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士通信的浪涌保护器作用电压高达15kVdc
1
《现代电子技术》 2004年第8期107-107,共1页
关键词 能士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NSSP-13008 浪涌保护器 作用电压
下载PDF
变压器的绝缘结构与作用电压
2
作者 梁君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30期7-,共1页
文中主要分析了变压器的绝缘结构及作用电压。
关键词 变压器 绝缘结构 作用电压
下载PDF
零电压矢量作用时间对间接矩阵变换器输出电压共模分量与谐波分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珊瑚 黄林峰 +2 位作者 王文圣 刘旭 韩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7943-7954,共12页
矩阵变换器(matrix converter,MC)现有调制方法难以兼顾输出谐波和共模这两者特性,同时也未量化调制参数对输出特性的影响。文中基于三重傅里叶变换原理,建立调制参数零电压矢量作用时间、电压传输比与输出电压共模分量和谐波分量的映... 矩阵变换器(matrix converter,MC)现有调制方法难以兼顾输出谐波和共模这两者特性,同时也未量化调制参数对输出特性的影响。文中基于三重傅里叶变换原理,建立调制参数零电压矢量作用时间、电压传输比与输出电压共模分量和谐波分量的映射关系,量化分析零电压矢量作用时间对共模分量和谐波分量的影响规律,为考虑零矢量作用时间对输出特性的调制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基于零电压矢量作用时间对间接矩阵变换器(indirect matrix converter,IMC)输出特性的分析,在不同电压传输比下获得最优零电压矢量作用时间,大大降低输出低频共模分量幅值来有效抑制输出漏电流,进一步提高IMC输出性能。最后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矩阵变换器 电压矢量作用时间 共模分量 谐波分量 三重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基于BPA仿真的低压台区负荷与静态电压特性相互作用影响研究
4
作者 孙胜宪 《四川建材》 2018年第6期191-193,205,共4页
通过分析总结福建省低压台区负荷特性,剖析低电压成因,结合BPA软件建立低压台区潮流计算模型,提出在BPA中进行低压配电网潮流计算仿真,从负荷大小、导线截面、接入位置等方面全面分析对电压变化的影响,结合台区拓扑图。
关键词 电压台区 BPA潮流计算模型 低压配电网潮流仿真 负荷与电压作用关系
下载PDF
考虑光伏动态特性的功角电压交互失稳机理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屠竞哲 易俊 +3 位作者 王超 潘艳 陆晓东 张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57-165,共9页
在大容量直流和高比例新能源集中接入电网的背景下,研究了考虑光伏动态特性影响的直流大功率扰动引发功角电压交互失稳问题。首先,从理论上推导了两机等值系统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和电动机负荷运动方程;然后,分析了直流大功率扰动引发功... 在大容量直流和高比例新能源集中接入电网的背景下,研究了考虑光伏动态特性影响的直流大功率扰动引发功角电压交互失稳问题。首先,从理论上推导了两机等值系统发电机转子运动方程和电动机负荷运动方程;然后,分析了直流大功率扰动引发功角和电压交互作用导致系统失稳的物理机理;最后,进一步分析了光伏低电压穿越期间不同有功/无功特性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吉泉直流实际系统算例进行了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两侧发电机功角拉开和负荷母线电压跌落(电动机电阻减小)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系统失稳,不同的光伏低电压穿越有功/无功特性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需要通过理论结合仿真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角电压交互作用 失稳机理 光伏模型 电压穿越特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关于画零状态动态电路在冲激信号源作用时刻等效电路的探讨
6
作者 刘卓康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1993年第4期57-58,共2页
关于如何画出零状态动态电路在冲激信号源作用时刻的等效电路的问题,在国内出版的一些教材中,有所涉及。但是,在有些教材中的论述是不妥的,错误地将换路定律用于电容C在冲激电流作用下的u_c(t)和电感L在冲激电压作用下的i_L(t).例如,图... 关于如何画出零状态动态电路在冲激信号源作用时刻的等效电路的问题,在国内出版的一些教材中,有所涉及。但是,在有些教材中的论述是不妥的,错误地将换路定律用于电容C在冲激电流作用下的u_c(t)和电感L在冲激电压作用下的i_L(t).例如,图1所示RC并联电路的冲激响应分析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电路 零状态 并联电路 电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流作用 短路线 电工教学 分析图 电压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绝缘子泄漏电流估算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友鹏 伍亚萍 +2 位作者 董海燕 周郁 陈志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57-2763,共7页
