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1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potensive Effects of an Aqueous Extract of Bambusa vulgaris (Poaceae) Leaves in Rabbit Oryctolagus cuniculus
1
作者 Appy Simone Abé Kouao Augustin Amonkan +5 位作者 Kacou Jules Marius Djétouan Koffi Joseph N’guessan N’dah Etchien Christelle Ekra Kesse Philippe N’da Koffi Bruno Koko Akoua Jeanne Kanga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3年第8期51-59,共9页
Plant of Bambusa vulgaris is used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practi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many pathologies including hypertension. The effect of the aqueous extract of the leaves of Bambusa vulgaris on blood pressure w... Plant of Bambusa vulgaris is used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practi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many pathologies including hypertension. The effect of the aqueous extract of the leaves of Bambusa vulgaris on blood pressure was evaluated in normotensive male rabbits. Blood pressure was measured by the invasive method. Thus, aqueous extract of Bambusa vulgaris leaves had been injected intravenously at doses ranging from 1 mg/kg to 30 mg/kg in rabbits anesthetized with thiopental. The effects of this extract on blood pressure were also evaluated in rabbits having previously received different doses of atropine. The aqueous extract of Bambusa vulgaris leaves induced a dose-dependent hypotension which is not canceled in the presence of atropine.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the extract has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effect which may be mediated by muscarinic-type cholinergic recep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mbusa vulgaris Aqueous Extract Hypotensive Effects Oryctolagus cuniculus Rabbits ATROPINE
下载PDF
简述紫砂壶《佛肚竹》的意蕴及内涵
2
作者 蒋亚平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11期153-153,共1页
《佛肚竹》在创作过程中,格外注重它的形、神、气、态等特点,在塑造形体的同时,也注重把它的外观特点表现出来,传达出艺人的思想特点。在国人心中,竹子是有着丰富寓意的,它象征着很多美德,比如说自强不息、淡泊名利、弯而不折、顽强拼... 《佛肚竹》在创作过程中,格外注重它的形、神、气、态等特点,在塑造形体的同时,也注重把它的外观特点表现出来,传达出艺人的思想特点。在国人心中,竹子是有着丰富寓意的,它象征着很多美德,比如说自强不息、淡泊名利、弯而不折、顽强拼搏等特点,它生动形象地将竹的优点表达出来,使紫砂艺术文化内涵得到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肚竹 自然形态 造型
下载PDF
鳡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研究进展
3
作者 沈志刚 管赫赫 +3 位作者 丁运敏 何焱 高泽霞 樊启学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8-1266,共9页
鳡(Elopichthys bambusa)是大型凶猛肉食性鱼类,在大型水体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近年来,由于种质退化、亲本数量锐减、养殖规模衰减、池塘规模化繁育技术不成熟等综合因素,导致其产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已无... 鳡(Elopichthys bambusa)是大型凶猛肉食性鱼类,在大型水体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近年来,由于种质退化、亲本数量锐减、养殖规模衰减、池塘规模化繁育技术不成熟等综合因素,导致其产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鳡亲本培育、亲本产后护理、规模化催产、驯食人工配合饲料、优良种质培育等领域仍然存在不成熟不完善之处,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建立完善的鳡繁育技术体系对推动鳡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近20年来,鳡人工繁殖技术取得突破,苗种培育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驯食人工配合饲料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给鳡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保障。文章系统总结了鳡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的研究进展,指出繁育环节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亲本培育与产后护理、驯食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开展大量研究。文章进一步提出对应建议或对策,以期为鳡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也为其他大型肉食性鱼类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繁殖 催产 苗种培育 肉食性鱼类 驯食
