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族早期民间信仰的形成及佛苯融通和适应——五、六世纪宕昌的家藏苯教古藏文写本 被引量:11
1
作者 洲塔 韩雪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48,共7页
苯教是青藏高原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也是藏族文化的源泉;苯教文献是古代藏族人民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的辉煌篇章。甘肃宕昌藏族家藏苯教文献,是研究和认识藏族及其文明的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尤其是研究7—9世纪甚至5—6世纪以前藏人... 苯教是青藏高原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也是藏族文化的源泉;苯教文献是古代藏族人民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的辉煌篇章。甘肃宕昌藏族家藏苯教文献,是研究和认识藏族及其文明的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尤其是研究7—9世纪甚至5—6世纪以前藏人的思想、哲学、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的弥足珍贵的资料,是开掘苯教文化、承续藏族远古文明薪火的重要文本。本文对宕昌家藏苯教写本文书考察和收集进行综合述评,并对苯教渊源考述、佛苯融通及苯教文化的适应谈了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宕昌 教古藏文写本 教文化 佛苯融通
下载PDF
走出“佛苯之争”的迷思——论第二次金川战役前金川地区苯教与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徐法言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1-175,共5页
第二次金川战役后,清廷在金川地区实施了"废苯兴黄"的宗教政策,以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取代在金川地区居统治地位的苯教。或许是受到历史上"佛苯之争"以及清廷与藏传佛教格鲁派结盟传统的影响,研究者大都将黄、苯... 第二次金川战役后,清廷在金川地区实施了"废苯兴黄"的宗教政策,以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取代在金川地区居统治地位的苯教。或许是受到历史上"佛苯之争"以及清廷与藏传佛教格鲁派结盟传统的影响,研究者大都将黄、苯二者放在竞争与敌对的格局中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考察。事实上,战前格鲁派与金川地区苯教已有频繁的交流,两者间的对立可能并非想象中那么严重,甚而有相互影响乃至和谐融洽的一面。因而有必要就第二次金川战役前格鲁派与苯教的关系作进一步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鲁派 兴黄 佛苯之争
下载PDF
宗教和谐视角中的西藏佛苯关系浅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和晓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6,共6页
社会和谐之心源于各民族宗教的本质层面。通常话语中的佛苯之争,在宗教和谐视角中是不同生态系统中的人类智慧体系的相互借鉴和吸纳,以自我提升和扩容,显示了它们各自在自身义理之下统括宇宙生命的气度和魄力;也是藏民族以完好的原型心... 社会和谐之心源于各民族宗教的本质层面。通常话语中的佛苯之争,在宗教和谐视角中是不同生态系统中的人类智慧体系的相互借鉴和吸纳,以自我提升和扩容,显示了它们各自在自身义理之下统括宇宙生命的气度和魄力;也是藏民族以完好的原型心灵,无障碍地沟通接纳外来佛教神佛和本土神灵,将其有序编码并持续传承的过程。西藏佛苯关系是宗教和谐内质作用的典范,对世界范围内所有宗教传统及相互间关系的重新阐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和谐 藏传 佛苯关系
下载PDF
吐蕃佛苯之争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文萍 罗央 《西藏艺术研究》 2014年第4期85-90,共6页
赤德祖赞时期的佛苯之争吐蕃王朝建立之初,松赞干布通过一系列政治制度的建设大大加强了赞普地位和王权的有效统治,初步建立起以赞普王权为核心的吐蕃政权结构。并且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下,引进佛教,兴修寺庙,使佛教这一外来文化初... 赤德祖赞时期的佛苯之争吐蕃王朝建立之初,松赞干布通过一系列政治制度的建设大大加强了赞普地位和王权的有效统治,初步建立起以赞普王权为核心的吐蕃政权结构。并且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下,引进佛教,兴修寺庙,使佛教这一外来文化初现于吐蕃社会。对于外来事物人们最初的反应总是抵触与拒绝的。吐蕃也不例外,然而鉴于松赞干布的威望与权势,贵族大臣们对佛教的抵制尚处在敢怒不敢言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苯之争 赞普 赤德祖赞 有效统治 寂护 泥婆罗 达扎路恭 教信仰 土观宗派源流
