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物残体培肥土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
作者 耿玉辉 吴景贵 +1 位作者 李万辉 姜岩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6-79,85,共5页
作物残体还田是土壤有机培肥的重要措施之一 ,文中从作物残体的还田方式、培肥效果、对作物产量、品质和抗性以及对土壤的养分平衡、理化性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作物残体 土壤肥力 土壤培肥 秸秆还田
下载PDF
作物残体与其生物炭配施对土壤有机碳及其自身矿化率的提升 被引量:37
2
作者 李有兵 把余玲 +1 位作者 李硕 田霄鸿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3-950,共8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探讨小麦和玉米残体与其生物炭配施对土壤各组分有机碳及其自身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揭示其在土壤固碳和培肥方面的效应,为农田有机物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共设置小麦或玉米残体(... 【目的】本研究通过探讨小麦和玉米残体与其生物炭配施对土壤各组分有机碳及其自身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揭示其在土壤固碳和培肥方面的效应,为农田有机物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共设置小麦或玉米残体(根茬、秸秆)和秸秆制成的生物炭单施(WS、WR、WB、MS、MR、MB),配施(WS+WB、WR+WB、MS+MB、MR+MB)以及对照(CK)构成的11个处理,培养期间测定土壤CO2释放量,培养结束后测定土壤总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颗粒有机碳(POC)以及粗细颗粒有机碳含量(CPOC、FPOC)。【结果】添加玉米有机物料对土壤TOC、MBC、POC、CPOC和FPOC含量的增加作用普遍高于添加小麦有机物料。添加小麦或玉米秸秆对土壤TOC、POC、CPOC、FPOC含量的增加作用均高于添加根茬。单独添加生物炭,作物残体与生物炭配施和单独添加作物残体处理分别在培养的第4、8、21 d有机碳矿化速率最大,为有机碳矿化快速期,之后矿化速率减缓并逐渐趋于稳定。单独添加作物残体其有机碳累积矿化率最大,达到30%-46%;与对照相比,添加有机物料的各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TOC含量,其中添加生物炭处理土壤TOC含量增幅最大;单独添加小麦和玉米生物炭处理,土壤TOC含量分别显著增加34.4%和36.5%,但其有机碳累积矿化率仅为3%左右,土壤FPOC含量及敏感性指数在单独添加生物炭处理最高;小麦和玉米残体与其生物炭配施处理,土壤MBC和CPOC含量分别显著增加80.2%-199.2%,且其有机碳累积矿化率为12%-19%,介于生物炭和残体单施之间,土壤CPOC含量及敏感性指数均表现为配施处理最高。【结论】单独添加作物残体能够较好地补充土壤养分,但CO2释放量显著高于单施生物炭及配施处理;单独添加生物炭其有机碳累积矿化率较低,短期内对土壤养分的补充作用较小。作物残体与其生物炭配施可以较好地克服各自单独施用的弊端,尤其是玉米秸秆与其生物炭配施,在保证作物养分供应的同时能增加土壤碳库储量,对土壤肥力提升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残体 生物炭 各组分有机碳 有机碳矿化
下载PDF
示差光谱分析在作物残体腐解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景贵 曾广赋 +4 位作者 汪冬梅 席时权 王明辉 姜亦梅 姜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7-49,56,60,共5页
采用示差光谱法对玉米叶片残体腐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与常规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示差光谱可以省去从腐解有机物中除去无机物的纯化过程,得到的红外光谱清晰可辨。
关键词 红外示差光谱 作物残体 土壤 有机质 腐殖质
下载PDF
作物残体还田对赤红壤有机质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方玲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7-142,共6页
作物残体还田对赤红壤有机质状况的影响方玲(福建农业大学,福州350002)关键词赤红壤,作物残体还田,土壤有机质,腐殖化系数中图分类号S153闽东南沿海丘陵地上的赤红壤旱地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即是农业生态环境较恶劣... 作物残体还田对赤红壤有机质状况的影响方玲(福建农业大学,福州350002)关键词赤红壤,作物残体还田,土壤有机质,腐殖化系数中图分类号S153闽东南沿海丘陵地上的赤红壤旱地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即是农业生态环境较恶劣,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相当低,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红壤 作物残体还田 土壤有机质 腐殖化系数
下载PDF