下载PDF
小佛肚竹出笋及竹笋-幼竹高生长规律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双林 杨清平 汤定钦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7-650,共4页
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多用于盆景制作和园林绿化。研究结果表明:小佛肚竹出笋能力强,无大小年之分,笋期7.10月,达116d,8月上旬至9月上旬的盛期出笋数占总出笋数的70%以上,而末期历时占笋期的44.8%;竹笋.幼竹高生长时... 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多用于盆景制作和园林绿化。研究结果表明:小佛肚竹出笋能力强,无大小年之分,笋期7.10月,达116d,8月上旬至9月上旬的盛期出笋数占总出笋数的70%以上,而末期历时占笋期的44.8%;竹笋.幼竹高生长时序变化呈“慢一快一慢”的节律,以历时20d,平均生长量2.60cm·d^-1的高生长盛期最快,阶段高生长量占新竹高度的65.4%;各出笋期的竹笋.幼竹高生长期无显著差异,平均高生长期为62d,明显少于其他中大型丛生竹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佛肚竹 出笋期 幼竹 高生长
下载PDF
主要环境因素对小佛肚竹出笋、成竹和畸形秆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双林 杨清平 郭子武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在田间和温室控制条件下,调查温度、水分和光照对小佛肚竹出笋、成竹和畸形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出笋长竹的温度下,温度对丛出笋数、丛新竹数、新竹畸形秆率无影响,始出笋时间随温度的增高而提前,出笋期相对延长。水分对始出笋... 在田间和温室控制条件下,调查温度、水分和光照对小佛肚竹出笋、成竹和畸形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出笋长竹的温度下,温度对丛出笋数、丛新竹数、新竹畸形秆率无影响,始出笋时间随温度的增高而提前,出笋期相对延长。水分对始出笋时间和出笋期有明显影响,丛出笋数、丛新竹数随水分供应间隔期缩短而递增,新竹畸形秆率随水分供应间隔期缩短而明显下降。始出笋时间、丛出笋数、丛新竹数、新竹畸形秆率随光照强度增大而提前或提高,而光照对出笋期无明显影响。研究说明水分、光照是影响小佛肚竹出笋成竹和畸形秆率的主要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肚竹 环境因素 出笋 成竹 畸形秆率
下载PDF
竹龄和竹秆纵向部位对簕竹材性及纤维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闫实 杨正勇 +4 位作者 周晓剑 陈新义 杨杰芳 贺磊 黄慧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1-869,共9页
【目的】研究竹龄及竹秆纵向部位对簕竹Bambusa blumeana材性及纤维性能的影响,为簕竹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通过范式洗涤法、纤维离析与显微观察、碱煮法对竹龄(1、2、3、4 a)和竹秆纵向部位(基部、中部、梢部)的簕... 【目的】研究竹龄及竹秆纵向部位对簕竹Bambusa blumeana材性及纤维性能的影响,为簕竹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通过范式洗涤法、纤维离析与显微观察、碱煮法对竹龄(1、2、3、4 a)和竹秆纵向部位(基部、中部、梢部)的簕竹密度、纤维形态、化学组分、力学性能、纤维束拉伸性能进行性能分析。【结果】随竹龄的增长,簕竹的气干密度、全干密度、木质素质量分数、拉伸强度、顺纹抗剪强度随之增大,纤维素质量分数逐渐降低。竹龄为2、3、4 a的簕竹,其竹秆不同纵向部位的平均长度差异极显著(P<0.01)。簕竹的纤维形态受竹秆纵向部位的影响较为明显。簕竹竹秆纵向部位基部至梢部,气干密度、全干密度、木质素质量分数、抗弯强度、顺纹抗剪强度及纤维束拉伸强度和模量均增大,纤维素质量分数逐渐降低。竹龄和竹秆纵向部位对半纤维质量分数、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簕竹纤维性能优良,在纤维化开发利用方面具有较大潜力。簕竹不同竹龄及竹秆纵向部位性能差异显著,其中竹龄为3和4 a的簕材可作为加工开发的优先选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簕竹 竹龄 纵向部位 力学性能 纤维束
下载PDF
刺竹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田华宇 刘焕 +3 位作者 王国睿 郝海彦 王天赐 张文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9-436,共8页
