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汉语“是”的代词、判断词语法作用及其修辞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升乐 《中州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112-115,共4页
汉语中的"是",在汉民族历史长河中产生、发展并演变着。上古时,汉语"是"只作代词,不作判断词:"是"作主语;"是"作宾语;"是"复指前置宾语。先秦时,有些"是"很像判断词,但仍... 汉语中的"是",在汉民族历史长河中产生、发展并演变着。上古时,汉语"是"只作代词,不作判断词:"是"作主语;"是"作宾语;"是"复指前置宾语。先秦时,有些"是"很像判断词,但仍是代词。"是"作判断词,是在东汉时,由指示代词发展而成的,且代替了先秦"……者……也"判断句句型。"是"作判断词后,衍生出一系列修辞作用。汉语"是"的代词、判断词、修辞三作用,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微妙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 判断作用 修辞作用
下载PDF
浅谈英语半助动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全洲 翟修治 《外语教学》 1988年第4期40-49,共10页
一、半助动词的意义、类型和功能半助动词(semi-auxiliaries)是指一些在功能上介乎主动词和助动词之间的结构,即在语法上既有主动词的特征,又有助动词的特征。其类型大体分为三种。1.be型半助动词:以助动词be为核心词加上其它成分构成,... 一、半助动词的意义、类型和功能半助动词(semi-auxiliaries)是指一些在功能上介乎主动词和助动词之间的结构,即在语法上既有主动词的特征,又有助动词的特征。其类型大体分为三种。1.be型半助动词:以助动词be为核心词加上其它成分构成,常见的有: be about to正要打算be sure to必定be apt to易于,有…的倾向be likely to象要…的,可能be unlikely to不象要…的,不可能be bound to一定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助动 情态助动 主动 核心 成分构成 英语 不定式符号 不定式 形式 作用词
下载PDF
句首含有否定词的句子倒装与否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勇 夏宁生 《外语教学》 1986年第3期50-55,64,共7页
在英语否定句中,为了加强否定的语气,即出于强调的目的,我们常把某些否定词及否定成分置于句首,使否定的内容具有突出的地位,直截了当地把否定的信息传达给读者或听者,以引起他们的注意。例如:
关键词 否定 倒装语序 句子结构 否定句 作用词 否定成分 英语否定 主语 强否定 谓语
下载PDF
浅谈词块教学法理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关系
4
作者 孙欣 杨兆维 《内江科技》 2011年第8期81-81,39,共2页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致力于提高学生运用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水平。其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尤为困难。因此,我们引用词块教学法理论来进行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这一理论认为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兼有句法和词汇双重特征的...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致力于提高学生运用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水平。其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尤为困难。因此,我们引用词块教学法理论来进行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这一理论认为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兼有句法和词汇双重特征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语言结构,这些模式化的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储存在人的大脑中,供人们提取使用。我们以此理论为基础,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强化英语词块的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 大学英语 写作教学
下载PDF
浅谈《红楼梦》的儿化词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新暎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3-46,55,共5页
《红楼梦》因运用北京话而得以广泛流传,儿化词是北京话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红楼梦》以北京话为主要语体的重要标志。《红楼梦》的儿化词“储量”大,“品种”多,并具有区别词义和词性,表示细小、喜爱,帮助描摹事物,刻画人物形象,增强... 《红楼梦》因运用北京话而得以广泛流传,儿化词是北京话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红楼梦》以北京话为主要语体的重要标志。《红楼梦》的儿化词“储量”大,“品种”多,并具有区别词义和词性,表示细小、喜爱,帮助描摹事物,刻画人物形象,增强作品的感情色彩和口语化等积极作用,研究《红楼梦》的儿化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儿化 儿化研究 儿化的修辞作用 《红楼梦》 儿化 北京话 人物形象 感情色彩 口语化
下载PDF
