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经传译与散文文体的得名——以词源学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小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55,共5页
本文从词源学的角度入手 ,考察了作为文体名称之一的散文的来历。它最早应用于唐代的佛经翻译中 ,指的是相对于偈颂而言的一种佛经文体。这种文体与中土的散文有相通之处 。
关键词 佛经传译 散文 词源学
下载PDF
佛经传译中的胡汉文化合流 被引量:3
2
作者 高人雄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3-99,共7页
佛教产生于印度而在西域广泛流传,已融入了诸多西域民族的文化因子,再由西域传入中土,主要传译者是西域僧人,从而促进了胡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讲经的"格义之法"是融中土思想于佛经教义,般若"六家"之学是佛玄合... 佛教产生于印度而在西域广泛流传,已融入了诸多西域民族的文化因子,再由西域传入中土,主要传译者是西域僧人,从而促进了胡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讲经的"格义之法"是融中土思想于佛经教义,般若"六家"之学是佛玄合流,西域名僧鸠摩罗什重译大小品弘性空之学,更体现了胡汉文化交融的具体过程.说明西域与中原自古文化交流十分密切,西域文化思想对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民族文化 佛经传译 格义之法 六家之学 鸠摩罗什
下载PDF
读蒋述卓著《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
3
作者 张节末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0-91,共2页
我国中古文论,大致指汉末建安以迄南朝陈亡这一时期的古典文论。中古时期是一个思想大解放、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汉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正统儒家所倡导的束缚人们思想的礼教纲常之走向反面,这两件事极大地刺激了当时的知识界。一部分知... 我国中古文论,大致指汉末建安以迄南朝陈亡这一时期的古典文论。中古时期是一个思想大解放、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汉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正统儒家所倡导的束缚人们思想的礼教纲常之走向反面,这两件事极大地刺激了当时的知识界。一部分知识分子心中的信仰崩溃了,而另一部分知识分子则明确地意识到有重新树立信仰的必要。于是他们开始对传统思想进行反思,使道家思想由几乎被全然压制、遗忘而上升为文化潮流的主导。他们将儒道两种思想体系作了新的理论组合,结果是产生了以道为主的玄学。作为中国本土文化内部的调整,玄学使儒道重又互相对待。这一态势,为此一时期文化进步的主因。与此同时,另一种外部文化也已经悄悄逼近,那就是佛教。佛教自汉就传入中国,然由于佛经本是梵语,汉人不通,三国时期中西人士就转向大量翻译。一种文化,只有经过语言的转换,才可能为另一种文化所吸收。应该注意到,佛经的转译与玄学的兴盛几乎是同时起步的。由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经传译 佛教思想 中古时期 玄学 入中国 中国本土文化 思想体系 统思想 佛经 信仰
下载PDF
论两晋南北朝时期佛经传译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
作者 张娟 《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9X期269-270,共2页
对于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佛经传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佛经是佛门弟子依法修行的指导思想,经是佛对宇宙的认识,宇指时间,宙指空间。佛经汉译可以称为震撼世界的翻译活动,其译者之多、历时之长、译果之硕,在世界翻译史上是无可... 对于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佛经传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佛经是佛门弟子依法修行的指导思想,经是佛对宇宙的认识,宇指时间,宙指空间。佛经汉译可以称为震撼世界的翻译活动,其译者之多、历时之长、译果之硕,在世界翻译史上是无可比拟的,对中国的哲学、艺术、语言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的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晋南北朝 佛经传译 中国社会
下载PDF
《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序
5
作者 钱仲联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0-70,共1页
瞿昙之学,自炎汉进入震旦,其布教之广,与佛典之传译不可分。桓帝时,安息人安世高,月支人支娄迦谶,先后至中州。安译小乘上座部一系,支译大乘经,特重般若,译学之兴自此昉。两师共译经三十八部、五十五卷,不可谓尠?闳糁Ъ刃?促使王弼、... 瞿昙之学,自炎汉进入震旦,其布教之广,与佛典之传译不可分。桓帝时,安息人安世高,月支人支娄迦谶,先后至中州。安译小乘上座部一系,支译大乘经,特重般若,译学之兴自此昉。两师共译经三十八部、五十五卷,不可谓尠?闳糁Ъ刃?促使王弼、何晏之玄学,融于佛理,转而又使佛言玄学化。而自支道林至谢灵运诸贤,佛玄双运,恢恢乎与道大适,前此所谓“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者,寖寖乎影响及于文学矣。以佛学阐说我国中古文学思潮者,莫先于沈寐叟,其《海日楼集》中,《止庵诗集序》、《与金潜庐太守论诗书》、《渔洋生日诗》等所论皆是也。绩溪胡氏,始以佛经翻译论述中古而还之文学,自是以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经传译 安世高 佛经 上座部 玄学化 支道林 佛学 特重 佛理 佛典翻
下载PDF
《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出版
6
作者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14-14,共1页
由我刊副主编、副教授蒋述卓博士所著《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一书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于1990年9月出版。该书第一次从佛经翻译的进程来考察其与中古文学思潮的关系,探讨了佛典传译对中古文学思潮的嬗变所产生的影响。该书研究角度新... 由我刊副主编、副教授蒋述卓博士所著《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一书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于1990年9月出版。该书第一次从佛经翻译的进程来考察其与中古文学思潮的关系,探讨了佛典传译对中古文学思潮的嬗变所产生的影响。该书研究角度新颖,既把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的关系置于中古时期的文化背景下去宏观审视,同时又从一些细节上作了扎实的考辨与分析,如志怪小说所受汉译佛典中的佛教故事的影响,四声与佛经转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背景 佛经 中古时期 研究角度 中古文学 佛经传译 出版社 思潮 志怪小说 佛典
下载PDF
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僧佑《出三藏记集》 被引量:1
7
作者 路林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16-120,共5页
【正】 属于两大不同体系的印度文化圈和中国文化圈,由于佛教文化的传播而开始了中印文化的广泛接触和交流.佛教经录正是这一交流过程中留下的文化宝藏.一佛教文化产生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大弘佛法... 【正】 属于两大不同体系的印度文化圈和中国文化圈,由于佛教文化的传播而开始了中印文化的广泛接触和交流.佛教经录正是这一交流过程中留下的文化宝藏.一佛教文化产生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大弘佛法,派遣僧人四处传教,印度佛教文化开始扩散到中亚细亚各国.两汉之际,佛教文化传入我国,有记载楚王英'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文化 印度佛教 佛经 播过程 文化 佛经传译 中国佛教 佛教经典 南北朝
下载PDF
历史的批评与理论的批评
8
作者 胡大雷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95-197,共3页
《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是蒋述卓同志三年博士生涯辛勤研究的成果。中古文学是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我国古代诸种文体在此时期或开始萌芽,或日臻成熟,一系列新的文艺思想与新的审美情趣在此时期日渐兴起,蔚为大观。而用佛学... 《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是蒋述卓同志三年博士生涯辛勤研究的成果。中古文学是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我国古代诸种文体在此时期或开始萌芽,或日臻成熟,一系列新的文艺思想与新的审美情趣在此时期日渐兴起,蔚为大观。而用佛学来阐说我国中古文学思潮,就是深入研究其内涵的一种努力。钱仲联先生说:"以佛学阐说我国中古文学思潮者,莫先于沈寐叟,……绩溪胡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文学 佛经传译 志怪小说 佛经 批评 思潮 转变时期 我国古代 文艺思想 双向交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