为了探索绝缘子泄漏电流与各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确定出它们之间的具体函数关系,采用遗传算法(GA)得到了相对湿度Hr、等值附盐密度ρESDD及作用电压U与泄漏电流幅值Ih的对应关系。首先进行了单片瓷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利用泄漏电流测量... 为了探索绝缘子泄漏电流与各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确定出它们之间的具体函数关系,采用遗传算法(GA)得到了相对湿度Hr、等值附盐密度ρESDD及作用电压U与泄漏电流幅值Ih的对应关系。首先进行了单片瓷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利用泄漏电流测量系统记录了泄漏电流波形并进行了分析;其次利用遗传算法得到了Hr、ρESDD、U与Ih的函数关系;最后将该方法与最小二乘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Ih与Hr、ρESDD和U均有关系,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ρESDD、Hr、U;相较于利用最小二乘法估算泄漏电流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遗传算法不仅确定出它们之间的具体函数形式,而且提高了估算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估算泄漏电流幅值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工程中基于泄漏电流污秽度的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泄漏电流 相对湿度 等值附盐密度 作用电压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的绝缘子泄漏电流预测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友鹏 伍亚萍 赵珊鹏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52,共7页
为了探索绝缘子泄漏电流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建立绝缘子泄漏电流Ih预测模型。首先针对单片瓷绝缘子进行人工污秽试验,利用泄漏电流测量系统记录不同运行电压U、相对湿度RH及等值附盐密度ρESDD下泄漏电流... 为了探索绝缘子泄漏电流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建立绝缘子泄漏电流Ih预测模型。首先针对单片瓷绝缘子进行人工污秽试验,利用泄漏电流测量系统记录不同运行电压U、相对湿度RH及等值附盐密度ρESDD下泄漏电流波形并进行分析;其次以U、RH、ρESDD作为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获得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建立泄漏电流幅值预测模型,并通过部分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利用最小二乘法及BP神经网络预测泄漏电流幅值,遗传BP神经网络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泄漏电流 相对湿度 等值附盐密度 作用电压 遗传BP神经网络算法
下载PDF
食品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旭 《中国食品》 2023年第14期105-107,共3页
等离子体(Plasma)由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构成,被称为除“固、液、气”三态之外的第四态,它是一种导电体系,但总体上呈现电中性。自然界也存在等离子体,如太阳热核聚变、发生闪电时等。人工制备等离子体通常由中性气体在高电压作用下激发... 等离子体(Plasma)由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构成,被称为除“固、液、气”三态之外的第四态,它是一种导电体系,但总体上呈现电中性。自然界也存在等离子体,如太阳热核聚变、发生闪电时等。人工制备等离子体通常由中性气体在高电压作用下激发诱导产生,按照粒子(电子、离子、中性粒子)温度差异可以分为热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根据制备压力的不同一般分为真空等离子体和常压等离子体两类。其中,真空等离子体均匀且无方向性,但需要在真空条件下进行,设备昂贵;常压等离子较为常见,即在大气压条件下产生等离子体,在材料、食品方面研究与应用的等离子体一般为低温等离子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子 热等离子体 带电粒子 低温等离子体 电中性 热核聚变 电压作用 温度差异
下载PDF
棒-板间隙在交直流预电压作用下的冲击特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黎明 毛苏春 关志成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5-287,共3页
为了分析实际运行中稳态预电压对电力设备绝缘的影响 ,研究了在标准气象条件下 ,棒 -板间隙的操作冲击特性和交直流预电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正直流预电晕能提高气体间隙中正的操作放电电压 ,而负直流预电晕却能降低间隙的正操作冲... 为了分析实际运行中稳态预电压对电力设备绝缘的影响 ,研究了在标准气象条件下 ,棒 -板间隙的操作冲击特性和交直流预电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正直流预电晕能提高气体间隙中正的操作放电电压 ,而负直流预电晕却能降低间隙的正操作冲击放电电压 ,且电极的棒直径越小这种效应越明显。正直流预电晕能减弱正操作冲击下的电晕特性 ,阻碍了正流注和先导的形成与发展 ,而负直流预电晕却能激励正流注放电 ,从而造成强烈的先导放电。在交流预电压作用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绝缘 棒-板间隔 交直流预电压作用 冲击特性
原文传递
一种快速评估多馈入直流系统换相失败风险的方法 被引量:30
11
作者 邵瑶 汤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29-3436,共8页
快速并准确地评估受端系统交流故障导致多馈入直流系统换相失败的风险,对于保障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multi-infeed interaction factor,MIIF)定义的启发下,提出了交直流系统电压耦合作用因子(AC-DC ... 快速并准确地评估受端系统交流故障导致多馈入直流系统换相失败的风险,对于保障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multi-infeed interaction factor,MIIF)定义的启发下,提出了交直流系统电压耦合作用因子(AC-DC voltage coupling factor,ADVCF)的概念,并基于节点阻抗矩阵推导出ADVCF的简便计算公式。通过最小熄弧角判断标准推导出临界交直流系统电压耦合作用因子(critical ac-dc voltage coupling factor,CADVCF)指标的通用表达式,基于CADVCF提出了一种快速评估多馈入直流系统换相失败风险的方法:受端系统某交流母线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如果某回直流与该交流母线间的ADVCF大于CADVCF,则该回直流会发生换相失败。实际大电网的分析结果证明了所提评估方法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换相失败 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 交直流系统电压耦合作用因子 临界交直流系统电压耦合作用因子
