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发现的促进型他感作用物质──Lepidimoide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大清 陈汝民 潘瑞炽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55-457,共3页
关键词 他感作用物质 Lipidimoide 化学结构 作用
下载PDF
原子核和强相互作用物质的相变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玉鑫 穆良柱 常雷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8-51,共4页
简要回顾了原子核和强相互作用物质的相结构及相变研究的现状。说明原子核和强相互作用物质的相结构和相变的研究是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和统计物理等领域共同关心的重要前沿领域,到目前为止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无论是... 简要回顾了原子核和强相互作用物质的相结构及相变研究的现状。说明原子核和强相互作用物质的相结构和相变的研究是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和统计物理等领域共同关心的重要前沿领域,到目前为止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无论是具体实际问题还是研究方法等都需要进一步系统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核 强相互作用物质 相与相变
下载PDF
促进型互感作用物质-Lepidimoide的一些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汝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Lepidimoide是国际上首次确认的促进型互感作用物质,具有与GA和BA相类似的生理作用,该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种子中,于种子萌发时分泌出体外,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该物质的生理作用有:1促进拟南芥菜下胚轴伸长;2使拟南芥菜子... Lepidimoide是国际上首次确认的促进型互感作用物质,具有与GA和BA相类似的生理作用,该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种子中,于种子萌发时分泌出体外,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该物质的生理作用有:1促进拟南芥菜下胚轴伸长;2使拟南芥菜子叶的面积增大;3促进向日葵幼苗叶绿素合成.目前对Lepidimoide等促进型互感作用物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感作用物质 Lepidimoide 生理功能 促进型
下载PDF
促进型他感作用物质Lepidimoide的作用及研究展望
4
作者 李佳双 韩成云 +1 位作者 赵志刚 张玉玲 《宜春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78-82,共5页
Lepidimoide是由发芽的水芹种子分泌物中发现的一种促进型互感作用物质,被视为一种新型植物生长激素,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对植物的多种生理活动都有一定影响。目前,Lepidimoide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途径以及生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快捷有效提... Lepidimoide是由发芽的水芹种子分泌物中发现的一种促进型互感作用物质,被视为一种新型植物生长激素,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对植物的多种生理活动都有一定影响。目前,Lepidimoide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途径以及生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快捷有效提取纯化工艺也处于研究阶段。虽然Lepidimoide受到了业内的高度重视,但仍未得到广泛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pidimoide 促进型他感作用物质 生理功能 研究展望
下载PDF
基于“精华与糟粕分解”理论的幽门结扎性肝损伤病因及连翘-4保肝作用物质基础研究
5
作者 苓苓 昂格力玛 +3 位作者 宫菊花 吴圆圆 杜兰 王欢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5期32-35,共4页
目的:研究含药血清对LO2肝细胞的影响,探索幽门结扎性肝损伤的病因及连翘-4保肝作用物质基础。方法:通过动物实验制备幽门结扎性肝损伤大鼠门静脉血清和含连翘-4血清。采用体外培养LO2肝细胞实验,观察幽门结扎性肝损伤大鼠门静脉血清及... 目的:研究含药血清对LO2肝细胞的影响,探索幽门结扎性肝损伤的病因及连翘-4保肝作用物质基础。方法:通过动物实验制备幽门结扎性肝损伤大鼠门静脉血清和含连翘-4血清。采用体外培养LO2肝细胞实验,观察幽门结扎性肝损伤大鼠门静脉血清及含药血清(连翘-4)对肝细胞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门静脉血清LO2肝细胞上清液AST、ALT水平明显上升(P<0.01),并在镜下观察发现,正常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大小均匀,边界清楚;模型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明显融合。模型组门静脉血清与连翘-4含药血清比较,细胞上清液AST、ALT与镜下观察均未发现明显变化。结论:该研究初步判断为幽门结扎致肝损伤的病理过程,有可能是因胃内“精华与糟粕分解”紊乱,致受影响的食物精华通过门静脉输送至肝脏,从而导致肝功能异常。但由于实验方法与测量误差等方面的原因,从连翘-4腹主动脉血清内未发现保肝作用的有效物质基础,因此对该方药保护幽门结扎性肝损伤有效物质基础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华与糟粕分解”理论 幽门结扎性肝损伤 连翘-4保肝作用物质基础
下载PDF
