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法了义海论》所引佛教经论藏汉译文比较研究之二 被引量:1
1
作者 班班多杰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59,共16页
文章将笃补巴·西饶坚赞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勘,指出其异同,并对所引用的重要经论《大般涅槃经》和《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思想特点作了具体分析,指出了其与藏传佛教思想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 佛教经论 《山法了义海论》 汉藏译文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山法了义海论》所引佛教经论藏汉译文比较研究之一 被引量:1
2
作者 班班多杰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9,共8页
笃补巴·西饶坚赞所著《山法了义海论》分体、道、果三编,每编中引用了大量的佛教经论来论证觉囊派的根本教义"他空见",以此实证"他空见"的经典性和正统性。文章将这部经典"三编"中所引用的佛教藏译... 笃补巴·西饶坚赞所著《山法了义海论》分体、道、果三编,每编中引用了大量的佛教经论来论证觉囊派的根本教义"他空见",以此实证"他空见"的经典性和正统性。文章将这部经典"三编"中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用相应的汉文译文对照校勘,以此试图勾勒出藏汉佛教经论译文的特点及各自的译文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经论 《山法了义海论》 汉藏译文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山法了义海论》所引佛教经论藏汉译文比较研究之三 被引量:1
3
作者 班班多杰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8-127,共20页
文章将笃补巴·西饶坚赞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勘,指出其异同,并对所引用的重要经论《大般涅槃经》不同版本的引文和《楞伽经》不同版本的引文作了具体分析,指出了其与藏传佛教觉囊派思想的内在... 文章将笃补巴·西饶坚赞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勘,指出其异同,并对所引用的重要经论《大般涅槃经》不同版本的引文和《楞伽经》不同版本的引文作了具体分析,指出了其与藏传佛教觉囊派思想的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经论 《山法了义海论》 汉藏译文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山法了义海论》所引佛教经论藏汉译文比较研究之五
4
作者 班班多杰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6-219,共14页
文章将笃补巴·西饶坚赞在《山法了义海论》中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勘,指出其异同。这一部分内容引用佛教经、论很多,笃补巴通过这些印度佛教经、论中的核心话语来论证心性本净与客尘烦恼所覆之... 文章将笃补巴·西饶坚赞在《山法了义海论》中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勘,指出其异同。这一部分内容引用佛教经、论很多,笃补巴通过这些印度佛教经、论中的核心话语来论证心性本净与客尘烦恼所覆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经论 《山法了义海论》 汉藏译文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山法了义海论》所引佛教经论藏汉译文比较研究之四
5
作者 班班多杰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4-105,共12页
文章将笃补巴·西饶坚赞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读,指出其异同。这一部分内容引用佛教经、论很多,笃补巴通过这些印度佛教的经、论来进一步论证觉囊派他空见教义的活水源头。
关键词 佛教经论 《山法了义海论》 汉藏译文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山法了义海论》所引佛教经论藏汉译文比较研究之六
6
作者 班班多杰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80,共15页
文章将笃补巴·西饶坚赞在《山法了义海论》中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勘,指出其异同。这一部分内容引用佛教经、论很多,最多的是《大云经》《如来藏经》《大般涅槃经》《央掘魔罗经》《大法鼓经》《... 文章将笃补巴·西饶坚赞在《山法了义海论》中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勘,指出其异同。这一部分内容引用佛教经、论很多,最多的是《大云经》《如来藏经》《大般涅槃经》《央掘魔罗经》《大法鼓经》《宝性论》等。槃笃补巴通过这些印度佛教经、论中的核心话语来论证心性本净与客尘烦恼所覆之关系。另外,通过比较可知,藏汉二译深浅各得,醇疵互见,得失两存,优势互补,彻其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经论 《山法了义海论》 汉藏译文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朱子所读佛教经论与著述叙要 被引量:2
7
作者 哈磊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81,共13页