下载PDF
多馈入直流受端电网换相失败风险区域快速识别方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国庆 王拓 +3 位作者 辛业春 江守其 王威儒 刘先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0-152,共13页
针对多馈入直流受端电网换相失败风险区域准确识别难题,计及直流控制系统影响,提出基于广义节点电压交互作用因子的风险区域快速识别方法。将交流母线和故障点视为广义节点,构建考虑直流控制影响的广义节点电压交互作用因子指标,并给出... 针对多馈入直流受端电网换相失败风险区域准确识别难题,计及直流控制系统影响,提出基于广义节点电压交互作用因子的风险区域快速识别方法。将交流母线和故障点视为广义节点,构建考虑直流控制影响的广义节点电压交互作用因子指标,并给出其计算方法;建立换流母线电压跌落期间的换流站暂态电路模型,计算临界换相失败风险电压,进而获取指标临界值,依据指标值与临界值的大小进行换相失败风险的判断;结合指标值的故障位置分布特性,提出换相失败风险区域的快速识别方法;在CIGRE HVDC测试系统和含三馈入直流的39节点测试系统中,验证所提计算方法和识别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方法相比,临界换相失败风险电压的计算误差由7.7%降低到2.4%,提高了换相失败风险区域识别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直流系统 换相失败 控制影响 广义节点电压交互作用因子 风险区域识别
下载PDF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风险评估简化指标 被引量:12
13
作者 邵瑶 周勤勇 +2 位作者 张健 施浩波 汤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453-3458,共6页
换相失败是直流输电系统最常见的故障,受端系统交流故障是其最主要的诱因之一。对于大规模多馈入交直流系统,如何准确并快速地评估受端系统交流故障导致多回直流系统同时换相失败的风险,对于保障我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大停电事故... 换相失败是直流输电系统最常见的故障,受端系统交流故障是其最主要的诱因之一。对于大规模多馈入交直流系统,如何准确并快速地评估受端系统交流故障导致多回直流系统同时换相失败的风险,对于保障我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大停电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考虑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基于临界交直流系统电压耦合作用因子(critical AC-DC voltage coupling factor,CADVCF),推导出简化临界交直流系统电压耦合作用因子(simplified critical AC-DC voltage coupling factor,SCADVCF)的3种计算公式,解决了受端交流系统规模过大导致的计算繁杂的问题。针对直流系统额定功率运行和非额定功率运行的场景,分别给出了不同的换相失败风险评估方法。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简化指标和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相失败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交直流系统电压耦合作用因子 临界交直流系统电压耦合作用因子 简化临界交直流系统电压耦合作用因子
下载PDF
单相PWM整流器两矢量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坤 陈津辉 +1 位作者 李桂虎 张清华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68,共6页
为解决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CS-MPCC(finite-control-set model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方法下开关频率不固定和网侧电流谐波大等问题,以单相PWM整流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一种两矢量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TV-FCS-MPCC(two-v... 为解决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CS-MPCC(finite-control-set model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方法下开关频率不固定和网侧电流谐波大等问题,以单相PWM整流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一种两矢量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TV-FCS-MPCC(two-vector-based finite-control-set model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方法。该方法根据整流器的3种电压矢量进行扇区划分,并在每个开关周期内同时作用一个扇区内的2个边界矢量;结合电流误差评价函数,求解出各扇区边界电压矢量的最优作用时间;最后采用电流误差评价函数值最小的扇区边界矢量,并通过调制模块产生相应开关信号。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在小功率实验平台上对该TV-FCS-MPCC与传统FCS-MPCC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V-FCS-MPCC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单相PWM整流器的控制目标,与传统FCS-MPCC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以实现开关频率的固定,并降低网侧电流T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PWM整流器 两矢量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扇区划分 最优电压矢量作用时间
