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壮族花婆信仰与佛道思想的文化叠合 被引量:8
1
作者 彭谊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7-161,共5页
文化叠合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壮族的花婆信仰也表现出文化叠合的特质。文章运用文化叠合理论,对壮族花婆信仰与佛道思想的文化叠合现象进行描述与论证。
关键词 壮族 花婆信仰 佛道思想 文化叠合
下载PDF
张籍的方外之交及佛道思想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焦体检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40-43,共4页
张籍虽一生笃信儒教,但他和僧人道士亦有较为频繁的交往,且有诗歌酬唱赠答。张籍晚年思想较为消沉,受佛道思想影响较深,甚至有服食丹药的经历。
关键词 张籍 方外之交 佛道思想
下载PDF
刘辰翁词作的遗民心态与佛道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顾宝林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5-229,共5页
南宋遗民词人刘辰翁,其词作心态非常复杂,难仅以爱国为论。考其心态源流,除了深受儒家忠君爱国思想浸染外,还应与佛道思想相连。了解刘辰翁心态的佛道思想影响,有利于进一步认识词人词作。
关键词 刘辰翁 遗民心态 佛道思想
下载PDF
壮族花婆信仰与佛道思想的文化叠合 被引量:1
4
作者 彭谊 《文化遗产》 2008年第4期138-142,共5页
文化叠合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壮族的花婆信仰也表现出文化叠合的特质。论文运用文化叠合理论,对壮族花婆信仰与佛道思想的文化叠合现象进行描述与论证。
关键词 壮族 花婆信仰 佛道思想 文化叠合
下载PDF
三教融合与儒学重振之间:北宋名臣赵抃的佛道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邱志诚 《中原文化研究》 2021年第2期76-84,共9页
北宋名臣赵抃青少年时期即深受两浙路兴盛的佛道信仰熏染,既长出仕多接名僧、高道,究心佛典,至有"闻雷得道"之说,中年乃"摈去声色,系心宗教",老年更是"清修益至,禅诵精严"。道教影响于赵抃者,主要是其修... 北宋名臣赵抃青少年时期即深受两浙路兴盛的佛道信仰熏染,既长出仕多接名僧、高道,究心佛典,至有"闻雷得道"之说,中年乃"摈去声色,系心宗教",老年更是"清修益至,禅诵精严"。道教影响于赵抃者,主要是其修炼养生思想。一言蔽之,赵抃思想虽有以儒学为主旨的一面,又有融合佛、道的一面。明乎此,对聚讼千年未有定谳的赵抃"理欲交战"、携龟鹤入蜀等行为方式方可得一确切解释。赵抃思想中的这一对立统一,在北宋前期非常具有代表性,是当时三教融合及儒学重振两种时代思潮的产物和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抃 佛道思想 禅宗 养生 三教融合 儒学重振
下载PDF
宋遗民词中“云”意象的解读——兼论佛道思想对宋遗民词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丁楹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23-26,共4页
具有特定历史和审美内涵的“云”意象,与佛道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宋元易代之际的苦难时代,也是宋遗民词 人希逸隐遁的群体象征,本文试择取宋遗民词中有典型意义的几例“云”意象予以剖析,并考察宋遗民词人的山水自然审美观 和忧... 具有特定历史和审美内涵的“云”意象,与佛道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宋元易代之际的苦难时代,也是宋遗民词 人希逸隐遁的群体象征,本文试择取宋遗民词中有典型意义的几例“云”意象予以剖析,并考察宋遗民词人的山水自然审美观 和忧患意识,以透视宋遗民词中情感活动和创作心理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遗民词 意象 佛道思想
下载PDF
唐宋文人对佛道思想的“实用心态”及其对词的影响
7
作者 张再林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4-28,共5页
从总体上看,唐宋文人是以一种实用的心态对待佛道思想的。但在唐五代时期,三教的合流尚显杂凑、硬涩,故此时佛道思想在词中的表现也就相对单调。而至宋代,文人的援释道入儒象盐之溶于水一样已达深融无迹的境地,相应地宋词中也就出现了... 从总体上看,唐宋文人是以一种实用的心态对待佛道思想的。但在唐五代时期,三教的合流尚显杂凑、硬涩,故此时佛道思想在词中的表现也就相对单调。而至宋代,文人的援释道入儒象盐之溶于水一样已达深融无迹的境地,相应地宋词中也就出现了很多体现文人在佛道方面的修养、情趣,词情与佛性道理息息相通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文人 佛道思想 实用心态
下载PDF
王阳明心性学说中的佛道思想钩沉
8
作者 刁宗广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15-19,共5页
王阳明一生出入佛道,在"三教合一"的顶峰时代,从陆九渊"心"义出发,潜引佛道理论,融合佛道思想,正所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由此构筑了"此心即理"、"致良知"的心性学说.
