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读《敦煌佛经字词与校勘研究》——兼谈涅槃合文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洪财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0-103,共4页
本文主要是读曾良先生新作《敦煌佛经字词与校勘研究》体会,同时就书中提到的涅槃问题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涅槃的■、■、■写法与写法应分别对待,■、■、■等写法仅是符号代写,■写法可能与大乘经义有关,两者都与"无"字的形... 本文主要是读曾良先生新作《敦煌佛经字词与校勘研究》体会,同时就书中提到的涅槃问题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涅槃的■、■、■写法与写法应分别对待,■、■、■等写法仅是符号代写,■写法可能与大乘经义有关,两者都与"无"字的形义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佛经字词与校勘研究 借鉴启示 涅槃 符号代写 七大
下载PDF
体大思精,系乎实证——《图像与文本——汉唐佛经叙事文学之传播研究》书后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彦明 《钦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96-100,共5页
《图像与文本——汉唐佛经叙事文学之传播研究》是李小荣先生的新作,是书成功运用叙事学、美术学、传播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为佛经叙事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具体而言,其创获主要有三:一为视阈宏阔,融贯中西;二为体系严密,个案精审;... 《图像与文本——汉唐佛经叙事文学之传播研究》是李小荣先生的新作,是书成功运用叙事学、美术学、传播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为佛经叙事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具体而言,其创获主要有三:一为视阈宏阔,融贯中西;二为体系严密,个案精审;三为析理精微,系乎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小荣 图像与文本——汉唐佛经叙事文学之传播研究 评介
下载PDF
国内佛经翻译研究四十年回顾与展望——文献计量学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贇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39-47,共9页
佛经翻译是佛教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古代佛经翻译从印度和中亚语言译入汉语,促进了中国儒释道融合思想体系的形成,而近代以来大量汉语系佛经译为西方语言,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中国知网(CNKI)于1978年至2020... 佛经翻译是佛教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古代佛经翻译从印度和中亚语言译入汉语,促进了中国儒释道融合思想体系的形成,而近代以来大量汉语系佛经译为西方语言,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中国知网(CNKI)于1978年至2020年间所刊载的"佛经翻译"相关研究论文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从文献计量学视角对刊发载体、主要作者、研究机构、基金项目、研究热点、前沿动态进行分析。回顾了佛经翻译研究在主题、机构和前沿方面的基本趋势,并从研究内容、视角、方法归纳不足并展望其前景,旨在为相关领域学者全面了解国内四十年来佛经翻译研究发展提供新视角,更好地服务于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经翻译研究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首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即将举行
4
《辞书研究》 2005年第3期19-19,共1页
首届佛经音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05年9月20日至22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召开,会议主题是有关佛经音义的文献和语言研究,有意参加此次会议者,请于9月1日前提交论文提要,可用电子邮件。
关键词 佛经音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年 会议主题 语言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 学术交流
下载PDF
国内近39年佛经翻译研究述评(1980-2018)
5
作者 王成现 《青年与社会》 2019年第33期266-267,共2页
文章以中国知网1980—2018年外语类期刊中关于佛经翻译研究的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统计和分析,梳理出新时期佛经翻译研究关注的五类焦点问题,指出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展望,旨在为新时期佛经翻译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佛经翻译研究 译论 译家 影响
下载PDF
论汉文佛经通假字对佛经词语研究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真大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7-159,共13页
汉文佛经通假字数量众多,特色鲜明,与佛经词语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佛经词语研究中,掌握、辨识通假字具有多重价值和意义,具体表现为:一是有助于考释词义,正确解读经文;二是为已有研究成果提供新的思路和证据,做出新的解释;三是有助... 汉文佛经通假字数量众多,特色鲜明,与佛经词语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佛经词语研究中,掌握、辨识通假字具有多重价值和意义,具体表现为:一是有助于考释词义,正确解读经文;二是为已有研究成果提供新的思路和证据,做出新的解释;三是有助于辨明佛经文本中因不明通假而产生的臆改,使佛经词语研究建立在可靠文本的基础上;四是有助于破除词语用字的迷障,准确判断词语的产生时代;五是有助于辨明词语书写形式,进而在讨论词典编纂问题时避免误谈词目失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佛经 通假字 佛经词语研究 价值
原文传递
佛教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的晚近力作——读吴海勇《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
