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气体对植物种子萌发影响的作用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建峰 陈军华 邓丞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6期77-84,共8页
种子萌发受多种外界环境因素诱导和调控,且一旦种子萌发启动,胚将不可避免的生长或死亡,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决定着植物种群的繁衍、进化和农林业生产。大气和土壤中的多种气体对植物种子萌发具有重要影响,与固液物质相比,环境气体扩散... 种子萌发受多种外界环境因素诱导和调控,且一旦种子萌发启动,胚将不可避免的生长或死亡,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决定着植物种群的繁衍、进化和农林业生产。大气和土壤中的多种气体对植物种子萌发具有重要影响,与固液物质相比,环境气体扩散速度快、影响范围大,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重要生态因子。目前,已知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气体物质有环境气体分子、植物燃烟和植物挥发物3大类,其中环境气体分子包括氧气(O_(2))和二氧化碳(CO_(2)),以及一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硫化氢(H_(2)S)、二氧化硫(SO_(2))、乙烯(C_(2)H_(4))和氢气(H_(2))等气体信号分子;植物燃烟包括纤维素衍生的karrikins和木质素衍生的丁香醛及多种植物源燃烟;植物挥发物包括烯类和烷类物质及多种植物组织挥发物。本文综述了环境气体对植物种子萌发影响的作用过程研究进展,分析了这些气体物质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作用方式,并提出了今后开展研究的建议,以期为气体物质调控种子萌发技术研发,实现种子萌发时机人为调控,促进困难立地植物天然更新和农林业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气体 植物种子萌发 作用过程
下载PDF
岩溶作用过程试验方法研究——以岩溶作用仪研制为例
2
作者 方雨 蒋忠诚 +1 位作者 张卫 章程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51,共12页
通过对前人试验装置的分析,以岩溶作用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为基础,结合仪器使用单位的试验需求,研制岩溶作用仪。通过分析不同的CO_(2)起源、岩溶发育深度、不同pH条件以及地下水循环深度的地质环境条件,提出了仪器的基本功能和适用条件,... 通过对前人试验装置的分析,以岩溶作用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为基础,结合仪器使用单位的试验需求,研制岩溶作用仪。通过分析不同的CO_(2)起源、岩溶发育深度、不同pH条件以及地下水循环深度的地质环境条件,提出了仪器的基本功能和适用条件,进行岩溶作用仪功能模块的论证设计和研制,并进行了验证性试验,且达到预期目标。得到如下成果:提出了四种岩溶作用模式,研制了五个岩溶作用功能模块,总结分析了功能模块与岩溶作用内在关系以及功能模块组合原则,提供不同地质环境条件下的岩溶作用试验。仪器可以实现:模拟地下水循环深度0~200 m,环境温度0~70℃,CO_(2)起源:表生、内生起源Pco2=0.0~2.0 MPa,不同酸度背景条件:pH可控,不同水流速度条件下的沉积作用可控,岩溶裂隙张开度的沉积作用(可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作用 岩溶作用过程模拟 溶液制备装置 岩溶沉积器 地质环境背景
下载PDF
光合作用过程疑难剖析
3
作者 邵欢欢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23年第12期48-49,共2页
光合作用过程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很多困惑,尤其是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的分析是其中的难点.笔者将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一、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真核生物的光合作... 光合作用过程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很多困惑,尤其是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的分析是其中的难点.笔者将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一、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光合色素,是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反应 光合作用过程 光反应 高频考点 类囊体膜 光合色素 真核生物 叶绿体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多圈层地气相互作用过程研究进展和回顾 被引量:32
4
作者 马耀明 胡泽勇 +14 位作者 王宾宾 马伟强 陈学龙 韩存博 李茂善 仲雷 谷良雷 孙方林 赖悦 刘莲 谢志鹏 韩熠哲 袁令 姚―楠 石兴东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41-1262,共22页