关键词 王阳明 心性学说 佛道思想 明代 《坛经》 教学说 教学说
下载PDF
淮南三王佛道思想之比较
9
作者 张树俊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20-24,共5页
"淮南三王"王艮、王栋、王襞三人在思想上有继承关系,但在佛道问题上却有不同的认识。王艮以正宗儒学家自居,但也承认佛道有佛道的作用,所以他虽然对佛道不感兴趣,但也不排斥佛道。王栋强调经世济用,他认为儒学主于经世,而佛... "淮南三王"王艮、王栋、王襞三人在思想上有继承关系,但在佛道问题上却有不同的认识。王艮以正宗儒学家自居,但也承认佛道有佛道的作用,所以他虽然对佛道不感兴趣,但也不排斥佛道。王栋强调经世济用,他认为儒学主于经世,而佛道清虚寂静,不能为社会所用,所以他讨厌佛道,排斥佛道。王襞与他们截然不同,他高度认识佛道的功能,并钟情于佛道,成为泰州学派中少有的佛道热心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三王 佛道思想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一个士大夫的进退出处——范成大晚年归居退闲生活与佛道思想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德龙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4-50,共7页
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融合 ,对宋代士大夫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南宋著名的士大夫 ,范成大的出处风范在当时便受到了士林的推崇。本文以他晚年归居生活为研讨对象 ,意在探寻佛道思想对其人生思想和出处态度的影响 ,揭示其精神世界中... 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融合 ,对宋代士大夫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南宋著名的士大夫 ,范成大的出处风范在当时便受到了士林的推崇。本文以他晚年归居生活为研讨对象 ,意在探寻佛道思想对其人生思想和出处态度的影响 ,揭示其精神世界中“三教融合” ,且“以儒治世、以佛修心、以道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成大 晚年退闲生活 佛道思想
下载PDF
李斗《奇酸记》传奇中的佛道思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洵 《文教资料》 2013年第31期152-154,共3页
李斗是清中叶重要的戏曲家、诗人。《奇酸记》是李斗现存两部传奇作品之一。该剧根据小说《金瓶梅》改编。分析《奇酸记》传奇中所体现出的佛道思想,并与《金瓶梅》小说进行比较,有利于理解李斗的人生观和创作心态。
关键词 李斗《 奇酸记》 佛道思想 《金瓶梅》
下载PDF
论宋代词人与佛道思想的联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史双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65-72,共8页
从表面上看,宗教与宋词的关系并不很密切,而事实上,二者却有很深的“缘份”。往上溯宗教与文学“本是同根生”,随着社会的进步,才各自分化独立,而在一定的“大气候”的影响下,这两个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分叉又会结成“连理枝”、“并蒂... 从表面上看,宗教与宋词的关系并不很密切,而事实上,二者却有很深的“缘份”。往上溯宗教与文学“本是同根生”,随着社会的进步,才各自分化独立,而在一定的“大气候”的影响下,这两个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分叉又会结成“连理枝”、“并蒂莲”。另外,相对于世界其它宗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精神 思想 传灯录 思想 思想影响 禅宗 佛道思想 宗教思想 僧人
下载PDF
船山佛道思想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荪铭 《船山学刊》 CSSCI 1991年第1期53-63,共11页
(1)船山佛道思想,包括船山关于佛家(含佛学)、道家(含道教)的思想。佛教哲学讲人生痛苦的根源及其解脱的途径,实际上主要讲人生观问题(也涉及宇宙观、方法论);
关键词 教哲学 八识 佛道思想 九识 末那 家哲学 法相唯识学 七识 解深密经 无垢识
下载PDF
浅析秦观词中佛道思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玮 《神州》 2013年第35期21-21,共1页
秦观作为宋代婉约词的代表人物,心灵善感,性格纤弱。秦观一生仕途不顺,因此沉浸在悲伤凄苦的情绪中,加之他一生受对禅宗思想情有独钟的苏轼的影响颇深,他的词作中也展现出明显的佛道思想。秦观词作的佛道思想主要表现在词境的营造... 秦观作为宋代婉约词的代表人物,心灵善感,性格纤弱。秦观一生仕途不顺,因此沉浸在悲伤凄苦的情绪中,加之他一生受对禅宗思想情有独钟的苏轼的影响颇深,他的词作中也展现出明显的佛道思想。秦观词作的佛道思想主要表现在词境的营造上。同时因为他自身命运的多舛,因而词作中也表达了幻灭,泡影,万事皆空等佛道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婉约词 善感 佛道思想 禅宗 苏轼 词境 命运多舛苦难 空相
