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化生日:诗词创作及其佛教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小荣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6-65,共10页
中国特色的民俗佛教,内容极其丰富。其中,与古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民俗事象之一是佛化生日,它主要指以佛事活动来庆贺的生日(包括冥寿)。就古典诗词创作而言,大致可分成两个时段:一是南北朝至唐五代,二是宋元明清。前者庆贺对象多聚焦... 中国特色的民俗佛教,内容极其丰富。其中,与古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民俗事象之一是佛化生日,它主要指以佛事活动来庆贺的生日(包括冥寿)。就古典诗词创作而言,大致可分成两个时段:一是南北朝至唐五代,二是宋元明清。前者庆贺对象多聚焦于帝王重臣,后者则扩大到社会各阶层,并形成了经久不衰的三大人伦道德主题,即人臣之忠、家人之爱、师友之信。而该类作品在佛教文学史上的突出意义,重点体现在两个层面:从生死观言,虽以佛教为中心,却可兼容儒、道;从题材言,则极大地拓展了女性佛教生活和信仰的深度与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化生日 诗词创作 民俗佛教 佛教学史 意义
下载PDF
一部深入剖析中国文学传统的力作——评《六朝佛教灵验类小说研究》
2
作者 潘志刚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36-140,共5页
谷文彬新著《六朝佛教灵验类小说研究》采用合乎佛教文学其实、其情的研究视野和方法,致力于揭示佛教灵验小说中的中国文学传统,显示出作者的深刻认识。通过以意逆志,该书从六朝佛教灵验类小说中梳理佛教文化的中国化,为中国文学的知识... 谷文彬新著《六朝佛教灵验类小说研究》采用合乎佛教文学其实、其情的研究视野和方法,致力于揭示佛教灵验小说中的中国文学传统,显示出作者的深刻认识。通过以意逆志,该书从六朝佛教灵验类小说中梳理佛教文化的中国化,为中国文学的知识理论体系建构作出重要的贡献,不仅推进了对六朝文化发展的深入把握,也强化了中国文学何以为中国的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佛教灵验类小说 佛教 中国学传统 中国化
下载PDF
敦煌佛教文学中的出家主题
3
作者 齐胜利 《丝绸之路》 2024年第2期71-82,共12页
佛教出家主题作品是佛教文学书写的重要主题之一,在传世文献中,尤其是唐代佛教文学文献中,此类作品数量有限,难以揭橥史实。敦煌写卷中数量颇丰的佛教出家主题作品,既是敦煌佛教文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又是了解敦煌地区佛教传播的宝贵资料... 佛教出家主题作品是佛教文学书写的重要主题之一,在传世文献中,尤其是唐代佛教文学文献中,此类作品数量有限,难以揭橥史实。敦煌写卷中数量颇丰的佛教出家主题作品,既是敦煌佛教文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又是了解敦煌地区佛教传播的宝贵资料。敦煌出家类主题作品塑造了出家典范人物悉达太子同尘和光的形象,沟通僧俗,使民众亲近佛教,乃至发心出家。民众出家为僧时,通过吟咏辞亲歌辞抒发辞别父母妻子难舍难分的世俗情感。当新僧进入寺院时,他们则以佛教孝道等价值观念调适心理,同时又与师父、道友建立新的宗教亲情,从而安顿心灵、潜心修道、教化一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卷 敦煌 佛教 出家主题
下载PDF
孙昌武先生对宋后佛教文学研究的杰出贡献
4
作者 张培锋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32-139,共8页
孙昌武先生的治学路径是由处于中国历史“核心”与“中心”位置的唐代入手,向两端辐射,前达上古,后至近代,上下贯通,由文学延伸到文化,复由文化返归于文学,既有整体宏观上的高瞻远瞩,亦有局部细节处的钩隐抉微,形成贯通古今、纵横交错... 孙昌武先生的治学路径是由处于中国历史“核心”与“中心”位置的唐代入手,向两端辐射,前达上古,后至近代,上下贯通,由文学延伸到文化,复由文化返归于文学,既有整体宏观上的高瞻远瞩,亦有局部细节处的钩隐抉微,形成贯通古今、纵横交错的博大学术体系。他对于宋代之后千年间佛教文学的研究是构建其中国佛教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果对于深化宋代文学史、思想史等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昌武 佛教 学术体系
下载PDF
佛教神话在日本近世的纠葛:当须弥山说遭遇西洋天学
5
作者 高伟 《世界历史评论》 CSSCI 2024年第3期157-183,M0006,共28页
在传统东亚世界,佛教须弥山说作为一种神话宇宙论曾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地理空间观念。它与其他知识体系的冲突不仅仅发生于中国,也发生在日本。当西洋天学流入日本,以不干斋·巴鼻庵所著《妙贞问答》为表征,须弥山说首先受到了耶稣会... 在传统东亚世界,佛教须弥山说作为一种神话宇宙论曾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地理空间观念。它与其他知识体系的冲突不仅仅发生于中国,也发生在日本。当西洋天学流入日本,以不干斋·巴鼻庵所著《妙贞问答》为表征,须弥山说首先受到了耶稣会士的批判。随着西洋天学知识的普及,对须弥山说的非难也出现在了儒者、神道家等群体中,他们借助西洋地理观念为批判武器。日本佛教界的应对策略,早期主要从教义本身来捍卫须弥山说,如铃木正三对天主教乃“实有之见”的批判。18世纪初出现了将须弥山世界与西洋地理观念相融合的尝试,如“久修园院地球仪”的制作。到了19世纪早期,圆通等人吸纳西洋天学的部分手法对佛教天文学进行整理。这场所谓的“梵历运动”先后设计出“须弥山仪”“视实等象仪”等器具,用以演示天眼所见须弥界与肉眼所见世界的不同。但这种模仿只是一些形式上的借鉴,在实证思维上与近代科学存在巨大差异,因为圆通仍抱持了强烈的宗教目的论和修行境界说。须弥山说最后走入式微,与这种对信仰进行“类科学”化的知识转变存在重要关联。可以看出,在西学流播的背景下,18世纪后日本在知识功用观念上出现了一种新理解。知识从主要为了内在德性或宗教品质的提升,变为需要展示对外部世界的实际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山说 西洋天 佛教神话 佛教 梵历运动
