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悦法盛苑》中佛行六度的比喻手法
1
作者 仁青更尕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1年第4期14-24,共11页
18世纪,第三世土观活佛•洛桑却吉尼玛诗作名篇《意悦法盛苑》从建造玉苑的意义,即对世间妙欲生起无边厌离之心,尤其应奉上师法令赴帝王宫邸参与政事,在佑宁寺和土观府邸等处违心参涉政事而不能自拔,更因此等琐事无暇修法,阻碍精修,从而... 18世纪,第三世土观活佛•洛桑却吉尼玛诗作名篇《意悦法盛苑》从建造玉苑的意义,即对世间妙欲生起无边厌离之心,尤其应奉上师法令赴帝王宫邸参与政事,在佑宁寺和土观府邸等处违心参涉政事而不能自拔,更因此等琐事无暇修法,阻碍精修,从而心生厌离,为此刻意修建意悦法盛苑入手,依次对意悦法盛苑的仲夏景色,以及以莲花等为喻体,喻示诗人精进修行的境界。其中“以六度为喻体吟诵颐苑”为全诗的重点,也为诗人修行的最高境界,以优美顺达的诗句道出“施度”等六度的本质、类次、境界等核心义谛。本文将其列为重点研究对象,依据《菩提道次第》等经典论著和相关文献为理论依据,主要从莲花与布施的比喻入手,剖析了诗章中对六度的拟喻、理喻、训喻、喻义等喻言方法,从而揭示诗人依法修行的圆满次第和最终正果。认为这篇颂诗以比喻为表象,实则为深刻明释作者潜修无上菩提之行的证悟启示的观点,进而提出以《意悦法盛苑》为代表的藏族历代山水诗对培养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悦法盛苑》 佛行六度 比喻手法
下载PDF
《佛所行赞》与佛传文学 被引量:5
2
作者 侯传文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19-23,共5页
《佛所行赞》是印度古代诗人马鸣创作的一部长篇叙事诗,主要描写佛陀释迦牟尼的一生。作为佛传文学的代表,其佛陀形象的塑造既有现实性,又有理想化及诗人自我人格的渗透,在佛传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作为一部大诗,作品... 《佛所行赞》是印度古代诗人马鸣创作的一部长篇叙事诗,主要描写佛陀释迦牟尼的一生。作为佛传文学的代表,其佛陀形象的塑造既有现实性,又有理想化及诗人自我人格的渗透,在佛传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作为一部大诗,作品在选材剪裁和艺术表现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赞》 马鸣 大诗
下载PDF
也谈《佛说要行舍身经》与三阶教的关联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学勇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68,共8页
《舍身经》是一部宣扬布施身命的佛典,突出强调了生施。虽然《舍身经》包含"舍身尸陀林"这层含义,但在信行禅师开创三阶教之前,林葬就早已存在,它不是三阶教特有的实践方式。《舍身经》所说的"普"是指"普及一... 《舍身经》是一部宣扬布施身命的佛典,突出强调了生施。虽然《舍身经》包含"舍身尸陀林"这层含义,但在信行禅师开创三阶教之前,林葬就早已存在,它不是三阶教特有的实践方式。《舍身经》所说的"普"是指"普及一切有情",而三阶教的"普"却有特别的含义,尤其特指普法普敬,两者所指不是一回事。三阶教典籍目录乃至相关资料未曾提及类似《舍身经》的典籍,而且三阶教教义中没有对舍身的相关论述。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舍身经》是一部宣传三阶教教义的经典,就目前资料看来其与三阶教没有什么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要舍身经》 三阶教 林葬
下载PDF
《佛所行赞》与中国文学 被引量:2
4
作者 袁书会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40-43,共4页
公元 1世纪古印度诗人马鸣的《佛所行赞》 ,以其恢弘的气势和遒丽的文字在印度文学史上影响深远。于六朝时被翻译过来后 ,即逐渐对中国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此前贤时彦 ,如陈寅恪、钱钟书、季羡林、饶宗颐等均曾撰文对其赞誉有加。... 公元 1世纪古印度诗人马鸣的《佛所行赞》 ,以其恢弘的气势和遒丽的文字在印度文学史上影响深远。于六朝时被翻译过来后 ,即逐渐对中国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此前贤时彦 ,如陈寅恪、钱钟书、季羡林、饶宗颐等均曾撰文对其赞誉有加。本文详细介绍了《佛所行赞》的内容、结构及其艺术特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赞》 中国文学 马鸣 古印度
下载PDF
从语言上看《佛所行赞》的译者 被引量:1
5
作者 邱冰 《语文知识》 2009年第1期37-40,共4页
《佛所行赞》在《大正新修大藏经》中题为“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但实际上其译者在历代经录中的记载并不相同。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借助梵汉对勘材料以作研究,认为《佛所行赞》的译者不是昙无谶。
关键词 赞》 译者 语言特点 梵汉对勘 翻译风格
下载PDF