我国农作物残体制生物炭的固碳潜势和环境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秋爽 南红岩 赵玲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7-241,247,共6页
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并结合Gabi软件量化了我国农作物残体在生物炭制备及其土壤应用过程中的固碳潜势和环境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系统的年度GWP100值(100年尺度下的全球变暖潜势)可达-921.66 kg CO_(2e),能显著提高我国的固碳量;碳负... 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并结合Gabi软件量化了我国农作物残体在生物炭制备及其土壤应用过程中的固碳潜势和环境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系统的年度GWP100值(100年尺度下的全球变暖潜势)可达-921.66 kg CO_(2e),能显著提高我国的固碳量;碳负性的实现主要依赖于所产生的生物油和热解气抵消燃煤发电,以及生物炭入土实现的碳固存,其中,生物炭产率对整个系统固碳潜势的影响最大;生物炭系统对人类毒性潜势、酸化潜势等环境问题均有改善和缓解;生物炭应用的环境可行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残体 生物炭 固碳潜势 环境影响
下载PDF
作物残体去向与利用及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丁雪丽 何红波 +5 位作者 白震 解宏图 李晓波 郑立臣 张明 张旭东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54-1461,共8页
近年来,作物残体还田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一方面它可以改进土壤氮素的动态变化,减少硝态氮淋失;另一方面可作为提高耕地土壤作为潜在氮储库的一种手段。作物残体是碳、氮的重要源和库,因此还田后会影响土壤中的氮素循环。本文综述了作物... 近年来,作物残体还田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一方面它可以改进土壤氮素的动态变化,减少硝态氮淋失;另一方面可作为提高耕地土壤作为潜在氮储库的一种手段。作物残体是碳、氮的重要源和库,因此还田后会影响土壤中的氮素循环。本文综述了作物残体还田后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及残体氮素的利用与去向问题。具体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作物残体的降解过程及影响因素,残体氮素的利用率及去向问题,以及作物残体对土壤无机氮库、有机氮库、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残体 氮素转化 影响 利用率 去向 土壤
原文传递
作物残体应用性及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范围 吴景贵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01-506,共6页
农业生产会产生大量的作物残体。对作物残体的安全利用与处理已经成为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作物残体作为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其在土壤中的稳定与转化对于增加其养分持续时间、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介绍了作物残... 农业生产会产生大量的作物残体。对作物残体的安全利用与处理已经成为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作物残体作为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其在土壤中的稳定与转化对于增加其养分持续时间、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介绍了作物残体均匀深还及堆肥等提高作物残体稳定性的技术,简述了促进有机物质稳定与转化的新方法,总结了不同作物残体处理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以期为作物残体的高效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残体 均匀深还 堆肥 稳定性 腐殖化过程
原文传递
作物植株残体还田土壤对除草剂的截留作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叶常明 郑和辉 +1 位作者 王杏君 雷志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4-357,共4页
加入成熟作物植株残体还田的土壤 (简称秸秆还田土壤 )与自然土壤的土柱淋洗对比实验 ,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土壤对除草剂乙草胺和阿特拉津的截留作用以及水稻秸秆还田土壤对丁草胺的截留作用。结果表明 ,作物秸秆还田土壤对所研究的三种... 加入成熟作物植株残体还田的土壤 (简称秸秆还田土壤 )与自然土壤的土柱淋洗对比实验 ,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土壤对除草剂乙草胺和阿特拉津的截留作用以及水稻秸秆还田土壤对丁草胺的截留作用。结果表明 ,作物秸秆还田土壤对所研究的三种除草剂有明显的截留作用 ,在土柱的最上部 10cm内 ,秸秆还田土壤对乙草胺、丁草胺和阿特拉津的截留量分别是自然土壤对其截留量的 1.33、1.77和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植株还田 乙草胺 丁草胺 阿特拉津 土桩实验 除草剂 土壤 截留作用