【目的】为充分利用刺竹Bambusa sinospinosa材,提高其利用率,进一步探究刺竹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及使用领域,以达到提升其附加值的目的。【方法】以刺竹炭为原料,使用水蒸气活化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究温度、时间、水蒸气量对刺竹活性炭... 【目的】为充分利用刺竹Bambusa sinospinosa材,提高其利用率,进一步探究刺竹活性炭的生产工艺及使用领域,以达到提升其附加值的目的。【方法】以刺竹炭为原料,使用水蒸气活化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究温度、时间、水蒸气量对刺竹活性炭的得率及吸附性能的影响。使用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刺竹活性炭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①刺竹活性炭的最优活化工艺为:活化温度875℃、活化时间2.0 h、水蒸气量0.50 L·h^(−1)。在该工艺下制备的刺竹活性炭得率为29.07%,强度达97.68%,碘吸附值为1235.03 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76 mg·g^(−1),吸附性能较好。②红外吸收光谱表明:经活化之后峰值在3130、3010、1670 cm^(−1)等处变弱,876、809、747 cm^(−1)处吸收峰消失,但主要峰依然存在;XRD分析表明:活性炭中含有石墨α轴结构;经比表面积测试和电镜观察,最优工艺活化后的刺竹活性炭孔隙发达,孔容、孔径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总孔容为0.489 cm^(3)·g^(−1),微孔容为0.388 cm^(3)·g^(−1),平均孔径为23.378 nm,BET比表面积为837.005 m^(2)·g^(−1)。【结论】使用最优活化工艺所制备的刺竹活性炭具有较好的性能,可用于吸附、除污等不同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竹 活性炭 水蒸气活化 吸附性能 活化工艺
下载PDF
基于“病-药-量”探讨现代竹沥的应用规律及潜在新方 被引量:1
8
作者 曾展 骆宾妃 +4 位作者 张华 李雯婷 周子豪 董佳威 陈晓凡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0-244,I0003,共6页
目的通过从含竹沥的处方中挖掘竹沥中医用药规律,为竹沥现代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收集含竹沥的处方,运用Excel(Microsoft Office 2019)建立基础数据库,采用IBM SPSS Modeler... 目的通过从含竹沥的处方中挖掘竹沥中医用药规律,为竹沥现代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收集含竹沥的处方,运用Excel(Microsoft Office 2019)建立基础数据库,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4.0对竹沥配伍用药、治疗病症及临床用量进行频数统计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收集含竹沥处方共145首,含竹沥处方主治病症共40种,高频病证(≥3次)主要为“中风”“癫痫”等。高频药物(频次≥20次)共20味,使用频次较高的有半夏、天南星、甘草等,药物功效以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竹沥配伍药材药性主要为寒、温,药味主要以苦、甘居多,主要归肺、肝、心、胃经。竹沥的使用量以30 mL为主,但在中风病可用到150 mL,癫痫病可用到100~500 mL。研究对中风病和癫痫病分别预测出两个含竹沥的潜在新方。结论在中风病证应用中,竹沥偏向清热化痰功效;在癫痫病症应用中,竹沥偏向化痰开窍的功效,充分体现了竹沥在不同病证中的独特功效和优势。在竹沥用法用量上,推荐30 mL冲服或另服,若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可以考虑150 mL同其他药材煎煮后服用。该研究对竹沥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一定意义,为临床新组方配伍及用量使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沥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中药 临床处方
下载PDF
人工促进栽培措施对小佛肚竹秆形变异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双林 杨清平 郭子武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21,共4页
The influence of cultivation measures,such as adjustment of bamboo strand structure,sun bathing of the bamboo shots and top-pruning on shoot,on culm morphology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 ... The influence of cultivation measures,such as adjustment of bamboo strand structure,sun bathing of the bamboo shots and top-pruning on shoot,on culm morphology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 individual numbers per clump was negative correlated with malformation rate of culm,the optimal individual numbers per clump was 4-5.From high malformation rate of new bamboo with different shooting period to low malformation rate,there appeared in turn earlier shooting,middle shooting and latter shooting.Some measures such as removal of weak and small shoot and normal culm shoot increased malformation numbers,malformation rate and ground diameter of new bamboo by 39.2%,118.3% and 151.9% respectively.Sun bathing of the bamboo shots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shoot,bamboo emerging,malformation and malformation rate by 17.6%,35.4%,79.8%,33.0% respectively.Top-pruning on time was nega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shoot,bamboo emerging and malformation rate,and the optimal height of top-pruning is 10-1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肚竹 丛立竹数 留笋长竹 晒目 竹笋截顶