下载PDF
中国汉传佛教文学思想史研究论纲——从东晋到晚清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小荣 杨遇青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4-212,248,共20页
佛教东传华夏之后,从东晋开始对中国文化的许多领域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然在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领域,目前国际汉学界还没有较为系统的论述。东晋到晚清的汉传佛教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初步构想大致有:研究对象的确立依据、所使用的研究方... 佛教东传华夏之后,从东晋开始对中国文化的许多领域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然在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领域,目前国际汉学界还没有较为系统的论述。东晋到晚清的汉传佛教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初步构想大致有:研究对象的确立依据、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不同历史阶段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总之,作为跨学科的研究对象,这是一个有待深入开掘的全新领域,很值得中国文学思想史和中国宗教文学思想史方面的学者予以全面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传佛教 佛教 学思想史
下载PDF
中国佛教文学的概念、研究现状及其走向 被引量:6
7
作者 高华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共4页
任何一个新学科的建立,都需要几代学人的努力和学术成果的积累。中国佛教文学经上个世纪近百年的研究,已蔚为一个跨多学科的边缘学科和中国人文学科的重要分支。但佛教文学与中国佛教文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范围有何异同?如何把握佛教文... 任何一个新学科的建立,都需要几代学人的努力和学术成果的积累。中国佛教文学经上个世纪近百年的研究,已蔚为一个跨多学科的边缘学科和中国人文学科的重要分支。但佛教文学与中国佛教文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范围有何异同?如何把握佛教文学与中国佛教文学研究的趋向?仍是当今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我们约请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就佛教文学学科建设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探讨。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组笔谈,使学界在一些理论认识上达成共识,以进一步推进中国佛教文学的学科建设和整个佛教文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中国佛教 学科建设
下载PDF
负手旁立心有鹜 槛内观花在家人——周作人与佛教文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哲 徐彦利 《江淮论坛》 CSSCI 2004年第6期89-94,112,共7页
周作人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争议人物,思想纷乱驳杂,其中佛教文化与儒家思想相汇合而占据主要地位。佛教文化对其的影响表现在:与佛教结缘的一生、佛教文学的濡染、禅宗文字观的影响,以及其固有思想与佛教精神的契合。周作人对佛教是... 周作人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争议人物,思想纷乱驳杂,其中佛教文化与儒家思想相汇合而占据主要地位。佛教文化对其的影响表现在:与佛教结缘的一生、佛教文学的濡染、禅宗文字观的影响,以及其固有思想与佛教精神的契合。周作人对佛教是取舍有度不妄信之,因此他所尊崇的佛教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迥异于教徒的顶礼膜拜,显示出强烈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佛教 佛教 掸宗字观
下载PDF
中国佛教文学:研究对象·内在理路·评价标准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舜臣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9-174,共6页