谈谈《佛所行赞》的艺术性及其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6
作者 袁书会 仲红卫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36-38,共3页
《佛所行赞》是汉译佛教文学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篇 ,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梁启超、胡适等曾撰文对之赞誉有加。
关键词 艺术性 中国文学
下载PDF
佛行雪域
7
作者 张治富 张超音 《中华遗产》 2005年第2期18-21,共4页
如果有一种景象曾让你感动得热泪盈眶,那就是西藏的神圣与苍凉;在这里,泥土、石头和河流都被赋以生命、情感和神性,星空、庙宇和殿堂展示着无比的神秘庄严,人对佛致以最虔诚的爱与信仰。本期专题,将带您走进这片大地,领略大地上人们的... 如果有一种景象曾让你感动得热泪盈眶,那就是西藏的神圣与苍凉;在这里,泥土、石头和河流都被赋以生命、情感和神性,星空、庙宇和殿堂展示着无比的神秘庄严,人对佛致以最虔诚的爱与信仰。本期专题,将带您走进这片大地,领略大地上人们的情感、信仰和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佛行雪域 苯教 自然宗教
原文传递
《佛本行集经》词语考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会永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7-10,共4页
《佛本行集经》是本缘部佛经中规模较大的佛经之一,语言通俗易懂,保留了当时大量的口语词汇,但这类词语释义多为《汉语大词典》所误释或失收。对《佛本行集经》中"狎习"等六个词语进行考辨,可知"狎习"具有"亲... 《佛本行集经》是本缘部佛经中规模较大的佛经之一,语言通俗易懂,保留了当时大量的口语词汇,但这类词语释义多为《汉语大词典》所误释或失收。对《佛本行集经》中"狎习"等六个词语进行考辨,可知"狎习"具有"亲近"义,"愚迷"有"愚蠢、愚笨、愚昧"义,"白净"为"洁白"义,"皎洁"犹言"洁白",《汉语大词典》释义不当;而"空闲"的"寂静,安静"义,则为《汉语大词典》失收;"别"为一特殊构词词尾,可解释为"每一",《汉语大词典》解释不确,应作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经》 本缘部 《汉语大词典》
下载PDF
《大正藏》本《佛所行贊》校勘札記——基於梵漢對勘材料
9
作者 邱冰 《文献语言学》 2019年第2期66-73,204,共9页
漢譯佛經文獻是傳世語料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年代久遠,在傳抄過程中可能出現一些錯、衍、脱等文字)誤或者用語改動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漢譯佛經文獻語料價值的充分挖掘。與一般的中土文獻不同,漢譯佛經文獻性質相對比較特殊,本... 漢譯佛經文獻是傳世語料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年代久遠,在傳抄過程中可能出現一些錯、衍、脱等文字)誤或者用語改動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漢譯佛經文獻語料價值的充分挖掘。與一般的中土文獻不同,漢譯佛經文獻性質相對比較特殊,本文針對漢譯佛經的特殊性質,結合梵漢對勘材料,對《大正藏》本《佛所行贊》進行了校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大正藏》日後的修訂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正藏 校勘 梵漢對勘
下载PDF
宗教美学视野中的行炉研究
10
作者 李兴华 孙洁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5-110,共6页
行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行香礼佛的法器,其可以用于行香礼佛、颐养性情、启迪智慧,它是一种礼的表现,又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行炉得到普及,并逐渐成为行香礼佛的必备礼器,以此来表达行香者内心的崇拜和尊敬之... 行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行香礼佛的法器,其可以用于行香礼佛、颐养性情、启迪智慧,它是一种礼的表现,又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行炉得到普及,并逐渐成为行香礼佛的必备礼器,以此来表达行香者内心的崇拜和尊敬之意。另一方面,行炉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佛教对于行炉的器型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行炉是人与佛在精神层面沟通、交流的一个物质载体,佛教的宗教信仰渗入器物的创作之中。由此可以看出,行炉的演变不仅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佛教文化对于行炉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宗教美学视野来研究行炉的功能、造型、釉色、审美变化,并追溯行炉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美学 香礼