下载PDF
Geographic variation and provenance selection for bamboo wood properties in Bambusa chungii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秀艳 傅懋毅 +1 位作者 谢锦忠 李正才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A3期261-267,287,共9页
Using 3-year-old culms of 8 provenances of Bambusa chungii from Guangdong, Guangxi and Hainan Provinces, the indexes of wood properties, such as fiber dimension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Using 3-year-old culms of 8 provenances of Bambusa chungii from Guangdong, Guangxi and Hainan Provinces, the indexes of wood properties, such as fiber dimension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by the methods of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o reveal the geographic genetic variation situ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fiber length, fibrin and 1% NaOH extraction contents of B. chungii from 8 provenances; moreover, the fiber length and fiber length/width ratio had a decreasing change pattern with geographic variation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in altitude (from high to low in elevation). The heritabilities for fibrin, fiber length, 1% NaOH extractive, lignin and fiber length/width ratio were 0.7, 0.84, 0.54, 0.38 and 0.13, respectively.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1% NaOH extraction, benzo-alcohol extraction contents and bamboo culm yield, wherea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ibrin contents and bamboo wood yield. Besides, a close correlation was detected between fiber dimensions indices and bamboo growth or bamboo wood yield. Finally, three provenances with high qualities and culm yield, i.e. Huaiji, Xinyi and Guilin, were selected as superior sources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mbusa chungii bamboo wood property pulp-bamboo geographic variation provenance selection
下载PDF
小佛肚竹秆形变异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学军 陈荣 +1 位作者 吴令上 汤定钦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22,共5页
小佛肚竹以特形秆作为观赏性状的重要观赏竹之一,但在自然选择条件下,数量少且变异不稳定。通过正交实验的设计方法,讨论了小佛肚竹在不同的密度、光照、外源激素的条件下,其秆型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通过人工调控可以改变秆型变异率,... 小佛肚竹以特形秆作为观赏性状的重要观赏竹之一,但在自然选择条件下,数量少且变异不稳定。通过正交实验的设计方法,讨论了小佛肚竹在不同的密度、光照、外源激素的条件下,其秆型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通过人工调控可以改变秆型变异率,在30%遮阴条件下,小佛肚竹的秆形变异比例最高,达80.0%;密度模式为45 cm×45 cm时,小佛肚竹的秆形变异比例最高,达93.3%;外源激素GA3处理,小佛肚竹的秆形变异比例最高,达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肚竹 秆形变异 外源激素
下载PDF
青皮竹花形态结构与雌、雄配子的发育研究
12
作者 闫瀛丹 周丽 王曙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8,共9页