"佛教文学"是客观存在的,它与"山水文学"、"边塞文学"、"贬谪文学"一样,都是中国文学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学"是反映佛教实践活动和精神世界的文学创作。目前,很难为佛教... "佛教文学"是客观存在的,它与"山水文学"、"边塞文学"、"贬谪文学"一样,都是中国文学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学"是反映佛教实践活动和精神世界的文学创作。目前,很难为佛教文学作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也只能是一家之言。如何揭示佛教文学发展的内在理路,就当前研究状况,不妨从两方面进行尝试:尽量多设置一些专题,加强对作家教派的体认;树立比较明确的文学史观和评价标准,对于文学史质量的保障,是至关重要的。就当前的情况来看,遵循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依然是一种比较持平、稳妥的批评标准。也就是说,既能真实地反映佛教徒的宗教实践活动和精神世界,又具有较高艺术特色的作品,应是择取史料和评判的主要标准。中国佛教文学有其自身的特性。第一,应从中国文学史发展的角度,考量佛教文学的价值。第二,从文化交通史的角度,考量佛教徒文学创作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中国佛教学史》 偈颂
下载PDF
陈允吉先生的佛教文学研究——以《佛教与中国文学论稿》为中心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小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7-451,共5页
在佛教与中国古典文学之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陈允吉教授是其中成绩最为突出的代表之一。其研究个性,用他自己的话表述就是:一曰"觊文澜迄不离文,援佛法未尝皈佛",二曰"纳须弥入尘毛芥子",三曰"寓义理于考据文... 在佛教与中国古典文学之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陈允吉教授是其中成绩最为突出的代表之一。其研究个性,用他自己的话表述就是:一曰"觊文澜迄不离文,援佛法未尝皈佛",二曰"纳须弥入尘毛芥子",三曰"寓义理于考据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允吉 佛教 研究特点 佛教与中国学论稿》
下载PDF
晋唐愿文与日本奈良时代的佛教文学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晓平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8-92,共5页
《圣武天皇宸翰杂集》(简称《杂集》)证明奈良时代已有六朝与唐代愿文传到日本,《杂集》中保存了我国散佚的重要愿文资料。奈良时代金石文与写经题记中的愿文、功德愿文的存在,说明随着佛教的渗透,作为佛教文学的愿文已引起密切关注。... 《圣武天皇宸翰杂集》(简称《杂集》)证明奈良时代已有六朝与唐代愿文传到日本,《杂集》中保存了我国散佚的重要愿文资料。奈良时代金石文与写经题记中的愿文、功德愿文的存在,说明随着佛教的渗透,作为佛教文学的愿文已引起密切关注。《万叶集》中山上忆良等歌人还曾借鉴愿文从事汉诗汉文以及和歌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奈良时代 佛教
下载PDF
《中国佛教文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剑平 刘林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5-176,共2页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三者之中,儒家、道教源自本土,佛教源于古印度。由于佛教本身具有的鲜明的异域文化特色及其经历的漫长曲折的中国化过程,它在中国文化中的角色、作用、影响较诸儒家、道教都更为复杂。自佛...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三者之中,儒家、道教源自本土,佛教源于古印度。由于佛教本身具有的鲜明的异域文化特色及其经历的漫长曲折的中国化过程,它在中国文化中的角色、作用、影响较诸儒家、道教都更为复杂。自佛教人华不久,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联性与互动性就引起了中土士人的关注。不过,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佛教文学研究,则始于20世纪之初。先有梁启超、胡适等学者的首倡,后有郑振铎、陈寅恪、季羡林等学者的发明,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佛教文学逐渐成为中国文学研究中一个颇为热门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研究 中国佛教 20世纪80年代 述评 中国传统 中国 化特色 佛教
下载PDF
佛教文学刍议 被引量:3
13
作者 普慧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0,共3页
任何一个新学科的建立,都需要几代学人的努力和学术成果的积累。中国佛教文学经上个世纪近百年的研究,已蔚为一个跨多学科的边缘学科和中国人文学科的重要分支。但佛教文学与中国佛教文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范围有何异同?如何把握佛教文... 任何一个新学科的建立,都需要几代学人的努力和学术成果的积累。中国佛教文学经上个世纪近百年的研究,已蔚为一个跨多学科的边缘学科和中国人文学科的重要分支。但佛教文学与中国佛教文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范围有何异同?如何把握佛教文学与中国佛教文学研究的趋向?仍是当今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我们约请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就佛教文学学科建设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探讨。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组笔谈,使学界在一些理论认识上达成共识,以进一步推进中国佛教文学的学科建设和整个佛教文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中国佛教 学科建设