青藏高原高大的地形条件,使得其具有十分显著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这导致高原地表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大气边界层发展过程对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天气过程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自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1979年以来,人们先后开展了&qu... 青藏高原高大的地形条件,使得其具有十分显著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这导致高原地表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大气边界层发展过程对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天气过程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自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1979年以来,人们先后开展了"第一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QXPMEX)"、"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Ⅱ)"、"全球能量水循环亚洲季风青藏高原试验研究(GAME/Tibet)"、"全球协调加强观测计划亚澳季风之青藏高原试验(CAMP/Tibet)"、"青藏高原观测研究平台"(TORP)及"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Ⅲ)"等观测研究项目,地气相互作用过程以及大气边界层过程的观测分析、数值模拟及卫星遥感应用研究都是其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以地气相互作用研究为主线,回顾了40年来历次重大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系统归纳总结了陆面过程和大气边界层过程观测试验,分别从地气相互作用过程观测研究、大气边界层过程观测研究、地面和大气热源观测与估算研究、地表蒸散发遥感估算研究以及地气相互作用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等方向,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梳理,并且针对野外观测、资料分析以及模式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讨论,同时对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研究在这几个方面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气相互作用过程 大气边界层过程 数值模拟 遥感应用
下载PDF
东天山红云滩铁矿稳定同位素地质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增杰 孙敬博 +2 位作者 胡明月 纪宏伟 陈文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8-924,共7页
东天山觉罗塔格红云滩铁矿大多被认为是海相火山岩型铁矿,该类矿床的成矿机理通常被描述为早期形成的矿源层被后期热液交代改造富集。本文通过对红云滩铁矿稳定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发现,该矿床其实为特定火山岩层经过前期广泛碱交代,然后... 东天山觉罗塔格红云滩铁矿大多被认为是海相火山岩型铁矿,该类矿床的成矿机理通常被描述为早期形成的矿源层被后期热液交代改造富集。本文通过对红云滩铁矿稳定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发现,该矿床其实为特定火山岩层经过前期广泛碱交代,然后叠加矽卡岩化而形成的热液交代矿床。成矿过程先后分为五个阶段:火山岩矿源层形成、碱交代、矽卡岩蚀变、磁铁矿生成和石英-硫化物沉淀。在红云滩铁矿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是不断的演化的:在最初红云滩岩体石英形成阶段,可能就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参与使其石英的氢同位素亏损2H;在大量矿石矿物磁铁矿形成阶段,可能有较多大气降水的流体加入使磁铁矿亏损18O;在成矿后期大量石英和硫化物形成阶段,有大量大气降水加入,此时成矿流体则不但继承了先前岩浆热液低σD值的特征,也继承了磁铁矿形成期流体σ18O值稍低的特征,不同于岩浆水也区别于变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特征 成矿作用过程 红云滩铁矿
下载PDF
东昆仑东段第四纪成山作用过程与地貌变迁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国灿 吴燕玲 +1 位作者 向树元 贾春兴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3-592,共10页
东昆仑山的现代地貌格局为一系列北西西向的山系和盆地(谷地)相间列,第四纪沉积和岩相分布与地貌格局存在良好的匹配性,第四纪不同时代沉积反映了山系的成山作用过程.显著地貌分异首先出现于北部的布尔汗布达山,即早更新世中晚期(1525k... 东昆仑山的现代地貌格局为一系列北西西向的山系和盆地(谷地)相间列,第四纪沉积和岩相分布与地貌格局存在良好的匹配性,第四纪不同时代沉积反映了山系的成山作用过程.显著地貌分异首先出现于北部的布尔汗布达山,即早更新世中晚期(1525ka),表现为受布尔汗布达山地貌控制的其南部山脚的早更新世中期(1525ka)左右冲洪积物的始现.南部马尔争—布青山的成型发生于早中更新世之交,这次成山作用在整个青藏高原昆仑—黄河源地区具有广泛影响.更南部的查哈西里山在1113.9~979.6ka间的沉积特征也显示了这一事件的影响,即由湖相转变为冲洪积相,但在这一时期查哈西里山总体仍为沉积区,山系并未形成,山顶最高层位粗冲洪积物的砾石成分统计和砾石扁平面产状统计仍显示物源来自北部,沉积与北部隆起的马尔争-布青山有关,查哈西里山真正隆起高于两侧,应发生在晚更新世.伸展断裂组合与地貌之间的良好耦合关系表明,东昆仑地区山体的崛起与伸展断裂构造之间存在密切的成因关系.山系突出于高原面的成山作用主要受控于近南北向的伸展作用,这一伸展作用应与青藏高原整体隆升后边缘的重力失稳垮塌及均衡作用相联系,这种伸展垮塌随着时间的迁移向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东段 第四纪 成山作用过程 伸展构造
下载PDF
拔销器作用过程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孙洁 郭崇星 +1 位作者 吴瑞德 郭晓荣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3,共4页