下载PDF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荣明 《农家致富》 2010年第24期38-38,共1页
一.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稻桩、麦秆等多种作物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小麦植株,小麦扬花至灌浆期最易侵染危害。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防治方法 发生特点 子囊孢子 发生规律 作物残体 小麦植株 菌丝
下载PDF
小麦赤霉病和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10
作者 杨荣明 《农家致富》 2013年第18期34-35,共2页
1.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稻桩、麦秆等多种作物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小麦植株.小麦扬花至灌浆期最易侵染危害.其中最易从残留的花药上侵入.或直接从颖片上的自然孔口侵入.然后... 1.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稻桩、麦秆等多种作物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小麦植株.小麦扬花至灌浆期最易侵染危害.其中最易从残留的花药上侵入.或直接从颖片上的自然孔口侵入.然后扩展到整个花器或小穗、穗轴、穗颈而形成穗腐,因此.扬花期是小麦最易感病的生育期。江苏省小麦主栽品种大多不抗赤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防治方法 发生特点 纹枯病 子囊孢子 发生规律 作物残体 小麦植株
下载PDF
杂草治理中的异株克生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少泉 《世界农业》 1987年第12期29-32,共4页
异株克生(Allelopathic)是植物(供体)向环境中释放的化学物质对其它植物(受体)产生的毒害作用,这种化学物质称作异株克生化合物(Allelopathic chemicals或Allelopathins);供体释放的化合物直接毒害受体时称作真克生,而供体释放的化学物... 异株克生(Allelopathic)是植物(供体)向环境中释放的化学物质对其它植物(受体)产生的毒害作用,这种化学物质称作异株克生化合物(Allelopathic chemicals或Allelopathins);供体释放的化合物直接毒害受体时称作真克生,而供体释放的化学物质或供体的残体通过微生物等中间媒介分解而产生的物质毒害受体时,称作功能性克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株克生物质 杂草治理 化合物 作物残体 假高粱 根系分泌物 向日葵 杂草种子 种子发芽 农业生态系统
下载PDF
追溯马铃薯晚疫病 被引量:1
12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年第16期8-8,共1页
19世纪,起源于墨西哥的马铃薯晚疫病菌传入欧洲大陆。1830年在德同茸先发现,随后在比利时、荷兰、丹麦、芬兰、法同、意大利、英格兰、苏格兰等国均有发生。1845-1849年问,爱尔兰爆发的马铃薯饥荒导致约100万人饿死,许多人受其影响... 19世纪,起源于墨西哥的马铃薯晚疫病菌传入欧洲大陆。1830年在德同茸先发现,随后在比利时、荷兰、丹麦、芬兰、法同、意大利、英格兰、苏格兰等国均有发生。1845-1849年问,爱尔兰爆发的马铃薯饥荒导致约100万人饿死,许多人受其影响移居异国另谋生路。不幸的是,晚疫病从此遍及全世界。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病菌再次从墨西哥“旅行”到世界各地。然而,这次有了另一不同的病菌杂交类型(A2杂交型)。这种崭新的病菌与A1杂交型可进行有性繁殖,产生具有更强感染性并能在寄主组织之外(如土壤)存活的孢子。这种孢子可以在土壤中或作物残体中越冬、存活数月或数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杂交类型 欧洲大陆 有性繁殖 作物残体 墨西哥 比利时 意大利
下载PDF
线虫
13
《麦类文摘》 1995年第5期54-54,共1页
W953605 印度罗希尔坎德地区侵害某些蔬菜及小麦的线虫调查〔刊,英〕/Jain, S. K. …//Current Ne-matology. -1993, 4(1). -115~120(WBTA, 1995, 12(1), 531]W953606
关键词 根结线虫 作物残体 冬小麦 作物轮作 蔬菜 印度 侵害 生长 调查 地区
下载PDF
杂草生物学
14
《麦类文摘》 1995年第3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学 杂草竞争 野燕麦 普通小麦 雀麦 作物残体 语文 小麦品种 杂草区系 非洲
下载PDF
土壤耕作与改良
15
《麦类文摘》 1995年第3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土壤耕作 改良土 耕作方法 双作 理化特性 石青 作物残体 长期效应 季节性变化 耕作制
下载PDF
种植方式
16
《麦类文摘》 1995年第3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种植方式 埃塞俄比亚 免耕小麦 变性土 水稻 套播 生长 营养价值 边界种植 作物残体
下载PDF
收获 贮藏 加工 利用
17