高斯与平顶光束纳秒脉冲激光物质蒸发烧蚀动力学仿真研究
6
作者 尹培琪 许博坪 +3 位作者 刘颖华 王屹山 赵卫 汤洁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6-198,共13页
基于建立的纳秒脉冲激光与金属铝相互作用的二维轴对称模型,仿真研究了光束整形对纳秒脉冲激光烧蚀金属铝过程中蒸发烧蚀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屏蔽对靶材的烧蚀特性具有显著影响,屏蔽效应主要体现在脉冲的中后期.对于3种激光... 基于建立的纳秒脉冲激光与金属铝相互作用的二维轴对称模型,仿真研究了光束整形对纳秒脉冲激光烧蚀金属铝过程中蒸发烧蚀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屏蔽对靶材的烧蚀特性具有显著影响,屏蔽效应主要体现在脉冲的中后期.对于3种激光轮廓,高斯光束的屏蔽效果最强,随着整形后的平顶光束直径的增大,屏蔽效果逐渐减弱.平顶光束与高斯光束作用下,靶材温度的二维空间分布较为不同.高斯光束作用时,靶材中心最先升温,随后温度沿径向和轴向扩散.由于平顶光束的能量分布更加均匀,因此一定径向范围内的靶材同时升温.光束整形对靶材的蒸发烧蚀动力学影响较大.对于高斯光束,靶材中心先烧蚀,随后产生径向烧蚀.由于整形后平顶光束的能量密度降低,因此靶面蒸发时间较高斯光束延后,并且一定径向范围内的靶材同时发生蒸发烧蚀.3种激光轮廓下,靶材的蒸发烧蚀形貌与光束的强度分布类似,其中高斯光束的烧蚀坑呈中间深两边浅的特点,平顶光束的烧蚀坑较为平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整形 激光与物质作用 蒸发烧蚀 等离子体屏蔽
下载PDF
水稻化感物质作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林群慧 何华勤 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4-85,共2页
在对水稻化感作用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水稻叶片浸提液的GC-MS分析和相关酶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水稻叶片中苯丙氨酸裂解酶(PAL)和肉桂酸-4-羟化酶(CA4H)活性的大小与酚的含量密切相关;同时水稻化感作用强度与其肉桂酸含量... 在对水稻化感作用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水稻叶片浸提液的GC-MS分析和相关酶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水稻叶片中苯丙氨酸裂解酶(PAL)和肉桂酸-4-羟化酶(CA4H)活性的大小与酚的含量密切相关;同时水稻化感作用强度与其肉桂酸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其水杨酸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因此水稻化感作用是由许多化感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感作用物质 化感作用 酶活性 肉桂酸 水杨酸 苯丙氨酸裂解酶
下载PDF
UHPLC-QTOF-MS联合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青阳参总苷治疗社会挫败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8
作者 王静茹 刘顶鼎 +4 位作者 常露露 朱蔷 杨菁 吴雪梅 曾贵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4-579,共16页
目的运用UHPLC-QTOF-MS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青阳参总苷治疗社会挫败的物质基础和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采用UHPLC-QTOF-MS鉴定青阳参总苷化学成分。其次,运用Pubchem下载青阳参总苷化学成分2D结构后,利用Swiss Target Pr... 目的运用UHPLC-QTOF-MS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青阳参总苷治疗社会挫败的物质基础和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采用UHPLC-QTOF-MS鉴定青阳参总苷化学成分。其次,运用Pubchem下载青阳参总苷化学成分2D结构后,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靶点;从TTD、GeneCards、CTD数据库获取社会挫败相关治疗靶点;通过Venny平台获取两者的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后,结合Cytoscape分析得交集靶点排名;使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构建社会挫败小鼠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病理变化。结果从青阳参总苷共鉴定152个化学成分。预测及筛选得到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单胺氧化酶A(MAOA)、多巴胺受体D3(DRD3)等26个青阳参总苷治疗社会挫败潜在作用靶点,对应85个青阳参总苷活性成分;富集分析得到45个GO注释条目(P<0.01)、11条KEGG信号通路。分子对接发现青阳参苷元、白桦脂酸、绿原酸等20个活性成分与AKT1、DRD4、DRD2、DRD3等10个核心靶蛋白均可自发结合。动物实验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中5-HT、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小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排列疏松,有明显的细胞丢失。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青阳参总苷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5-HT、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青阳参总苷中、高剂量组小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间隙减小,且排列较为整齐。结论青阳参总苷对社会挫败具有治疗作用。主要药效物质为青阳参苷元、白桦脂酸、绿原酸等,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社会挫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阳参总苷 社会挫败 UHPLC-QTOF-MS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下载PDF