针对活塞式拔销器,建立了其内弹道模型,利用MATLAB软件数值模拟了装置整体作用过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内弹道模型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均可反映活塞式拔销器的运动特性。采用仿真模型分析各参数变化对拔销器性能的... 针对活塞式拔销器,建立了其内弹道模型,利用MATLAB软件数值模拟了装置整体作用过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内弹道模型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均可反映活塞式拔销器的运动特性。采用仿真模型分析各参数变化对拔销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塞质量对拔销器运动的峰值速度影响最大,装药量、火药力和初始容积对峰值压力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销器 内弹道 数值模拟 作用过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早中侏罗世沉积层序充填动力学作用过程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洪德 赵俊兴 +1 位作者 付锁堂 倪新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25,147-148,共5页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早中期的沉积特征,运用基准面旋回分析原理和方法,剖析了该盆地早中侏罗世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划分,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富县组—延安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共识别出了4个长期和10个中期基准面旋回。针对盆...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早中期的沉积特征,运用基准面旋回分析原理和方法,剖析了该盆地早中侏罗世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划分,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富县组—延安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共识别出了4个长期和10个中期基准面旋回。针对盆地沉积相发育特点,讨论了河流体系和三角洲体系的层序充填动力学作用过程,进一步指出了基准面旋回叠加式样在盆地内不同相带的分布规律;同时,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划分,揭示了该盆地的沉积充填演化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部 早侏罗世 中侏罗世 沉积(地质) 地层层序 动力学 作用过程
下载PDF
危岩体在地震作用过程中的失稳模式及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彭宁波 孙博 +1 位作者 王逢睿 夏江涛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6-921,共6页
地震作用过程中地震加速度通常呈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利用拟静力法对危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时,考虑地震过程中地震加速度的变化,对山西太原天龙山危岩体加固工程中的同一危岩体分别以滑塌式和倾倒式破坏模式进行计算,发现地震作用过程... 地震作用过程中地震加速度通常呈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利用拟静力法对危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时,考虑地震过程中地震加速度的变化,对山西太原天龙山危岩体加固工程中的同一危岩体分别以滑塌式和倾倒式破坏模式进行计算,发现地震作用过程中危岩体可能在两种破坏失稳模式之间相互转化。将此问题扩展至一般情况进行计算并讨论,得出如下结论:地震力对危岩体破坏作用的贡献大小不同,通常情况下,地震作用力对危岩的倾覆力矩贡献相对较大;进行稳定性评价时应考虑地震作用过程,以安全系数最先达到1.0的破坏模式作为危岩体的可能破坏模式进行计算;对危岩体进行抗震加固设计时应对加固设计进行多种工况下的校核,保证其在地震作用过程中不同危险状态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静力法 地震作用过程 危岩体 破坏模式 稳定性
下载PDF
卤化银材料光作用过程的时间分辨谱测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晓苇 胡小永 韩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28-731,共4页
卤化银材料是重要的光信息材料 ,对于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光作用过程的时间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卤化银材料性能的优劣。本文采用微波吸收技术来测量卤化银材料光作用过程的时间特性。卤化银材料样品被放入微波... 卤化银材料是重要的光信息材料 ,对于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光作用过程的时间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卤化银材料性能的优劣。本文采用微波吸收技术来测量卤化银材料光作用过程的时间特性。卤化银材料样品被放入微波谐振腔中 ,在准分子激光的作用下 ,卤化银材料中生成了光生载流子 ,光生载流子的产生改变了卤化银材料的介电函数。因此 ,介电函数的变化体现光生载流子时间特性的信息 ,同时 ,介电函数的变化引起微波谐振腔品质因数的改变 ,品质因数的改变使腔输出了一个反射波 ,反射波包含卤化银材料光作用时间特性的信息。通过测量反射波、我们能获得卤化银材材料光作用过程的时间分辨谱并研究光作用过程的时间特性。本文获得了卤化银材料光作用过程的时间分辨谱 ,并对黑白、彩色和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谱 测量 卤化银材料 作用过程 时间分辨 微波吸收 光信息材料
下载PDF
应激框架下组织韧性作用过程诠释 被引量:15
11
作者 诸彦含 王政 +1 位作者 温馨 李思妤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55,共4页