下载PDF
Functional principle of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co-loaded Co-Pi and FeOOH on Fe2O3 photoanodes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oxidation
15
作者 Jingran Xiao Longlong Fan +5 位作者 Zhongliang Huang Jun Zhong Feigang Zhao Kaiji Xu Shu-Feng Zhou Guowu Zhan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61-1771,共11页
The establishment of multi-component catalytic systems on Fe2O3 photoanodes presents considerable potential for significantly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systems. In this study, w... The establishment of multi-component catalytic systems on Fe2O3 photoanodes presents considerable potential for significantly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systems. In this study, we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 Fe2O3 photoanode. In addition, d-Fe OOH synthesized via dip-coating and hydrothermally prepared h-FeOOH were used as cocatalysts and their synergistic combinations with cobalt phosphate(Co-Pi) were investigated. The synergy between h-FeOOH and Co-Pi was remarkable, whereas that between d-Fe OOH and Co-Pi was negligible. For example, the onset potentials of the Co-Pi/h-FeOOH and Co-Pi/d-FeOOH dual catalysts, were cathodically shifted by 270 and 170 m V,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photocurrent density of the Co-Pi/h-FeOOH/Fe2O3 anod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Pi/d-FeOOH/Fe2O3 one.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Co-Pi and h-FeOOH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recombination of surface charges owing to the formation of a p-n junction between β-FeOOH and Fe2O3 and the large contact area between the granular h-FeOOH and Co-Pi. However, the thin amorphous FeOOH layer of the Co-Pi/d-FeOOH/Fe2O3 anode acted as a hole-transfer medium, and weakly promoted the kinetics of the charge transfer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 Synergistic effect Onset potential PHOTOANODE Water splitting
下载PDF
含整流站接入的多馈入直流系统强度评估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修宇 韩民晓 +1 位作者 刘崇茹 Ani.M.Gole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107,12,共7页
现有的多馈入短路比的定义无法准确描述含有整流站接入的多馈入系统强度,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建立了含有整流站的双馈入测试系统,采用最大功率曲线法,在一系列参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多馈入系统有效短路比的定义。通过对处于临界稳... 现有的多馈入短路比的定义无法准确描述含有整流站接入的多馈入系统强度,需要对其进行改进。建立了含有整流站的双馈入测试系统,采用最大功率曲线法,在一系列参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多馈入系统有效短路比的定义。通过对处于临界稳定下的的三馈入直流系统以及逆变站过电压计算,验证了新的多馈入系统有效短路比的定义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多馈入系统 多馈入相互作用因子 多馈入有效短路比 暂态过电压 电压相互作用
下载PDF
An Analytical Approach to Thermal and Electrical Transport in a Mesoscopic Conductor
17
作者 WANG Zheng-Chuan SU Gang +1 位作者 LI Ling GAO Jie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X期735-742,共8页
