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象学哲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汇融——以韦勒克的文学作品存在论为透视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雪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20世纪,青年韦勒克提出了文学作品存在论,在当时的美国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其理论有两大主要思想来源:现象学哲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20世纪极为重要的两大思想流派,绝非完全割裂对立的,它们在关键概念、思维方式和逻辑建构方面十... 20世纪,青年韦勒克提出了文学作品存在论,在当时的美国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其理论有两大主要思想来源:现象学哲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20世纪极为重要的两大思想流派,绝非完全割裂对立的,它们在关键概念、思维方式和逻辑建构方面十分相近,而两者的汇通与融合启发了韦勒克的文学作品存在论。因此,爬梳现象学哲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汇融,有助于厘清两者的重要关系,同时为思考韦勒克的文学作品存在论增添一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勒克 文学作品存在 现象学哲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
下载PDF
《新青年》中西方女性主义戏剧之作品存在
2
作者 杨立学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4-157,共4页
对《新青年》中刊载的王尔德、易卜生和卞而生等作家的五部女性主义戏剧进行解读,发现这些戏剧都是通过构建内在视域体现女性的生存场,通过创作女性的感性形象感动女性读者,让女性在对象性的材料中获得自我观照,从而形成一种对超越性存... 对《新青年》中刊载的王尔德、易卜生和卞而生等作家的五部女性主义戏剧进行解读,发现这些戏剧都是通过构建内在视域体现女性的生存场,通过创作女性的感性形象感动女性读者,让女性在对象性的材料中获得自我观照,从而形成一种对超越性存在,即女性命运的领会,由此实现作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存在 《新青年》 西方女性主义戏剧 内在视域 生存场
下载PDF
英伽登的文学作品存在论与现象学之关系新探
3
作者 张旭曙 《云梦学刊》 2004年第5期64-67,共4页
英伽登建构文学理论的最初动机源于与胡塞尔关于观念论——实在论的论争。他试图用对文学作品存在论的分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个可能的答案。其结论是,文学作品是一种非自主存在的纯粹的意向性对象,是一个由语音构造、意义单元、再现... 英伽登建构文学理论的最初动机源于与胡塞尔关于观念论——实在论的论争。他试图用对文学作品存在论的分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个可能的答案。其结论是,文学作品是一种非自主存在的纯粹的意向性对象,是一个由语音构造、意义单元、再现的对象、图式化观相和类时间结构这五个层次组成的异质的多层次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存在 现象学 观念论—实在论之争 纯意向性对象 多层次构造
下载PDF
伽达默尔对艺术作品存在方式的分析——兼论何以伽达默尔反对“接受美学”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业伟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3-94,共12页
在既往的研究中,伽达默尔常常被认为是西方20世纪"读者导向文论"的鼻祖。本文通过对伽达默尔美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游戏"和"构成体"的分析,说明了伽达默尔美学的深层理论指向。借此表明读者导向文论是对... 在既往的研究中,伽达默尔常常被认为是西方20世纪"读者导向文论"的鼻祖。本文通过对伽达默尔美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游戏"和"构成体"的分析,说明了伽达默尔美学的深层理论指向。借此表明读者导向文论是对哲学解释学的狭窄化运用,并从根本上违背了伽达默尔的理论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艺术作品存在方式 美学 读者导向文论
原文传递
茅原《现象学的理性批判并音乐作品及其存在方式》导读 被引量:3
5
作者 韩锺恩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2-13,共2页
本文认为:在认同现象学哲学美学理论的前提下,进一步确定音乐存在方式,理解音乐作品的存在,主要涉及问题包括:1.纯意向性对象概念,2.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不同类别,3.先验问题,4.直觉问题。
关键词 现象学哲学美学 音乐作品存在方式
下载PDF
返回作品自身——韦勒克文学作品存在论研究
6