组织韧性是一种帮助组织适应变化、应对冲击并获得成长与繁荣的能力。通过文献梳理,解析组织韧性内涵的“恢复论”与“超越论”之争;明确组织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负面事件甚至冲击,可理解为组织的应激反应,进而基于应激框架构建组织韧... 组织韧性是一种帮助组织适应变化、应对冲击并获得成长与繁荣的能力。通过文献梳理,解析组织韧性内涵的“恢复论”与“超越论”之争;明确组织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负面事件甚至冲击,可理解为组织的应激反应,进而基于应激框架构建组织韧性作用过程模型,明晰组织韧性的认知、行动和资源三类维度帮助组织有效应对冲击,实现稳定与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韧性 应激框架 作用过程
下载PDF
黄土塬区坡面水蚀作用过程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晓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2-124,共3页
关键词 黄土塬区 坡面 水蚀作用过程
下载PDF
钒系、钛系Ziegler-Natta催化体系电子作用过程描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刚 王勋章 +2 位作者 刘雯 张柳 郑翔 《弹性体》 CAS 2013年第2期74-76,共3页
对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催化体系电子作用过程进行了描述。重点阐述了烷基铝化合物中铝原子与烷基的电子层分布情况、过渡金属元素的电子结构特点,描述以烷基铝和过渡金属卤化物为代表的类阴离子型催化剂... 对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催化体系电子作用过程进行了描述。重点阐述了烷基铝化合物中铝原子与烷基的电子层分布情况、过渡金属元素的电子结构特点,描述以烷基铝和过渡金属卤化物为代表的类阴离子型催化剂和路易斯酸等阳离子型催化剂反应的具体过程以及钒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egler-Natta催化体系 聚烯烃 电子作用过程 双金属 活性中心 阴离子
下载PDF
MCR-ALS结合分子对接研究隐色孔雀石绿与BSA的作用过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秋兰 谢立昕 +2 位作者 杨林慧 庹浔 倪永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1-856,共6页
孔雀石绿(LMG)在治理鱼卵中霉菌和杀灭鱼体寄生虫等方面的效果显著,广泛应用于水产运输和养殖。孔雀石绿进入动物机体后,通过生物转化代谢为脂溶性的隐色孔雀石绿(LMG), LMG的毒性超过MG; LMG能快速在组织中蓄积,具有致癌、致畸、致突... 孔雀石绿(LMG)在治理鱼卵中霉菌和杀灭鱼体寄生虫等方面的效果显著,广泛应用于水产运输和养殖。孔雀石绿进入动物机体后,通过生物转化代谢为脂溶性的隐色孔雀石绿(LMG), LMG的毒性超过MG; LMG能快速在组织中蓄积,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副作用。白蛋白可与多种内源和外源化合物结合,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载体蛋白,也是药物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和靶标。模拟pH 7.4的生理条件,通过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法(CD)采集两种不同滴加方式的LM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动态作用过程中的多维数据,并应用化学计量学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对多维波谱数据进行解析和描述,从重叠严重的光谱数据中同时得到作用体系的定量和定性信息。从解析得到的浓度趋势图中,说明体系在LMG∶BSA=2∶1时达到动态平衡,并可确认复合物LMG_2-BSA的生成;解析得到的与所测量的BSA荧光和CD图符合,印证由MCR-ALS获得的浓度趋势图的可靠性和正确性;通常由重叠光谱中无法辨别的LMG_2-BSA复合物荧光光谱和CD谱图也可由数学解析获得,进一步印证了复合物的存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结果表明BSA与LMG结合后, BSA的形貌发生改变,表面粗糙度(RMS)由(1.24±0.28) nm增至(13.47±0.53) nm;同时由CD实验结果可知LMG与BSA作用达到平衡时,α-螺旋结构的含量从46.5%降低到42.3%,推测是BSA所处微环境和构象发生变化所致。荧光探针实验发现经典siteⅠ标记物华法林加入后, LMG-BSA的猝灭常数由2.65×10~6 L·mol^(-1)降低为1.88×10~6 L·mol^(-1),但加入siteⅡ标记物布洛芬后, LMG-BSA的猝灭常数变化不明显,由此推断LMG可能结合在蛋白质的亚域ⅡA,即siteⅠ位。分子对接证实BSA的Ⅰ位有足够的空间容纳LMG,且LMG与BSA之间的主要作用是疏水作用力。该研究从分子水平了解LMG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机制,并为LMG的毒副作用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 分子对接 隐色孔雀石绿 牛血清白蛋白 作用过程
下载PDF
基于PLS-SEM模型的高职教育政策作用过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皑 陶向南 张锐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88,共6页
教育政策的作用效果评价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对于教育政策作用和效果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采用了广东省62所高职院校2016年的样本截面数据,并基于政策过程理论、系统理论、信号理论构和PLS-SEM模型构建了研究框架并对... 教育政策的作用效果评价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国内对于教育政策作用和效果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采用了广东省62所高职院校2016年的样本截面数据,并基于政策过程理论、系统理论、信号理论构和PLS-SEM模型构建了研究框架并对示范院校政策推行的作用和效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政策作用的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外在政策的输入无法直接影响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校的输出,而行动者内部运转在外部政策输入与政策外部影响力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育政策 作用过程 中介作用