《麦类文摘》 1997年第1期68-69,共2页
W970389 长期天气预报对小麦收获管理价值之评价[刊,英]/Abawi,G.Y.…∥Journal of AgriculturalEngineering Reseearch.-1995,62(1).-39~48[WB-TA,1996,13(2),1051]W970390 一种发动机运作的兽力收割机的设计与研制[刊,英]/Singh,T.P... W970389 长期天气预报对小麦收获管理价值之评价[刊,英]/Abawi,G.Y.…∥Journal of AgriculturalEngineering Reseearch.-1995,62(1).-39~48[WB-TA,1996,13(2),1051]W970390 一种发动机运作的兽力收割机的设计与研制[刊,英]/Singh,T.P.…∥AMA,AgriculturalMechanization in Asia,Africa and Latin America.-1995,26(2).-29~34[WBTA,1996,13(2),1421]W970391 几种耕地机具降低了站立的和平躺的作物残体量[刊,英]/Wagner,L.E.…∥Transactionsof the ASAE.-1995,38(2).-419~427[WB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与研制 长期天气预报 管理价值 发动机 作物残体 硬红春小麦 贮藏 小麦收获 收割机 二氧化碳
下载PDF
优质大豆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18
作者 孙红娟 《河南农业》 2015年第7期30-30,共1页
一、播前阶段 (一)农业防治 合理利用抗病品种;精选种子,剔除病斑粒、虫蚀粒及虫瘿、菌瘿等其他带有病虫的种子;精细整地,清除田头地边的杂草和遗留田间地表的作物残体,减少菌源;科学施肥,搞好健株防病。
关键词 病虫草害 防治技术 优质大豆 农业防治 抗病品种 合理利用 精细整地 作物残体
下载PDF
小麦赤霉病农药专利资源评析
19
作者 汤怀武 王伟民 《农业知识》 2022年第9期27-29,共3页
一、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发展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抱菌属(Fusarium graminearumSchw)真菌引起的世界范围内流行性病害,该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子囊壳在作物残体上越冬越夏,春季气温适宜时产生子囊壳,子囊壳成熟后,不断向空中释放子囊鞄子,随... 一、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发展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抱菌属(Fusarium graminearumSchw)真菌引起的世界范围内流行性病害,该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子囊壳在作物残体上越冬越夏,春季气温适宜时产生子囊壳,子囊壳成熟后,不断向空中释放子囊鞄子,随风雨传播到扬花的麦穗上引起发病。该病原菌不仅对小麦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还产生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为主的赤霉毒素对人畜有较大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流行性病害 春季气温 作物残体 子囊壳 赤霉毒素 农药专利 菌丝
下载PDF
Decomposition of Plant Materials in Upland and Submerged Soils Under Different Climatic Conditions 被引量:3
20
作者 LIZHONG LINXIN-XIO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1期89-92,共4页
The decomposition of plant materials in soil, along with the factors affecting it, has been frequently studied, and much information has been accumulated. Most reports indicated that the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er... The decomposition of plant materials in soil, along with the factors affecting it, has been frequently studied, and much information has been accumulated. Most reports indicated that the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erials proceeded more slowly in paddy soil than in upland soil because of the insufficient 02 supply, the lower soil temperature and the weaker activity of aquatic invertebrates in the former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 specific activity decomposition rate plant residu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