通过对《朱子语类》、《文集》及其他相关资料所涉及佛教文献的研究,就朱子所读禅宗以外的佛教文献,从大小乘经、律藏和论藏、经论注疏、本土著述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大体勾勒出了朱子所读佛教典籍的基本范围。
关键词 朱子 佛教经论 著述
原文传递
徐陵的诗文创作与佛教经论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剑平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79,共16页
徐陵的诗文创作与佛教经论之关系至为密切。佛教元素对徐陵诗文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是徐陵将《阿毗昙》论议思辨之风格引入文体(书体)写作;二是"现见""比知"此类原本用于因明或佛教辩论术的概念,在佛教讲论中启发... 徐陵的诗文创作与佛教经论之关系至为密切。佛教元素对徐陵诗文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是徐陵将《阿毗昙》论议思辨之风格引入文体(书体)写作;二是"现见""比知"此类原本用于因明或佛教辩论术的概念,在佛教讲论中启发了梁陈诗人更细致地感知对象,影响到诗歌句法之创造。梁陈诗人可谓肇其端者,表现在徐陵诗中,即展现了"知""觉"二字相配的句式。徐陵诗文组织之严密,非仅娴习儒书、专治辞章者所能办到。徐陵能"颇变旧体,缉裁巧密",不仅与其浸润于佛教论书,借鉴具逻辑性之释氏法数以撰文有关,还源于时人尊崇论辩术的社会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陵 佛教经论 书体 句法 创作
原文传递
《山法了义海论》所引佛教经论藏汉译文比较研究之九
9
作者 班班多杰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4-151,共18页
在《山法了义海论》的这部分内容中,笃补巴·西饶坚赞引用藏译《慈氏五论》及《唯识三十论颂》《摄大乘论》《瑜伽师地论》《入楞伽经》《大般若经》《大涅槃经》和《大宝积经》等佛教经论中的相关话语,深入阐释、论证觉囊派独特教... 在《山法了义海论》的这部分内容中,笃补巴·西饶坚赞引用藏译《慈氏五论》及《唯识三十论颂》《摄大乘论》《瑜伽师地论》《入楞伽经》《大般若经》《大涅槃经》和《大宝积经》等佛教经论中的相关话语,深入阐释、论证觉囊派独特教义"他空见"的合理性和经典性。文章通过对笃补巴所引用的藏译佛教经论的话语与相应的汉译经论进行比照和校勘的基础上,不但勾勒出藏汉佛教经论译文的各自特点,而且在这些译文的思想与笃补巴对其诠释的内在互动中探究笃补巴对"他空大中观见"的语言分析与义理申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经论 《山法了义海论》 汉藏译文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山法了义海论》所引佛教经论藏汉译文比较研究之十
10
作者 班班多杰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20-137,共18页
在《山法了义海论》的这部分内容中,笃补巴·西饶坚赞引用藏译《慈氏五论》及《瑜伽师地论》《中论》《大般若经》《大涅檠经》和《大宝积经》等佛教经论中的相关话语,深入阐释、论证觉囊派独特教义"他空见"的合理性和经... 在《山法了义海论》的这部分内容中,笃补巴·西饶坚赞引用藏译《慈氏五论》及《瑜伽师地论》《中论》《大般若经》《大涅檠经》和《大宝积经》等佛教经论中的相关话语,深入阐释、论证觉囊派独特教义"他空见"的合理性和经典性。文章通过对笃补巴所引用的藏译佛教经论的话语与相应的汉译经论进行比照和校勘的基础上,不但勾勒出藏汉佛教经论译文的各自特点,而且在这些译文的思想与笃补巴对其诠释的内在互动中探究笃补巴对"他空大中观见"的语言分析与义理申畅。通过这个个案,即可看到,藏传佛教智者对印度佛教经、论的诠释已经从方法论诠释学转移到了本体论诠释学的阶段,这是印度佛教西藏化的根本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经论 《山法了义海论》 汉藏译文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山法了义海论》所引佛教经论藏汉译文比较研究之十一
11
作者 班班多杰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9-165,共27页
在《山法了义海论》之"道"篇章中笃补巴·西饶坚赞首先引用《大般若经》等佛教经论中的相关话语,深入论证觉囊派独特教义"他空见"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以及其合理性和经典性。最后以《大涅檠经》等经论相关话... 在《山法了义海论》之"道"篇章中笃补巴·西饶坚赞首先引用《大般若经》等佛教经论中的相关话语,深入论证觉囊派独特教义"他空见"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以及其合理性和经典性。最后以《大涅檠经》等经论相关话语为取向,提出中道佛性论与常乐我净"涅槃四德"是"他空见"的最高境界和最后归趣。由此观之,笃补巴既尊《般若经》为最有理,又推《涅槃经》为最高。两经成为觉囊派的理论源头和思想库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经论 《山法了义海论》 汉藏译文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山法了义海论》所引佛教经论藏汉译文比较研究之八
12
作者 班班多杰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0-138,共19页
