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山诗与佛经偈颂
1
作者 江莺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1期30-36,共7页
寒山诗深受佛经偈颂诸多启发,如善用佛经譬喻,援用佛典,以文为诗等,这是"寒山体"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作者特殊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赋予了其对世态万象的观察力度和理解深度,这种忧患身世亦影响其诗风之形成。
关键词 寒山诗 佛经偈颂 寒山体
下载PDF
中古汉译佛经偈颂诗学价值述略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尚勇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9-97,共9页
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诗体,中古汉译佛经偈颂的诗学价值有待于我们重新认识和描述。佛经偈颂本皆由歌唱而造就。萧子良的呗赞活动在佛偈歌唱性经由印度向中土的传承过程中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标志了中国佛教音乐发展的新纪元,也标志了佛... 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诗体,中古汉译佛经偈颂的诗学价值有待于我们重新认识和描述。佛经偈颂本皆由歌唱而造就。萧子良的呗赞活动在佛偈歌唱性经由印度向中土的传承过程中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标志了中国佛教音乐发展的新纪元,也标志了佛教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影响的真正开始。中古译偈的体式选择很大程度上接受了中土诗歌文化的影响,这决定了中古译偈所赋有的诗学价值和诗歌史意义。译偈的程式特征,部分表现在汉武帝时代郊庙歌辞的改制及张衡《四愁诗》、陆机《百年歌》的创作中,而在中古僧侣的文学活动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伴随佛教进一步本土化,中国文人与佛教僧侣的交往逐渐密切,他们对佛教偈颂的文体特征也逐渐形成更为深刻的体认。作为中唐诗歌新变中"尚奇"和"尚俗"两派的代表人物,韩愈和元稹、白居易不约而同地部分吸纳了佛教偈颂的文体特征,说明在佛教普及情势下汉译偈颂对丰富中国古代诗歌艺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佛经偈颂 诗学价值 中古诗歌
原文传递
敦煌文学的程式化特征及其来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尚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95-107,共13页
敦煌文学的程式化特征主要体现于歌辞作品当中,同时于一般诗歌和变文等诗体作品中也大量存在。程式的使用在中国汉魏六朝时期的本土诗歌中已经有所表露,但尚未表现为普遍特征,其作品一般篇幅不长,构成也较为简单,这些都与敦煌文学中的... 敦煌文学的程式化特征主要体现于歌辞作品当中,同时于一般诗歌和变文等诗体作品中也大量存在。程式的使用在中国汉魏六朝时期的本土诗歌中已经有所表露,但尚未表现为普遍特征,其作品一般篇幅不长,构成也较为简单,这些都与敦煌文学中的程式表现大相径庭。研究认为:敦煌文学作品与佛教的亲缘关系,敦煌写经中对中古汉译偈颂程式的充分反映,皆表明敦煌文学的程式化特征源于汉译偈颂。从中国文化传统的层面来看,汉译佛经偈颂这一行为,使《诗经》时代的口头诗学传统在经历了中古文学数百年的断层之后,重新在作家书面文学领域获得了部分的继承和发扬,而敦煌俗文学则正是沟通二者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敦煌文学 程式 汉译佛经偈颂
下载PDF
论《文心雕龙》赞体部分的缺失 被引量:1
4
作者 哈磊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1-17,共7页
《文心雕龙》的《颂赞》篇集中讨论了赞体,但是在论述结构上缺失了“选文以定篇”的部分,在论述内容上仅论及史赞、杂赞而缺失了被视为赞体源头的像赞。结合辑佚及史传文献来看,汉魏六朝像赞创作极为繁盛,刘勰回避述及像赞及刘向、曹植... 《文心雕龙》的《颂赞》篇集中讨论了赞体,但是在论述结构上缺失了“选文以定篇”的部分,在论述内容上仅论及史赞、杂赞而缺失了被视为赞体源头的像赞。结合辑佚及史传文献来看,汉魏六朝像赞创作极为繁盛,刘勰回避述及像赞及刘向、曹植、孙绰等赞体大家,应该与两晋之际佛教像赞的兴起有关。由于佛教像赞发源于佛经的史实,与刘勰试图建立的“五经为本”的本土文学起源论直接冲突,因此像赞回避了高僧像赞,并牵及列仙像赞,由此造成了赞体的诸多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赞篇 像赞 佛经偈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