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批评中的“作者论批评”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黎明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78-88,共11页
"作者论"作为电影理论中的经典理论之一,影响了整个世界电影的进程以及电影批评的发展。"作者论"的理论并非只有一种,而是涵盖了"各门各派"的理论主张。"作者论"的发展历程不长,但争论不休,对... "作者论"作为电影理论中的经典理论之一,影响了整个世界电影的进程以及电影批评的发展。"作者论"的理论并非只有一种,而是涵盖了"各门各派"的理论主张。"作者论"的发展历程不长,但争论不休,对电影在生产、创作以及世人看待电影的观念与方式方面的影响都颇为深远。作者论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影响中国电影的学术氛围,新浪潮主将弗朗索瓦·特吕弗提出的"作者策略"(la Politique des Auteurs)、美国影评人安德鲁·萨里斯提出的"导演作者论"(Auteur Theory)、英国结构主义理论家彼得·沃伦提出的"结构主义作者论"几乎在同一时间涌入中国,其中特吕弗的"作者策略"与萨里斯的"导演作者论"对中国电影的创作与批评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下,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电影业也开始出现许多不再以导演为中心、为影片的第一作者的案例,"作者论"似乎正在被消解;另一方面,电影作者的概念似乎又正在被强化,被当做"传统电影的救世主"而出现。在中国电影批评的新语境下,对作者论的重新整理会迸发出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论 作者论批评 “体制内作者
下载PDF
作者论批评在美国——安德鲁·萨里斯与宝琳·凯尔的“圆与方”之争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棵锁 管志涛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39-146,共8页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以电影为代表的大众文化逐渐成为文艺批评和学术研究的焦点。为提升好莱坞电影(以及电影批评在艺术批评中)的地位,安德鲁·萨里斯对法国作者论进行了策略性的引介与改造,提出了"三个同心圆"的...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以电影为代表的大众文化逐渐成为文艺批评和学术研究的焦点。为提升好莱坞电影(以及电影批评在艺术批评中)的地位,安德鲁·萨里斯对法国作者论进行了策略性的引介与改造,提出了"三个同心圆"的作者论批评标准。安德鲁·萨里斯的作者论批评方法遭到了以宝琳·凯尔为代表的影评家们的反驳,他们围绕影评的本质、电影批评的方法、影评人的职责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论战。宝琳·凯尔捍卫其精英式的批评立场,对安德鲁·萨里斯的观点逐一驳斥。安德鲁·萨里斯则通过批评实践回应了美国影评界对他的质疑。电影批评理论的"圆与方"之争影响了随后出现的新好莱坞创作,为新好莱坞电影文本(以及参照作者论重新加以审视的古典好莱坞作品)的批评作了观念、理论和方法上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论批评 安德鲁·萨里斯 宝琳·凯尔 圆与方 美国电影批评转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