语境参数视角下主题词范畴的翻译机制——以莫言代表作《生死疲劳》的主题词“死”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伟华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7-133,共7页
范畴分为三类:典型范畴概念、域内范畴概念和跨域范畴概念。通过分析《生死疲劳》中523个主题词"死"的英译,结果发现在语境参数因子的参照下,49.2%的主题词"死"被译为典型范畴概念,译者采用直译、替代和少数修辞的... 范畴分为三类:典型范畴概念、域内范畴概念和跨域范畴概念。通过分析《生死疲劳》中523个主题词"死"的英译,结果发现在语境参数因子的参照下,49.2%的主题词"死"被译为典型范畴概念,译者采用直译、替代和少数修辞的翻译策略;5.7%的主题词"死"被译为域内范畴概念,译者采用语义转换的翻译策略;34.4%的主题词"死"被译为跨域范畴概念,译者考虑到文化、语体风格、认知模式、西方受众心理等因素,采用了元韵、婉言、转喻、潜喻、拟人、省略、反译、归化、词类转换等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和翻译策略,以提升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价值;另有10.7%的主题词"死"被整段删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主题密切相关.“主题”也叫关键 指的是与某一标准(参照语料库)相比 在一定文本中出现频率显著偏高的 偏高的程度即该主题的“关键性”(王华、甄凤超 2007).它是能代表作品内容特征 并对反映主题思想起关键作用.《生死疲劳》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 通过各种动物的生死轮回来反映农村的变革 微观范畴概念“死”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之一.根据Antconc软件统计 在这部38万余字的长篇小说中 “死”共计出现523次.在21万余的葛浩文译本Life And 主题 范畴 语境参数 修辞 翻译
下载PDF
浅谈“词块”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余小青 《名师在线》 2020年第24期64-65,共2页
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表现。词块是写作教学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备条件。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编排特色,本文结合英语教学中写作存在的问题、词块作用以及如何运用词块提高英... 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表现。词块是写作教学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备条件。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编排特色,本文结合英语教学中写作存在的问题、词块作用以及如何运用词块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等,以案例形式进行解读和展开论述,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 初中英语 写作教学
下载PDF
Get+V-ed形式中的get之我见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克定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7-30,共4页
Get+V-ed 形式(下文中所说的get系指这一形式中的get)在语法著作中一般都有论述,关于其中的get 是否为被动助动词(passive auxiliary)这一点,国外的许多语法学家都认为get 是一个被动助动词①。Quirk 等学者在1972年出版的A Grammar ofC... Get+V-ed 形式(下文中所说的get系指这一形式中的get)在语法著作中一般都有论述,关于其中的get 是否为被动助动词(passive auxiliary)这一点,国外的许多语法学家都认为get 是一个被动助动词①。Quirk 等学者在1972年出版的A Grammar ofContemporary English 一书中,也把get 看作唯一可以与be 相比的被动助动词②,而他们在1985年出版的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一书中,虽然仍认为get 是被动助动词,但紧接着又说,按照句法标准,get 却不是助动词③。这说明Quirk 等学者已经注意到:get 由于不具备助动词的某些句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动 被动意义 作用词 句法功能 语义内涵 主语 疑问句 形式构成 谓语 被动态
下载PDF
英语反意疑问句中应注意的几点
9
作者 杨学文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22-23,32,共3页
本文就反意疑问句的前后一致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着重阐述了一些特殊的搭配形式。
关键词 作用词 人称代
下载PDF
英语倒装句的文体功能
10
作者 王英格 《惠阳师专学报》 1991年第2期83-90,98,共9页
本文较深入地探讨了英语倒装句的文体修辞功能。文中把英语倒装句按其语法功能和文体修辞作用分为两大类:绝对倒装句和相对倒装句。这一分娄是一种新的提法和探讨,有利于对英语倒装句在语言交际中的实际运用,有益于对英语倒装句的深入... 本文较深入地探讨了英语倒装句的文体修辞功能。文中把英语倒装句按其语法功能和文体修辞作用分为两大类:绝对倒装句和相对倒装句。这一分娄是一种新的提法和探讨,有利于对英语倒装句在语言交际中的实际运用,有益于对英语倒装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倒装 全部倒装 局部倒装 主语与动倒装 主语与作用词倒装 绝对倒装句(语法功能倒装句) 相对倒装句(文体修辞功能倒装句)
下载PDF
得益非浅表谢意
11
作者 黄炽昌 《新闻实践》 1997年第6期36-36,共1页