下载PDF
南戏中的佛教文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黎蔷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42-47,共6页
中国古典戏曲在历史上与宗教祭祀关系密切,南戏与印度输入的佛教文化密不可分。南戏中的目连戏早于南北朝之梁朝已见端倪。目连戏文系由印度佛教经文、敦煌变文与变相、词文演绎而成。流播路线为河西、蜀楚。
关键词 天竺 浮屠经 舍利弗 目犍连 变文 变相
下载PDF
佛传文学考论
12
作者 王丽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4-550,共7页
佛陀涅槃后,其事迹受到弟子们的追思和缅怀。杂藏、律藏、经藏保留着数量不菲地记载佛陀传记的经典。在整理分析经藏、律藏佛传,考察佛传在佛典中的分布和文体使用情况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观点:第一,文体上,佛传应是先使用偈颂体,后... 佛陀涅槃后,其事迹受到弟子们的追思和缅怀。杂藏、律藏、经藏保留着数量不菲地记载佛陀传记的经典。在整理分析经藏、律藏佛传,考察佛传在佛典中的分布和文体使用情况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观点:第一,文体上,佛传应是先使用偈颂体,后采用长行,或偈颂与长行相结合的文体形式;第二,内容上,从零散片段记载佛陀生平发展到叙述完整、层次分明、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的佛传;第三,传主的形象从朴素的僧伽演变为无所不能的宇宙大神。佛传文学在发展中也形成了一些基本母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文学 教传记文学 赞》 传母题
下载PDF
让笑佛与你相伴
13
作者 刘泽 《茶(健康天地)》 2009年第1期88-88,共1页
每件佳作均是唯一的一件,天然老枣树根绝无相同,是你唯一的收藏机会近年来,茶馆茶室或带有文化品味的家居。
关键词 枣树根 文化品味 艺术精品 树根雕 专家鉴定组 嘴形 善缘 佛行 木纹
下载PDF
莫高窟第290窟的佛传故事画 被引量:21
14
作者 樊锦诗 马世长 《敦煌研究》 1983年第0期56-82,248-255+6,共36页
莫高窟第290窟窟顶佛传故事画规模宏大、构图复杂、内容丰富,在敦煌北朝石窟艺术中是很有特色的壁画作品。过去,对于这一佛传故事画的具体内容以及绘画所依据的经典,一直没有完全查清,因此难以作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对有关的问题进行探... 莫高窟第290窟窟顶佛传故事画规模宏大、构图复杂、内容丰富,在敦煌北朝石窟艺术中是很有特色的壁画作品。过去,对于这一佛传故事画的具体内容以及绘画所依据的经典,一直没有完全查清,因此难以作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对有关的问题进行探讨。一第290窟的内容和年代第290窟位于莫高窟北朝石窟群的北侧。其南有西魏第285、286、288等窟,其北有北周第294、296、297、299、301等窟。第290窟坐西向东,由于窟前崖面崩塌较甚,原来有无前室已不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文 侍者 北周 菩萨 壁画 初转法轮 鹿野苑 石窟
下载PDF
论佛偈及其翻译文体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允吉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91-98,共8页
佛偈是古印度诗歌推广到佛教领域而与佛理互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佛经文体最基本的构成形式之一,它通过佛典的翻译进入中国,逐渐成为刺激本土诗歌演进发展的一种助力.本文从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视角着眼,对佛偈的性质、起源与应用,梵偈与汉... 佛偈是古印度诗歌推广到佛教领域而与佛理互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佛经文体最基本的构成形式之一,它通过佛典的翻译进入中国,逐渐成为刺激本土诗歌演进发展的一种助力.本文从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视角着眼,对佛偈的性质、起源与应用,梵偈与汉译偈颂体制形式特点的异同,以及这一外来诗体对中国古典诗歌产生的深远影响,都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史 中印文化交流 经翻译史 汉译 梵语 印度诗歌 宗教思想
下载PDF
鲁迅对佛教的探求及遗存的佛典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锡佩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6年第1期49-57,共9页