下载PDF
明代佛教文学史研究刍议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舜臣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49,共3页
近五年来,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内蒙古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福建师... 近五年来,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内蒙古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一批中青年学者共同编撰12卷25册《中国宗教文学史》。这是国内第一部叙述中国佛教徒、道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创作的文学的通史性著作,也是国内第一部兼顾汉语、蒙语、藏语、维吾尔语、傣语等多个语种的大中华宗教文学通史性著作。课题组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达成了如下共识:宗教文学史就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的历史,就是宗教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学的历史。《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在文学史观上倡导三种理念:一是提倡文笔并举,二是倡导信行兼顾,三是倡导辨体研究。《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应该包含四个观照维度:一是教派史的体认,一是创作史的梳理,一是精神史的把握,一是诗学史的建构。围绕着《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课题组先后发表了系列笔谈,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总体构思和具体构想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史研究 明代 佛教 学作品 佛教研究 僧侣 作家 崇祯
下载PDF
隋唐五代佛教文学研究之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子开 李慧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75-80,共6页
20世纪初莫高窟遗书的发现,开启了以变文为中心的敦煌佛教通俗文学研究热潮,并直接影响到文学界将其他佛教文学现象也纳入研究视野,王国维、郑振铎、胡适、周绍良等皆为代表。80年代以后,受海外启示,国内史学、哲学、宗教学等领域特别... 20世纪初莫高窟遗书的发现,开启了以变文为中心的敦煌佛教通俗文学研究热潮,并直接影响到文学界将其他佛教文学现象也纳入研究视野,王国维、郑振铎、胡适、周绍良等皆为代表。80年代以后,受海外启示,国内史学、哲学、宗教学等领域特别是文学界的隋唐五代佛教文学研究方兴未艾,成就辉煌,在项楚、孙昌武、陈允吉等老一辈学者的引领下,大批中青年学者相继涌现。有关研究的跨学科性非常鲜明,研究角度更趋丰富,研究成果日渐精确,规范性和创新性都不断加强。目前,亟须系统总结和学习上述成果;而以后的研究,当更深挖文学现象的佛教根源,具备大文化视野,且关注佛教界本身的文学现象,从而重写隋唐五代佛教文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五代 佛教 敦煌学 学史 化视野
下载PDF
辽金元佛教文学史研究刍论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舜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17,共4页
百年中国宗教文学研究大致涵盖了宗教文学、受宗教影响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宗教三大领域。其中,备受学者关注的是受宗教影响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宗教,而宗教文学尤其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反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严重影响了学界对中国宗教文... 百年中国宗教文学研究大致涵盖了宗教文学、受宗教影响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宗教三大领域。其中,备受学者关注的是受宗教影响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宗教,而宗教文学尤其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反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严重影响了学界对中国宗教文学的体认。有鉴于此,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在北方文艺出版社的支持下邀请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一批中青年学者撰写12卷24册本《中国宗教文学史》。