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佛教遗产旅游开发探讨——以南京市佛教遗产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76-79,共4页
佛教遗产旅游属于宗教遗产旅游,具有较稳定的客源市场,是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佛教遗产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其中核心利益相关者为佛教旅游者、当地社区、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以南京市佛教遗产为例,说... 佛教遗产旅游属于宗教遗产旅游,具有较稳定的客源市场,是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佛教遗产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其中核心利益相关者为佛教旅游者、当地社区、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以南京市佛教遗产为例,说明核心利益相关者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冲突,是造成种种开发问题的重要原因。最后据此提出了佛教遗产旅游开发的利益协调对策,以期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共赢和佛教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遗产旅游 利益相关者 利益冲突 利益协调
下载PDF
缅甸蒲甘城及其佛教遗产群的历史形成与特征初探 被引量:5
2
作者 傅舒兰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5期219-221,共3页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梳理了缅甸蒲甘城及其周围佛教遗产群的历史形成与特征。第一,蒲甘城市化的范围远远大于现存蒲甘城墙圈定的区域。第二,现存佛教遗产的松散布局形式,基本源于蒲甘王朝阿奴律陀王统治时期开始的,遵照上座部...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梳理了缅甸蒲甘城及其周围佛教遗产群的历史形成与特征。第一,蒲甘城市化的范围远远大于现存蒲甘城墙圈定的区域。第二,现存佛教遗产的松散布局形式,基本源于蒲甘王朝阿奴律陀王统治时期开始的,遵照上座部佛教教义中"白象所伏之地"的佛塔选址原则展开。第三,关于蒲甘形成的历史背景,有着多样的说辞,但仍缺乏考证,且与具体遗迹的联系薄弱。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明确蒲甘城及其佛教遗产群的历史原貌和价值,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基于文献考证和考古发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甘 佛教遗产 琉璃宫史
下载PDF
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僧人满意度研究——以广西桂平西山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炜 程芸燕 文冬妮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54,共7页
僧人是汉传佛教文化遗产的活化载体,是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当前一些地方的旅游开发实践中,由于僧人的主观感知及其正当权益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引发了诸多矛盾与冲突,给汉传佛教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造成了... 僧人是汉传佛教文化遗产的活化载体,是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当前一些地方的旅游开发实践中,由于僧人的主观感知及其正当权益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引发了诸多矛盾与冲突,给汉传佛教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文章在对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僧人满意度研究意义阐述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筛选、因子分析等方法构建了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僧人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继而以广西桂平西山为例对僧人满意度开展实地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IPA分析,探寻影响当地僧人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以期为实现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文化遗产 僧人 满意度 桂平西山
下载PDF
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研究--以广西桂平西山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炜 程芸燕 文冬妮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5-164,共10页
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发展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协调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其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界定华南地区著名的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广西桂平西山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剖析了各... 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发展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协调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其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界定华南地区著名的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广西桂平西山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剖析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相互间的矛盾冲突,并据此提出利益协调机制,以期为促进我国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文化遗产 利益相关者 利益协调机制 桂平西山
下载PDF
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研究——以广西桂平西山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炜 程芸燕 文冬妮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3-162,共10页
本文以广西桂平西山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为具体研究对象,在借鉴国外游客满意度的核心理念及研究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佛教文化遗产旅游自身的特点,构建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并运用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对影响桂平西山... 本文以广西桂平西山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为具体研究对象,在借鉴国外游客满意度的核心理念及研究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佛教文化遗产旅游自身的特点,构建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并运用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对影响桂平西山游客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当地佛教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若干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文化遗产 游客 满意度 桂平西山
下载PDF
保护视角下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功能研究——以杭州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吕丽辉 高海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前中国遗产旅游业的发展基本依托于遗产资源,存在过度开发和不适当利用现象。杭州佛教文化丰厚,各寺院特色活动丰富,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在利世思想、良性递进的利益主体关系、积极有效的传播途径基础上,形成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功能体系,... 目前中国遗产旅游业的发展基本依托于遗产资源,存在过度开发和不适当利用现象。杭州佛教文化丰厚,各寺院特色活动丰富,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在利世思想、良性递进的利益主体关系、积极有效的传播途径基础上,形成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功能体系,有助于发挥佛教文化遗产旅游积极功能,保护佛教文化遗产。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延续遗产文脉、传播信息符号、普及宗教知识、传承民俗活动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文化遗产旅游 旅游功能 杭州寺院 遗产保护