下载PDF
白龙江流域藏区佛苯信仰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傅千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79-85,共7页
白龙江流域藏区民间宗教活动中,有关藏传佛教和苯教信仰方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佛教主要以寺院为中心,有活佛、僧人、佛经为一体的信仰,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社会性;苯教活动相对分散,最大也是以部落或村子为单位的宗教活动,没... 白龙江流域藏区民间宗教活动中,有关藏传佛教和苯教信仰方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佛教主要以寺院为中心,有活佛、僧人、佛经为一体的信仰,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社会性;苯教活动相对分散,最大也是以部落或村子为单位的宗教活动,没有大规模的社会性的宗教活动,除个别地方外,大部分地方没有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两者在信仰形式上有明显的区别,也具有不同的目的和意义。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以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对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以及藏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流域 藏族 佛苯信仰 不同形式
下载PDF
论佛苯之争及其对西藏社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徐东明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31-38,155,共8页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诸部,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军事联盟政权,吐蕃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时,佛教也从中原、印度、中亚等地传入吐蕃。佛教作为一种新的外来文化,经过吐蕃王朝六位赞普的大力推行和传播,在与苯教经过长期的...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诸部,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军事联盟政权,吐蕃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时,佛教也从中原、印度、中亚等地传入吐蕃。佛教作为一种新的外来文化,经过吐蕃王朝六位赞普的大力推行和传播,在与苯教经过长期的对抗、较量、冲突和融合之后,最终战胜了苯教,成为吐蕃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佛教在吐蕃的传播和发展,深刻地改变了西藏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对西藏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苯之争 藏传 吐蕃社会 影响
下载PDF
再论西藏“佛苯之争”
7
作者 沈祯云 《青藏高原论坛》 2015年第3期26-36,共11页
"佛苯之争"是藏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后世学者或持"王权支持说",或持"适应性调整说",以探究佛教在此次斗争中获胜的究底。然而,"佛苯之争"作为宗教之间的竞争,关键是要从各自的宗教教... "佛苯之争"是藏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后世学者或持"王权支持说",或持"适应性调整说",以探究佛教在此次斗争中获胜的究底。然而,"佛苯之争"作为宗教之间的竞争,关键是要从各自的宗教教义,即各自提供的宗教产品在满足社会需求效用上的差异来考察决定它们胜败的关键,正是藏传佛教所具有的苯教不可比拟的效用优势,决定了这次斗争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苯之争 宗教产品 效用
