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追求文学的精神高度——毕淑敏小说创作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志忠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39,共9页
毕淑敏是一个不断开辟新的人生体验和文学描写的有追求的作家。她的创作给文坛带来新的界面,也提出新的命题。这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作家气质:"白衣天使"与"天才病友"的路径选择;面对疾病:隐喻与治疗的相互矛盾;审... 毕淑敏是一个不断开辟新的人生体验和文学描写的有追求的作家。她的创作给文坛带来新的界面,也提出新的命题。这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作家气质:"白衣天使"与"天才病友"的路径选择;面对疾病:隐喻与治疗的相互矛盾;审视心灵:揭示痛苦与展现隐私的暧昧立场;伦理难题:医学—社会学—文学的彼此纠缠。对毕淑敏创作的深度分析,也同时揭示出当代文学如何追求精神高度的困难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高度 作家气质 疾病与隐喻 审视心灵 伦理难题
下载PDF
《沉沦》与《人间失格》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秦雨禾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63-66,共4页
《沉沦》是郁达夫开创中国自叙传抒情体模式的代表作,《人间失格》是日本无赖派旗手太宰治临终前完成的绝笔作,两部作品的艺术水平和时代价值都赋予了它们在20世纪的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这两位作家虽并无直接交流却有篇目展现出了内容... 《沉沦》是郁达夫开创中国自叙传抒情体模式的代表作,《人间失格》是日本无赖派旗手太宰治临终前完成的绝笔作,两部作品的艺术水平和时代价值都赋予了它们在20世纪的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这两位作家虽并无直接交流却有篇目展现出了内容、审美风格上的相似性,文章探究了二者于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下塑造出的相似审美特质及其具体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体认 性苦闷 忏悔意识 作家气质 儒家精神 基督教精神
下载PDF
中国的范妮和英国的林黛玉
3
作者 褚斐青 《才智》 2008年第17期201-202,共2页
在中西文学史中,林黛玉和范妮两个艺术形象具有相似的生活历程和情感体验。两人都寄人篱下,倍感凄凉,但是一个充满幻灭,一个却满怀期冀。那么,形成两种迥异的艺术表述,主要是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作家本身创作气质的差异。本文试图作些... 在中西文学史中,林黛玉和范妮两个艺术形象具有相似的生活历程和情感体验。两人都寄人篱下,倍感凄凉,但是一个充满幻灭,一个却满怀期冀。那么,形成两种迥异的艺术表述,主要是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作家本身创作气质的差异。本文试图作些说明来看待两者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妮 林黛玉 时代环境 作家气质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散文的文化特征谫论 被引量:2
4
作者 宾恩海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4-120,共7页
现代散文中不同作家的“文化生命理想”的出现不仅使现代散文与古典散文的精神倾向划清了一定的界限,也在文化的框架中更符合现代文化人的文学样式选择和人生“自我”的价值目标;作家性格、气质的个人化、客观化也是现代散文不同的创作... 现代散文中不同作家的“文化生命理想”的出现不仅使现代散文与古典散文的精神倾向划清了一定的界限,也在文化的框架中更符合现代文化人的文学样式选择和人生“自我”的价值目标;作家性格、气质的个人化、客观化也是现代散文不同的创作实践中的种种“情感偏向”获得充分发展的关键之处,尤其在能动反映现代作家的自我意识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现代报刊杂志的商业性运作机制已经贯穿于现代散文的生产和消费的许多环节,尤其是现代报刊杂志的市场化、大众化的情感“趣味”、艺术形式的追求与现代散文创作态势的变革的特殊关系令人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命理想 作家性格气质 现代报刊杂志运行方式 中国现代散文
原文传递
和而不同:关于时代与语言的那些事儿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莉 葛亮 《天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2-53,共12页
语言就是内容张莉:关于“时代与语言的那些事儿”,其实可谈的很多。我要坦率承认,我特别看重作家的语言,我甚至觉得语言代表了一个作家的尊严。有一天,我读到孙犁的一句话,他说,语言是第一要素。语言是衡量、探索作家气质、品质的最敏... 语言就是内容张莉:关于“时代与语言的那些事儿”,其实可谈的很多。我要坦率承认,我特别看重作家的语言,我甚至觉得语言代表了一个作家的尊严。有一天,我读到孙犁的一句话,他说,语言是第一要素。语言是衡量、探索作家气质、品质的最敏感的部位,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我觉得一位作家终生都是在为创造一种独属于他的语言而劳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莉 戚戚焉 作家气质 和而不同 第一要素 语言 时代
原文传递
The Making of a Chinese Critical System:Liu Xie’s Wen Xin Diao Long
6
作者 蔡宗齐 张晓慧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20年第4期-,共15页
刘勰的《文心雕龙》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成体系的文学批评著作,其广度与深度均无可比拟。刘勰通过对文学起源与本质、体裁分类、创作与接受过程、文学传统与个人才能、修辞与创作原则以及文学通史等问题的思考,自觉构建了一套宏大的中国文... 刘勰的《文心雕龙》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成体系的文学批评著作,其广度与深度均无可比拟。刘勰通过对文学起源与本质、体裁分类、创作与接受过程、文学传统与个人才能、修辞与创作原则以及文学通史等问题的思考,自觉构建了一套宏大的中国文学批评体系。本文主要探讨了《文心雕龙》中刘勰关于文学的种种观点,介绍了刘勰的生平和《文心雕龙》的整体结构,并对东亚和英语国家的《文心雕龙》学术研究现状进行了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中国批评体系 文学理论 文学起源 文学体裁 文学风格 作家气质 创作及接受过程 创作原则 文学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