[目的]揭示青皮竹自然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花器官的形态及其雌、雄配子体的解剖结构特征。[方法]采用形态解剖及石蜡制片的方法对青皮竹花器官的各部分外观形态特征以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与描述。[结果]青皮竹小穗为无限花... [目的]揭示青皮竹自然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花器官的形态及其雌、雄配子体的解剖结构特征。[方法]采用形态解剖及石蜡制片的方法对青皮竹花器官的各部分外观形态特征以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与描述。[结果]青皮竹小穗为无限花序,下部的小花先发育,但因小穗基部具有潜伏芽,因此又具有有限花序的特征。每个小穗约有8~10朵小花,顶端小花不育,小穗基部含有2~3枚黄棕色苞片。每朵小花均有内、外稃各1枚,浆片3枚,雄蕊6枚,雌蕊1枚。雌雄异熟,异花授粉。子房呈花瓶状,下部光滑不具棱,上部有绒毛。子房1室,侧膜胎座,倒生胚珠,双珠被。短花柱长柱头,花柱具绒毛,三分枝羽状柱头。花药呈黄色,4药室。未成熟的花药的花药壁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为腺质型,花药成熟后绒毡层退化,仅剩表皮和纤维层。花粉成熟后2或3核花粉粒,花药壁纵裂散粉。[结论]青皮竹花器官形态与解剖结构发育正常,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出现多种败育情况,可能是青皮竹结实率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皮竹 雄蕊 雌蕊 败育
下载PDF
佛肚竹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龚燕飞 陈建华 吴耀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9-122,共4页
采用浸提法对佛肚竹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最佳提取条件为以70%乙醇为溶剂,1∶15的液料比,70℃下浸提90 min。实验还研究了测... 采用浸提法对佛肚竹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最佳提取条件为以70%乙醇为溶剂,1∶15的液料比,70℃下浸提90 min。实验还研究了测量黄酮类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肚竹 黄酮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小佛肚竹和螺节竹总RNA的提取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明兵 汤定钦 《竹子研究汇刊》 2004年第3期7-10,共4页
首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小佛肚竹 (Bambusa ventricosa)和螺节竹 (Pleioblastus gramineus)等竹类植物总 RNA提取方法。用该方法提取叶片和笋尖的总 RNA具有正常的光谱吸收 ,OD2 60 /OD2 80 比值为 1.96~ 2 .0 ,OD2 60 / OD2 3 0 比值为 ... 首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小佛肚竹 (Bambusa ventricosa)和螺节竹 (Pleioblastus gramineus)等竹类植物总 RNA提取方法。用该方法提取叶片和笋尖的总 RNA具有正常的光谱吸收 ,OD2 60 /OD2 80 比值为 1.96~ 2 .0 ,OD2 60 / OD2 3 0 比值为 2 .96~ 4 .11;琼脂糖电泳后 ,2 8SRNA的亮度基本为18SRNA的亮度的 2倍 ;这说明提取的 RNA很完整 ,未降解 ,质量高。同时该方法操作简便、无DNA污染 ,且产率高 ;提取的 RNA可用于 RT- PCR、Northern杂交、c DNA文库的构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肚竹 螺节竹 RNA 提取 核糖核酸 变异
下载PDF
珠江干流长洲水利枢纽蓄水后珠江鳡鱼(Elopichthys bambusa)早期资源现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跃飞 李新辉 +2 位作者 杨计平 李捷 帅方敏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7-924,共8页
长洲水利枢纽是珠江干流最下游一级的梯级水坝,其正常蓄水后必然改变下游的水文环境特征,也必将对下游的鳡鱼产卵场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解长洲水利枢纽蓄水后珠江鱤鱼(Elopichthys bambusa)的资源现状,2008 2013年在珠江肇庆江段... 长洲水利枢纽是珠江干流最下游一级的梯级水坝,其正常蓄水后必然改变下游的水文环境特征,也必将对下游的鳡鱼产卵场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解长洲水利枢纽蓄水后珠江鱤鱼(Elopichthys bambusa)的资源现状,2008 2013年在珠江肇庆江段设立固定采样点,通过定量弶网对鳡鱼早期补充群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珠江鳡鱼苗主要出现在4月中旬至8月上旬,多年平均持续时间为97±21 d,盛期在5 7月,鳡鱼苗占鱼苗早期补充群体总量的0.46%±0.21%.鳡鱼苗的出现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每年伴随洪峰有3-5次苗汛出现,苗汛次数与洪峰次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苗汛峰值大小与径流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鳡鱼苗多年平均资源量为16.89×10^8±9.16×10^8尾,繁殖群体总量约为52.8 t.研究表明:长洲水利枢纽蓄水后鳡鱼早期资源量呈下降趋势,但珠江禁渔缓解了长洲水利枢纽建设对珠江鳡鱼资源的影响.基于以上结果,为长洲水利枢纽蓄水后珠江鳡鱼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苗 早期补充群体 长洲水利枢纽 珠江
下载PDF
小佛肚竹cDNA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明兵 王晓飞 汤定钦 《竹子研究汇刊》 2005年第3期5-8,共4页
以同一丛小佛肚竹新萌生的正常杆笋尖和畸形杆笋尖为材料,分别提取总RNA,经纯化成mRNA后,合成cDNA双链,以Uni-ZAPXRvector为载体,构建了两个cDNA文库。正常杆笋和畸形杆笋cDNA文库的滴度分别为7.4×109pfu·mL-1和8.7×109p... 以同一丛小佛肚竹新萌生的正常杆笋尖和畸形杆笋尖为材料,分别提取总RNA,经纯化成mRNA后,合成cDNA双链,以Uni-ZAPXRvector为载体,构建了两个cDNA文库。正常杆笋和畸形杆笋cDNA文库的滴度分别为7.4×109pfu·mL-1和8.7×109pfu·mL-1,含插入片段的频率均达到是99%以上,插入片段的大小均在500~3000bp。这两个cDNA文库的成功构建为探究小佛肚竹秆形变异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肚竹 秆形变异 CDNA文库 佛肚竹 构建 VECTOR 总RNA mRNA 分子机理 畸形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与代谢组料慈竹的耐盐机制分析