在《山法了义海论》的这部分内容中,笃补巴·西饶坚赞引用《大乘庄严经论》《辨中边论》《辨法法性论》《入楞伽经》《大般若经》和《大涅槃经》等佛教经论中的相关话语,深入阐释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的内在含义及其相互... 在《山法了义海论》的这部分内容中,笃补巴·西饶坚赞引用《大乘庄严经论》《辨中边论》《辨法法性论》《入楞伽经》《大般若经》和《大涅槃经》等佛教经论中的相关话语,深入阐释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的内在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以此来论证觉囊派独特教义"他空见"的合理性和经典性。文章对笃补巴所引用的藏译佛教经论的话语与相应的汉译经论进行了比照和校勘,在此基础上分析藏汉佛教经论译文的特点,并从这些译文的思想与笃补巴对其诠释的内在互动中探究笃补巴对"他空见"的独特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经论 《山法了义海论》 汉藏译文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山法了义海论》所引佛教经论藏汉译文比较研究之七
13
作者 班班多杰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88,共18页
文章紧承对<山法了义海论>上编:(体)的研究,开始对该论中编:(道)中笃补巴·西饶坚赞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勘,指出其异同。这一部分内容笃补巴引用佛教经、论很多,且极具特色。具体讲,笃补... 文章紧承对<山法了义海论>上编:(体)的研究,开始对该论中编:(道)中笃补巴·西饶坚赞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勘,指出其异同。这一部分内容笃补巴引用佛教经、论很多,且极具特色。具体讲,笃补巴通过引用印度佛教的<央掘魔罗经》《大般涅槃经>中的相关话语,直接论述了"他空见"的思想内容。通过引用<般若经>中"十八空"之"他性空"直面点出了"他空见"的概念。这说明,觉囊派的"他空见"从思想内涵到明相概念均有印度佛教的经典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经论 《山法了义海论》 汉藏译文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佛教经论中对“尧舜”诸贤之述评
14
作者 侯慧明 《地域文化研究》 2018年第2期139-146,156,共8页
孔孟推崇上古之"尧舜"诸贤,奠定了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之先河。尧舜诸贤自然而然就成为儒家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精神象征符号,以至秦汉以后历代王朝在文化建设与宣扬中都以尧舜诸贤为精神标... 孔孟推崇上古之"尧舜"诸贤,奠定了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之先河。尧舜诸贤自然而然就成为儒家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精神象征符号,以至秦汉以后历代王朝在文化建设与宣扬中都以尧舜诸贤为精神标杆,使其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符号。以致异域文化、外来文化欲立足中华大地,必须与尧舜诸贤之文化精神取得一致。佛教之传入中国,与中国文化调适融合,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部分,亦经历了这样的历程。从中可见,尧舜诸贤作为文化象征符号在中华文化发展、传承、融合、创新中发挥了独特而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经论 尧文化 文化冲突
原文传递
塔尔寺
15
作者 崔高浩 张泉(翻译) 孙立冬(翻译) 《孔子学院(中葡文对照版)》 2023年第5期58-61,共4页
塔尔寺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宁市西南约25公里处的湟中县,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塔尔寺建于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宗喀巴于1357年(元朝至正十七年)出生在今青海省的湟中地区,藏语中称为... 塔尔寺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宁市西南约25公里处的湟中县,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塔尔寺建于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宗喀巴于1357年(元朝至正十七年)出生在今青海省的湟中地区,藏语中称为“宗喀”。他七岁时被送往夏琼寺,受沙弥戒时得到“罗桑扎巴”这一法名。16岁以后,他前往西藏,拜访多个教派,并熟读多种佛教经论,专注于修行,声名日隆。38岁时,他对西藏佛教进行改革,创建了格鲁派,成为一代宗师。1419年(明朝永乐十七年),63岁的宗喀巴圆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喀巴大师 罗桑扎巴 佛教经论 沙弥戒 夏琼寺 格鲁派 塔尔寺 青海省西宁市
原文传递
瓷纹“如意珠”的意义与表现形式
16
作者 李益炯 李熊熊 《东方收藏》 2021年第12期5-9,共5页
"如意珠"(也称"摩尼珠"等)是藏传佛教十分推崇的宝物。元代时,随着藏传佛教传入内地,"如意珠"纹样在瓷器上开始出现。明清两代,藏传佛教的影响依然很大,"如意珠"也继续以不同的形式在瓷器上存... "如意珠"(也称"摩尼珠"等)是藏传佛教十分推崇的宝物。元代时,随着藏传佛教传入内地,"如意珠"纹样在瓷器上开始出现。明清两代,藏传佛教的影响依然很大,"如意珠"也继续以不同的形式在瓷器上存在,并形成一个壮观的系列。关于"如意珠",佛教经论认为它的主要来历有二:一是出自佛骨舍利,二是出自龙王脑中。其实从对"如意珠"的描述来看,它似琉璃,微透明,真正的材质应是水晶一类。我们关注"如意珠",更多的是因为它是一种想象中的宝物,实物为何不必深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佛教经论 舍利 表现形式 摩尼珠 明清两代 瓷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