视其为浮云,却又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难以超脱生死所赋予的厚重枷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稹 白居易 佛教接受
下载PDF
苏东坡黄州时期的禅修活动及其佛教接受观
2
作者 郭杏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6-9,共4页
儒释道三教融合在我国唐宋时期较为兴盛,苏东坡的思想也融合了这三家的精髓,只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和侧重。当他在朝和地方为官时,儒家的入世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他竭力做一个有益于民生社稷的有为之官。当他遭遇挫折,政治上... 儒释道三教融合在我国唐宋时期较为兴盛,苏东坡的思想也融合了这三家的精髓,只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和侧重。当他在朝和地方为官时,儒家的入世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他竭力做一个有益于民生社稷的有为之官。当他遭遇挫折,政治上受到打击和迫害时,他便以释道思想来解脱心中的矛盾和苦闷。黄州时期他经常前往安国寺静修。不论是被贬还是居官,与僧道的交往一生都没有间断。他的修禅活动和佛教接受观,既不同于出家的僧人,也不同于普通的信徒,他有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他借用的是佛家深邃的哲理思想和奥妙的人生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黄州禅修活动 佛教接受 宗教观
下载PDF
异域思想本土化和宗教思想审美化——以陶渊明、谢灵运、刘勰为中心的考察
3
作者 王先霈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9-14,共6页
六朝文人对佛教的接受,包括正向和反向两个维度,即以同情、采纳为主和以反对、排斥为主。陶渊明对于佛教世界观的根基,便持否定的态度,他对佛家提出的问题做出了异于佛家的解答,对所处时代的文学和文学理论做出了独特贡献。谢灵运、刘... 六朝文人对佛教的接受,包括正向和反向两个维度,即以同情、采纳为主和以反对、排斥为主。陶渊明对于佛教世界观的根基,便持否定的态度,他对佛家提出的问题做出了异于佛家的解答,对所处时代的文学和文学理论做出了独特贡献。谢灵运、刘勰则是佛教的信仰者,他们吸收了佛学的思想资源,把佛学的有用成分转化到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思维之中,对六朝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创新做出了很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接受 陶渊明 谢灵运 刘勰
下载PDF
论李白对佛教的接受及其文学表现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芳民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3-125,208,共14页
佛典阅读是文人接受佛教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其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显示其佛教的接受情况。从李白作品看,其可能阅读过的佛经典籍应不少于16部,并大致经历了开元、天宝及至德后至病殁时期三个阶段。三阶段的接受特点也有所不同,呈... 佛典阅读是文人接受佛教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其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显示其佛教的接受情况。从李白作品看,其可能阅读过的佛经典籍应不少于16部,并大致经历了开元、天宝及至德后至病殁时期三个阶段。三阶段的接受特点也有所不同,呈现出从一般性的阅读接受到佛理探求、禅悟体验,再到兴趣逐渐消退的发展过程。就作品的文学表现特点来看,一是社交应酬性作品较多;二是诗文的佛典语汇运用体现了其学佛习禅的知识积淀,但因其接受佛教思想的有限性,故作品的意义世界并未因此而发生根本的变化;三是因佛教思想未能进入诗歌的意境创造,故未能形成诗禅融合无间的诗歌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佛教接受 佛典语汇 文学表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