菟丝子拟雌激素作用体内直接作用物质的发现 被引量:22
9
作者 孙向明 宋辉 +4 位作者 赵丽珠 胡扬 辛科颖 李文兰 丁振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26-1831,共6页
通过“代谢产物-效应检识”模式进行相关性分析,初步明确菟丝子在体内发挥拟雌激素作用的直接作用物质。以去势(卵巢摘除)雌性大鼠为研究对象,灌胃给予菟丝子的95%乙醇提取部位、大孔树脂40%乙醇洗脱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作为给药部位,... 通过“代谢产物-效应检识”模式进行相关性分析,初步明确菟丝子在体内发挥拟雌激素作用的直接作用物质。以去势(卵巢摘除)雌性大鼠为研究对象,灌胃给予菟丝子的95%乙醇提取部位、大孔树脂40%乙醇洗脱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作为给药部位,采用UPLC/Q-TOF-MS技术建立不同给药部位、不同给药次数的血清指纹图谱。同时检测血清中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和灰关联度分析,筛选雌激素效应组分。结果表明,含药血清中发现9个与雌激素效应高度相关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分别是:金丝桃苷、紫云英苷、甲基化槲皮素葡萄糖醛酸苷、槲皮素-二葡萄糖醛酸苷、槲皮素、芹菜素、异槲皮苷、山柰酚葡萄糖醛酸苷和山柰酚。基于血清谱效相关性的研究思路可初步发现菟丝子拟雌激素作用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为菟丝子雌激素作用药效物质的揭示和质量标志物的确证提供了初步参考。本实验获得了哈尔滨商业大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批准号:HSDU2020-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 拟雌激素作用 谱效相关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体内直接作用物质
原文传递
加味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鼻粘膜中P物质作用的实验与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瑛 刘卫红 +1 位作者 陈望燕 李恩宽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2年第5期214-216,共3页
目的 研究加味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鼻粘膜中P物质的影响。方法 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toluene-2,4-diisocyanate,TDI)致敏法制作。经鼻腔给予加味玉屏风散后,作鼻粘膜组织病理学和P物质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临床... 目的 研究加味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鼻粘膜中P物质的影响。方法 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toluene-2,4-diisocyanate,TDI)致敏法制作。经鼻腔给予加味玉屏风散后,作鼻粘膜组织病理学和P物质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临床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也用加味玉屏风散经鼻腔给药,给药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鼻分泌物中P物质的变化。结果 动物治疗组鼻粘膜细胞中所表达的P物质明显减少,对照组中明显增加。临床患者用药前后鼻分泌物中P物质含量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加味玉屏风散能减少鼻粘膜细胞内P物质的含量,及鼻分泌物中P物质的含量,从而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变应性鼻炎 鼻粘膜 P物质作用 临床观察 实验观察
下载PDF
揭示灸法作用的穴位物质基础与阐明灸法退热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董泉声 董新民 +4 位作者 先茂全 郑贤龙 张素华 张晓琼 朱漓 《四川中医》 2013年第7期151-160,共10页
目的:①揭示灸法作用的穴位物质基础;②"系统"阐明灸法的退热机理;③为"热证可灸"论充实科学的理论依据;④探索灸法作用机理及其应用之研究的可行途径。方法:以内毒素致热兔为对象,以温热灸法产生明显退热效应为前... 目的:①揭示灸法作用的穴位物质基础;②"系统"阐明灸法的退热机理;③为"热证可灸"论充实科学的理论依据;④探索灸法作用机理及其应用之研究的可行途径。方法:以内毒素致热兔为对象,以温热灸法产生明显退热效应为前提。首先检测12类皮肤感受器125个单位对灸热的反应性,仅见温觉感受器(WR)和多觉型感受器(PR,含δPR和CPR两种亚型而以后者为主)规律地产生兴奋反应。进而分析灸法退热与这两类感受器的关系。对所设灸法退热、散热及其中枢机制等3项研究(文中尚含与此紧密关联的另外3项工作),分别以直肠温度、耳廓温度和热敏神经元(HSN)放电变化为指标。根据感受器温度阈值等参数,设定由灸热引起皮温40℃和皮温47℃(或48℃)作为区分WR与PR反应的施灸强度。灸法采用自行研制的,由计算机自动调控可使穴位保持恒温并证实可与悬起灸互换的聚光灸,施灸于督脉某些穴位。3项研究均各设3个实验组:①每兔静注25EU内毒素作为对照组;②25EU内毒素+皮温40℃灸法组;③25EU内毒素+皮温47℃(或48℃)灸法组。将各组所得数据作组内、组间比较获取结果。结果:①3项工作中内毒素所生影响分列于下:①HSN放电频率显著下降,反映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机能受到明显的不良影响(同时体温调定点位移);②耳廓温度明显下降,体热发散显著减少;③直肠温度明显上升,出现发热反应。②皮温47℃(或48℃)灸法对上列内毒素影响均产生有效的拮抗作用(P<0.01)。