In order to consider the thermal and electrical coherent transport in a mesoscopic conducto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lectron-electron interaction, in this paper, we establish a method in terms of which one can analyti... In order to consider the thermal and electrical coherent transport in a mesoscopic conducto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lectron-electron interaction, in this paper, we establish a method in terms of which one can analytically obtain the Hartree self-consistent potential instead of computing it by the numerical iterative procedure as usual,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us to describe the thermal and electric current flow through a mesoscopic conductor. If we study the electron-electron interaction at the Hartree approximation level, the Hartree potential satisfies the Poisson equation and Schroedinger equation, so when we expand the action function S(x) by Planck constant h, the self-consistent potential and the wavefunction can be solved analytically order by order, and the thermal and electrical conductance can thus be obtained readily. However, we just show the quantum corrections up to the second o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scopic conductor thermal and electrical transport
下载PDF
Pressure-Induced Shift of R-Line of MgO:Cr^3+ with Electron-Phonon Interaction Effect
18
作者 ZHANG Zheng-Jie MA Dong-Ping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X期357-362,共6页
By means of improved ligand-field theory, the "pure electronic" pressure-induced shift (PS) and the PS due to electron-phonon interaction (EPI) of R-line of MgO:Cr^3+ have been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The ca... By means of improved ligand-field theory, the "pure electronic" pressure-induced shift (PS) and the PS due to electron-phonon interaction (EPI) of R-line of MgO:Cr^3+ have been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in very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behaviors of the pure electronic PS of R-line of MgO:Cr^3+ and the PS of its R-line due to EPI are different. It is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m that gives rise to the total PS of R-line, which has satisfactorily expla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feature of R-line PS of MgO:Cr^3+ and that of R1-line PS of ruby has been m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pressure effect electron-phonon interaction R-line improved ligand-field theory admixture of |t2^2(3T1)e^4T2) and |t2^32E)
下载PDF
发电机、厂用变压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分析
19
作者 刘小莹 刘莎 《东北电力技术》 1994年第4期19-22,共4页
发电机、厂用变压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分析东北电力设计院刘小莹,刘莎在国内外工程设计中,有时发电机、厂用变压器中性点经单相配电变压器(高电阻)接地,其目的是当系统内一相弧光接地时,另两健全相在间歇性接地电弧过电压作用下不... 发电机、厂用变压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分析东北电力设计院刘小莹,刘莎在国内外工程设计中,有时发电机、厂用变压器中性点经单相配电变压器(高电阻)接地,其目的是当系统内一相弧光接地时,另两健全相在间歇性接地电弧过电压作用下不致发展成为相间接地短路。为此用一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经电阻 厂用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 弧光接地 东北电力设计院 接地电流 电压作用 电容电流 高电阻 接地相
下载PDF
偶联剂在电泳制壳研制中的试用
20
作者 杨遵道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0-61,共2页
电泳制壳具有比通常的熔模铸造用料少、工序简、周期短、操作方便等优点。 其工艺原理是:带有导电液涂层的蜡模在电泳液槽内,在电压作用下,有导电离子的电泳液会即刻聚凝于蜡模表面,产生明显的壳层,即为电泳型壳的雏形(见图1)。
关键词 蜡模 电泳液 偶联剂 型壳 电液 壳层 电离子 电压作用 悬浮性 导电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