17
作者 杜娟 陈咸吉 +6 位作者 王哲 聂现辉 陈彦超 艾文胜 孟勇 汪启明 彭国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1,共7页
选取盐处理组(1.0%NaCl溶液浇灌)和对照组(用井水浇灌)料慈竹的成熟叶片进行转录组与代谢组分析,分析料慈竹在转录水平与次生代谢物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共检测到差异基因487个,其中上调基因257个,下调基因230个;G... 选取盐处理组(1.0%NaCl溶液浇灌)和对照组(用井水浇灌)料慈竹的成熟叶片进行转录组与代谢组分析,分析料慈竹在转录水平与次生代谢物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共检测到差异基因487个,其中上调基因257个,下调基因230个;GO功能分析基因差异表达(DEGs)结果显示,在盐胁迫下叶片中DNA出现损伤,甲基转移酶复合物富集最多;DEGs的KEGG富集分析发现,料慈竹的糖类、氨基酸类代谢相关途径富集种类较多,次生代谢产物途径富集数量最多;盐处理后差异表达的次生代谢物共有225种,上调的有77种,下调的有148种,其中差异表达显著上调的次生代谢产物1种(log_(2)(FC)≥1),为葫芦巴碱,下调的有20种(log_(2)(FC)≤-1),主要为酚酸类及黄酮类化合物;料慈竹在长时间的盐胁迫下依靠自身的甲基化复合物相关基因调控稳定了基因的表达,但盐胁迫仍然导致DNA受到损伤;通过初生代谢能力的提高及下游苯丙素类生物合成途径的减少,料慈竹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葫芦巴碱等渗透压调节物质含量提高,维持了渗透压,保证在盐胁迫下的生理活性,提高了在含盐环境中的生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料慈竹 盐胁迫 代谢组 转录组 苯丙素类生物合成 基因差异表达
下载PDF
小佛肚竹竹丛结构对新竹秆形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双林 杨清平 郭子武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竹丛结构状况直接影响着竹子的生长环境。通过丛初植立竹数、立竹空间分布和丛立竹数等对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秆形变异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竹畸形秆率随丛初植立竹数和栽植后年份的增加而降低,丛初植立竹数以2~3株为... 竹丛结构状况直接影响着竹子的生长环境。通过丛初植立竹数、立竹空间分布和丛立竹数等对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秆形变异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竹畸形秆率随丛初植立竹数和栽植后年份的增加而降低,丛初植立竹数以2~3株为宜;出笋后的丛立竹数与竹丛外围、内围新竹数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与新竹畸形率呈负相关;竹丛畸形秆新竹数随丛立竹数(出笋前)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丛立竹数与新竹畸形率呈负相关,人工栽培的丛立竹数应控制于4~6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佛肚竹 丛初植立竹数 丛立竹数 秆形变异
下载PDF
小佛肚竹抽枝长叶与竹叶凋落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双林 杨清平 郭子武 《竹子研究汇刊》 2007年第2期30-33,共4页
通过对观赏竹种小佛肚竹抽枝长叶和竹叶凋落规律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8月中旬前出笋新竹当年完成抽枝,平均抽枝持续期25d,以后出笋新竹至翌年4月下旬完成抽枝,抽枝持续期12~171d。各出笋时期的新竹从竹笋出土至始抽枝的时间差异... 通过对观赏竹种小佛肚竹抽枝长叶和竹叶凋落规律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8月中旬前出笋新竹当年完成抽枝,平均抽枝持续期25d,以后出笋新竹至翌年4月下旬完成抽枝,抽枝持续期12~171d。各出笋时期的新竹从竹笋出土至始抽枝的时间差异明显。8月下旬前、8月下旬~9月上旬、9月上旬后出笋新竹,抽枝持续期在时间阶段间差异显著,而时间阶段内差异不显著;8月中旬前出笋新竹当年完成长叶,其后出笋新竹至翌年5月上旬完成长叶,各时期出笋新竹长叶持续期无显著差异,平均12d;抽枝长叶期23~182d,总体呈迟出竹笋抽枝长叶期短的规律;不同季节间竹叶凋落量差异显著,以10~12月份最多,4~6月份最少,新叶抽发量以4~6月份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肚竹 抽枝 长叶 凋落
下载PDF
佛肚竹枯萎病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漳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0,共4页
佛肚竹枯萎病病原鉴定为:有性阶段为鲜红丛赤壳菌NectriaditissimaTul ,无性阶段为半裸镰孢霉FusariumsemitectumBerk &Rav 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在佛肚竹遭受冻害后,借风雨传播,从竹秆基竹节伤口侵入 病害于2月下旬至3月初开... 佛肚竹枯萎病病原鉴定为:有性阶段为鲜红丛赤壳菌NectriaditissimaTul ,无性阶段为半裸镰孢霉FusariumsemitectumBerk &Rav 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在佛肚竹遭受冻害后,借风雨传播,从竹秆基竹节伤口侵入 病害于2月下旬至3月初开始发病,3月上旬~4月中旬霉雨季节为发病高峰期,5月中下旬停止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肚竹 枯萎病 发病规律 防治 病原 冻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