③皮温40℃灸法则不能产生上述灸法所生效应(P>0.05)。结论:灸法对发热机体具有显著的退热作用,是项灸效是通过穴位PR产生的。也就是说灸法退热(以及以灸热为主而见效的各项灸法作用)的穴位物质基础是PR。PR传入信号能有效拮抗热原对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的不良影响,使其恢复正常机能和校正移位了的调定点,从而导致产热、散热效应器活动和体温水平之回复正常状态。上列事实表明,本项工作在揭示PR为灸法作用的穴位物质基础的基点上,"系统"地阐明了灸法退热的机理,同时为"热证可灸"论从退热层面(发热是热证共有的重要征象)充实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此外,亦为灸法作用的机理研究以及促进灸法的发展启示了一条有效和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退热机理 灸法作用的穴位物质基础 多觉型感受器 热证可灸
下载PDF
低能离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电子能损微观机制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丰收 付艳龙 +2 位作者 毛飞 李长楷 张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5-762,共8页
深入了解离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研究材料抗辐照性能以及应用离子束技术的基础和关键.离子的能量沉积是导致材料辐照损伤的根本原因,所以研究离子碰撞过程中的能损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离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背景和应用价值出... 深入了解离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研究材料抗辐照性能以及应用离子束技术的基础和关键.离子的能量沉积是导致材料辐照损伤的根本原因,所以研究离子碰撞过程中的能损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离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背景和应用价值出发,阐述了有关载能离子在材料中的电子阻止本领的微观机制,总结了基于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研究低速离子在材料中电子阻止本领的相关模型.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低能离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电子阻止本领及电子能损微观机制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论述了近几年北京师范大学在有关电子能损微观机制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电荷转移、化学键状态以及内层电子激发等因素对电子能损影响的微观机制,研究了在极低速度下电子阻止本领的阈值行为,为离子束技术的应用和材料抗辐照性能的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建议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与物质相互作用 电子能损 电子阻止本领 低能离子
下载PDF
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几个例子
13
作者 何雪华 《大学物理》 1986年第5期6-11,共6页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效应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个例 实验科学 激光
下载PDF
采用焦分离方法研究共热解时煤与生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对焦结构和CO2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晓明 张红 +4 位作者 刘梦杰 智丽飞 白进 白宗庆 李文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97-907,I0001,共12页
煤与生物质的相互作用已被广泛研究。但是,其相互作用机制通常是基于混合焦样的物理化学结构和反应性而提出。在这项工作中,基于不同形状和粒度将无烟煤与生物质共热解后的混合焦分离,然后通过分析分离后煤焦的结构和反应性来揭示煤与... 煤与生物质的相互作用已被广泛研究。但是,其相互作用机制通常是基于混合焦样的物理化学结构和反应性而提出。在这项工作中,基于不同形状和粒度将无烟煤与生物质共热解后的混合焦分离,然后通过分析分离后煤焦的结构和反应性来揭示煤与生物质相互作用机制。在热解温度为600和900℃条件下,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制备了混合有不同比例的秸秆(CS)的无烟煤焦样。采用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和X射线衍射(XRD)对煤焦的AAEM浓度和微晶结构进行了检测。利用TGA设备分析了分离后的煤焦与CO 2的气化反应性。结果表明,随着掺混比例从0增加到80%,煤焦中活性K和Mg的浓度逐渐增加,并形成更为无序的碳结构。共热解过程中,更多的AAEM种类被混合物中的煤焦通过挥发分-焦相互作用捕获,而不是随生物质挥发分逸出。同时,热解温度的升高引起了K和Na挥发和失活,也导致石墨化度的降低。而且,CS的添加和更低的热解温度均可提高煤焦的气化反应性。此外,在煤焦的碱性指数AI与反应性指数R 0.5之间建立了较好的线性关系(R 2=0.9009),表明在煤与生物质共气化过程中,AAEMs对提高煤焦气化反应活性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生物质的相互作用 焦分离 共热解 气化反应性 碱性指数
下载PDF
等离激元纳米光腔增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晓君 陈环 +2 位作者 郭蕾 张正龙 郑海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31,共11页