鲁迅对佛教的探求及遗存的佛典姚锡佩一、初探梵音时期遗存的佛典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时,即景仰创于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佛教,赞美“佛教崇高,凡有识者所同可。”①他的兄弟周作人也曾回忆说,在日本时已读了《楞严经》和菩萨投... 鲁迅对佛教的探求及遗存的佛典姚锡佩一、初探梵音时期遗存的佛典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时,即景仰创于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佛教,赞美“佛教崇高,凡有识者所同可。”①他的兄弟周作人也曾回忆说,在日本时已读了《楞严经》和菩萨投身饲饿虎的佛经故事②。后来他们兄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出三藏记集》 原始 《百喻经》 譬喻经 周作人 《弘明集》 说一切有部 三藏法师 赞》
下载PDF
艺术与佛教的社会“中道”
17
作者 赵劲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5年第5期18-19,共2页
佛教总是醉心于社会道德的训诫,力图将抽象的理念世界体现在一些具体的艺术形象中。艺术总是致力于恢复人与世界完整的、和谐的关系,纠正那种绝对的、理念的、单纯物质化对待生活的做法。
关键词 理念世界 宗教道德 千手千眼 物质化 审美意义 思想结构 生存意义 福报 人生之路
下载PDF
锁喃嚷结的真相——《六研斋笔记》所载“梵僧”行记辨伪
18
作者 曲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2-176,共15页
明末李日华所著《六研斋笔记》,详细记载了“梵僧”锁喃嚷结东来大明的缘由与经历,然而其中错乱甚多:关于锁喃嚷结身世的记载模糊不清甚至自相矛盾;经行路线极度混乱,不合常理;所记沿途风土人情,特别是佛教发展状况不符合史实;许多细节... 明末李日华所著《六研斋笔记》,详细记载了“梵僧”锁喃嚷结东来大明的缘由与经历,然而其中错乱甚多:关于锁喃嚷结身世的记载模糊不清甚至自相矛盾;经行路线极度混乱,不合常理;所记沿途风土人情,特别是佛教发展状况不符合史实;许多细节与《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雷同。由此可以断定:锁喃嚷结的经历大多出于拼凑与杜撰,其动机应当是利用明廷优待番僧的惯例以及明人对于西域状况的陌生,通过编造经历来提高身价,从而获得朝廷优宠。通过对锁喃嚷结行记涉及的西域历史地理及相关内容的考证,可以证明该行记内容的虚假性,并对前人对锁喃嚷结行记无批判的简单利用加以检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喃嚷结 “锁喃嚷结记” 李日华《六研斋笔记》 西域 玄奘
下载PDF
汉译(根本)说一切有部的神异叙事——以“未曾有”为中心
19
作者 王丽娜 《佛学研究》 2023年第2期90-102,共13页
“未曾有”内涵在佛教发展史是一个不断被丰富的过程,大体可推测是逐渐从佛法僧扩展至稀有事件的“未曾有”。“未曾有”与因缘、譬喻、本生等长于叙事的分教相结合,构成了“未曾有”的主要叙事类型。笔者在详细分析汉译(根本)说一切有... “未曾有”内涵在佛教发展史是一个不断被丰富的过程,大体可推测是逐渐从佛法僧扩展至稀有事件的“未曾有”。“未曾有”与因缘、譬喻、本生等长于叙事的分教相结合,构成了“未曾有”的主要叙事类型。笔者在详细分析汉译(根本)说一切有部经藏、律藏文献以及有部譬喻师所创作的文艺化作品如《出曜经》《佛所行赞》等关于“未曾有”的记载,提出有部“未曾有”的神异叙事中,佛陀始终是叙事主体,也包括对佛弟子、居士和神异事件的诸多描述,佛陀形象从朴实的智者逐渐演绎为具有不可思议神通的大神。有部“未曾有”诸多神异叙事在佛教思想和义理传播中发挥了通俗教化的价值,客观上也起到启发大乘、孕育大乘佛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曾有 说一切有部 譬喻师 《出曜经》 赞》
下载PDF
铃木正三“职分”思想在日本资本主义萌芽期的历史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坤容 《东疆学刊》 CSSCI 2008年第1期30-34,共5页
江户时代是日本资本主义的萌芽期,在这个时期,除了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以及"割据性"的封建幕藩体制的双重影响外,佛教思想对日本资本主义精神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佛教思想中的"方便权智"观念不但在佛教的世俗化过程... 江户时代是日本资本主义的萌芽期,在这个时期,除了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以及"割据性"的封建幕藩体制的双重影响外,佛教思想对日本资本主义精神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佛教思想中的"方便权智"观念不但在佛教的世俗化过程中具有极其显著的现实功能,而且对资本主义萌芽期的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日本僧人铃木正三的"任何职业皆为佛行"的职分论思想是其表现之一。"职分"思想为江户末期商人的经济行为重新进行身份诠释提供了理据,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铃木正三 “职分”思想 “职业皆为佛行 日本资本主义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