下载PDF
论佛苯斗争中的“佛”——以唐代传入吐蕃的汉、印佛教为例
8
作者 万么项杰 《青藏高原论坛》 2018年第1期75-80,共6页
藏传佛教传入吐蕃的过程中,曾多次与土著宗教苯教发生摩擦,而且当时与苯教对阵的是印度佛教,这是学界公认的一个定论。但是,笔者通过大量的藏汉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对"佛苯斗争"之前传入吐蕃的汉、印佛教进行对比研究时,发现当... 藏传佛教传入吐蕃的过程中,曾多次与土著宗教苯教发生摩擦,而且当时与苯教对阵的是印度佛教,这是学界公认的一个定论。但是,笔者通过大量的藏汉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对"佛苯斗争"之前传入吐蕃的汉、印佛教进行对比研究时,发现当时传入吐蕃的汉、印佛教中,汉传佛教才是吐蕃的主流佛教,其传播势力远大于印度佛教。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佛苯斗争中的"佛"不是印度佛教,而是汉传佛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苯斗争 汉、印
下载PDF
佛苯文化视域下牛的象征意义之变迁
9
作者 昂青才让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0年第3期102-115,共14页
在早期苯教的世界观中,牛因代表神、祖先和创世主而被视为神圣的象征符号。与此相对,在佛教的教义中不仅不承认存在创世主这一观念,依据六道轮回的思想,牛反被归为恶道——畜生道之中。佛教传入藏地后,经过了与苯教长期斗争的历程,最终... 在早期苯教的世界观中,牛因代表神、祖先和创世主而被视为神圣的象征符号。与此相对,在佛教的教义中不仅不承认存在创世主这一观念,依据六道轮回的思想,牛反被归为恶道——畜生道之中。佛教传入藏地后,经过了与苯教长期斗争的历程,最终在历代赞普的大力支持下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其后,在佛教统领下的藏地,牛这一意象原本所具有的神圣性在消弭的同时其所具有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苯教时期精神领域不可或缺的存在变为藏人生活中万能的物质资料来源,这种转变从牛在藏语中的称呼从“gyg”变为“nor”(财富之意)这一现象中便可窥见一斑。本文从象征人类学的视角,通过对佛、苯不同文化视域下牛的文化象征意义进行比较,分析论述了牛从神变成财富这一文化象征变迁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迁 佛苯 文化
下载PDF
吐蕃“佛苯之争”与藏传佛教发展史内在关系探析——吐蕃“佛苯之争”马克思唯物辩证观解读
10
作者 杨桑杰 《青藏高原论坛》 2019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观分析吐蕃历史上所发生的'佛苯之争'事件,提出'佛苯之争'的'争'是唯物辩证法互不相让的'矛盾',即'对立统一'哲学概念。佛苯既是相争,又是相容;两教之间互相斗争,...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观分析吐蕃历史上所发生的'佛苯之争'事件,提出'佛苯之争'的'争'是唯物辩证法互不相让的'矛盾',即'对立统一'哲学概念。佛苯既是相争,又是相容;两教之间互相斗争,互相渗透地存在发展着。他们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所谓'佛苯之争'贯穿整个藏传佛教发展史,藏传佛教的发展实际上是佛苯相克到相容的一个历史进化过程,是佛教的最先入藏、传播、发展至鼎盛,前与藏地固有苯教相克,最后互为相容,发展成现如今的藏传佛教。所以,佛苯或各教派之间没有争论的必要,'利美'((?))才是唯一选择的不二法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苯之争 藏传 发展史
下载PDF
牦牛名称考究
11
作者 虎文琼 昂青才让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4年第1期25-37,共13页
在早期苯教的世界观中,牛因代表神、祖先和创世主而被视为神圣的象征符号。与此相对的是,在佛教的教义中不仅不承认存在创世主这一观念,而且依据六道轮回的思想,牛反被归为恶道——畜生道之中。佛教传入藏区后,经过了与苯教长期斗争的历... 在早期苯教的世界观中,牛因代表神、祖先和创世主而被视为神圣的象征符号。与此相对的是,在佛教的教义中不仅不承认存在创世主这一观念,而且依据六道轮回的思想,牛反被归为恶道——畜生道之中。佛教传入藏区后,经过了与苯教长期斗争的历程,最终在历代赞普的大力支持下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其后,在佛教统领下的藏区,牛这一意象原本所具有的神圣性在消弭的同时,其所具有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苯教时期精神领域不可或缺的存在变为藏人生活中万能的物质资料来源,这种转变从牛在藏语中的称呼从“gyg”变为“nor”(财富之意)这一现象中便可窥见一斑。