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作为欺诈的等价性判断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潇洋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113,共12页
不作为欺诈与作为欺诈同属《民法典》第148条所规定的“欺诈手段”,二者不仅一致作用于决定自由的保护,在价值判断上亦应具备等价性,从而配合为欺诈设置更为严厉的法律惩戒。不作为与作为是一种规范区分,当不作为事实上或经由规范解释... 不作为欺诈与作为欺诈同属《民法典》第148条所规定的“欺诈手段”,二者不仅一致作用于决定自由的保护,在价值判断上亦应具备等价性,从而配合为欺诈设置更为严厉的法律惩戒。不作为与作为是一种规范区分,当不作为事实上或经由规范解释得被作为吸收时,二者从整体上被评价为作为欺诈。为实现不作为与作为的等价性,不作为欺诈在客观构成上要求告知义务的范围限定。告知义务的成立需要平衡诚信与自己责任原则,具体判断信息重要性与信息可能性两项要素:重要性是证明问题,不宜进行规范上的概念分层;可能性则要考虑信息所处领域与当事人间信息能力的对比;判断要素需要直接、明确,不宜过度庞杂。等价性的另一面向体现在,不作为欺诈在主观构成要件(故意)的认定上要求“双重认识”,对于应告知信息的明知尚不足以构成故意,还需认识到不告知的违法性,亦即法律评价的基础事实。因此,过失欺诈论不足为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为欺诈 作为欺诈 等价性 告知义务 违法性认识
下载PDF
劳动合同中的不作为欺诈及其法律适用浅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龙陈 《当代法学》 2002年第1期125-128,共4页
关键词 劳动合同 作为欺诈 法律适用 劳动关系 劳资纠纷 劳动法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