这部《中国宗教文学史》是国内第一部全面清理包括道教徒、佛教徒、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在内的宗教徒的文学创作通史,也是国内第一部兼含汉语、藏语、维吾尔语、蒙古语、西南少数民族语种在内的大中华宗教文学通史。经过5年的酝酿,在清理文献的基础上,课题组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理念、主要内容、写作体例等展开了认真思考,现发表一组笔谈,恳请各位学界前辈、同道多提宝贵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学史研究 辽金元 学作品 人创作 山水 中国 边塞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佛教文学之差异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文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2,共4页
百年中国宗教文学研究大致涵盖了宗教文学、受宗教影响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宗教三大领域。其中,备受学者关注的是受宗教影响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宗教,而宗教文学尤其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反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严重影响了学界对中国宗教文... 百年中国宗教文学研究大致涵盖了宗教文学、受宗教影响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宗教三大领域。其中,备受学者关注的是受宗教影响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宗教,而宗教文学尤其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反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严重影响了学界对中国宗教文学的体认。有鉴于此,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在北方文艺出版社的支持下邀请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一批中青年学者撰写12卷24册本《中国宗教文学史》。这部《中国宗教文学史》是国内第一部全面清理包括道教徒、佛教徒、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在内的宗教徒的文学创作通史,也是国内第一部兼含汉语、藏语、维吾尔语、蒙古语、西南少数民族语种在内的大中华宗教文学通史。经过5年的酝酿,在清理文献的基础上,课题组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理念、主要内容、写作体例等展开了认真思考,现发表一组笔谈,恳请各位学界前辈、同道多提宝贵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 差异性 佛教发展 艺术
下载PDF
东南亚的佛教文学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谋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14-18,共5页
本文叙述了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文学传入东南亚的历程,重点分析了《佛本生故事》在东南亚的流传与以其为素材再创作的种种情况,进而剖析佛教文学在语言文字、创作手法、创作思想等方面对东南亚文学发展表现出的更深层次的影响。
关键词 佛教 东南亚 发展 影响
下载PDF
佛教文学中的隐元诗偈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观潮 《文学与文化》 2010年第3期77-92,共16页
本稿尝试从佛教文学的视角,粗浅分析隐元语录中的诗偈。做为明清时期禅僧语录的代表作,隐元语录内含优秀的佛教文学作品。其中诗偈数量众多,内容多样,体裁完备。基于丰富的创作经验,隐元也提出了对诗偈的看法,并强调诗偈创作主体必须是... 本稿尝试从佛教文学的视角,粗浅分析隐元语录中的诗偈。做为明清时期禅僧语录的代表作,隐元语录内含优秀的佛教文学作品。其中诗偈数量众多,内容多样,体裁完备。基于丰富的创作经验,隐元也提出了对诗偈的看法,并强调诗偈创作主体必须是学道有成的明心见性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诗偈 隐元隆琦 临济宗黄檗派
下载PDF
扩大中国文学版图 建构中国佛教诗学——《中国佛教文学史》编撰刍议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光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3-69,共7页
中国佛教文学史就是中国佛教徒创作的文学的历史,就是佛教实践即佛教修持与佛教弘传过程中产生的文学的历史,就是用汉语、西域胡语、藏语、蒙古语、傣语等语种写成的大中华佛教文学的历史。"中国佛教文学史"的书写应该禀持民... 中国佛教文学史就是中国佛教徒创作的文学的历史,就是佛教实践即佛教修持与佛教弘传过程中产生的文学的历史,就是用汉语、西域胡语、藏语、蒙古语、傣语等语种写成的大中华佛教文学的历史。"中国佛教文学史"的书写应该禀持民族本位立场和教派史视野,全面清理中国佛教文学的历史进程,并进而提炼民族精神、建构宗教诗学。"中国佛教文学史"的书写特别要关注印度佛教在中国各民族地区的本土化进程以及汉语佛教在东北亚、东南亚地区的本土化进程,在民族互动和国际交流中探讨宗教实践对社会和谐、文明演进的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佛教学史 佛教 宗教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