下载PDF
论赵秉文诗歌中的儒佛道思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毅慧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13-114,共2页
赵秉文是金代著名的作家,有文坛盟主之称。本文选取了赵秉文的几首诗歌,分析他诗歌中所表现的以儒为主,佛道兼备的思想,并揭示其儒佛道思想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金代作家 赵秉文 佛道思想
下载PDF
《西游记》系儒佛道思想互补之作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辽 《明清小说研究》 1988年第1期55-67,共13页
新中国成立至今,对“《西游记》究竟是怎样的一部作品”的问题,主要是从三个角度作出回答的:一是从文艺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角度作出回答,认为《西游记》反映了社会矛盾,前七回曲折地反映了农民起义;唐僧取经途中遇到的众多妖魔,则是地... 新中国成立至今,对“《西游记》究竟是怎样的一部作品”的问题,主要是从三个角度作出回答的:一是从文艺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角度作出回答,认为《西游记》反映了社会矛盾,前七回曲折地反映了农民起义;唐僧取经途中遇到的众多妖魔,则是地方上各种恶势力的化身;二是从神话的角度作出回答,认为《西游记》是一部神话作品,反映了我国人民征服和支配自然力最的愿望;唐僧取经途中所遇到的八十一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互补 孙悟空 思想 儒家思想 思想 佛道思想 唐僧取经
下载PDF
革命、佛道思想与虚无——从《健儿语》、《自杀》透视程善之小说创作主体
17
作者 黄诚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64-69,共6页
革命与佛道思想构成程善之小说创作的主体特征,贯穿其民初的文学活动。其思想形成的诸种缘由与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现实相关,导致走向虚无。将其重要作品置于民初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下考察,体现着民初知识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现代文学/文... 革命与佛道思想构成程善之小说创作的主体特征,贯穿其民初的文学活动。其思想形成的诸种缘由与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现实相关,导致走向虚无。将其重要作品置于民初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下考察,体现着民初知识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现代文学/文化史链条之一环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主体 革命与佛道思想 虚无
下载PDF
王勃诗歌中的佛道思想探析
18
作者 吴爱玲 梁祖萍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06-113,共8页
唐代实行"三教合一"的宗教政策,儒释道三教都得到了发展,受社会风尚与自身遭际的影响,王勃部分诗歌中体现出明显的佛道思想倾向,这部分诗歌数量约占现存总篇目的三分之一。在这些诗歌中王勃直接或隐晦地展现了对于佛寺道观的... 唐代实行"三教合一"的宗教政策,儒释道三教都得到了发展,受社会风尚与自身遭际的影响,王勃部分诗歌中体现出明显的佛道思想倾向,这部分诗歌数量约占现存总篇目的三分之一。在这些诗歌中王勃直接或隐晦地展现了对于佛寺道观的求访和对得道成仙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其实质是王勃仕途坎坷、心情苦闷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勃 诗歌 佛道思想
下载PDF
中唐诗学造境说与佛道思想
19
作者 刘卫林 《中华文史论丛》 2003年第76期45-66,共22页
中唐之际以境论诗之说盛行于一时,对於诗境的构成,皎然、吕温等以境论诗诸家,除了提出“取境”、“缘境”等构成诗境的方法之外,同时又提到与构成诗境有关的“造境”概念。对於中唐诗学观念中“造境”一词的解释,目前不少学者都以... 中唐之际以境论诗之说盛行于一时,对於诗境的构成,皎然、吕温等以境论诗诸家,除了提出“取境”、“缘境”等构成诗境的方法之外,同时又提到与构成诗境有关的“造境”概念。对於中唐诗学观念中“造境”一词的解释,目前不少学者都以为从诗人内心中创造出诗境便是“造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道思想 唐诗学 “造境” 诗学观念 诗境 中唐 皎然 吕温 诗人
下载PDF
情缘终归虚幻——论《长生殿》中的佛道思想
20
作者 菅永梅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93-95,共3页
《长生殿》中流露了浓重的佛道思想,戏剧情节历经儒、释、道三种境界,爱情与兴亡两大主题也流露了浓厚的人生空幻感。剧作浓厚的佛道观念深化了全剧的悲剧意蕴。
关键词 佛道思想 爱情主题 兴亡之叹 思想根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