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志贺直哉的《在城崎》与心境小说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符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本文就日本著名作家志贺直哉《在城崎》的文学特征、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心境和思想,以及它的艺术价值进行了论述,尤着重对反映作者那种孤独郁悒与挣扎反抗的自由主义者的典型心境的特殊文体“心境小说”的分析,并揭示其在日本文学史上的... 本文就日本著名作家志贺直哉《在城崎》的文学特征、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心境和思想,以及它的艺术价值进行了论述,尤着重对反映作者那种孤独郁悒与挣扎反抗的自由主义者的典型心境的特殊文体“心境小说”的分析,并揭示其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文学特征 私小说 志贺直哉 自由主义者 艺术价值 心境小说 作者心境 特殊文体 批评态度
下载PDF
以情驭景 以景显情
2
作者 陈定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1999年第15期35-37,共3页
散文被人誉为“美文”,很多人喜欢用散文抒发感情。而描写景物是传达和烘托感情的有力手段,作家在描写人物心情或抒发自己的感情时,总要选取适当的景物来渲染衬托。因此,一篇散文既要有“景”,又要有“情”。景物是客观存在的,但作者描... 散文被人誉为“美文”,很多人喜欢用散文抒发感情。而描写景物是传达和烘托感情的有力手段,作家在描写人物心情或抒发自己的感情时,总要选取适当的景物来渲染衬托。因此,一篇散文既要有“景”,又要有“情”。景物是客观存在的,但作者描写景物时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写景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而且景物描写往往要与人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那么怎样在写景中具体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呢?常用的方法是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与借景抒情两者都要力求达到物我相谐,主观感情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境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一方面,“感情是散文内在线索之一,支配着人、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莲 思想感情 景物描写 借景抒情 感情色彩 客观景物 散文 情景交融 作者心境 王国维
下载PDF
《记承天寺夜游》的笔法美
3
作者 蔡国荣 《阅读与写作》 1996年第9期16-17,共2页
苏轼的随笔式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艺术珍品。它流传至今已有九百多年了,依然光华闪烁,脍炙人口。一篇仅仅84字的短文,何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除了它真实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外。
关键词 古代文学 苏轼 笔法 生命力 散文 随笔 作者心境 月景 夜游 黄州
下载PDF
《荷塘月色》段落划分异议
4
作者 黄浙军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01年第9期26-27,共2页
《荷塘月色》的段落划分似乎早有定论,《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0年版,作者金志华)如是分析:“文章三大部分之间的转接,十分妥贴。第一部分(1至3自然段)写夜赏的缘由,用‘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关键词 段落划分 荷塘月色 中国现代散文 自然段 作者心境 情感发展 辞典 欣赏 异议 宁静
下载PDF
《拥你入睡》教学设计
5
作者 刘爽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 2008年第Z2期33-34,共2页
课前准备:开发"家长"这一课程资源——请家长为孩子写一封表达爱意的信。学生年龄与作者心境之间的差距决定了学生对文本解读时的难度。为了缩短这一差距,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我们借鉴网上的资源,设计了一个准备活动:让学生回... 课前准备:开发"家长"这一课程资源——请家长为孩子写一封表达爱意的信。学生年龄与作者心境之间的差距决定了学生对文本解读时的难度。为了缩短这一差距,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我们借鉴网上的资源,设计了一个准备活动:让学生回家把《拥你入睡》一文有感情地读给父母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资源 学生年龄 家长 准备活动 父母 文本解读 作者心境 课前准备 教学难点 走进文本
下载PDF
记潭明志 “不为世屈”
6
作者 包润熙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4年第22期70-72,共3页
作为"永州八记"前四记的最后一篇,《小石潭记》较之其他几篇,在内容上更能表达作者的真实心境和不屈意志,在创作时间上更具有标志性的作用.从小石潭与小潭名称之疑探寻作者的价值向度、从"穷尽路""醉卧"... 作为"永州八记"前四记的最后一篇,《小石潭记》较之其他几篇,在内容上更能表达作者的真实心境和不屈意志,在创作时间上更具有标志性的作用.从小石潭与小潭名称之疑探寻作者的价值向度、从"穷尽路""醉卧"到"记之而去"的前后反常行为对比、同期杂文作品互证这三方面来解读柳宗元充满独特个性的不屈的生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石潭记》 小石潭 作者心境 价值向度
下载PDF
海的倾诉者 读张顺川的油画作品
7
作者 白涛 《艺术界》 2005年第2期88-97,共10页
为何我们要尊重或贬斥在一张纸或一块布上的涂涂抹抹?所谓"画如其人",一幅画一件作品正体现了作者心境之高低。当我们淡论一件作品便是在谈论这件作品的作者本人了。而见过张顺川,对此人之深刻印象是:大气,敦朴,憨厚,甚至些许... 为何我们要尊重或贬斥在一张纸或一块布上的涂涂抹抹?所谓"画如其人",一幅画一件作品正体现了作者心境之高低。当我们淡论一件作品便是在谈论这件作品的作者本人了。而见过张顺川,对此人之深刻印象是:大气,敦朴,憨厚,甚至些许"笨拙",正如他的油画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艺术表现 油画 画如其人 作者心境 贝壳 题材 中国油画 浙江省 海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