下载PDF
西南地区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以西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陈炜 张露露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5,共6页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经过三轮筛选与修正,确定了西南地区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模型,计算出评价模型中每项指标的权重,结果发现...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经过三轮筛选与修正,确定了西南地区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模型,计算出评价模型中每项指标的权重,结果发现:该区域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是一个四层三级指标模型树,由52个指标共同组成,且"遗产条件"是影响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的最关键因素,"利益相关者因素"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佛教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泰国佛教建筑遗产保护的民间力量与实践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霁 胡冰洁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5期186-187,共2页
泰国佛教建筑遗产的民间力量源于本国民众虔诚的宗教信仰、以佛寺为社区精神核心的生活习惯以及发展迅速的文化旅游经济。民间力量的主体主要有社区民众、寺庙僧侣和高等研究机构。近几年来,泰国佛教建筑遗产保护取得了突出成就,一些成... 泰国佛教建筑遗产的民间力量源于本国民众虔诚的宗教信仰、以佛寺为社区精神核心的生活习惯以及发展迅速的文化旅游经济。民间力量的主体主要有社区民众、寺庙僧侣和高等研究机构。近几年来,泰国佛教建筑遗产保护取得了突出成就,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了泰国宗教文化背景下民间力量在遗产保护工作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得到了国际的广泛赞誉。文章阐述三个遗产保护实例的概况和理念,分析各案例中民间力量的组织和实践作用,进一步总结泰国佛教建筑遗产保护的特点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 佛教建筑遗产 民间力量
下载PDF
近十年来中国西部地区佛教文化遗产研究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姗姗 蔡其娇 《文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6-41,共6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文化遗产热的兴起,作为宗教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遗产也因此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涌现出一系列优秀的研究成果。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有关西部地区佛教文化遗产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从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文化遗产热的兴起,作为宗教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遗产也因此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涌现出一系列优秀的研究成果。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有关西部地区佛教文化遗产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从佛教文化遗产的概念与特点、佛教文化遗产的功能与价值、佛教文化遗产的保护、佛教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佛教文化遗产的管理五个方面,对近十年来西部地区佛教文化遗产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剖析,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趋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若干理论与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佛教文化遗产 保护 开发利用 管理
下载PDF
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社区居民满意度研究——以广西桂平西山为例
10
作者 陈炜 程芸燕 文冬妮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63,共7页
社区居民是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关键因素,其满意度影响着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社区居民视角,以广西桂平西山为研究对象,在构建社区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当地社区居民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影响社区居民... 社区居民是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关键因素,其满意度影响着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社区居民视角,以广西桂平西山为研究对象,在构建社区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当地社区居民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影响社区居民满意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当地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若干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文化遗产 社区居民 满意度 桂平西山
下载PDF
西南地区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11
作者 陈炜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1-86,共6页
文章从遗产条件、利益相关者因素、开发潜力、开发效益等方面考虑,建立了西南地区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并结合聚类分析法,对所选取的9项佛教文化遗产... 文章从遗产条件、利益相关者因素、开发潜力、开发效益等方面考虑,建立了西南地区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并结合聚类分析法,对所选取的9项佛教文化遗产样本进行了旅游开发适宜性比较分析。评价结果与样本的实际开发情况基本相符,说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信性,能够对该区域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适宜性进行科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佛教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第四届“佛教遗产国际会议”在尼泊尔召开
12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4-64,共1页
9月6日,由“莲花研究中心”(Lotus Research Center)及其它19个组织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佛教遗产国际会议”,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开幕。加德满都市60多座寺院住持法师主持了开幕式。据了解,来自中、日、德、澳等11个国家的佛教专... 9月6日,由“莲花研究中心”(Lotus Research Center)及其它19个组织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佛教遗产国际会议”,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开幕。加德满都市60多座寺院住持法师主持了开幕式。据了解,来自中、日、德、澳等11个国家的佛教专家与会,针对佛教的发展、维护、弘扬等议题进行讨论,以期达成共识;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展览,展出经典、法器、沙坛城、雕刻、绘画、书籍、手稿、相片等佛教相关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遗产 尼泊尔 宗教信仰 学术思想
原文传递
宁波东钱湖南宋佛教文化遗产及其可持续性利用
13
作者 袁颖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南宋时期,东钱湖湖滨及周边外围区域佛教寺宇数量激增,并且与西晋至北宋历代创建的寺宇彼此联结,形成环东钱湖佛教文化景观带。目前,东钱湖南宋佛教建造物尚有不少遗迹仍存,这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利用将有益于浙东文化、教育与旅游等... 南宋时期,东钱湖湖滨及周边外围区域佛教寺宇数量激增,并且与西晋至北宋历代创建的寺宇彼此联结,形成环东钱湖佛教文化景观带。目前,东钱湖南宋佛教建造物尚有不少遗迹仍存,这些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利用将有益于浙东文化、教育与旅游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钱湖 佛教文化遗产 可持续性利用
下载PDF
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得失思考
14