下载PDF
组织间相互作用过程对IT外包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接包方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骞 胡国杰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综合考虑外包合作过程中组织间相互作用过程对IT外包合作绩效的潜在影响,探讨了外包合作中发包企业与接包企业组织间相互作用过程与IT外包合作绩效的关系问题。以组织间关系理论、过程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石,从接包方视角构建了组织... 综合考虑外包合作过程中组织间相互作用过程对IT外包合作绩效的潜在影响,探讨了外包合作中发包企业与接包企业组织间相互作用过程与IT外包合作绩效的关系问题。以组织间关系理论、过程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石,从接包方视角构建了组织间相互作用过程和外包合作绩效的概念框架,并运用SEM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组织间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关系维护、互动交流和适应调整是IT外包合作前提,接包企业与发包企业良好的组织间相互作用过程能够有效促进IT外包合作绩效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间关系 相互作用过程 合作绩效 接包方视角
下载PDF
中国武术软实力的内涵与作用过程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守培 郭玉成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29-34,49,共7页
21世纪,软实力作用凸显。武术是"中国符号",具有重要软实力价值。基于对"软实力"概念界定的反思,从概念、特征、结构划分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武术软实力的内涵;将武术软实力的作用过程区分为接触感知、好感吸引、参与... 21世纪,软实力作用凸显。武术是"中国符号",具有重要软实力价值。基于对"软实力"概念界定的反思,从概念、特征、结构划分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武术软实力的内涵;将武术软实力的作用过程区分为接触感知、好感吸引、参与学习、传承传播四阶段,并对各阶段的作用过程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指出,四阶段作用过程并非一定顺次演变,而更多呈现出相互交织、循环往复的现象,且该现象大多发生在前三阶段之间,如何更好地向第四阶段过渡是当前瓶颈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软实力 内涵 作用过程 武术 软实力 武术传播
下载PDF
二连盆地含矿建造后生改造作用过程及其演化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武生 刘金辉 +1 位作者 王正邦 谢佑新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2-58,共7页
通过对二连盆地地质发展史、构造运动和沉积作用特征的分析,将盆地后生改造作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基本演化阶段:晚白垩世阶段(K2 )、古新世—始新世阶段(E1-2 )、渐新世—中新世阶段(E3—N1 )和上新世—第四纪阶段(N2—Q)... 通过对二连盆地地质发展史、构造运动和沉积作用特征的分析,将盆地后生改造作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基本演化阶段:晚白垩世阶段(K2 )、古新世—始新世阶段(E1-2 )、渐新世—中新世阶段(E3—N1 )和上新世—第四纪阶段(N2—Q)。其中每一阶段依据古构造、古水文地质图及古气候特征,将盖层后生改造作用划分还原型和氧化型两种基本类型。对第一类型,划分出油气区、还原剂迁移方向和呈现还原后生改造作用的地区;对第二类型,划分出含氧含铀潜水运移方向和含氧含铀层间承压水运移方向。这对评价二连盆地的铀成矿远景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 作用过程 含矿建造 改造作用 运移方向 地质发展史 水文地质图 铀成矿远景 沉积作用 构造运动 晚白垩世 演化阶段 气候特征 基本类型 划分 始新世 古新世 第四纪 上新世 中新世 渐新世 古构造 氧化型 还原型 油气区
下载PDF
“窄缝效应”隔爆作用过程分析
19
作者 郭培红 朱建安 《中州煤炭》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4-17,共4页
隔爆外壳的窄缝隔爆机构对壳内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爆炸后的燃烧火焰及生成物具有熄焰、散热以及卷吸骤冷作用,而使其能量耗散,达到隔爆目的。本文对此作用过程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揭露窄缝隔爆机理,为隔爆外壳的发展拓宽思路。
关键词 隔爆外壳 矿山电气设备 作用过程
下载PDF
壳幔作用过程对火山岩型铀成矿制约的Sr-Nd同位素证据
20
作者 王正其 李子颖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01-302,共2页
通常观点认为,火山岩型铀矿为低温热液、浅成再造成因,成矿作用主要与壳内热液作用相关;铀源主要来自"蚀变围岩中的活化铀"。上述观点难以解释以下地质事实:火山岩型铀矿与赋矿围岩之间存在较大矿岩时差,成矿时代接近或滞后... 通常观点认为,火山岩型铀矿为低温热液、浅成再造成因,成矿作用主要与壳内热液作用相关;铀源主要来自"蚀变围岩中的活化铀"。上述观点难以解释以下地质事实:火山岩型铀矿与赋矿围岩之间存在较大矿岩时差,成矿时代接近或滞后于火山构造单元内的基性脉岩年龄;蚀变场较正常未蚀变岩石通常具有更高的铀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成矿作用 火山岩型铀矿 花岗斑岩 作用过程 辉绿岩脉 熔结凝灰岩 赋矿围岩 火山构造单元 成矿时代 壳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