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笔墨、造型及题款:任伯年作品鉴别的关键
1
作者 黄鼎 《荣宝斋》 2018年第10期228-230,共3页
目在中国绘画史上,被誉为『画圣』的画家只有两位,一位是唐代的吴道子,另一位则是晚清的任伯年。任伯年(一八四0-一八九五),名颐,初名润,别字伯年,字次远,号小楼、山阴道上行者,浙江绍兴人。
关键词 任伯年 作品鉴别 笔墨 题款 造型 中国绘画史 浙江绍兴 吴道子
原文传递
朱熹两件手书作品真伪考辨
2
作者 尹波 郭齐 《宋史研究论丛》 2019年第2期222-227,共6页
本文着重从作品内容和文献来源的角度对近年广为流传的两件朱熹书法作品《蓬户手卷》和榜书《千字文》自跋做了考辨,证明二者皆为伪作,对此前众口一词的误判进行了澄清。进而以此为例,强调了在名人书法作品的真伪鉴别中,从运笔风格等书... 本文着重从作品内容和文献来源的角度对近年广为流传的两件朱熹书法作品《蓬户手卷》和榜书《千字文》自跋做了考辨,证明二者皆为伪作,对此前众口一词的误判进行了澄清。进而以此为例,强调了在名人书法作品的真伪鉴别中,从运笔风格等书法的角度进行判别固然重要,但对作品内容及文献来源的甄别同样不可忽视,否则就会导致判断的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蓬户手卷 榜书《千字文》自跋 朱熹佚文 书法作品鉴别
下载PDF
潘天寿作品真赝鉴别初探
3
作者 宋文敬 王伟 《东方收藏》 2023年第1期113-115,共3页
自古以来,艺术品收藏都存在着真假的问题。对于书画作品来说,如果艺术家尚在世,对其作品真假的判别就相对容易些,因为大多数艺术家都会对自己作品的构图、布局、用笔、敷色有准确的把握,所谓真者自真,假者自假;而倘若艺术家已经离世,那... 自古以来,艺术品收藏都存在着真假的问题。对于书画作品来说,如果艺术家尚在世,对其作品真假的判别就相对容易些,因为大多数艺术家都会对自己作品的构图、布局、用笔、敷色有准确的把握,所谓真者自真,假者自假;而倘若艺术家已经离世,那么对其传世作品的真假判别就显得不那么容易了。这就需要收藏者、鉴赏家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鉴定、赏析,有时候还需要辅助科技手段,采用相关科学仪器进行检测和判别。为了论述方便,笔者从淮安市博物馆所藏潘天寿大师两件作品与社会上流传的伪作进行对比与分析,力求从一个侧面揭示当前的书画市场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 真假对比 书画 作品鉴别
原文传递
论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法律规定 被引量:7
4
作者 宋才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2-27,共6页
民间文学艺术属于"传统知识"、"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国际社会强调要重视和加强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国际法、国际公约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鉴别及保存、作品传播及保护、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艺术属于"传统知识"、"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国际社会强调要重视和加强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国际法、国际公约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鉴别及保存、作品传播及保护、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与"命名"、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的权利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版权保护等,也作出了确切的法律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艺术 作品鉴别 作品传播 技艺传承人 法律保护
下载PDF
吴冠中作品市场评析与辨伪 被引量:2
5
作者 翟墨 《美术观察》 2000年第2期65-67,共3页
世纪之交,画家吴冠中将自己的十件巨幅近作捐赠给国家。文化部首次出面为之主办捐赠仪式、艺术展览和国际研讨会,同时出版珍藏版、普及版两种《吴冠中画集》(珍藏版本超大四开,其中100册有吴冠中亲笔手迹)及《论吴冠中——吴冠中研究文... 世纪之交,画家吴冠中将自己的十件巨幅近作捐赠给国家。文化部首次出面为之主办捐赠仪式、艺术展览和国际研讨会,同时出版珍藏版、普及版两种《吴冠中画集》(珍藏版本超大四开,其中100册有吴冠中亲笔手迹)及《论吴冠中——吴冠中研究文选》,此举将“吴冠中热”又推向一个新高潮。 从艺术市场角度来看吴冠中艺术,有以下几个特点比较突出: 1.市场价值:频频超百万 吴冠中在沉潜了三十年后随改革开放的大潮浮出水面,迅速得到艺术市场的认可,其面貌一新的墨彩画、油画均首创在世画家的“天价”,并频频突破百万大关: 1989年,墨彩画《高昌遗址》在苏富比春季拍卖中,以187万港币售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冠中 艺术价值 作品鉴别 市场评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