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大利最年轻的总统—科西加
1
作者 何大隆 《国际展望》 1985年第14期10-11,共2页
7月3日,意大利新总统弗朗切斯科·科西加宣誓就职。他是意大利最年轻的总统。科西加1928年7月26日出生于撒丁岛萨萨里的一位律师家庭,从小爱学法律,20岁时获法学学位,25岁就成为宪法学教授。他16岁就开始了政治生涯,在家乡参加天民... 7月3日,意大利新总统弗朗切斯科·科西加宣誓就职。他是意大利最年轻的总统。科西加1928年7月26日出生于撒丁岛萨萨里的一位律师家庭,从小爱学法律,20岁时获法学学位,25岁就成为宪法学教授。他16岁就开始了政治生涯,在家乡参加天民党。1956年成为萨萨里省天民党主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西加 萨萨里 民党 撒丁岛 政治生涯 宣誓就职 宪法学 切斯 佩尔蒂尼 国防部副部长
下载PDF
新闻界的新闻
2
《新闻界》 1985年第1期44-44,共1页
《光明日报》驻罗马记者荣获意大利共和国骑士勋章意大利外交部新闻司负责人,于去年十二月五日上午,代表佩尔蒂尼总统将一枚意大利共和国骑士勋章授于《光明日报》驻罗马记者穆方顺。这位新闻司负责人在授勋时说:"我代表意大利共... 《光明日报》驻罗马记者荣获意大利共和国骑士勋章意大利外交部新闻司负责人,于去年十二月五日上午,代表佩尔蒂尼总统将一枚意大利共和国骑士勋章授于《光明日报》驻罗马记者穆方顺。这位新闻司负责人在授勋时说:"我代表意大利共和国总统授予你共和国骑士勋章。你是获得这一勋章的第一个中国人。你在意大利几年的记者生涯中,表现了勤奋和热情,以你的才智对意大利的情况作了很多如实的出色报道,为中国人民了解意大利、加强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共和国 骑士 新闻界 佩尔蒂尼 罗马 意大利 《光明日报》
下载PDF
胡耀邦西欧之行采访札记
3
作者 虞家复 《中国记者》 1986年第8期14-16,共3页
六月的西欧,山青水秀,百花吐艳。胡耀邦总书记在这景色迷人的季节首次访问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引起各国舆论界的广泛重视,国内各新闻单位也派遣了27名记者协同驻在国记者充分报道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路透社专门发了一条消息介... 六月的西欧,山青水秀,百花吐艳。胡耀邦总书记在这景色迷人的季节首次访问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引起各国舆论界的广泛重视,国内各新闻单位也派遣了27名记者协同驻在国记者充分报道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路透社专门发了一条消息介绍中国记者团,对每一国家有40多名中国记者参加采访感到惊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访札记 景色迷人 撒切尔夫人 文字传真机 佩尔蒂尼 同声翻译 老战士 罗马斗兽场 赵紫阳 高速列车
原文传递
国际新闻圈
4
《中国记者》 1985年第2期35-,共1页
荣获意大利骑士勋章的第一个中国人意大利外交部新闻司负责人,代表总统佩尔蒂尼,在去年十二月五日,将意大利共和国骑士勋章授予《光明日报》驻罗马记者穆方顺。他在授勋时说:“我代表意大利共和国总统授予你共和国骑士勋章。你是获得这... 荣获意大利骑士勋章的第一个中国人意大利外交部新闻司负责人,代表总统佩尔蒂尼,在去年十二月五日,将意大利共和国骑士勋章授予《光明日报》驻罗马记者穆方顺。他在授勋时说:“我代表意大利共和国总统授予你共和国骑士勋章。你是获得这一勋章的第一个中国人。你在意大利几年的记者生涯中,表现了勤奋和热情,以你的才智对意大利的情况作了很多如实的出色报道,为中国人民了解意大利、加强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新闻理论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新闻 佩尔蒂尼 记者生涯 理论与实践 机场当局 农村广播网 亲笔签名 广播事业 西班牙文学 阿特金斯
原文传递
《请您回答》
5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2,共2页
关键词 佩尔蒂尼 诺尔曼 日本首相 中获 纳尔逊
原文传递
加强友好合作 促进世界和平——赵紫阳总理出访西欧六国和欧洲共同体
6
作者 鞠殿明 《思想政治课教学》 1984年第7期38-38,24,共2页
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从5月30日开始了他的欧洲之行。此行他对法国、比利时、欧洲共同体、瑞典、丹麦、挪威和意大利进行为期近三周的访问。这次是赵紫阳出任国务院总理以来首次访问西欧大陆,是我国同西欧国家关系中的一件大事。赵紫阳总理... 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从5月30日开始了他的欧洲之行。此行他对法国、比利时、欧洲共同体、瑞典、丹麦、挪威和意大利进行为期近三周的访问。这次是赵紫阳出任国务院总理以来首次访问西欧大陆,是我国同西欧国家关系中的一件大事。赵紫阳总理这次出访西欧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友好合作,发展经济交流,促进世界和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紫阳 欧洲之行 佩尔蒂尼 反对霸权主义 西欧国家 政治磋商 国家安全 亲近感 莫鲁瓦 核军备竞赛
原文传递
1980年法拉奇交锋邓小平
7
作者 祖佳 《优品》 2011年第8期268-269,共2页
"奥莉阿娜·法拉奇是一个善于解剖权威的采访者,一个善于打碎偶像,却让自己成为偶像的记者。"2006年,在法拉奇死于乳腺癌之后,《纽约时报》的讣闻版这样评价她。不过,对法拉奇而言,采访邓小平的经历,大概是个例外——至少... "奥莉阿娜·法拉奇是一个善于解剖权威的采访者,一个善于打碎偶像,却让自己成为偶像的记者。"2006年,在法拉奇死于乳腺癌之后,《纽约时报》的讣闻版这样评价她。不过,对法拉奇而言,采访邓小平的经历,大概是个例外——至少,那一次,在"打碎偶像"上,她并没有"得逞"。1980年8月的两次采访,前所未有的4小时倾谈,咄咄逼人的法拉奇式提问……这些,都是事实。尽管如此,驾驭整个谈话过程的,始终是受访者——邓小平。他从来不回避问题,没有显示出不耐烦、着急或生气。即便对方抛过来的是"毛泽东经常抱怨你不太听他的话,不喜欢你,这是否属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话过程 采访者 纽约时报 佩尔蒂尼 《华盛顿邮报》 评论类 采访技巧 基辛格 采访对象 报道方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