7
作者 张煜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佛教与中国文学关系的研究,自清末民初沈曾植先生的<海日楼札丛>、梁启超先生的<佛学研究十八篇>等著作问世以来,贯穿整个20世纪,已成一门备受诸多学殖深厚的学者亲睐的显学.究其原因,佛教作为一种异质文化,自两汉之际传入... 佛教与中国文学关系的研究,自清末民初沈曾植先生的<海日楼札丛>、梁启超先生的<佛学研究十八篇>等著作问世以来,贯穿整个20世纪,已成一门备受诸多学殖深厚的学者亲睐的显学.究其原因,佛教作为一种异质文化,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土,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与我国固有文化冲撞融合,实是西方文明大规模输入我国之前,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一最大事件.而回顾近现代学术史,前辈学者对于佛教与中国文学的研究,又经历了从侧重佛经故事题材影响研究、敦煌俗文学研究到兼而关注文人与佛教的关系、佛教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等等的转变.凡此种种,实与当今盛行的比较文学学科之译介学、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近出版的吴海勇先生的<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以中古汉译佛经为出发点作断代研究,在充分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平行比较与影响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佛经翻译文学、民间文学、叙事分析、佛经翻译理论、影响研究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煌煌巨著,创见良多,可谓该领域近年来一部不可多得的后出转精的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中国文学 关系研究 吴海勇 《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 佛经翻译文学
原文传递
宋代译本《菩提行经》初探
8
作者 索南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0年第3期81-89,194,共10页
《菩提行经》是我国北宋时期迦湿弥罗译师天息灾奉宋太宗赵光义之诏翻译的一部大乘佛教典籍,藏传佛教界一般称其为《入菩萨行论》。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部文献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并对这部论典的品章结构、内容特征、翻译特... 《菩提行经》是我国北宋时期迦湿弥罗译师天息灾奉宋太宗赵光义之诏翻译的一部大乘佛教典籍,藏传佛教界一般称其为《入菩萨行论》。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部文献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并对这部论典的品章结构、内容特征、翻译特色及译经题跋等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敦煌藏文译本和藏文传世译本,对其进行了对勘,认为这部译本对汉藏佛经文献比较研究和现存《入菩萨行论》梵文原本形成史的研究所具有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大正藏 《菩提行经》《入菩萨行论》 汉藏佛经对勘研究
下载PDF
《西夏语译〈真实名经〉释文研究》读后 被引量:2
9
作者 聂鸿音 《书品》 2007年第3期54-60,共7页
进入2l世纪以来,沉寂多年的西夏佛经研究重新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新时期的研究继承了前辈学者的优良传统,但其目的已不再限于通过译文对勘来“识字”,而是借鉴了考据学的基本方法,努力通过语言学和文献学的综合研究来展示西夏人翻... 进入2l世纪以来,沉寂多年的西夏佛经研究重新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新时期的研究继承了前辈学者的优良传统,但其目的已不再限于通过译文对勘来“识字”,而是借鉴了考据学的基本方法,努力通过语言学和文献学的综合研究来展示西夏人翻译佛经时的思考方式。在近年这个领域里出现的一批专著和论文中,林英津博士的新著《西夏语译(真实名经)释文研究》是值得一读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文 真实 佛经研究 西夏语 学术界 考据学 文献学 语言学
原文传递
《大藏经总目提要》之《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作者辨正——兼论隋朝彦琮、唐朝彦琮、唐朝彦惊 被引量:4
10
作者 钟书林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3-162,共10页
佛经研究专家陈士强先生集数十年之功,撰成鸿著《大藏经总目提要》,嘉惠学林,厥功甚伟。其学殖之渊深,毅力之坚韧,均值得笔者学习。然智者千虑,不免一失。笔者因整理敦煌文献之故,细读陈先生之鸿著篇什,偶有所疑,今谨献之以祈... 佛经研究专家陈士强先生集数十年之功,撰成鸿著《大藏经总目提要》,嘉惠学林,厥功甚伟。其学殖之渊深,毅力之坚韧,均值得笔者学习。然智者千虑,不免一失。笔者因整理敦煌文献之故,细读陈先生之鸿著篇什,偶有所疑,今谨献之以祈教于陈先生等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目提要 大藏经 唐朝 隋朝 辨正 作者 护法 佛经研究
下载PDF
“音义”、“佛典音义”和《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
11
作者 虞萬里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10年第1期387-396,共10页
三部《一切经音义》是一座丰富的语言矿藏,有写本、藏刻本、校刻本、排印本、影印本等数十种,共一百三十五卷,字数约近二百万,所释单字复词三万多条,篇幅之大,收词之多,用途之广,为存世唐代文献所少有,超过唐宋所有音义事和字韵事,在中... 三部《一切经音义》是一座丰富的语言矿藏,有写本、藏刻本、校刻本、排印本、影印本等数十种,共一百三十五卷,字数约近二百万,所释单字复词三万多条,篇幅之大,收词之多,用途之广,为存世唐代文献所少有,超过唐宋所有音义事和字韵事,在中国字典、词典和韵书发展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的《绪论》是研究这部专书的必不可少的导论,而整理者校注的上万条校记则是辛动核对各种写本、藏本、刻本数万次的硕果,代表了当今国内外佛经音义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 佛经音义研究 得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