作者 王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韦勒克的文学作品存在论是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界重要的作品存在论之一,它诞生在传统文学作品观走向没落的转折期、实证主义思想的泛滥期和新人文主义思潮的衰落期。韦勒克作品存在论在形成过程中深受现象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并巧... 韦勒克的文学作品存在论是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界重要的作品存在论之一,它诞生在传统文学作品观走向没落的转折期、实证主义思想的泛滥期和新人文主义思潮的衰落期。韦勒克作品存在论在形成过程中深受现象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并巧妙借用、融合和发展了两种思潮中的关键概念,应用到文学作品存在方式的分析中,形成了以"经验的客体""决定性的结构""八层次作品结构"和"透视主义"等重要概念为核心的文学作品存在论,以一套完整而全面的理论框架描绘了文学作品存在的本质与方式,并强调文学作品自身内部因素的重要性,将文学研究的焦点引向对作品自身的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勒克 作品存在 现象学哲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
原文传递
存在论解释学如何推进了海德格尔的艺术之思——以《艺术作品的本源》为中心
7
作者 原百玲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8-63,共6页
海德格尔的哲学方法论是将现象学与解释学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存在论解释学。第一,作品存在决定了器具因素、物因素,而不是从物到作品的传统思维路径,这奠定了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地位。第二,作品存在的本质是真理的显现,发生方式是:建立&qu... 海德格尔的哲学方法论是将现象学与解释学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存在论解释学。第一,作品存在决定了器具因素、物因素,而不是从物到作品的传统思维路径,这奠定了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地位。第二,作品存在的本质是真理的显现,发生方式是:建立"世界",制造"大地"。"世界"是意义呈现,"大地"是物质载体,形上形下的抗争是真理的开显。第三,作品的存在决定了创作和接受是一体两面的,它们共同构成作品的现实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论解释学 作品存在 真理 世界 大地
下载PDF
作品·存在·空间 海德格尔与建筑现象学 被引量:25
8
作者 孙周兴 《时代建筑》 2008年第6期10-13,共4页
文章从"作品"、"存在"、"空间"三个方面讨论了从海德格尔那里可能引申出来的建筑思想。在"作品"主题下,海德格尔思考的是如何建立"天地之争"意义上的存在者之真理;而在"存在&qu... 文章从"作品"、"存在"、"空间"三个方面讨论了从海德格尔那里可能引申出来的建筑思想。在"作品"主题下,海德格尔思考的是如何建立"天地之争"意义上的存在者之真理;而在"存在"主题下,海氏揭示了"建筑"、"栖居"与"存在"之间一种本源性的内在联系:在"空间"问题上,海氏批评了现代哲学和科学的技术物理空间观,指出人居空间乃是基于"存在"和"栖居"的有意味的多样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艺术作品 存在之思 建筑与空间
下载PDF
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及其真理问题——加达默尔对艺术的创造性诠释论述 被引量:1
9
作者 许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6-69,共4页
加达默尔对艺术的创造性诠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表现"是艺术的存在方式;艺术的真理是诠释学真理。首先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他的这种结论的可能性,然后根据儒家的心性之学对该结论做出评价。
关键词 加达默尔 艺术作品存在方式 真理 实践哲学 儒家心性之学
下载PDF
“决定性的结构”与“透视主义”——简析韦勒克、沃伦的“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秀昌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对韦勒克、沃伦来说,"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不仅是一个关涉文学作品本身的内部研究的问题,而且更是一个赋有文学本体论地位的问题。他们认为,一部文学作品成其为文学作品,最终取决于它自始秉具的"决定性的结构"。由... 对韦勒克、沃伦来说,"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不仅是一个关涉文学作品本身的内部研究的问题,而且更是一个赋有文学本体论地位的问题。他们认为,一部文学作品成其为文学作品,最终取决于它自始秉具的"决定性的结构"。由对这"决定性的结构"的称说,他们带出一个关乎文学批评标准的"透视主义"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勒克 沃伦 文学作品存在方式 决定性的结构 透视主义