利用等离激元纳米光腔将电磁场限制在亚波长范围,可在纳米尺度上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实现超衍射极限的光信号增强。从等离激元纳米光腔的基本原理出发,综述了等离激元纳米光腔与量子发射体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不同光腔结构在... 利用等离激元纳米光腔将电磁场限制在亚波长范围,可在纳米尺度上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实现超衍射极限的光信号增强。从等离激元纳米光腔的基本原理出发,综述了等离激元纳米光腔与量子发射体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不同光腔结构在增强光与物质耦合作用的优势;归纳了纳米光腔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机制,着重讨论了增强拉曼光谱、增强非线性效应和增强量子效应的物理机制;展望了等离激元纳米光腔在量子信息领域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激元 等离激元纳米光腔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增强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吸附物质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郑宇 崔逸阳 李绍秀 《能源与环境》 2017年第4期12-13,20,共3页
第一性原理用于研究吸附过程中物质相互作用机理已逐渐开展。阐述第一性原理的涵义及其应用于研究分子吸附、原子吸附、重金属吸附等物质的相互作用机理取得的成果和第一性原理的发展展望。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吸附 物质作用
下载PDF
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的光和物质相互作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虞华康 刘伯东 +1 位作者 吴婉玲 李志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24-238,共15页
表面等离激元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得益于表面等离激元的强局域约束作用,光场和能量被限制在亚波长尺度上,因而各种光和物质相互作用可得到显著的增强.表面等离激元的特性与材料、形貌、结构密切相关,相应的共振波长可覆盖紫外、可... 表面等离激元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得益于表面等离激元的强局域约束作用,光场和能量被限制在亚波长尺度上,因而各种光和物质相互作用可得到显著的增强.表面等离激元的特性与材料、形貌、结构密切相关,相应的共振波长可覆盖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到远红外的光谱波段.由于表面等离激元的强局域电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如荧光、拉曼散射、非线性光学、光热转换、光-声效应、催化、光伏转换等,都得以显著增强.本文简要回顾了表面等离激元的物理特性,具体讨论了各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的光和物质相互作用机理及相关应用,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本文旨在为构造更高性能的表面等离激元器件,发展相关技术,进一步拓展表面等离激元的应用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激元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增强
下载PDF
蒙药槟榔十三味丸抗抑郁作用和改善抑郁综合症状的物质作用基础及机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杰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6年第2期47-52,共6页
本文论述了蒙医对抑郁症的认识,蒙药槟榔十三味丸组方药材抗抑郁作用的物质基础及机理、组方药材改善抑郁症综合症状的物质基础及机理,蒙药槟榔十三味丸在治疗抗抑郁症方面的展望。
关键词 蒙药 槟榔十三味丸 抗抑郁作用 改善抑郁综合症状 物质作用基础 机理
下载PDF
物质流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
19
作者 李振立 李珺 陶先绪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115-117,共3页
引入元物质流模型,描述元物质流的相互作用,讨论物理量Ng(暂名能耦)与元物质流的矢量质位、质感强度、互质感、质通量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物质 物质 物质流相互作用 能耦
下载PDF
胜红蓟地上部化感作用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91
20
作者 韦琦 曾任森 +3 位作者 孔垂华 骆世明 曾强 谭惠芬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0-366,共7页
胜红蓟(Ageratumconyzoides)是华南地区的重要杂草,具有显著的化感作用。本文利用色谱和波谱技术对胜红蓟地上部化感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化学结构鉴定,得到两个化感作用物质:胜红蓟素(6,7-二甲氧基-2,2... 胜红蓟(Ageratumconyzoides)是华南地区的重要杂草,具有显著的化感作用。本文利用色谱和波谱技术对胜红蓟地上部化感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化学结构鉴定,得到两个化感作用物质:胜红蓟素(6,7-二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烯)和5,22-二烯-3β-豆甾醇。对这两个作用物的化感作用研究表明:胜红蓟素对受体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500×10-6处理对稗草生长达到完全抑制,对萝卜的抑制率也高达90%。浓度降到25×10-6对稗草和萝卜幼苗生长仍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 化感作用物质 胜红蓟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