本文从象征人类学的视角,通过大量的佛、苯一手文献,将不同文化视域下牦牛的文化象征意义进行比较。随着牦牛的文化象征意义的变化,牦牛的名称用词也不断发生变化,即从先前神圣的象征符号向财富之意的转变,从而变成最重要的财富的代名词。文章同时考证了牦牛名称中的后缀“nk”,其在藏文文献中除了表黑色之意,还具有“纯”和“真实”之意。大部分传统文献中将“nk”之意解读为黑色,即“nor nk”为黑色珍宝,其因为牦牛的祖先野牦牛大多为黑色。然而,试图归溯于历史中寻找原貌,历史现实中青藏高原上不仅有白牦牛,更有金色野牦牛,且白牦牛地位更具神圣性。如此,可推出“nk”的意义不是黑色之意,而是“纯”和“真实”之意。综上,可以看到,本文分析论证了牛从“神”变成“财富”这一文化象征变迁的过程,并从中推出了牦牛的名称之源,即“gyg”变为“nor”(财富之意),“nk”是纯真之意,“nor nk”是纯珍宝或真财富之意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变迁 佛苯 文化 名称
下载PDF
天冬酰胺缩2,4-二羟基苯甲醛Schiff碱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抗O_2^-·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易国斌 陈德余 崔英德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5-148,共4页
合成了天冬酰胺缩 2 ,4 二羟基苯甲醛Schiff碱及其La、Nd、Er、Dy四种稀土配合物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率等手段进行了结构分析。采用EPR技术对所合成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性能... 合成了天冬酰胺缩 2 ,4 二羟基苯甲醛Schiff碱及其La、Nd、Er、Dy四种稀土配合物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率等手段进行了结构分析。采用EPR技术对所合成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性能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清除O-2 ·的功能 ,而配合物对O-2 ·的清除率高于Schiff碱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酰胺缩2 4-二羟基甲醛亚 稀土配合物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生理活性 合成 清除率
下载PDF
亚碘酰苯氧化Schiff碱配合物反应的取代基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新斌 杨艳 +1 位作者 朱申杰 桂明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69-572,共4页
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测定了 Ph IO氧化系列新型 Schiff碱双核配合物的反应动力学及取代基效应 .结果表明 ,这些配合物与 Ph IO的反应在动力学上为一级反应 ;这些配合物的环外苯基及环上亚苯基上吸电子取代基均能提高抗氧化稳定... 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测定了 Ph IO氧化系列新型 Schiff碱双核配合物的反应动力学及取代基效应 .结果表明 ,这些配合物与 Ph IO的反应在动力学上为一级反应 ;这些配合物的环外苯基及环上亚苯基上吸电子取代基均能提高抗氧化稳定性 ,而给电子取代基的作用则相反 ;环上亚苯基上的取代基效应比环外苯基上的取代基效应更明显 ;氧化反应速率常数 k与环外苯基上的取代基特性常数σ(σm 或σp)及环上亚苯基上的取代基特性常数 (σm+σp)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lgk =0 .52 1 5σ+1 .3 2 6;-lgk =0 .82 71 [(σm+σp) /2 ]+1 .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反应 取代基效应 亚碘酰氧化西 双核配合物 双金属单加氧酶 模拟酶
下载PDF
宕昌家藏苯教古藏文写本来源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雨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54,共8页