董佑勤先生在《新闻实践》第3期著文《不忙下结论——也谈“惟妙惟肖”》,对我的拙作《从成语“惟妙惟肖”谈起》提出不同意见和批评,令笔者深为感动。在此,向董佑勤、姚振发先生以及关心该文的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董、姚两先生治... 董佑勤先生在《新闻实践》第3期著文《不忙下结论——也谈“惟妙惟肖”》,对我的拙作《从成语“惟妙惟肖”谈起》提出不同意见和批评,令笔者深为感动。在此,向董佑勤、姚振发先生以及关心该文的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董、姚两先生治学严谨,为一句成语竟翻阅10多本词(字)典,反复甄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实践 句成语 治学严谨 大读者 “约定俗成” 不同意见 作用词 中国文字 研究工作者 规范化
下载PDF
英语中的“省略”现象 被引量:3
12
作者 章振邦 《外国语》 1983年第1期9-16,共8页
“省略”(Ellipsis)是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并使上下文紧密连接的一种语法手段。一般说来,只要不会损害结构或引起歧义,能省略的地方就应省略。例如: Tom is (playing for the school), Peter will (play for the school), and Harold mi... “省略”(Ellipsis)是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并使上下文紧密连接的一种语法手段。一般说来,只要不会损害结构或引起歧义,能省略的地方就应省略。例如: Tom is (playing for the school), Peter will (play for the school), and Harold might be, playing for the school. 省略的结果,不但句子结构显得紧凑,而且句子中几个关键词如is,will,might be等的意义也被突出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略结构 限定 性省略 主动 中心 修饰语 作用词 句子结构 语法手段
原文传递
评说构式语法理论中的的“压制”说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俭明 《语言学论丛》 2022年第2期5-16,共12页
“coercion”(压制)是构式语法研究中用得比较多的一个概念。本文认为“构式压制”说所关注的语言现象是存在的、值得注意的,但具体解释是不够深思、慎思的。语言事实表明,构式义会激活进入构式的词项本身语义或用法的某方面的特性,并... “coercion”(压制)是构式语法研究中用得比较多的一个概念。本文认为“构式压制”说所关注的语言现象是存在的、值得注意的,但具体解释是不够深思、慎思的。语言事实表明,构式义会激活进入构式的词项本身语义或用法的某方面的特性,并使之凸显,但“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进入构式的词项本身的某方面的特性起着决定性的“内因作用”。据此本文提出“词项内因作用”说。文章最后进一步指出,我们在构式研究中还不能光有“构式压制”观,也不能光有“词项内因作用”说,更需要有“关联”的理念,需要有“语义和谐律”的理念,因为语言事实显示,不只是进入构式的某个词项起着“内因作用”,实际上进入构式的各个词项的语义特性都会对整个构式表达合适与否起“内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制 构式压制 内因 关联理念 项内因作用”说 语义和谐律
原文传递
CROSS-LINGUISTIC COLLOCATION DIFFERENCES AND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14
作者 李来发 范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7年第4期62-69,129,共9页
Some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even though with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grammar and a large vocabulary, still make mistakes in writing sentences with respect to lexical combination and semantic well-formedness.Th... Some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even though with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grammar and a large vocabulary, still make mistakes in writing sentences with respect to lexical combination and semantic well-formedness.This paper aims to prove that there exist collocation differences across languages and discusses their effect upon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t introduces the types of collocation and explores the factors that trigger cross-linguistic differences in collocation. We suggest that great attention to collocation be given in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OCATION cross-linguistic differences in collocation reasons for cross-linguistic collocation differences collocation types the implication of collocation difference in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