作者 韦国友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6期7-11,共5页
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资源禀赋丰富,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保护与利用价值。汉传佛教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前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在取... 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资源禀赋丰富,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保护与利用价值。汉传佛教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前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问题。这就需要人们对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得失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整理,以期对实现其旅游开发与保护传承的协同发展提供若干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汉传佛教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经验教训
下载PDF
河南佛教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15
作者 韩辉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4期86-88,共3页
佛教文化遗产是佛教和文化历史的见证,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依据。河南作为佛教文化资源丰富的大省,应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政府为主导的原则,加强管理职能,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实施统一规划、有效管理。以"保护优先"为前提,... 佛教文化遗产是佛教和文化历史的见证,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依据。河南作为佛教文化资源丰富的大省,应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政府为主导的原则,加强管理职能,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实施统一规划、有效管理。以"保护优先"为前提,树立系统保护、整体保护的理念,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实现河南佛教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佛教文化遗产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文化再生”理念的佛教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韶关市大南华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险峰 陈昌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34,共5页
我国佛教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存在观念方法缺乏创新、价值准则偏失等问题。其保护规划可运用"文化再生"理念,通过"再造""重现"等方式重新焕发遗产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新陈代谢"等方式使文化得... 我国佛教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存在观念方法缺乏创新、价值准则偏失等问题。其保护规划可运用"文化再生"理念,通过"再造""重现"等方式重新焕发遗产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新陈代谢"等方式使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在具体规划中可采取的策略有可视化策略、体验化策略和媒介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文化遗产 保护规划 文化再生
下载PDF
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7
作者 蔡其姣 杨姗姗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2期63-66,共4页
文章基于旅游开发对佛教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影响分析,结合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实践,探讨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期为当前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所启迪... 文章基于旅游开发对佛教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影响分析,结合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实践,探讨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期为当前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所启迪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汉传佛教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河北佛教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研究
18
作者 刘洪彩 刘存 《艺术科技》 2013年第8期20-20,共1页
根据地域文化遗产特色提升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内涵成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要求。文章针对河北佛教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河北佛教文化遗产特点的基础上,对河北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进行定位,... 根据地域文化遗产特色提升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内涵成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要求。文章针对河北佛教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河北佛教文化遗产特点的基础上,对河北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进行定位,并进而对其开发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佛教文化遗产 佛教旅游纪念品 产品设计
下载PDF
佛教文化遗产活化研究——以山东中山寺为例
19
作者 张荣藤 陈晨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年第10期66-66,共1页
当今佛教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大多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普遍缺乏深度保护挖掘。本文以中山寺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中山寺佛教文化遗产体系的基础上,对遗产活化理念进行运用,分析其遗产活化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提... 当今佛教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大多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普遍缺乏深度保护挖掘。本文以中山寺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中山寺佛教文化遗产体系的基础上,对遗产活化理念进行运用,分析其遗产活化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活化策略,以实现佛教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文化遗产 佛教寺院 中山寺
原文传递
巴基斯坦佛教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刍议
20
作者 程林盛 田雪枫 《法音》 2020年第2期64-69,共6页
1947年独立的巴基斯坦作为南亚地区年轻的国家,却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元的自然生态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景观,塑造了巴基斯坦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事业在巴基斯坦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却一直很低,如2017年旅游收入仅占... 1947年独立的巴基斯坦作为南亚地区年轻的国家,却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元的自然生态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景观,塑造了巴基斯坦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事业在巴基斯坦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却一直很低,如2017年旅游收入仅占该国GDP的2.9%。[1]印度河穿越全境,沿岸留下了诸多的古文明遗址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事业 历史文化景观 古文明 南亚地区 巴基斯坦 遗址遗迹 自然生态 佛教文化遗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