近年来,甘肃省宕昌地区发现大量家藏苯教古藏文写本,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在洲塔、韩雪梅等学者的整理和研究基础上,考证宕昌地区苯教古藏文写本来源,推断在吐蕃赤松德赞时期,吐蕃控制"唐蕃古道",并占领宕昌在内的陇右地区,为... 近年来,甘肃省宕昌地区发现大量家藏苯教古藏文写本,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在洲塔、韩雪梅等学者的整理和研究基础上,考证宕昌地区苯教古藏文写本来源,推断在吐蕃赤松德赞时期,吐蕃控制"唐蕃古道",并占领宕昌在内的陇右地区,为达"佛苯之争"后"兴佛抑苯"的目的,将大量苯教徒流放到宕昌地区。宕昌地区发现的大量家藏苯教古藏文写本,正是这一时期被流放的苯教徒所带来的,现今的宕昌地区苯教传承者也正是其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宕昌 教古藏文写本 佛苯之争 传入原因
下载PDF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一菁 《建筑》 2020年第14期68-70,共3页
早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藏民崇尚本地土著宗教—苯教。苯教崇拜天地、日月星辰、山川陵谷、雷霆雪雹、禽兽及一切万物,相信万物有灵。佛教自唐代传入西藏后,受到苯教徒和崇尚苯教的贵族大臣们的反对,吐蕃王朝时代自始自终存在着佛苯之争... 早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藏民崇尚本地土著宗教—苯教。苯教崇拜天地、日月星辰、山川陵谷、雷霆雪雹、禽兽及一切万物,相信万物有灵。佛教自唐代传入西藏后,受到苯教徒和崇尚苯教的贵族大臣们的反对,吐蕃王朝时代自始自终存在着佛苯之争。由于佛教更适合赞普统治的需要,统治者竭力扶持,佛教终于战胜苯教,得到发展和广泛传播,并取代苯教成为唯一正统宗教。在西藏,佛教迅速发展时期是赤松德赞时代,赤松德赞之后的三代赞普也都积极倡导佛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苯之争 教传入 赤松德赞 赞普 正统宗教 藏传教寺院 万物有灵 吐蕃王朝
下载PDF
论苯教历史文献中的喇钦贡巴饶赛
16
作者 才让奥旦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2年第4期93-107,共15页
众所周知,在历代佛教源流以及佛教戒律史中喇钦贡巴饶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人物,对西藏佛教戒律传承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然而,在历代苯教源流中,同样出现了一位叫喇钦贡巴饶赛的历史人物,为苯教戒律的传承者,并且被誉为“佛苯兼修的大... 众所周知,在历代佛教源流以及佛教戒律史中喇钦贡巴饶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人物,对西藏佛教戒律传承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然而,在历代苯教源流中,同样出现了一位叫喇钦贡巴饶赛的历史人物,为苯教戒律的传承者,并且被誉为“佛苯兼修的大师”。13世纪开始,苯教史家认为佛苯两教的喇钦贡巴饶赛同属一人,而且他的戒律传承属于苯教戒律传统。此外,历史上著名的“卫藏十人”从安多引入的卫藏戒律传统应属于对苯教戒律的传承,因而将佛教后弘期下路弘法的戒律传承归于苯教戒律传统。对佛苯两派的历史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认为苯教史家所谓的佛教下路弘法的戒律传承属于苯教戒律传统的说法并不成立,并且佛教下路弘法归于苯教戒律传统的历史叙事源于被称之为“新藏”的伏藏传统,其掘藏者是被称为“玛”氏家族及其子弟。由“玛”氏家族及其子弟发掘的伏藏历史文献具有鲜明的佛苯融合的思想特征。因此,这些历史文献具有将苯教的叙事传统和佛教的叙事传统相结合的叙事特点,继而建构了一群具有佛苯双重身份的历史人物,诸如占巴南卡、莲花生大师、毗卢遮那以及喇钦贡巴饶赛等。故此,后弘期佛教戒律的传承归于苯教戒律的观点亦是一种佛苯融合的表现形式之一,这也为后期苯教“新派”和“宗派无分别”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钦贡巴饶赛 下路弘法 佛苯融合
下载PDF
《韦协》译注(二) 被引量:20
17
作者 巴桑旺堆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9-205,共27页
《韦协》是首部系统记载佛教传入西藏的早期重要史籍,记述了8世纪后半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重臣韦·赛囊迎请寂护和莲花生两位大师入蕃传法、修建桑耶寺等重大历史事件。其主要内容有5部分。(1)有关吐蕃赞普拉脱托日年赞至赤德祖赞... 《韦协》是首部系统记载佛教传入西藏的早期重要史籍,记述了8世纪后半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重臣韦·赛囊迎请寂护和莲花生两位大师入蕃传法、修建桑耶寺等重大历史事件。其主要内容有5部分。(1)有关吐蕃赞普拉脱托日年赞至赤德祖赞时期佛教在西藏最初的传播情形的记述。