下载PDF
对韦勒克、沃伦“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论述的解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丽华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87-88,共2页
韦勒克和沃伦的关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的论述是其著作《文学理论》中的重要的部分,其中体现了他们关于文学本质问题的不同于前人的独到见解——文学是一种"经验的客体"。据此,对文学的研究必须遵循"透视主... 韦勒克和沃伦的关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的论述是其著作《文学理论》中的重要的部分,其中体现了他们关于文学本质问题的不同于前人的独到见解——文学是一种"经验的客体"。据此,对文学的研究必须遵循"透视主义"的原则。他们的观点为深入把握文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存在方式 经验的客体 决定性结构 透视主义
下载PDF
浅析韦勒克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12
作者 王雪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6-40,共5页
勒内·韦勒克是20世纪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在经典著作《文学理论》中,构建了完整的诗学体系。其逻辑起点就是文学作品存在方式论,因此,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更好理解这一诗学体系。本文以文学作品存在方式论为核心,阐... 勒内·韦勒克是20世纪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在经典著作《文学理论》中,构建了完整的诗学体系。其逻辑起点就是文学作品存在方式论,因此,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更好理解这一诗学体系。本文以文学作品存在方式论为核心,阐述其理论基石"决定性结构"和建立的批评标准"透视主义",力图探求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勒克 文学作品存在方式 决定性结构 透视主义
下载PDF
艺术作品的“本体”在哪里?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建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2,共4页
"本体"是一个复杂而无法说清的问题,需要进行一些概念上的梳理。关于艺术本体的争论也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不同门类的艺术,具有完全不同的本体状态。艺术本体论从其字面的意义上讲,即关于艺术存在的理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 "本体"是一个复杂而无法说清的问题,需要进行一些概念上的梳理。关于艺术本体的争论也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不同门类的艺术,具有完全不同的本体状态。艺术本体论从其字面的意义上讲,即关于艺术存在的理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思考:第一是研究艺术与哲学和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关系,即将艺术放在一个总体的本体论体系之中,看艺术的存在与世界存在的关系。世界以各种方式联系在一起,艺术可能是世界这个大厦中的一个房间,也可能是世界之外的一个独特存在。第二是研究艺术作品存在的方式。这又被称为艺术作品本体论。本文将从第二层面谈起,最终回归第一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作品 本体 本体论体系 作品存在方式
下载PDF
艺术形象的动态存在的描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汶成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86-189,共4页
艺术形象的动态存在的描述王汶成艺术形象的存在是一种动态的存在,具体他说,就是从创作方式、到作品方式、再到交流方式的存在。从生活物象到作者心象的创作存在方式创作方式是艺术形象最初的存在方式,它反映了作者对艺术形象的孕育... 艺术形象的动态存在的描述王汶成艺术形象的存在是一种动态的存在,具体他说,就是从创作方式、到作品方式、再到交流方式的存在。从生活物象到作者心象的创作存在方式创作方式是艺术形象最初的存在方式,它反映了作者对艺术形象的孕育和塑造过程。毫无疑问,作者是艺术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形象 艺术作品 作品存在 存在方式 创作方式 交流方式 艺术家 林黛玉 审美对象 白日梦
下载PDF
卡里斯玛与“有灵魂的无神论者”的长成——论《上帝存在的36个理由:虚构作品》
15
作者 刘贻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96-104,159,共10页