(2)有关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派使者赴唐朝引入佛经和从印度迎请菩提和莲花生大师前来吐蕃传播佛法的记载;记述8世纪赤松德赞时期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桑耶寺建寺过程和佛经翻译以及佛法在吐蕃传播过程中与苯教的斗争;(3)记述印度佛教中观渐门派和唐朝禅宗顿门派之争。(4)一小段增补的内容,极其简略的语言记述了9世纪上半叶赤祖德赞时期的宏法业绩;(5)另一段增补的内容,是9世纪初牟尼赞普时期的佛苯之争的一段记述。翻译《韦协》,并附上较为详细的注释,目的是为国内藏学界,尤其是为吐蕃史研究者和藏传佛教史研究者提供这一部史学名著的汉译文,以弥补《韦协》只有英译本而无汉译本的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协 吐蕃 韦·赛囊 桑耶寺 佛苯之争 汉译 注释
下载PDF
《韦协》译注(一) 被引量:15
18
作者 巴桑旺堆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93,共23页
《韦协》是首部系统记载佛教传入西藏的早期重要史籍,记述了8世纪后半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重臣韦·赛囊迎请寂护和连花生两位大师入蕃传法、修建桑耶寺等重大历史事件。其主要内容有5部分。(1)有关吐蕃赞普拉脱托日年赞至赤德祖赞... 《韦协》是首部系统记载佛教传入西藏的早期重要史籍,记述了8世纪后半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重臣韦·赛囊迎请寂护和连花生两位大师入蕃传法、修建桑耶寺等重大历史事件。其主要内容有5部分。(1)有关吐蕃赞普拉脱托日年赞至赤德祖赞时期佛教在西藏最初的传播情形的记述。(2)有关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派使者赴唐朝引入佛经和从印度迎请菩提和莲花生大师前来吐蕃传播佛法的记载;记述8世纪赤松德赞时期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桑耶寺建寺过程和佛经翻译以及佛法在吐蕃传播过程中与苯教的斗争;(3)记述印度佛教中观渐门派和唐朝禅宗顿门派之争。(4)一小段增补的内容,极其简略的语言记述了9世纪上半叶赤祖德赞时期的宏法业绩;(5)另一段增补的内容,是9世纪初牟尼赞普时期的佛苯之争的一段记述。翻译《韦协》,并附上较为详细的注释,目的是为国内藏学界,尤其是为吐蕃史研究者和藏传佛教史研究者提供这一部史学名著的汉译文,弥补《韦协》只有英译本、无汉译本的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协 吐蕃 韦·赛囊 桑耶寺 佛苯之争 汉译 注释
下载PDF
工布苯日神山崇拜的“新苯派”特点与佛教化演变趋势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洁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9-95,共7页
神山崇拜堪称藏族本土宗教演变过程中的风向标。针对工布苯日神山崇拜的神祇体系和祭祀仪轨的文献对比研究表明,自公元8世纪开始出现的"新苯派",可谓苯教与藏传佛教相互融合的产物,工布苯日神山亦在此时期成为佛、苯共同信仰... 神山崇拜堪称藏族本土宗教演变过程中的风向标。针对工布苯日神山崇拜的神祇体系和祭祀仪轨的文献对比研究表明,自公元8世纪开始出现的"新苯派",可谓苯教与藏传佛教相互融合的产物,工布苯日神山亦在此时期成为佛、苯共同信仰的对象。藏传佛教后弘期,新苯派在藏区逐步发展成为苯教的主流教派。有清一代,以新苯派为主的工布苯日神山崇拜体系,主要朝向佛教化的演变轨迹发展,这与清代中央政府力推"独尊黄教以安众蒙古"的治藏政策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布 神山崇拜 佛苯关系 教化
原文传递
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王妃蔡邦氏梅脱仲小考
20
作者 罗央 《西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1期74-77,共4页
蔡邦氏梅脱仲是赞普赤松德赞王妃之一,在当时佛苯之争中先是作为苯教徒而后皈依佛教,并生有赞普继承人,修建了规模宏伟的康颂桑康林,主导数件对吐蕃政权关系重大的历史事件,对这一时期的吐蕃王政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她当时参... 蔡邦氏梅脱仲是赞普赤松德赞王妃之一,在当时佛苯之争中先是作为苯教徒而后皈依佛教,并生有赞普继承人,修建了规模宏伟的康颂桑康林,主导数件对吐蕃政权关系重大的历史事件,对这一时期的吐蕃王政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她当时参与的一系列事件分析,将她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妃 蔡邦氏梅脱仲 佛苯之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