《上帝存在的36个理由:虚构作品》着力表现卡斯从一个有哲理性精神追求的年青人转变为“有灵魂的无神论者”的过程。其间,卡里斯玛型人物对他产生深远影响。卡斯曾追随过庸俗化的假卡里斯玛,也受到真正具有卡里斯玛特质人物的感召。在... 《上帝存在的36个理由:虚构作品》着力表现卡斯从一个有哲理性精神追求的年青人转变为“有灵魂的无神论者”的过程。其间,卡里斯玛型人物对他产生深远影响。卡斯曾追随过庸俗化的假卡里斯玛,也受到真正具有卡里斯玛特质人物的感召。在真与假的交织中,卡斯找到了处理宗教信仰与无神论间关系的中庸之道——既坚持无神论的哲学观点,又须肯定宗教经验的重要作用;要摒弃两者间表面的、无谓的争论,以平和包容的心态融合二者之精华。“有灵魂的无神论者”即是对此精到的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存在的36个理由:虚构作品 卡里斯玛 “有灵魂的无神论者”
下载PDF
从二战后的美国存在主义文学看美国人的生存危机感 被引量:1
16
作者 宗蔚 《宿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8-20,共3页
二战后的美国文学作品普遍带有一定的存在主义色彩。美国存在主义作品通过描述人们在不同处境下寻求自我身份,自我存在的机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时所面临的困难,痛苦与无助,揭示了存在危机是美国人遭遇的普遍而深刻的困境。
关键词 生存危机 存在主义作品 存在的隐患
下载PDF
作品消失的时代
17
作者 郜元宝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9,共6页
作品消失的时代郜元宝尽管还有人在呕心沥血地写作,尽管还有人心怀虔诚地研读。但是,过去时代那种神圣的作品概念已经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只是这些古老信念的残枝败叶而已。作品消失了,我想以此描述我们时代艺术层面所发生的质变。无... 作品消失的时代郜元宝尽管还有人在呕心沥血地写作,尽管还有人心怀虔诚地研读。但是,过去时代那种神圣的作品概念已经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只是这些古老信念的残枝败叶而已。作品消失了,我想以此描述我们时代艺术层面所发生的质变。无论在何种意义上讲,这种变化都是极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存在 接受美学 现时代 形而上学 文化批评 文化现象 文学批评 传统美学 语言游戏 技术时代
下载PDF
论海德格尔美学思想中的艺术真理——解读《艺术作品的本源》
18
作者 黄皎碧 杨修鸿 《枣庄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8-11,共4页
海德格尔艺术真理观的意义在于他对现代性的一种特殊的批判路径及相应的对审美现代性的反思,启示人们重新思考艺术的真实魅力。
关键词 作品作品存在 存在 作品的被创作性 艺术的历史性
下载PDF
虚幻的枷锁——论赫希的客观阐释理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35-140,共6页
本文以赫希与新批评的论争为出发点,围绕《阐释的有效性》中的词语展开深入探讨。赫希通过对作品意思与意味的划分,试图找出文学批评界混乱的根源,并提出解决这一困境的最终办法——回归作者的创作意图。然而,赫希客观阐释理论的根基有... 本文以赫希与新批评的论争为出发点,围绕《阐释的有效性》中的词语展开深入探讨。赫希通过对作品意思与意味的划分,试图找出文学批评界混乱的根源,并提出解决这一困境的最终办法——回归作者的创作意图。然而,赫希客观阐释理论的根基有虚设之嫌,且对作品存在方式的认识亦有严重缺陷。因此,客观阐释理论只是一个虚幻的枷锁,对文学批评并无太多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思 意味 作者意图 作品存在方式
下载PDF
文学本体论的探寻、坚守与反思——重读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开晟 《闽江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70-73,共4页
文学性与文学本体存在曾是20世纪80年代文艺批评界重要的话语诉求,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也一度被奉为 这方面的经典。本文立足于对文本核心问题的解读,但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知识性层面的阐释,而是将韦氏研究文学本体存在 的方法... 文学性与文学本体存在曾是20世纪80年代文艺批评界重要的话语诉求,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也一度被奉为 这方面的经典。本文立足于对文本核心问题的解读,但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知识性层面的阐释,而是将韦氏研究文学本体存在 的方法与观点置于当前就文艺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问题而展开争论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洞悉其积极的意义与局限,从而深化了 对文学研究方法问题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存在方式 透视主义 文学观念 文学批评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